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專訪:如果愛情就是一場病,那麼,我們有理由了解它多一點
在愛情這場人生大戲裡,我們都會經驗「一場病」的感覺:有痛並快樂的,有沉溺於愛的相思病中呻吟的,也有陷進愛的深淵中一病不起的。如果我們這輩子註定要病這麼一場不可,那麼,我們就有理由了解它多一點。特此,心靈咖啡網邀請了資深婚姻情感諮詢師、心理治療師熊玲,來為我們深度解讀愛情里的那些事兒。
熊玲簡介
副主任醫師,心理治療師,精神分析師,資深婚姻情感、青少年、神經症心理諮詢專家。90年代末,在醫院從事精神內科和臨床心理治療;2001年至今,在專業心理諮詢機構從事心理諮詢工作。
國內較早進入心理諮詢領域的執業者,系統接受過臨床心理、動力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學培訓,具有紮實的專業背景與專業能力,以及豐富的工作經驗,是享有口碑的心理諮詢師。
多年來,接待來訪者數以千計,撰寫有心理學術文章360餘篇,為《名醫》《健康視野》《心理健康博覽》等多家國家級雜誌的特邀專欄專家。
心=心靈咖啡網 熊=熊玲老師
一、愛情是一面鏡子,照出自己、他人和社會
心:有人說,愛情是自我的一面鏡子,只有幸運的人才會使用它來觀照自身。您認為,在戀愛的過程中,如何找到這面「鏡子」?如何「照鏡」?當我們自己「照鏡」時,我們應當注意什麼?如果是兩個學心理學的人戀愛,他們「照鏡」會不會和一般人有所不同?
熊:如果愛情是自我的一面鏡子,那麼,這面鏡子就是代表愛情的東西。那愛情是什麼呢?自然,這個問題因人有不同答案。因此,與其說在戀愛的過程中如何找到這面「鏡子」,不如說,在戀愛的過程中如何找到真的「愛情」,透過愛情,照出自己的人格,以及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或者說,在戀愛的過程中,如何尋找到真實自我。
所以,我想對你提出的這句話稍作改變:愛情是自我的一面鏡子,只有覺知的人才會使用它來觀照自身。你仔細體會,「幸運的人」和「覺知的人」是有很大區別。後者是有自我成長的需求,也能實現自我成長的人。
這樣一來,我們就比較清晰「愛情是自我的一面鏡子」的定位。我們可透過不同的戀愛模式,認識到不同的人,和人性深處的東西。比如,一個缺乏自我認識或有偏執人格的人,在戀愛過程中,很容易彰顯他自負、敏感多疑、情緒化的特質,遇到衝突,常使用的是指責、抱怨等攻擊性互動,心理學上叫做「投射性認同」,如在偏執人格中,看事物只有黑白兩極,他心裡只能容納好的,忍受不了的不好全投射歸你。而一個成熟的人,在戀愛中,是被對方的好吸引的同時,也能夠包容對方的欠缺。
其實,愛情本身並不複雜,因它是一個人的事情,你可以自己做主愛誰,可以自由地愛與不愛。但戀愛或婚姻卻很麻煩,因它是兩個人的事情。戀愛本來是甜蜜的,但很多人的受傷或痛苦,卻來自戀愛,甚至有人害怕戀愛,或恐懼婚姻。所以,比起一個人自己的愛情,戀愛才真正是每個人必修的功課。
至於戀愛課怎麼修,是一個大話題。簡要說,一個人足夠幸運的話,他從小感受過來自父母的愛,或從父母那裡學會了怎樣愛人,當他長大後,自然會戀愛。反之,就不太懂愛,或戀愛總是會遭遇挫敗。那些戀愛、婚姻屢屢失敗者,就像是一個戀愛盲人,就像一個五音不全的人想唱(彈奏)世界名曲,總會跑調一樣。如果一個人是這樣,那麼,他需要「惡補」這一課程。
所以,你問「當我們自己「照鏡」時,我們應當注意什麼?」我的回答就是,最好借戀愛事件(或經歷),開始反觀自己——你的性格怎樣,你建立關係的能力怎樣?反思自己——有哪些欠缺,有哪些需求,有無滿足需求的能力,你的自我價值感靠什麼來源?等等。通過這些方式,來「惡補」這一課程。
