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華夏 禮儀之邦

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的中國,在其五千年的歷史演變中,禮強烈的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言論和行動。重禮儀、守禮法、行禮教、講禮信、遵禮儀已內化為一種民眾的自覺意識,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徵及基本表徵。孔子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著名思想家顏元的「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尚禮則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禮與中國文化的相生相長。

【禮文化的起源】

禮之產生,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最初的禮是人類協調主客觀矛盾的需要,人們為生存和發展相互依賴,逐步積累和自然約定出一系列「人倫秩序」,這是最初的禮。後又有黃帝、堯、舜、禹等為「止欲制亂」而制禮,使禮在「維穩制亂」中發揮了作用,至此,人們更加遵禮尚禮。

【古代人的禮文化】

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作為道德規範,它是國家領導者和貴族等一切行為的標準和要求。

作為觀念形態的禮,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是同「仁」分不開的。他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德治,打破了「禮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戰國時期,孟子把仁、義、禮、智作為基本的道德規範,禮為「辭讓之心」,成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為重視禮,他著有《禮論》,論證了「禮」的起源和社會作用。他認為禮使社會上每個人在貴賤、長幼、貧富等等級制中都有恰當的地位。

【「禮」涵蓋的意義】

結合文化和禮的起源,禮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概括

一、禮之本意為敬神,後引申為表示敬意所應具有的態度,即禮首先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人對己的尊重和敬意時的態度;

二、禮是一系列動作,是使內在敬意的態度外在表現化的動作,即通過一定的動作表達自己內心對人對己的尊重和敬意;

三、禮是一種程式或儀式。通過多樣性的儀式,表現出行禮人對人對己的敬意、愛戴和重視;

四、禮還是用來表示慶賀或敬意的物品。

【禮文化需現代人傳承和學習】

禮也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方法。《禮記》上說:「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禮尚往來所崇尚的是彼此有禮,互相尊重。

「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孔老夫子兩千年前念念有詞,以禮治國、以禮服人,打造謙謙君子之國。古人云:「禮興人和」,謙恭禮讓,諒解寬容,與人為善,重形象,講禮義。

我們生活在「禮儀之邦」的文化氛圍中,一直受到禮文化的影響,它給我們以規範和指引,身體的一舉一動都不僅是個人的行為,而是一種表達對他人的禮儀,影響人際關係的社會行為和文化符號。小到個人行為,大到社會文明,每個人都應當懂得禮文化,而且禮文化的精髓需要我們更深入的探討和普及。

——以上內容版權屬良心網所有,任何平台轉載須註明出處!——

我們常說,只要你真心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夠做成。這就叫做:心想事成!願天下人都能幸福圓滿!心想事成!


推薦閱讀:

獨立書店浮沉記|華夏時報|財經|經濟
「進於華夏」與中華文明
華夏軒轅黃帝之後裔傳承世系
中醫絕招----妙用蠡溝穴 - 針灸推拿 - 華夏中醫論壇 (原岐黃中醫論壇)——傳中醫薪...
華夏第一姓氏,說出來沒人不服,可惜如今姓這個的不多了

TAG:禮儀 | 華夏 | 禮儀之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