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盲目節食!記住這6個竅門,一樣能輕鬆控糖!
本文指導專家:
翟鳳英:中國營養學會常務副理事長
趙文華: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
范志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
張 曄: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原主任
張美芳: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
黃崇兵:宣城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為了控血糖,嘴管得一直挺嚴,但血糖為啥還控不好…」很多糖友在治療過程中都有這樣的困惑。
他們為了避免引發併發症都不敢吃飽,很多糖友用挨餓把血糖降下來。餓肚子確實能把血糖降下來,但只是眼前利益。
其實,記住這6個飲食竅門,一樣能「一飽口福」!
節食是營養缺乏的元兇
糖尿病之所以會引發併發症,其實是因為高血糖導致了胰島素不能正常發揮作用,而導致糖分不能被細胞、器官充分吸收利用引起的營養缺乏,營養缺乏導致了臟器功能的衰退,從而引發了併發症。
有兩類糖尿病患者易出現併發症,一類是長期高血糖患者;一類是血糖相對穩定,但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對穩定還會引起併發症,其實根本原因就在於營養缺乏。而節食,恰恰是營養缺乏的元兇。
宣城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黃崇兵介紹,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飲食方面都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盲目節食,以蕎麥、麥麩等粗糧為主食。長期以粗糧為主食,短期來看是可以降低血糖值,但這只是眼前利益,不能作為長遠控制的方法。
上種方法還會使患者體質變差,最終造成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胰島功能更加低下,導致各種急慢性併發症的發生。
營養是健康基石
中國營養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翟鳳英表示,由於糖尿病患者過度控制飲食而導致營養缺乏,也叫做隱性飢餓,會使患者胰臟問題更加嚴重,導致體內乃至細胞內營養缺乏。
因此,糖尿病人表面癥狀是血液里糖多,實際上細胞里營養成分反而少了,造成他們各種營養素都處於缺乏水平。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所長趙文華教授說:「營養是生命和健康的基石,也是人們一生防病、治病和疾病康復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控糖同時調整好營養
在過去營養物質不是很多的時候,我們吃得雖少,但能把它利用上,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原主任張曄解釋說。糖尿病在治療中,飲食治療是終身的,是首選和基礎的。
但糖尿病人什麼都可以吃,只是在吃的方法、量、時間、順序及搭配上多下下功夫,只要做到了以上幾點,糖尿病患者就會在沒有飢餓感的情況下,血糖保持穩定,哪怕是在一飽口福的情況下血糖也不會那麼高了。
糖友飲食6大技巧
糖友在合理控制飲食攝入量的前提下,維持血糖的穩定也是有小技巧的。
01、定時定量,少食多餐
每天3~5餐,兩餐間可適當加餐,但加餐須特別注意「加餐不加量」。
加餐的熱量要從正餐中刨去,如早飯本來吃兩個饅頭,可減為一個饅頭加一勺燕麥沖奶粉,10點左右可吃幾片全麥餅乾或一個水果,既避免了餐後高血糖又可以減輕午餐前的飢餓感。
02、多吃體積大、有飽腹感的食物
食物的排空速度,脂肪最慢,碳水化合物最快,蛋白質介於二者之間。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稍微增加脂肪,可以減輕餓的感覺。
也可選擇熱量低、體積大、有增加飽腹感的蔬菜,如冬瓜、番茄、黃瓜等。
03、多吃高膳食纖維食物
可以多選擇一些高纖維食物,比如粗雜糧、綠葉菜、豆類等。膳食纖維可減緩碳水化合物和及脂肪的吸收,可降低血糖、改善血脂異常、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並增加飽腹感。
此外,雜糧還富含糖友缺乏的B族維生素。
04、別加工的太精細
不同的烹調加工方法,對於控糖的效果其實大不一樣。食物加工得越精白、打得越碎、烹煮得越軟爛,消化就越容易,餐後血糖上升速度就越快。
相反,那些不夠軟爛、需要細細咀嚼的烹調方法,有利於保持餐後血糖水平的穩定。吃時費點事兒的加工方法,更有助於輕鬆降糖。
05、改變進食順序
先吃菜,後吃飯,能延緩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如先吃一碗少油烹調的蔬菜「墊底」,再配著魚/肉/豆製品和其他蔬菜一起,一口菜肴一口米飯,血糖的波動要比先吃米飯小得多。
一小口飯配一大口菜肴,就會比大口吃飯、小口吃菜時血糖波動小得多;大量蔬菜、少量魚肉配合一碗米飯,要比少量蔬菜、不吃魚肉、以米飯為主的搭配血糖升得慢。
06、烹調時少放油,多放醋
用餐時配合醋和其他酸味調味品能夠提升胰島素敏感性。用蒸煮、涼拌替代爆炒、油炸,用不粘鍋替代普通鐵鍋,降低用油量。
關注微信公眾號【糖來糖往】或者搜索公號(jksb2016),查閱更多抗糖故事!還可參與曬「健康餐」活動,贏2000元大禮!
推薦閱讀:
※怎樣能過一個乾爽健康的春天?春季傢具防潮小竅門:再不看就晚了!
※使鹹蛋黃出油的竅門
※裝修省錢竅門:家庭裝修時如何在牆面上省錢?
※男人留鬍鬚掌握六大竅門
※做西紅柿雞蛋餡不流汁的竅門【內含餡餅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