我認為,如果是兩個學心理學的人戀愛,或許的確有跟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吧,我假設,那不同的應該是他們彼此會共情,會識別移情與投射。通俗說,他們談戀愛,相對不會主觀臆斷,或強求意志於對方,而會是有邊界,協調的相處。當然,這個前提是心智的成熟度,而不跟學心理學有關,非心理學的人,只要有成熟的性格,他們「照鏡」的過程亦會促進雙方的成長,會是一種和諧而幸福的過程。
心:女權主義者和「直男癌」,可能產生愛情么?(這裡的女權主義者特指那些欣賞女性的身份,呼籲並親身實踐著「男女的權利義務對等」的男性和女性,「直男癌」的患者也同樣有男有女,「直男癌」的不完全定義為,認為女人應該依賴男人,她們的用途就是用來嫁人、持家、生孩子的,如果有別的自我要求就是不自量力、不現實,所以不應該)
熊:有句俗語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但還有一句「差異相吸」。世上每一種類型的人,都有他們情感棲息的地。相信這兩類人,也會找到屬於他們愛情觀的那個他(她)。因此,女權主義者和「直男癌」是否會相愛,這個問題不好肯定地回答,只好說不太可能,但也是有可能性的,因為愛情的產生是奇怪的,是不合邏輯的,是靠緣分的。
不過,踐行「男女的權利義務對等」的男性和女性,比起「直男癌」的男女,應該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對象吧。因為前者是比較符合這個時代,而文化決定了人們對先進東西(平等,自由)的認同。
所謂直男癌,肯定也能找到認同他們的對象,這種配對若放在古往,倒也合情合理也相安無事;若放在現代,可能遲早會有不平衡的衝突,比如沒共同語言、情趣喜好不投情況下的溝通障礙、婚外情等出現。
心:對於中國的男性和女性而言,他們的婚戀環境(求偶、婚姻),從過去到現在,分別經歷了怎樣的一個變化?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有哪些「過去」,依舊對「今天」產生著不可磨滅的影響?您是怎樣評價和看待這些變化和影響的?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影響?
熊:婚姻是人類史上最早的文明現象,但它的發展變化並非政治、科技那麼艱辛而複雜。因為婚姻是男人與女人之間的一種特定關係,它滿足人類最基本的「生殖,依戀,規避孤獨」需要,是永遠不會變的。較顯性的變化是求偶目的和求偶標準有變。如果以時代進程看求偶、婚姻的變化,大致分為:上古時期,婚姻的目的只為繁衍生殖,女人只是被買來履行生養責任而已。
在男人當權的很長時期的封建社會,婚姻還是以傳宗接代為主要目的,但肯定是擴大和提升了情感需求的滿足,比如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對愛情的嚮往和浪漫表達。這個時期的婚姻模式,是儒家文化下的三妻四妾、門當戶對,以嚴苛的倫理綱常,制約著人情感的自由,可以說是性和情感飽受壓抑的時代。
當代的婚姻,一夫一妻製取代了一夫多妻,進入了戀愛婚姻的自由時代。擇偶標準自然也有提升,人們看重理性,重視對象的穩重、進取等精神層面的東西,也重視自己的感性需要,比如一見鍾情,情人眼裡出西施的擇偶取向。
