鳳凰知道:領導人背後的女翻譯們
第130期
鳳凰新聞客戶端編輯 王月兵
姚雯敏紅了。
這個「不會武功」但「口才了得」的神秘女性,是習近平出訪拉美時的翻譯。與之前擔任過領導人翻譯的女性一樣,她不出意外地紅了。
作為領導人「背後的人」,在網路媒介力量的助推下,大眾的好奇和想像被推向了極致,所以領導人的女翻譯們,註定是「出來一個,紅一個」。
●毛澤東曾鼓勵自己的英語老師章含之離婚
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釗的養女,中國著名的外交家。
上世紀70年代,章含之親歷了中美建交、尼克松訪華和「上海公報」談判等一系列重大活動。在1971年10月基辛格第二次訪華時,章含之參與了接待工作,當時確定下尼克松訪華的事。
尼克松稱章含之是他見過的最好的翻譯。尼克松的表揚影響很大。半年後的1972年9月,章含之去出席聯合國大會,有一天到聯合國總部地下室小賣部買東西,一些年紀大的服務員一看到她就說,「哎呀,我們知道你,你做我們總統翻譯,我們總統說你翻譯得非常好。」
除了翻譯,章含之還有一個身份——毛澤東的英文老師。
1971年3月末,章含之的丈夫有了外遇。她受傳統觀念影響,遲遲沒有辦理離婚手續。1972年9月的一天晚上,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剛離開北京,毛澤東就聽取中日首腦會談情況彙報,章含之也參加了討論。毛澤東話鋒一轉,說起了章含之:「今天我要批評你,你好面子!你的男人已經同別人好了,你為什麼不離婚?」突如其來說到傷心處,章含之哭了:「主席,你批評的對,我回去就辦。」
後來她與喬冠華結為伉儷,喬冠華逝世後,她再未嫁。
2008年1月26日上午章含之北京朝陽醫院病逝,終年73歲,她的女兒洪晃陪伴她走過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唐聞生、王海容:上世紀翻譯界的雙劍合璧
自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一直到周恩來、毛澤東辭世以前,唐聞生和外交部的另一位風雲人物王海容作為優秀的翻譯,幾乎參加了這兩位領導人與來訪各國政要、知名人士的所有會見,在外交界乃至中國政壇嶄露頭角。
現在50歲以上的人,大概都忘不了唐聞生。她是中國第一位聯合國副秘書長唐明照的「千金」,因一口純正的英語,她成為毛澤東、周恩來的英語翻譯,常年伴隨毛澤東左右,見證過毛澤東與尼克松總統的歷史性會面,上視率、出鏡率幾乎同毛澤東相差無幾。
她被基辛格稱為「可以競選美國總統的難對付的南希?唐」的傳奇女性。尼克松訪華期間,江青用「樣板戲」招待客人,唐聞生也為他們擔任過翻譯。
毛澤東在世時,唐聞生由翻譯升至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毛澤東謝世之後不久,唐聞生便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另外一位風雲人物王海容也出身於書香門第。她的祖父王季范是毛澤東的表兄,同時也是一位較有名望的無黨派知識分子。
文化大革命期間,她出入中南海,活躍於毛主席身邊,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名位,但其「活動的權力」則等同於高級幹部一般。 1970年夏,王海容由周恩來直接出任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1972年,她任外交部部長助理。尼克松訪華時,擔任毛澤東和尼克松談話翻譯的,便是王海容。1972年5月至1974年7月任外交部部長助理,主管禮賓事務,1974年11月她升任外交部副部長,此時她才36歲。
●施燕華:見證鄧小平交鋒著名女記者法拉奇
1965年,施燕華到外交部參加工作,給周恩來和鄧小平都當過翻譯。先後經歷了中國代表團赴聯合國、中美建交、鄧小平接受義大利著名女記者法拉奇採訪等重大事件。施燕華的丈夫即是大名鼎鼎的外交官吳建民,兩人於1967年結為伉儷。
1980年8月21日—23日,鄧小平兩次接受法拉奇採訪,施燕華擔任翻譯。法拉奇是義大利著名女記者,以採訪領袖人物見長,採訪過基辛格、霍梅尼等,她以犀利、不顧情面的提問而著稱。
