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主導未來商業世界:宗慶後們or馬雲們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郭芳 | 北京報道

  這個冬天,中國實體經濟的企業家們似乎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群體性焦慮。

  他們罕見地不加掩飾地公開表達對實體經濟環境的不滿及對虛擬經濟的意見。

  爭論白熱化

  2016年末,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爭陷入白熱化。

  這場爭論源於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不久前提出的可能構築未來新世界的「新零售、新製造、新技術、新金融和新能源」的「五新」理論。

  在2016年12月25日的央視財經頻道《對話》節目中,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分別發表了對馬雲「五新」世界理論的看法。

  耿直的宗慶後直言不諱,「除了新技術以外,其他都是胡說八道。」

  「除了新技術我很認同,其他那幾個新,我看不太明白。」李東生較為婉轉地表示,馬雲的「五新」,更多的像是按照他自己的商業模式來量身定做的,但對於實體經濟而言,是不是最合適,確實不能簡單地認為「新的一定是好的」。

  董明珠也認為,把新字拿掉,都是以前原有的,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重要性。

  幾天之後,馬雲出席了一個商會組織的年會,再一次宣講了他的「五新」世界理論,不留情面的「金句」頻出:

  「中國不是實體經濟不行了,而是你的實體經濟不行了。」

  「不是技術讓你淘汰,而是落後思想讓你淘汰,不是互聯網衝擊了你,是保守的思想、昨天的思想、不願意學習的懶性淘汰了你,自以為是淘汰了你。」

  而這也被媒體解讀為對「宗慶後們」的隔空回應,其間的火藥味甚濃。

  馬雲對講台下聽他演講的企業家們說,「我想,這裡很多人並不一定看好,但我還是要強調這一點,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必定是未來。」

  那麼,馬雲所描繪的「五新」世界究竟是怎樣一個新世界?

  新零售。純電商時代很快將結束,「電子商務」很快就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線上線下加現代物流結合在一起的新零售,即線下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下,現代物流或將真正消滅庫存。新零售的誕生,對純線下會帶來衝擊,對原來的商業地產模式為主的零售行業帶來衝擊。

  新製造。未來的二三十年,製造業將從規模化、標準化轉向智慧化、個性化和定製化。如果不從個性化和定製化著手,任何製造行業一定會被摧毀。新製造的誕生,對以規模化和標準化製造的行業帶來的衝擊,將遠超想像。

  新金融。未來的新金融即互聯網金融,基於數據的信用體系產生的真正的普惠金融,將支持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及個體獲得貸款。新金融的誕生會加快整個社會的變革,也勢必將對原有的金融機構有一定的衝擊和影響。

  新技術。IT時代的技術勢必被數據時代的技術所取代,所有的技術都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新技術的衝擊將遠超大家的想像。

  新能源。過去的發展是基於石油和煤,未來的技術發展基於新能源,那就是數據。

  馬雲認為,「五新」世界將會深刻地影響到中國、影響到世界、影響到我們未來的所有人。

  而這場技術革命必然到來。

  宗慶後與馬雲究竟在爭什麼?

  很顯然,宗慶後、董明珠、李東生所代表的「傳統勢力」對此並不以為然。

  雙方爭論的本質其實是,未來的商業世界究竟由誰來主導?實體經濟還是互聯網經濟?

  馬雲說,未來的經濟將完全基於互聯網。

  但在傳統勢力看來,真正能夠決定未來商業世界的勝負並對這個社會帶來變革的仍然是實業,是好的產品和服務,而非新的商業模式。

  董明珠說,她一直認為互聯網是工具,「把互聯網用足用好,我們是贏家。」她將製造業和實體經濟比作老虎,互聯網比作翅膀,要想如虎添翼,實體製造業必須夯實。「沒有我們這樣的老虎,『互聯網+』算什麼。」

  她甚至直言,馬雲在中國能有但不能多,董明珠是越多越好。

  宗慶後的看法與董明珠頗為相似,「互聯網只是平台和工具,實體經濟才是創造財富的經濟。」他認為,互聯網作為虛擬經濟應當為實體經濟服務。而如果虛擬經濟成為主業,擠壓了實體經濟,最後造成的結果是實體經濟無法支撐整體經濟發展,虛擬經濟也會變成泡沫消失。