近五十年的婚戀狀況,似乎有很大變化,有人戲謔的總結:50-60年代的人是保守、苦逼、性壓抑、道德控制的婚姻;70-80年代是純愛,理性婚姻,性解放時代;90後或現今時代是奇葩綻放,且引以為榮的婚戀:如AA制,裸婚制,閃婚閃離,是性泛濫、婚外情、小三二奶時代,擇偶的標準,齊刷刷向著「高富帥、白富美」看齊。這個描述,應該說是客觀的,我們所遇到的很多婚戀案例,他們道出的內心苦難,也證實與這個時代背景有一定關係。哎,對如今的婚戀奇觀,你聽起來看上去都實在令人感到悲戚。難怪有那麼多人已不再相信愛情,不再輕語承諾。
為何我們的婚戀生活走向如此境地?或如你的提問,在婚戀的變化過程中,有哪些「過去」依舊對「今天」產生著不可磨滅的影響?這些大問,我真不敢妄言。只有個單純的理解,環境弄人,你種什麼樣的因結什麼樣的果。一種生活模式,客觀的反映了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文明程度。如果你腳下的土壤極度匱乏信仰、民主、正義,那麼它一定會滋生,甚至泛濫低級趣味、惟利是圖、欺瞞哄騙的灰暗景觀。
我很想說,無論時代怎樣變,人們充其量對婚戀的態度有變,但有一個恆定不變的終極目的,就是人們對真愛的嚮往,對幸福婚姻穩定的渴望,為此,男男女女都奔著這個大目標,在婚戀生活的長途中,跌跌撞撞,或悲或喜,或失利或勝利。我相信,智者和性格成熟的人一定會收穫幸福。但若不幸,也一定不是老天不善待你,而是你還有一段自我修鍊的路要走。
所以,當你認為自己受到了影響,那就自我修鍊吧,一邊戀愛一邊保持覺知地「照鏡」,就算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心:在您的定義中,愛情是什麼?愛上愛情,和愛上一個人,區別在哪?選擇相信愛情,或者不相信愛情,對一個人分別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對於相信愛情和不相信愛情的人,您分別怎麼看?
熊:我曾經很喜歡心理學家沙利文對愛的定義:「當另一個人的安全與滿足,變得和自己的安全與滿足一樣地重要的時候,愛就存在了」。我現在覺得,愛情是不好定義的東西,若一定要給個定義,我覺得愛情是一種激情碰撞的感覺,也可是兩性相互愛對方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依戀情感。所以對愛的定義才很重要。愛,是一種能力。再具體一點,愛是一種助己助人的勝任能力。有了這個能力,就可以收穫並享受愛情。
愛上愛情,是愛上的一種美妙感覺;愛上一個人,意味著願意為這個人的幸福付出。我個人是相信愛情的,就是沙利文說的那種愛情的存在。也相信弗洛姆說的「愛是給予、照顧、責任、尊重以及了解」的愛情存在。之所以相信,是因為我體驗到了這樣的愛情這樣的婚姻。我也相信,生活中不乏這樣的愛情,以及有愛情的婚姻。
不過,究竟是經驗過愛情才選擇相信愛情,還是選擇相信愛情,才會有愛情(反之亦然),是否有必然的邏輯關係,我不清楚。但有一點我願意肯定,選擇相信愛情或選擇不相信愛情,對一個人是有不同影響的。前者,體現一種信任,內心感受是愉悅和自信的,這個狀態本身就是一種對自己和他人的悅納,是討人喜愛的。至少,選擇相信什麼,得來的可能性很大。因為人們相信那個不成文的道理: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心:容易在愛情中感到受傷的人,通常具有怎樣的特質?這些特質,可能是如何形成的?容易在愛情中有意無意傷害到別人的人,通常具有怎樣的特質?這些特質,可能是如何形成的?如果自己是這樣的人,可以怎麼辦?
