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文化]惠山—無錫的前世今生 Part 3 注目無錫 東林書院

>春申君祠

> 在今天的錫山北麓,映山湖以東,原有祭祀戰國春申君的春申君祠,是惠山最古老的祠堂,由於春申君功高卓著,在治理太湖、古芙蓉湖水患、築塘圍墾、擴大農田、發展經濟、利民富國方面有功,因此春申君的祠堂就成為無錫人公祭的廟祠,又稱大王廟。

> 春申君,名黃歇,戰國楚人。頃襄王時,任左徒,曾奉命出使秦國,阻止了秦國對楚國的發兵。考烈王五十五年(公元前473年)任相,封為春申君,封地為江東,於無錫梅里古吳墟建都邑。黃歇相楚25年,門下食客3千餘人。與齊孟嘗君、趙平原君、魏信陵君合稱「戰國四公子」。以善養士著稱,有奇謀,善口辯。考烈王死後,被李園所殺。

>春申澗

> 春申澗,俗稱黃公澗。戰國末年,春申君黃歇率軍在惠山白石塢的山澗里飲馬,因而得名。《趙絕書》載:「無錫歷山(惠山),春申君時盛祀以牛。」或說:漢時建春申君祠於春申澗,唐垂拱年間,巡撫狄仁傑,毀淫祠,於是鄉民把祠造到了現在的「大王廟」。唐朝詩人張繼曾寫有《過慧山春申澗》一詩:春申祠宇空山裡,古柏陰陰石泉水。日暮江南無主人,彌令過客思公子,蕭條寒景旁山村,寂寞誰知楚相尊。當時珠履三千客,趙使懷慚不敢言。

> 春申澗是無錫著名的觀賞瀑布的地方,每當黃梅季節或大雨過後,飛瀑濺激,頓成奇觀。澗中有一石,如中流砥柱,明代禮部尚書邵寶,大書「卧雲」二字,刻於石上,現被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黃埠墩

> 黃埠墩,地處古芙蓉湖中心,惠山浜出口處。舊名小金山,墩小而圓,面積220平方米,四周是石砌駁岸,北為雙河口,南為江尖渚。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伐齊,曾浚治芙蓉湖。戰國時,楚國春申君黃歇也曾疏浚過芙蓉湖,黃埠墩由此而得名。《越絕書》有「春申君時,立無錫塘,治無錫湖」的記述。明代有些無錫地方志書也有寫作「黃阜墩」的。愛新覺羅·弘曆在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第六次南巡時,這位「古稀天子」又將它筆誤為「黃浦墩」。而清道光年間梁章鉅所著《楹聯叢話》則寫為「黃甫墩」。至於無錫湖,在唐朝陸羽(733-804)所撰的《惠山寺記》中,稱「射貴湖」,一名「芙蓉湖」。今從蓉湖庄、蓮蓉橋(蓮花又名「水芙蓉」)等地名中,尚可看出其餘緒。該湖因明代以來的圍湖造田活動,使它不斷收狹,漸成為京杭大運河中的一段河道。黃埠墩則與古運河中另一個小島「西水墩」一起,分列為古運河無錫段中的「天關」、「地軸」。黃埠墩曾因「二帝(清帝康熙和乾隆)、二相(楚相黃歇和民族英雄南宋宰相文天祥)、一青天(被譽為『海青天』的明代名臣海瑞)」曾經登臨而遐邇聞名。

> 唐宋以來黃埠墩就成為無錫運河中的一處勝跡。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民族英雄文天祥任右丞相時,因元軍東下,他被派往元軍營中談判,被元軍拘留,北行時,在這裡停留,寫下了《過無錫》詩一首:金山冉冉波濤雨,錫水茫茫草木春。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英雄未死心先碎!父老相從鼻欲辛。夜讀程嬰存國事,一回惆悵一沾巾!