  這代表了相當部分實體企業家的看法。事實上,過去的這些年,實體企業家們對互聯網的心態複雜又微妙。

  10多年前,當阿里巴巴抓住了電子商務這個他們篤信是屬於未來的新的商業模式,並相信其將會改變很多商業形態時,絕大部分人並不以為然。直至這個商業模式衝擊了幾乎所有領域。

  洶湧而來的互聯網經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甚至生產方式,以全新的商業模式,衝擊了舊有的經濟秩序,打破了既有的商業利益格局。

  面對互聯網經濟浪潮以及基於此而來的造富神話,很多傳統企業家都患上了互聯網焦慮症,一種微妙而焦灼的心態令傳統的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經濟之間既擁抱又對立。

  董明珠說,所有傳統企業都在想,如果沒有了互聯網我是不是死路一條,大家都很擔心。「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焦慮?當然,互聯網時代是一個新時代,是時代的升級。如果落後於這個時代,我們就要挨打,就要被淘汰。但如果沒有實體經濟只靠互聯網,不可能成功。」

  王健林輸給馬雲了嗎?

  傳統實業企業家和互聯網新貴之間關於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經濟的交鋒,已不是第一次。

  在此之前,兩派之間曾有過兩場著名的賭局。

  第一次是在2012年12月央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馬雲與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就「電商能否取代傳統實體零售」展開辯論。兩人打賭:10年後,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佔到50%,王健林將給馬雲一個億,如果沒有,馬雲輸給王健林一個億。

  雖然一年之後王健林談及這場賭局時稱那只是活躍現場氣氛的一個玩笑,但這個「玩笑」還是被視為互聯網電商對傳統零售業的正式宣戰,而且,這個「玩笑」引發了許多嚴肅的思考。

  馬雲稱,希望通過網購的發展,削弱傳統商業的力量。當大家都選擇網上購物時,傳統商圈的銷售量就會減少,進而商業地產房價就會降低。他還表示,如果王健林贏了,那就是我們的社會輸了,如果房地產一直是我們的經濟支柱,我們將輸掉我們這一代人的幸福。

  在這一次爭論之後,宗慶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傳統渠道仍舊為王。在王健林和馬雲的對賭中,他表態支持王健林,並預判未來10年電子商務不可能佔到零售市場份額50%以上。

  宗慶後因此還與馬雲有過隔空的觀點交鋒。

  馬雲提出,零售行業把消費價格拉高,錢應還給消費者。宗慶後則認為,電子商務的物流成本高,因此商品應比傳統渠道銷售價格高才合理,但現實是網購價格比傳統渠道價格更便宜,他認為這裡面肯定有問題。同時,低價影響製造業的利潤。製造業沒辦法發展,沒人給你製造產品了,網購什麼?

  在2016年年末的《對話》節目中,宗慶後表示,電商對零售業有衝擊,但對他所在的行業沒有太大威脅,只是有點影響而已。電商還是要跟線下結合,送貨成本太高,無非是現在電商沒有收稅。實際上電商的成本,比線下成本都高,而實體的零售業目前開始反彈。當然他坦承,「目前娃哈哈業績確實有點下行,但再次反彈沒有什麼太大問題。」

  電子商務能不能佔到中國零售市場的50%以上尚未可知,但無法迴避的一個現實是,如馬雲在2016年12月29日的演講中所言,2016年阿里巴巴的網上銷售額達3.7萬億,而這3.7萬億實際上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電商銷售的是實體經濟的產品,並為實體經濟在流通渠道進行了創新。

  據彭博最新統計數據,2016年,馬雲以333億美元的身家登上中國富豪榜榜首。王健林從2015年的第一名降至第二名,身家306億美元。

  另一邊,據全國工商聯在2016年8月發布的《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報告,娃哈哈2015年的營業收入為494億元,同比減少226億元;2016年度的《胡潤百富榜》,宗慶後家族以1120億元的財富排名第五,財富值較上一年度縮水230億元。

  董明珠已經贏了雷軍?