熊:容易在愛情中感到受傷的人,多見有自卑情結,或自戀水平不高的人(即心理學上講的病理性自戀),就是通常說的心胸狹隘的人。他們有個共同點,就是自我的價值存在必須建立在他人的接納和認同上,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在親密關係中,對被關注和關愛的需要幾近強迫性追求……但這,當事者是無意識也是不會承認的。比如,我們常在情感劇中(生活中也常見)看到的一種「受害角色」,很擅長情感冤案的製造和上訴。他們在關係穩定之後,會對一些正常的「平淡,分離」現象質疑為是否忽視我、不愛我、移情別戀?然後開始對另一方的情感、行蹤,露出超敏銳的嗅覺,然後費盡心機地琢磨對方的言行,搜尋信息、證據,然後極度委屈而正義地斥責、討伐對方「你為什麼要這樣,你憑什麼要傷害我……」,其後果,往往是關係的持續緊張,衝突或分離,心中從此留下令他往後「記憶猶新」的傷痕。
愛情或婚姻中,那些逐漸變得像個怨婦(虐男)的人,都是自感被他人傷了心後的自戀暴怒。易受傷者,常使用的是幼兒式的索愛,這因他們心理水平處在「二元關係」的共生階段,一旦對方未配合、未滿足自己的需要,則會感覺自己不夠好、不被愛。這些反應在婚戀關係中的神經症現象,是帶有性格障礙的人。若究其根源,大多是來自形成性格的關鍵期——嬰幼兒時,未獲得足夠安全的情感呵護。
容易在愛情中有意無意傷害別人的人,多見偏執或衝動型人格障礙者,他們缺乏一定的容忍和容納力,更缺乏情緒控制能力,像個孩子一樣,當自我需求受挫時,必找對方撒氣。
有時,加害和受害有可能在一個人身上,就如受虐者的身上也有著施虐的特質。兩種不同特質,可能在一個人那裡是循環出現,起初他可能是以受虐而為獲取同情或被愛,漸漸他積壓的怨怒會使他變得容易激惹、易攻擊人,或以施虐而控制他人,以獲取絕對服從自己。
無論容易受害還是加害,都顯示了一個人的人格缺陷,或內心的極度脆弱,這都不利於建立和維繫親密關係。若說該怎麼辦,還是前面那句話,把戀愛作為人生的必修課,學習在關係中「照鏡」,反觀自己:我何以會受傷,我在愛情里尋找什麼,我有能力滿足自己,滿足他者的需要嗎?得先學會反思,而後才能強大自己。
我常愛說一句話,倘若你是自信自足的,誰也傷害不了你。(心靈咖啡網:無欲則剛?)
二、如果愛情就是一場病,那麼,我們有理由了解它多一點
看到這句話,我們還未提問,熊玲老師便讚賞地說:
熊:「如果愛情就是一場病,那麼,我們有理由了解它多一點」,這個提法挺有深度,是令人可以遐思和提升認識的話題。我覺得不是如果愛情就是一場病,而是愛情本就是一場病。就像人生,本是一場體味酸甜苦辣的過程。你看,在象徵層面濃縮的幾個滋味,有四分之三是難咀的「病」味。何況,愛情和疾病,都是能帶給人們益處的東西。
愛情,裡面不單有興奮激素,還有看不見的毒素,比如衝動,非理性,自私,還有衍生的副作用,如傷痛,怨恨,報復等。所以,在愛情這場人生大戲裡,我們都會經驗「一場病」的感覺:有痛並快樂的,有沉溺於愛的相思病中呻吟的,也有陷進愛的深淵中(因愛生恨的不斷廝殺)一病不起的。
這進一步說明,愛情是「照見」人心理健康度的鏡子。它可以明晰的透視,你在愛情的熔爐中,是個勇者,還是懦弱;是真實可信的,還是複雜狡黠……它也可以準確的反映出,你是否是罹患上了某種病,以及病的輕重。比方說,如果你在愛情中,看到了你原來有很重的處女情結,那麼你可以開始修正你的某些價值觀;如果你在婚姻中,發現原來你有深刻的戀母情結,那麼你可以開始自我分析或接受心理分析,開始學習新的親密關係的建立和建設。這樣做,是完全可以令那些迷途在愛恨情愁中的人,清醒過來。
愛情,它也是治病的良藥,許多情感病,最終還是靠獲得了真愛而被療愈。
心:為什麼,有些人總是遇到相同類型的男人/女人,並被他們吸引?當這樣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我們可以去了解什麼?如何了解?
