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葯之麻黃——用藥經驗分享:發汗平喘宜麻黃,利尿消腫功效強;外感風寒身無汗,痹痛咳喘水腫良

歡迎閱讀,收藏並轉發,文末有福利,不能錯過!

麻黃

【性用概要】

又名龍沙、卑相、卑鹽、狗骨。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木賊麻黃或中麻黃的莖枝,其味辛、微苦,性溫。入肺、膀胱經。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因麻黃善於宣肺氣,開腠理,透毛竅,散風寒,故為治療感冒風寒表實無汗或肺氣壅閉之氣喘咳嗽的常用要葯。由於麻黃既可宣肺開腠發汗,又能溫化膀胱行水利尿,故常用於治療兼有表證的水腫或水腫腰以上為甚者。凡體虛多汗、肺虛咳喘者忌用。

用法:水煎服,發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宜炙用。

用量:6~9克,大劑最可用至20克。

【臨證配用】

麻黃-桂枝

麻黃善宣衛氣散表寒,桂枝善入營分而溫通血脈。兩葯配伍,既入衛又入營,發汗之力尤勝。《本草正義》謂:「麻黃與桂枝並行,乃為散寒之用,若不與桂枝同行,即不專主散寒發汗矣。」二者相配,既發營中之汗,又發衛中之汗。故凡邪氣在表而致腠理鬱閉、營陰鬱滯之表實無汗、惡寒發熱、身痛腰痛者,用之每有佳效。方如麻黃湯。


麻黃-杏仁

麻黃宣肺平喘,杏仁肅降肺氣,一宣一降,使肺氣恢復其宣降之常,相配有散寒止咳平喘之效,常用於治療風寒等邪氣犯肺之咳嗽、氣喘等證。《本草思辨錄》謂:傷寒發汗,以麻黃為主,杏仁為輔;治喘以杏仁為主。麻黃為輔,故二物並用,其效始捷。」對痰熱蘊肺之喘促,則宜與桑皮、黃芩等清肺之品。用方如三拗湯、定喘湯等。


麻黃-生石膏

麻黃辛溫,石膏辛寒,如辛涼大於辛溫,則為辛涼發散重劑。既能解表,兼可清里,《本經疏證》謂:「麻黃得石膏則發散不猛。故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郁而化熱,發熱無汗煩躁不安者,方如大青龍湯。因麻黃又能宣肺平喘,石膏善清泄肺熱。二者配伍,寒熱同用,既能宣洩肺熱。發越水氣,又無過熱過寒之弊。取《內經》「火郁發之」之義。常用於治療熱邪壅肺,肺氣鬱閉之咳嗽、喘促等症,方如麻杏石甘湯。對於風熱犯肺,肺失宣降,通調水道功能失職所致的水腫實證,亦有佳效。方如越婢湯,


麻黃-附子

麻黃辛溫,善發汗解表以治外寒;附子辛熱,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經而溫陽散寒。二者配伍,外能散寒解表,內能溫補陽氣。適用於素體陽虛外感風寒所致的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脈沉遲無力等症。方如麻黃附子甘草湯。因麻黃善宣肺利尿消腫,附子能溫陽行水,二者同用,行水消腫之力尤著。對寒濕內盛所致的水腫兼陽虛者尤為相宜。方如麻黃附子湯。


麻黃-白朮

麻黃宣肺利水消腫而走表,白朮健脾燥濕行水以走里;麻黃髮汗,白朮止汗。兩葯相伍,一表一里,一散一止,麻黃得白朮,雖發汗而不致過汗;白朮得麻黃,能並行表裡之濕。同用有解表除濕之效,既可用於寒濕襲表所致的肢節疼痛,又可用於水濕滋於肌膚所致的水腫方如麻黃加術湯、越婢加術湯等。


麻黃-乾薑

麻黃辛溫散寒宣肺,乾薑辛熱溫肺化飲。二葯相合,有溫肺散寒,化飲平喘之功。常用於寒飲犯肺所致的喘咳等症。方如小青龍湯。


麻黃-浮萍

麻黃辛溫散寒宣肺,乾薑辛熱溫肺化飲。二葯化飲平喘之功。常用於寒飲犯肺所致的喘咳等。二者皆能宜肺解表,利水消腫。麻黃辛溫,浮萍辛寒,相伍則寒溫平調,宣肺發汗,利水消腫之力尤著。常用於治療風邪犯肺,肺失通調,水濕泛溢肌膚的風水證。


麻黃-熟地

麻黃辛溫發汗平喘,得熟地則無傷陰耗血之弊,熟地補腎填精養血,得麻黃則能去其滋膩之性。相使為用,則有滋陰發汗之功,對陰精虧損而兼表證者尤為相宜。方如大溫中飲。因麻黃善平喘,熟地善納氣,相互配用,雖宜肺而不傷腎精,有益腎定喘之功。適用於哮喘日久不愈兼腎虛者。


麻黃-細辛

二者皆能辛溫散寒,麻黃長於宣肺而發太陽之汗,細辛長於溫肺,化飲而散少陰寒凝。兩葯相合,相須為用,行於外則能解表散寒,活絡止痛;行於內則能溫肺化飲,通利肺氣。適用於外感風寒所致的表實無汗、頭痛、身痛等關節疼痛等症。方如麻黃附子細辛湯。對寒飲犯肺之咳喘、痰稀等症亦常配用。方如小青龍湯。


麻黃-玉竹

麻黃髮汗解表,善治外感表實證;玉竹養陰生津,長於治療陰虛外感證。兩葯相伍,散中有補,雖發汗而不傷陰,有滋陰解表,止咳平喘之功。適用於陰虛外感所致的發熱惡寒、咳喘痰粘、咽干口燥等症。表證重者可加獨活、葛根以助發散,陰虛甚者加白薇、沙參、花粉以養陰津。方如葳蕤湯。


麻黃-生牡蠣

麻黃既能發汗解表,又能發越陽氣,行氣活血;生牡蠣既能軟堅散結,又能滋陰斂陰。二葯一散一斂,一通一養,外能發散表邪,內能行氣活血,消癰散結。《素問·五政常大論》有「汗之則瘡已」的說法,二者相配對於乳癰初起一、二日,寒熱交作,腫硬作痛等症,有很好的療效。


歡迎關注中醫骨科筆記公眾號~:

請關注後點擊樓下傳送門,那裡有你想要的所有的內容:

傳送門:

中醫骨科筆記總目錄<>


友情提示:文中引用醫案、方劑素材來源於「中醫智庫」APP,希望獲得更多名家醫案,方解,請進入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中醫智庫」下載。

推薦閱讀:

網媽分享:月嫂教我當「奶牛」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一二六集)
賭徒的五個人生階段,你屬於哪個階段呢?分享到:
【詩話分享】開文人詩話之風:《六一詩話》
【分享】憑著信心求 (Frank)

TAG:經驗 | 經驗分享 | 分享 | 用藥 | 水腫 | 風寒 | 消腫 | 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