> 明朝右僉都御史海瑞,任應天巡撫時到無錫,曾為黃埠墩上的環翠樓寫下「玩山臨水第一樓」的匾額,明朝王永積寫的《錫山景物略》中說:「墩上有文昌閣、環翠樓、水月軒,垂柳掩映,不接不離。登閣九峰環列,風帆片片,時過几案間。」

康熙、乾隆南巡,曾多次在這裡停留暫住,康熙題下「蘭若」一匾,乾隆題有詩句:兩水迴環抱一洲,不通車馬只通舟。梁章鉅的《楹聯叢話》中說:「無錫北門外,有皇甫墩,在芙蓉湖中,四面皆水,飛樓縹緲,極似西湖之湖心亭。窗戶軒檻,皆九龍山翠所涵渲。登覽勝概,甲於通邑。樓中匾聯尚多,惟孫平叔宮保聯云:燈火春星浮北廓;雲霞朝景攬西神。秀整雅切,邑人盛稱之。西神即九龍山也。」

  北京的頤和園,前身是乾隆皇帝主持興建的,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體的「清漪園」。乾隆帝在建清漪園時,曾大量仿建江南名園,如他1751年春季首次南巡時,曾命隨行畫師摹繪寄暢園,返京後在萬壽山東北麓予以仿建,名「惠山園」,即今存在清光緒十八年(1892)復建的「諧趣園」。但乾隆帝又在昆明湖的南面水中仿建黃埠墩,則在無錫所有志書中,迄今均告闕如。據清代浙江錢塘人、嘉慶進士、雲貴總督、翰林院編修吳振木或所撰《養吉齋叢錄》卷之十八載:「鳳凰墩在湖中,仿江南黃埠墩為之。有樓,建金鳳,張翼隨風而轉,以相風也。」那麼乾隆帝為什麼要建鳳凰樓呢?據專家考證,是為了與該園南湖島上的「龍王廟」南北對應,以象徵龍鳳並列。至於墩上那個建有類似今天「風向計」的金鳳凰的樓,據考,名「會波樓」。從樓名也不難看出,這水中樓閣的情趣,與黃埠墩上,面對九龍山(惠山),由海瑞先生題匾「玩山臨水第一樓」的「環翠樓」,有異曲同工之妙。

張中丞祠

張中丞祠位於錫山北麓惠山直街上,民間俗稱「大老爺殿」,是祀唐「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而獻身的御史中丞張巡而建。明成化九年(1496),無錫知縣李恭於此建廟,屢有毀建。現建築為清同治八年(1869)邑人集資修建。現存建築包括前殿、戲樓、兩廊、正殿及配享之許遠殿等。廟貌莊嚴,戲樓藻井雕飾「百鳥朝鳳」、木雕精美。

安史之亂時,張巡與許遠戍守河南睢陽,和叛軍英勇戰鬥,最終戰死。睢陽是進入江南的必經之路,張巡間接保衛了江南,無錫人為了紀念他,尊其為「大老爺」,把他的祠堂列為無錫的十大神廟,每年由官方祭祀。

無錫十大神廟

神廟不同於寺廟道觀,拜祭的即不是菩薩也不是神仙,而是對某一地區有功的歷史人物。無錫原有神廟10座,分布在無錫城內外5個區。

其中城中有2座:一是無錫縣城隍廟即老城隍廟,坐落在後西溪。如今還保存城隍廟戲台和一些附屬建築物。二是金匱縣城隍廟即新城隍廟,坐落於崇寧路。現廟已不存。

城東區有1座:南斗星君廟,又名延壽司殿、斗宮,位於長慶路,已不存。

城南區有2座:一是張大帝廟,又名張元庵、祠山廟、祠山宮、祠山廣惠廟,坐落於南門外金塘橋堍,因建太湖大道把整個廟宇拆除,其中戲台建築物遷移至無錫吳橋大運河段古迹上,重建黃埠墩;二是南水仙廟,又名松滋王侯廟,位於無錫南長街。廟宇保存完整,現為無錫的道教宮觀。