  2013年12月,還是在央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現場,第二場著名的賭局發生在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和董明珠之間。

  彼時獲獎的雷軍和董明珠都春風得意。董明珠領導的格力電器,在當年銷售收入突破1200億大關,營業利潤也達到120億元的歷史最高水平。而小米利用互聯網的電商直銷模式,在沒有工廠、沒有零售店的情況下,在兩年之內創下了手機銷售1900萬台、營收超過300億元的「小米奇蹟」,開啟了以互聯網基因做消費電子的時代。

  基於互聯網基因的小米,其盈利模式最重要的特點是輕資產。而格力則代表著傳統的重資產模式。小米靠價格,格力靠技術。

  站在領獎台上的雷軍和董明珠,圍繞小米模式是否能戰勝格力模式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還以10億元為賭注,賭小米5年之內銷售額能否超過格力。

  雷軍認為董明珠必輸無疑,而董明珠則認為雷軍不可能會贏。這是不同商業模式和商業思維之間展開的又一次較量。

  當時,同在頒獎台上的馬雲,意外地選擇了支持董明珠,理由是虛擬經濟沒有實體經濟強大的支撐是沒法走出來的。只有虛和實的完美結合,才能作為新經濟。否則就是垃圾經濟,肯定會倒下來。

  事實上,馬雲的這個觀點確實是一以貫之。在2016年末的這次公開演講中,他也一再表示,希望大家不要把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對立起來,企業沒有實體和虛擬之分,只有好企業和壞企業之分。

  2013年末的那場賭約之後不到兩年,小米開始遭遇困境,供應鏈薄弱、專利技術短板等一系列問題逐漸顯現。2015年,小米增速大幅下降,從2014年227%的高增長暴降至15%。2016年一季度,小米手機在國產品牌的出貨量排名已經跌落到了第三名,第二季度再度滑至第四名。

  華為以及步步高的OPPO、ViVO已經將小米甩在了後面。從目前來看,基於「互聯網思維」的小米輸給了從傳統運營商業務跨界到手機業務的華為和從傳統家電行業轉戰至手機的步步高。這些傳統企業所篤信的商業法則是,通過不斷地創新生產出好產品,再通過好的渠道和推廣,沉澱出好的品牌。

  董明珠和宗慶後都曾公開表示過對華為以及任正非的認可和欣賞。董明珠甚至說,小米有本事應該跟華為比。

  她解釋稱,不看好雷軍是因為他的輕資產模式。在她看來,一個社會的發展,一定要用重資產來支撐。

  除了擁抱,別無選擇

  在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發達國家紛紛推行再工業化戰略。這被視為是對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而過度發展進行深刻反思之後作出的理性選擇。

  中國也在2016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將振興實體經濟列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要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

  但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亦是中央的決策方向。 中央決策層特別要求,「互聯網+」是對中國製造2025的重要支撐,要推動製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

  實體與互聯網,兩者並行不悖。

  從互聯網思維,到「互聯網+」,再到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這已然是不可逆的歷史潮流。

  而事實上,這種融合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

  2016年12月末,美的集團公布電商年度「成績單」稱,2016年全年在天貓單渠道銷售額突破100億。這被視為傳統家電行業積極擁抱互聯網的一個了不起的突破。

  董明珠的格力電器與另一家電商平台京東也一直有著十分緊密的合作。

  阿里巴巴已經注資入股銀泰商業集團布局線下零售,依靠互聯網渠道銷售模式發家的小米也宣布,將在2020年以前將銷售渠道延伸到線下,開出至少1000家零售店。

  無論未來究竟是實體經濟主導商業世界還是互聯網經濟主導商業世界,有一點是確定的,只有將互聯網經濟與實體經濟結合,才是贏家。

  除了相互擁抱,別無選擇。

推薦閱讀:

馬雲,請問您賣的普洱茶有說明書嗎?
藏身豪門深處的繼承者:馬雲之子完爆王思聰
馬雲拿出2000萬美金,報答這段綿延37年的友誼
馬雲取代王健林成中國首富,網友喊話王思聰要和老爸一起贏回天下
馬雲和中國商人非洲淘金:這裡是地獄之門,這裡是天堂之路

TAG:商業 | 世界 | 未來 | 馬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