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4節氣都宜吃什麼,照著吃准沒錯!

3月6日迎來了驚蟄,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天氣漸漸寒轉暖,華北田野地化通。養生都吃些啥呢?

驚蟄過後萬物復甦,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驚蟄時節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可多食鴨血、菠菜、蘆薈、水蘿蔔、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藥、蓮子、銀耳等食物。

那麼問題來了,其他節氣都怎麼養生呢?

民以食為天。隨著節氣、氣候的不同,應養生的需要,中國人在不同的節氣所吃的東西可是大不相同的,小編這就為您一一介紹其他各節氣的養生吃法,照著吃,總是沒錯的!

立春當天,主食一定要吃春餅。每到這天家裡總要準備許多菜,以備卷春餅用。比如菠菜炒肉絲、韭菜炒肉絲、蒜黃炒肉絲、熱拌豆芽菜、醬肘子、松仁小肚、攤雞蛋等等。那叫一個香!

此外,這個節氣期間,還要多吃蘿蔔,因為蘿蔔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它可祛痰、通氣、止咳,甚至解酒、解毒、補脾胃、御風寒,是春季佳品。

雨水節氣當天,在吃方面並無特別講究,只是隨著春季氣候轉暖,又風多物燥,常會出現皮膚、口舌乾燥等現象,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少食油膩之物。

春季飲食應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養脾臟之氣。雨水節氣期間可以吃地黃粥、防風粥、紫蘇粥調養脾胃。可選百合、山藥、芋頭、蘿蔔、荸薺等。不宜吃羊肉、雀肉等容易上火的肉類。

春分時節正是調理體內陰陽平衡,協調機體功能的重要時機,要把握好養生的時機。一是注意養肝 。甘味食物能補肝益腎,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棗、桂圓等。而酒會傷肝,春季更不宜飲酒。二是食物的陰陽互補。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需要添加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涼;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配上蛋類等滋陰食材,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此外,還要多吃時令果蔬。

可以說,清明節最重要的是就是祭拜先人了。而清明節又叫寒食節,過去講究家家戶戶不起火,不吃熱東西,而是吃前些天預備下的冷食。

穀雨當天要吃麵條,一定要吃煮的。在這個節氣里,肝臟氣伏,心氣逐漸旺盛,脾氣也處於旺盛時期,是身體補益的大好時機,但不能像冬天一樣進補,應當食用一些益肝補腎的食物,以順應陰陽的變化,如玉米須大棗黑豆粥等。

立夏時節,正是小麥登場的時節。立夏的麵食主要有麵餅和春卷等。麵餅,有甜、咸兩種;春卷,用精製的薄麵餅,包著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絲等餡料,封口處用麵粉拌蛋清粘住,然後放在熱油鍋里炸到微黃時撈起食用。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因此,這期間講究吃野菜,有安心益氣,輕身、耐老的功效。

芒種標誌高溫、高熱的盛夏時節即將到來,應遵循「起居宜早起、飲食需清淡、精神要放鬆」的養生原則。天氣炎熱易導致食欲不振,因此,在飲食調理方面要少油膩,以清淡、質軟、易消化為主,如山藥、大米、大棗、雞肉、牛肉、蕎麥、豆類等,這些食物既能清熱、防暑、斂汗,還能增進食慾。

夏至養生三字經「均、鹼、水」。夏至陽氣最旺,養生要順應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長」。在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防暑降溫,適當多吃涼食、瓜果,避免感染痢疾等腸道疾病。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如果過食油膩食物,損傷脾胃,會影響營養消化吸收,因此要多吃綠豆、西瓜、大棗、雞肉、牛肉、鯽魚、豆漿、甘蔗、梨等清淡食物。

這個節氣期間新米下來了,所以要嘗新米。由於天氣炎熱,過去常吃炒豆芽菜(一定要是綠豆芽),它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另外,多吃西瓜、西紅柿等。

從這時開始陽熱下降、濕氣充斥,所以感受濕邪者較多。所以期間應以清熱解暑為宜。可吃拌茄泥、熗拌什錦、綠豆湯。

立秋「貼秋膘」,一旦立秋身上再無濕粘不適之感。於是就開始想著多吃些好吃的東西,什麼燉肉、醬肘子、燉排骨,該貼就貼膘吧。

處,去也,即暑氣終止的意思。處暑節氣宜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等。

這時就到了人們常說的「秋燥」時節。易出現口乾、唇乾、鼻干、咽乾等癥狀。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

秋季氣候乾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乾燥不適。這個季節應多吃梨和甘蔗。

寒露寒露期間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類食品,多吃些核桃、銀耳、蘿蔔、梨等。

選擇潤燥滋陰的飲食,此類飲食品種能增強免疫力,可選用豆芽、豆漿、花生、芝麻、紅薯、山藥、南瓜、蘿蔔、白菜、元蔥、蓮菜、百合、木耳、梨、蘋果、葡萄、枸杞、大棗、橄欖、甜杏仁、甘蔗、蜂蜜、鴨蛋、蒸雞蛋羹等。收斂陽氣在飲食中適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醋等酸味食物可收斂陽氣。

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小雪期間,天氣寒冷,要多吃熱性祛寒的食物,如火鍋、羊肉湯等。

大雪節氣的到來,標誌著秋冬季節交替正式開始,這是時節陽光微弱,人體受寒冷氣溫的影響,生理功能和食慾均會發生變化。所以,要適當調整日常的飲食,保證身體充足的鈣源,讓冬天過得暖洋洋。

立冬習俗各地不一樣。北方通常吃餛飩和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如韭菜、茴香、生薑、蔥、大蒜、栗子。

大寒期間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期,應適當多吃一些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禦風寒邪氣的侵擾。常見的熱性食物有鱒魚、辣椒、肉桂、花椒等;溫性食物有糯米、高粱、刀豆、薺菜、蘆筍、生薑、蔥、大蒜、大棗、桂圓、荔枝、木瓜、櫻桃、杏仁、羊肉等。

 文章轉載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關注我們吧,每天為您奉上精彩文章!


推薦閱讀:

24節氣:小 暑 灸
二十四節氣圓運動簡明圖說
【節氣飲食】小雪節氣適合煲什麼粥
二十四節氣之-今日大雪
你從未見過的24節氣之美

TAG: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