城西區有3座:一是天齊廟又名東嶽廟,俗稱聖帝殿、東嶽行宮,坐落於惠山直街。已拆除。二是張中丞廟,又名忠靖王廟,又稱忠佑宮,俗稱惠山大老爺殿。三是西水仙廟,位於西水關外的西水墩,廟宇完整無缺,現為無錫市文化館。

城北區有2座:一是都天大帝廟,又名洞淵官,俗稱賢聖殿,坐落於北門外錫澄路梨庄,已毀。二是紀將軍廟,又名忠烈王廟、府城隍廟,俗稱府殿,位於北塘大街、新三里橋至吳橋路段,現也已拆除。

無錫十大神廟每座佔地面積均在1.5萬平方米左右,建築面積不低於1.2萬平方米。現10座神廟還剩3座半。

無錫十廟盛行廟會。十廟之中,每逢一廟神靈壽誕,其餘各廟都會出巡該廟朝會,熱鬧非凡。廟會規模最大、最好的是十廟之頭、五嶽之首的東嶽聖廟黃飛虎壽誕,十廟聚首齊全。那時無錫百姓無不邀請至愛親朋前往觀看。無錫廟會節場,幾乎月月都有,甚至一個月中有二次,且嚴寒酷暑,風雪無阻。

李忠定公祠

該祠位於惠山寺日月池畔,始建於宋,康熙五年(1666)改建,祭祀的是南宋抗金名將李綱。

李綱,字伯紀,別號梁溪先生、梁溪居士、梁溪病叟,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生於無錫。父李夔,官至中大夫、右文殿修撰。大觀二年(l108年),李綱參加貢生考試,名列榜首,任真州(今江蘇儀征)司法參軍。政和二年(ll12年)中進士,任鎮江府學教授。三年後升為監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因得罪權貴被降職為員外郎。政和八年四月起用為太常少卿、國史編修。

宣和元年(1119年)開封大水成災,他上書徽宗要求採取緊急措施,拯救災民,同時鑒於北方女真族勢力深入國土,建議整修軍備,防止外患。徽宗不納忠柬,將其貶滴到邊遠的南劍州(今福建)沙縣充當一名監稅小官。李綱痛感皇帝昏庸、國事日非,頓萌退志,遂在無錫梁溪河畔營造庭院,以備歸隱。宣和三年閏五月,其父病故,葬於無錫惠山北面的湛峴山麓。在廬墓3年期間,他親手種植了大量松柏,故後人將湛峴山稱為大松坡。

宣和六年,李綱被任為秀州知州。第二年復被任命為太常少卿。這年冬,金兵大舉南侵。他冒死上血書,請宋徽宗禪讓帝位,使太子趙桓能以皇帝名義號令軍隊,得到宋徽宗的同意。宋欽宗趙桓即位後,任命李綱為尚書右丞兼親征行營使,委以防衛京都的重任。他發動軍民嚴密布防,于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打退金兵對京城的圍攻。二月,因其反對議和被免職。陳東等於余名太學生上書,京都數萬軍民集會要求李綱復職,宋欽宗被迫復用李綱,封為開國伯,賜無錫惠山寺作為他奉把父母的功德院。後將他調出京城,任河北宣撫使,旋以「專主戰議,喪師費財」之罪,貶為毫州明道宮提舉。是年秋,金兵又大舉南下,宋欽宗急忙下詔起用李綱。他奉詔立即率軍北上勤王,但京城已經淪陷。次年五月,宋高宗趙構在應天府(今商丘)即位,用李綱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李綱為相後,積極改革弊政,充實國庫,整軍備戰,宋朝國力為之一振。由於其主張北伐、堅決反對遷都江南,觸犯了一心偏安的宋高宗,在相位77天就被免職。以後李綱屢遭誣陷,自南宋建炎元年(l127年)起,先後被放逐到鄂州(今武昌)、萬安軍(今廣東萬寧)等地。紹興元年(1131年),宋高宗再次起用李綱,先後任命他為荊湖廣南路宣撫使兼潭州 (今長沙)知州、江西南路安撫制置大使兼隆興(今南昌)知府等職。在任期間,他積極招撫流亡,安定社會,發展生產,整飭軍政,募匠建造戰艦數十艘以鞏固江防,又一再上書要求宋高宗反省得失,待機北伐,但不為宋高宗接受。紹興九年李綱憤而辭職。紹興十年正月十五日病逝,終年57歲。贈少師,溢忠定。危身奉上曰忠,安民大慮曰定。

