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代史上的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太平天國聖寶
太平天國背聖寶,太平天國錢幣的一種,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錢文,有宋體、楷書、隱起文系列,屬中期鑄幣,還有不成系列的小平錢,版式較多。1853年始鑄。流通用的主要是銅錢,有少量鐵錢和鉛錢。早期銅錢正面鑄「天國」、背面鑄「聖寶」字樣,有小平錢、當十兩種。還鑄過背為「通寶」的當十錢。
後來鑄造正面為「太平天國」、背面為「聖寶」的大小四等錢,以小平錢居多。晚期在浙江地區還鑄過正面為「天國太平」、背面為「聖寶」,正面為「天國聖寶」、背面為「太平」,正面為「太平聖寶」、背面為「天國」等多種小平和當五錢幣。非流通的錢有鎮庫錢、大花錢等。錢上也鑄有「太平天國」、「聖寶」字樣,作為鎮庫和賞賜之用。另有金錢和銀錢,均屬民間殉葬之冥錢。天京(南京)是太平天國鑄錢的主要基地,蘇州、杭州、紹興、嘉興等地亦有鑄造。
太平天國背聖寶分金幣、銀幣、大錢、中錢、小錢諸種。金幣狀若銅錢,中間方孔未穿透。銀幣分大小兩種,小者如小銅錢。大錢重8.125公兩,還有約9公兩重的大花錢。中錢有當百錢、五十錢、十錢多種,輪廓像外國銀元,每枚約重五錢、六錢、一兩不等。小錢當一文,為主要流通貨幣。幣皆圓形方孔(間有圓孔),正面為「太平天國」四字(初期作「天國」或「太平」),背面為「聖寶」二字。約於咸豐四年(1854)在天京(今江蘇南京)鑄成,並開始頒行。錢幣嚴整劃一,質佳工良,大錢量重,尤為精美,勝過清朝「咸豐通寶」、「同治通寶」,故在清朝統治地區廣為流通。太平天國後期,蘇州、杭州等地也有鑄造,但質量遜於前期所鑄。主要用於商業交易與發官兵禮拜錢。歷年所鑄數量不詳
楷書太平天國,背豎寫聖寶,國字內無點,造型規整,字形清晰,但聖寶兩字不夠完美,有的點划過粗過細,地章有鏟修的痕迹,也有修補的地方,故當是手工處理過的。這應該是當時鑄幣技術有限,必須人為檢修才可以流通使用吧!該錢幣把玩時間長,包漿厚重,露銅處黃亮,用手撫摸沒有刺手處,當是一枚傳世的老錢(如圖1)。由於太平天國錢幣的特殊性和稀有性,一直是收藏愛好者追求的目標
推薦閱讀:
※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魚糕,圖解湖北手藝人是怎麼做魚糕的
※?揚州十個世界文化遺產你都去過嗎?
※在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圖集 2
※你所不知道的華夏奇書之術數篇 1
※在麗江,和匠心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