法拉奇對鄧小平的採訪,問題實際上就一個——對毛澤東的評價問題。
(右二為施燕華。)
據施燕華披露:法拉奇語氣尖銳並且不停地追問,她曾直截了當地問:「你三上三下都是毛澤東把你打下來的,你怎麼還對他那麼好?」鄧小平回答說:「沒有秘密,只是人家覺得我還有用,我又比較樂觀,再就是我對毛主席還寄予希望,他了解我。」
採訪結束後,施燕華同法拉奇整理記錄。她顯得很興奮,稱對鄧小平的採訪是她事業中最成功的一次。後來,法拉奇給鄧小平寫信致謝:「採訪您是我的夙願,我曾擔心語言障礙會妨礙這一願望的實現,現在看來,這一擔心是多餘的。」
鄧小平回信說:我為此感到欣慰,因為通過我的翻譯,重要的信息得以在世界傳播。
●朱彤:以婉約形象著稱,朱鎔基演講前曾特地等她上台
朱彤畢業於北京外交學院,1990年加入外交部翻譯室,在朱鎔基任副總理時期,朱彤曾多次為其擔任翻譯,一度有「第一翻譯」之稱。在朱鎔基就任總理首次記者招待會上,她第一次現身,隨即以婉約形象與精湛翻譯才華成為媒體焦點,
1999年4月6日,朱鎔基開始訪美,在當晚美國華人華僑歡迎晚宴上發表精彩演講。朱彤擔任翻譯。當時的一個小插曲是,在朱鎔基演講開始前,特地等朱彤上台來,表示了對翻譯和在座聽眾的尊重。
朱彤已於2003年離職,轉赴德意志銀行出任首席運營官。
●張璐: 贏得溫家寶所引古詩詞挑戰
張璐可謂是近年來最紅火的女翻譯,大家議論最多的,正是她翻譯古典文學的能力。
張璐第一次以溫家寶總理翻譯身份亮相是在2010年3月。當年全國人大閉幕後,溫家寶總理的記者見面會成了中外媒體關注的焦點。坐在溫總理身邊的翻譯張璐,由於現場流利地翻譯溫總理引用的古詩詞,立即受到億萬觀眾和網民的熱捧。當時這件事在微博上的火熱程度,甚至超過了劉翔獲得世錦賽第七的消息。這也是張璐第一次正式進入大眾視野,成為公共名人。
「行百里者半九十」,「華山再高,頂有過路亦余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尤未悔人或加訕,心無疵兮」,「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由於中文和英文的文化背景差別很大,古典詩詞、深刻的文化內涵很難在翻譯中體現出來,「但張璐翻譯得很好,不僅準確,而且清楚。」
此後的兩年中,被「關注」的張璐,不負眾望地堅守住了「溫家寶御用首席翻譯」的寶座。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閉幕式、第六屆亞運會開幕式上,2011年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溫州動車事故答記者問上,2012年會見中外記者,張璐始終是溫總理翻譯的不二人選。
張璐現為外交部翻譯室英文處副處長,仍在從事一線翻譯工作。
●給領導人當翻譯:風光背後,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國家領導人身邊的翻譯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職位。能在外交部做高級翻譯,意味著你代表著國家最高翻譯水平,可以陪同領導人出訪世界各國,並經常出現在晚間新聞聯播的電視屏幕上。
如國家高級翻譯雷寧所說,做國家領導人身邊的翻譯,「當後人在說起歷史上的某個重要時刻時,我足以跟他們說:我當時就在那兒。那種感覺多好!」
做領導人的翻譯,除了「在現場」的感覺,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壓力。
1966年,唐聞生第一次給毛澤東做翻譯時,還未開口就因無法控制過度緊張的情緒而暈厥過去。真刀實槍的外交戰場上,一丁點的錯誤都將引發災難般的連鎖反應。如外交部翻譯戴慶利說的,「一個時態錯誤就是一個政策問題。」
離頂峰越近的人,能力越大,責任和壓力也越大。
(鳳凰新聞客戶端編輯 王月兵)
推薦閱讀:
※2019春夏女裝流行色彩:新世相(波羅的海vs鳳凰木)
※壑岩丹青鳳凰山 多彩奇美老邊溝
※摘抄「上海姑娘」與「江西鳳凰男」
※鳳凰評論:大廈將傾 順馳之鑒緣何光耀難師?
※【欣賞】照片:鳳凰衛視倫敦站首席記者付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