報忠祠

祠堂位於至德祠荷軒西側,祭祀的是明代敢於直諫的大臣,及死於明代靖難之役的無錫籍鄉賢。

明代建文帝起用齊泰,黃子澄削藩,燕王朱棣謀反,指責齊黃二人為奸臣,起兵「清君側」,史稱「靖難」。建文四年(1402)六月,攻入南京,建文帝逃亡不知去向。燕王稱帝,是為明成祖。並對建文朝的大臣大開殺戒。報忠祠祭祀的大都是殉節的忠臣。分別是:儲福、陸士隆、葛桓、施武、楊淮、曹懷、張選、華允誠、龔廷祥、孫源文、秦華鍾、張令憲,共計12人。嘉慶四年(1799)重修時又增加了明朝以來,以直諫有名或殉節的無錫籍士官。

儲福,靖難禍起時,攜全家逃亡。永樂初年追捕建文朝臣的名單散失,儲福幸免於難。但最終因「義不為叛逆之臣」,絕食而死。南明福王追謚他為貞義。

陸士隆,字季平。洪武(1368—1398)年間,舉明經,任監察御史。因上疏揭露權臣胡惟庸的罪狀,忤逆帝意,導致全家被殺。劉基作《忠》《節》《孝》三首悼念他。

葛桓,字仲威。洪武年間舉明經,任監察御史。與妻妾二人,以及族人,共30餘人,殉難於靖難之役。

  施武,字宗武。洪武年間舉明經,任監察御史。因上疏觸犯帝意而遭貶放,最後死於山西。

  楊淮,字東川。正德(1506—1521)年間進士。任戶部主事,監察京倉,淮倉,通倉,內庫,積極革除積弊,勤政好廉。嘉靖初年(1522)因直諫而死於廷杖,死後增官太常少卿。

  曹懷,字於德。正德年間進士。任戶科給事中。兩次上疏武宗,勸戒南狩,其話語曾有「五鬼刺天,五經掃地」,諷刺權臣亂政,學風鬆弛。受廷杖,最後死於獄中。

  張選,字舜舉。嘉靖進士。任戶科給事中。太廟祭祀時,世宗不親祭,而讓臣子代替祭掃,張選上諫力勸,受到廷杖,直到杖斷仍說「甘受死,使明天子蒙殺諫臣」,世宗聽後感到羞愧,免其罪,遷升他為政司參議。

  華允誠,即前文所說的華節愍公祠所祭祀的死節之臣。

  龔廷祥,字伯興。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南明福王時任中書舍人。他知道明朝必亡,寫信給兒子「誓必以死報明」。清兵南下時,龔廷祥正任官金陵(南京)。清順治二年(1645),在金陵武定橋穿戴明朝官帽官服,投秦淮河而死。與華允誠、馬世奇世稱明末「錫山三忠」。乾隆四十一年(1776)追謚節愍。

