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無故""缺席"" 評委院""沉默是金"

諾貝爾文學獎無故"缺席" 評委院"沉默是金"http://book.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11:03 新京報

出生且成長於伊斯坦布爾的奧爾罕·帕穆克(上圖)近年在國際文壇的聲名扶搖直上,小說《雪》(下圖)是去年年終各大評選的常客。本報綜合報道(記者張璐詩)上周四諾貝爾文學獎無故「缺席」,瑞典文學院一直「沉默是金」,近日來國外有媒體報道,延遲揭曉與瑞典文學院擬推舉 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穆克有關。一波未平,昨天又傳來消息,瑞典文學院一位院士已經辭職,以抗議去年奧地利作家耶利內克獲獎。評委擔心受到政治威脅?據外電報道,諾貝爾文學獎10年來首次推遲發布消息,導火線是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穆克(OrhanPamuk)。帕穆克以小說《雪》獲今年的提名,他之前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紅色》也大獲好評。但帕穆克在今年初接受報紙採訪時發表言論,稱20世紀對亞美尼亞和庫爾德人的種族屠殺事件中,土耳其有罪,帕穆克因此將被送上法庭。觀察家分析,即使歐盟已決定聲討土耳其,希望能撤銷對帕穆克的審訊,但瑞典文學院投了帕穆克一票的評委,仍會擔心受到政治上的威脅。瑞典Nordstedts出版社的斯萬特·魏斯勒說:「如果這個猜測是正確的話,我想文學院的舉棋不定不是因為他們害怕被捲入政治漩渦,而是對文學評獎該不該受政治影響意見分歧。」諾貝爾獎不應該跟風?也有評論家認為,焦點仍然在帕穆克身上,但跟政治無關,只跟諾貝爾文學獎的傳統有關———不跟國際潮流。文學批評家伊娃·斯特隆認為,53歲的帕穆克在今天的國際文壇廣受好評,而諾貝爾獎絕不應該跟風。按照傳統,由瑞典文學院18位專家組成的文學獎評審會,應在上周四揭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名單,可是瑞典文學院毫無動靜。當地媒體猜測,也許要等到10月13日。但瑞典文學院對此一直沒有回應,諾貝爾獎的官方網站上也沒有任何關於文學獎為何推延的消息公布。從1901年諾貝爾獎設立以來,文學獎共有七次沒有頒出,分別是1914年、1918年、1935年,以及1940年到1943年,基本為戰亂年代。選耶里內克「起了個壞頭」另據外電昨日報道,瑞典文學院成員卡努·安隆德(KnutAhnlund),為抗議同僚去年選擇奧地利作家耶利內克獲獎,在幾天前提出辭職。安隆德從1983年起便進入瑞典文學院,近日他在瑞典的「SvenskaDagbladet」報上撰文,稱瑞典文學院去年選了耶利內克獲獎,「已經對諾貝爾文學獎的價值和該獎的前途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損壞」。安隆德用「寄生性」形容耶利內克的作品,稱她的文學作品「毫無優雅美感可言」,還說「2004年的諾貝爾獎結果不僅對這個獎本身造成了極壞的影響,而且對文學的審美也起了個壞頭,發生了這種事情以後,我是不能繼續呆在瑞典文學院里了。」
推薦閱讀:

何人喚取伊人紅妝 - 文學頻道 - 紅袖添香
新家
天文學家或發現新型引力波 由中子星相撞引發|引力波|天文台|黑洞
涉縣文學:楊振國《涉縣的文學現狀》
文學名著中的經典語錄100句

TAG:文學 | 沉默 | 諾貝爾文學獎 | 沉默是金 | 諾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