  孫源文,字南宮。好讀書,性慷慨。聽聞崇禎帝死訊後,每天悲泣,賦《聞雁詩》:少小江南住,不聞鳴雁哀。今宵清枕淚,知爾舊京來。不久便咯血而逝。

  秦華鍾,字元發。順治(1644—1661)年間貢生,任富川知縣。轄地連年戰亂。他親自平復叛亂,安定民生。不久雲南賊寇暴動,秦華鐘被俘,最後投水而死。

  張令憲,字嘉仲。順治年間貢生,任香山知縣。和兒子張丹翰一同殉難於雲南寇亂。

嵇忠節祠

  位於惠山寺山門南側,祭祀的是清代的嵇永仁夫婦及其子,孫。

  嵇永仁,字留山。無錫嵇氏有兩支,同為從湖州遷入,且都為三國魏晉嵇康後裔。一支於明代由湖州直接遷無錫,另一支由湖州經常州再經江寧於清初遷入無錫。嵇永仁即是這第二支的始祖。康熙年間任閩督范承漠僚臣。靖南王耿精忠叛亂,嵇永仁隨范承漠一起被俘,系獄三年,康熙十五年(1676)不屈自縊,卒時四十歲。後追謚忠節。危身奉上曰忠,好廉自克曰節

  嵇永仁妻子楊氏27歲便孀居,從此耕織奉侍公婆,撫教七齡幼孤,督兒奮讀,及至康熙四十五年(1716)獨子嵇曾筠進士及第,點翰林,雍正八年(1730)任江南河道總督,嵇曾筠之三子嵇璜,雍正八年進士及第,乾隆二十三年(1749)任東河河道總督,嵇曾筠之孫嵇承謙,乾隆二十六年進士及第,侄孫嵇承志,乾隆三十七年進士及第,嘉慶六年(1801)任河東河道總督。清史中稱其家為「治河大家」。

  無錫嵇氏第一名進士是順治十二年(1655)嵇永仁的族兄嵇永福,此後百年後,嵇氏門第中曾有「一門五進士,三世三進士,一門三總督,一朝三閣老」之盛名。

過郡馬祠

  位於嵇忠節祠以東。祭祀的是過氏在無錫的先祖—過孟玉。

  過姓是個少見的僻姓。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區,特別是江蘇無錫地區。

  據《錫山過氏世譜》記載:"宋高宗南渡,過孟玉自和陽護駕有功,使尚逍遙郡主,賜第無錫",無錫過氏是這位過郡馬的後裔。建炎南渡,北方巨族遷徙江南,過姓即為一例。

無錫過氏

  過氏家族在江南地區以無錫八士鎮為中心。

  明代無錫出了一位圍棋國手--過文卓,字百齡,"天下高手,無與抗衡"。還有一位書畫家,過儀,字廷章,擅詞翰,放情詩酒,有司薦於朝不受,善畫,作長松特妙,自號"聽松道人"。明末無錫過氏還出了一位忠臣,過俊民。字尊伯,崇禎十年(1638)貢生,任常熟訓導,死於國變。

  過鑄,字玉書,生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少時學習中醫內科,年長因逢兵亂,避難江北,在泰州行醫。數年後復歸鄉里行醫。其右手食指患疔症,求醫無效,終致食指殘廢。過了數年,中指又患疔瘡,怕指再廢,乃搜求治療秘方,並自治而愈,於是專事外科數十年。對治疔尤專,療效顯著,名重錫地。過鑄中舉後,曾在浙江做官較久,所到之處,都有政聲,兼有醫名。初為溫州司榷,升放潛(今屬臨安)知縣,調任德清縣宰,與同道常州孟河馬培之、青浦陳蓮舫時相過從。他曾治癒過幾例"脫疽"的患者。患此症者一指脫落,繼而逐節皆然,至臂而死。《東醫寶鑒》謂之"脫骨療"。說在指則截之,在肉則割之。而他治癒數人均未用截法,令人嘆服。他公餘研究醫理,至老不倦。在任德清縣宰時,考慮疔症最險,向無專書,宋人"急救仙方"亦多略而未備,於是彙集平日經驗諸方,編成《治療匯要》(又稱《治療大全》)3卷。另寫有《過氏醫案》(又名《近診醫案》)等。還著有《外科一得錄》3卷。

  過探先(1887—1929)是我國現代農林科技的先驅,留美碩士,曾任金陵大學農科主任,其生平對開闢農業科學新領域,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實現科學種田理想,篳路藍縷,功不可沒。國民黨元老吳稚暉(無錫人)先生為過探先寫的墓志銘中寫道:「先生姓過氏,名探先,出江蘇無錫縣北鄉望族……先生之學,窮高極遠,衣我粒我,早黽夜勉。」

鄒忠公祠與愚公谷

  在李忠定公祠的東側就是鄒忠公祠。這裡是祭祀宋代龍圖閣學士鄒浩,以及明代鄒氏後人鄒迪光,鄒德基的祠堂。

  鄒迪光,字彥吉,號愚公,明萬曆二年(1574)進士,任工部主事,黃州知府。萬曆三年,升任福建提學副使,後又調任嘉湖兵備道和湖廣提學副使等職。由於他掌管科考,教育行政,選拔人才很有眼力,顯示了他的才深學廣,品格高尚,因此當地士紳百姓衷心愛戴。但是,他卻遭到佞臣誣陷,被罷官回鄉的厄運。前來送行的學生多達數千人,濂溪書院為他造生祠,在惠山龍頭下又為他建「千人報德坊」。

  從此不滿四十的鄒迪光,看破了官場,隱居在惠山東麓,買地造園,取名「愚公谷」。這是惠山中一處十分幽靜多姿的古典園林,佔地約兩公頃。他延請畫家指點造園,用十年時間,構成六十景。和同時代的寄暢園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時人稱「勝絕吳中」,為全國四大私家園林之一。可惜愚公谷存世時間不長,後逐漸荒廢,在園址上逐漸建造了其他建築,今天我們看到的位於該處的祠堂中,很多建築和景緻都是原先園中的遺物。

五中丞祠

  該祠建於明正統十四年(1449),位於惠山聽松坊古道上,與二泉書院比鄰而居。祭祀的是五位歷史上有功於無錫的地方官。始建時是祭祀明代周文襄公周忱的專祠,萬曆年間增加了海忠介公海瑞及周孔教,康熙六十年(1721)又增加湯文正公湯斌,到了道光二十六年(1845),又增加了李文恭公李星源,稱為五中丞祠。祠中有對聯「四百年來五開府,九龍山下一祠堂。」

  周忱,明代吉水人,字恂如。永樂年間(1403—1424)進士。宣德初年(1426)任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撫。在任22年,政績卓著。死後謚文襄。

  海瑞(1514—1585),明代瓊山人,字汝賢,號剛峰。任戶部主事,遷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明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海瑞上疏切諫,被捕下獄。直到穆宗即位才出獄。在官持身廉潔,疾惡如仇,銳意改革,打擊豪強,興修水利。死時赤貧,以至無財殮葬。死謚忠介。

  周孔教,明代臨川人,字明行。萬曆年間進士,官至右僉都御史。民深受其惠。

  湯斌,清代睢州人,字孔伯,號潛庵。順治年間(1644—1661)進士,點翰林。任江寧巡撫,工部尚書。吏治澄明。死後謚文正。

  李星源,清代湘陰人,字子湘。道光年間(1821—1850)進士,由編修官至兩江總督。死後謚文恭。

王文靜公祠

  位於惠山聽松坊北端,祭祀明代畫家王問。現存建築為光緒三年(1877)重建,祠中有池沼,石螭。

  王問,宇子裕,號仲山,生於明弘治十年(1497年),無錫人。自幼聰慧,9歲即能詩文,且喜好繪畫。後就學於邵寶創辦的二泉書院,並拜其門下,發誓閉門讀書。後學業大進,品行端方,於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舉,嘉靖十一年(1532年)會試又中試,但未參加殿試,回無錫繼續讀書。6年後才赴京廷對,考中嘉靖十七年進士,時年已42歲。

  初授戶部主事,監徐州倉,管理有方,降低損耗十分之二三。後調南京兵部,任車駕郎中,能體恤士卒疾苦。其時倭寇常犯境,為作好防範,他預先調查登記民間英武雄健者,動員他們及時應募。招募後,給予豐厚餉米;到他們被裁撤時,還常有餘資可以帶走。有人向兵部告發,請加追奪。王問毫不畏懼,據理力爭。

  王問對父十分孝順。在京城時期,準備迎養父親。但父親不願離開家鄉,囑其畫三十把扇子,各題詩一首。老人日用其一,彷彿兒子每天侍奉在例。此後王問又調任廣東僉事,赴任行至桐江(今浙江桐廬縣),因思念老父,決心不再南下,棄官回無錫,終養其父。從此,他淡於仕進,留戀湖山林泉。在無錫惠山聽松庵之側(今聽松坊)、城東照春門外綠羅庵舊址(今綠塔路附近)和五里湖南岸寶界山麓等處均築有別業。他隱居在寶界山房(又稱湖山草堂)的時間最長,30年不近城市。嘉靖三十三年曾同秦翰、顧可久、華察、王石沙等重修惠山的碧山吟社,結詩社於其間。

  王問的畫名大於詩名。所畫山水、人物、花鳥皆精妙,風格獨特。書法筆力遒勁,自成一體.傳世的繪畫作品有《為左江寫山水》卷(圖錄於《王仲山山水冊》)、《漁樂圖》(現藏於日本東京靜嘉堂)、《聯舟渡湖圖》卷(現藏於南京博物院)、《絕獻圖》軸(錄於《中國繪畫史圖錄》)、《孤嶼秋色圖》(現藏於無錫市博物館)。傳世書法作品有《湖山歌》碑(現在無錫市黿頭渚公園憩亭內)、《行書》卷(現藏於無錫市博物館)。詩文集有《仲山詩選》、《初齋集》等。明萬曆四年(1576年)逝世,終年79歲,謚號文靜。

許文懿公祠

  該祠位於惠山橫街上,與寄暢園正門相對。祭祀的是宋代柱國顯謨閣學士許德之。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於此。還一併祭祀朝廷旌表的孝子許培元。

  許德之,字振書,無錫許舍山人。北宋紹盛初年(1094)年進士,任揚州法曹。他與晁詠之、韓韶、蘇象先,合稱「維揚四俊」。徽宗曾召見他問治國之策,許德之對曰:「治道無多術,唯進賢退不肖。有賢不能用,與非賢而遽信,雖勤不治。」徽宗很賞識他,擢升司封郎中,又遷任太常少卿。以顯謨閣出任浙江婺州知府。崇寧四年(1105),因竭力反對「花石綱」而被貶賓州司戶。徽欽二帝北狩後,高宗即位,許德之官原職,後隨高宗南渡。許德之病卒後,增柱國顯謨閣學士兼戶部尚書,謚文懿。學勤好問曰文,溫柔賢善曰懿

  許氏一門四進士,許德之為北宋紹聖初年(1094)進士,其弟許衍之為南宋紹興二年(1132)進士,特奏名第一。其子許伸,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進士,其孫許壽,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

  許德之原有專祠在無錫的南泉方湖村。橫街許文懿公祠由許德之後裔建造。配祀的許培元是許德之後代。許培元,字資藩,家貧但恪守孝道,和妻子節衣縮食,供養父母雙親。父親患病,他就割股治病。父親逝世後,夫妻兩不食肉不穿綢。許培元的孝義感動鄉里,人人稱讚,後受到朝廷的旌表。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5-5-19 12:05:34編輯過]
推薦閱讀:

無錫略見
腦圖譜,蘇州造
無錫回應「成立首家伊斯蘭教人民調解工作室」:信息發布失實
無錫日均45人被確診為癌症 吞噬32個無錫人
無錫古運河畔南下塘古時繁華之地

TAG:文化 | 前世今生 | 無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