熊:人作為感情動物,其內心結構是無數情結的組合。在婚戀配對上,解讀「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被相同類型的男人/女人所吸引」,榮格的情結理論最能說明,他認為,愛上什麼樣的人,是你內心什麼樣的情結說了算。比如,如果你內心有個固有拯救父親受苦的情結(如父親被虐,或酗酒),那麼你總會遇上那個很像你父親的人。精神分析也有一個說法,人過去的親子關係模式(或內在關係模式),決定了他現實的親密關係模式。因此,當你發現你自己總是被相同類型的男人/女人吸引,你就應該去了解自己內心的情結,去了解自己的內在關係模式,可以自己探索,也可以在心理諮詢師的陪同下探索。
心: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臭味相投」。兩個具有心理問題的人,是否更容易互相吸引?或者說,有沒有心理問題,對於互相吸引,會不會產生什麼影響?
如果說,某些心理問題,確實容易導致一個人產生更大的吸引力,那麼從長期來看,會不會同時存在什麼隱患?
熊:從人格論或情結論的角度,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情結或是有心理問題的。所以,兩性/同性之間相吸引的容易度,不在有無心理問題,而在於臭味相投,或差異相吸(即相悖相吸)。臭味相投的配對,關係較容易穩定也容易平淡,恰是以差異走在一起的人,很容易出現矛盾衝突、跌宕起伏的情感波瀾,而且還難以分割,原因在於這個配對的背後,是互補了對方心理上的嚴重缺損。以至某一方當要離開「可惡」的對方時,會突然有孤獨、落空的感覺,往往是這個感覺,驅使人滯留在關係里。如果說,會有什麼隱患的話,我想以上這些都是吧。
韓劇中的都教授和千頌伊就屬於「差異相吸」的愛情。他倆,首先都是有深層心理問題的人(這個不必分析),他們相吸的,正是自身匱乏而對方身上擁有的部分。現實中,人們被掉進愛情的動力吸引,要麼是自身欠缺的「亮點-好」,要麼是自身被壓抑的「陰影-壞」。而都敏俊和千頌伊被吸引的差異,兼括了這兩部分,尤其被對方的「陰影-壞」(一個超級自製、冷漠深沉、陰鬱被動,一個超級自我、單純粗放、飛揚跋扈)所吸引,而往往差異越大吸引越深。所以他們的情感,看上去是愛得那麼如火如荼也衝突得痛徹心扉,終究算是一場離奇的愛戀之旅。這種愛,很像武俠小說里「中劇毒」的解藥,唯有它可化解離奇的情感誤傷,可以令死去的愛情活過來。
但注意,都教授他們堪稱離奇的緣分,那是愛情故事。故事是拿來給人欣賞、玩味的,是用來慰藉現實中男男女女那一顆顆受傷的靈魂,甚至可以滿足那些情感饑渴的男女肆意「意淫」。現實生活里,都教授是不存在,他無所不能以及數百年對一個人的痴情,只是人們心中完美愛情的幻象,現實里那樣的婚姻也不存在,因它背離了關係原則——付出與收取的平衡,這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作為影視作品,都和千若一直這樣下去,會怎樣?那要看導演的心情,猜想任何可能都會有。
即便,有現實版的都教授和千頌伊,他們一直這樣下去,任何可能也都有,其一是痛並快樂著;也可能為愛恨糾纏在一起,因那裡面要麼有對痛苦的眷戀,要麼有「我的傷要你償還」還未了;也可能會遍體鱗傷之後的分道揚鑣。
人是很奇怪的生物,總是被異想天開所吸引,也總是想追求我們所不是的東西。故此,我們註定免不了挫折或折騰。
心:為什麼,有些人越是暗戀,越容易陷進去,然而一旦在一起一段時間之後,反而沒感覺了呢?對於戀愛中的「感覺」,究竟應該如何評價它對於一段關係的意義?
熊:如果一個人深陷在暗戀的快感里,卻正是典型的自戀。這個現象中有深刻的人性淵源:人天生就對快樂著迷,對痛苦逃避,也天然就是愛美、是自戀的。但,愛上暗戀,卻有點病態的味道,實際上說他∕她愛的不是別人,而是愛上了自己的理想自我。
(病態的)自戀原型,來自古希臘神話,說從前有一個美少年納西瑟斯,他看見湖泊中的自我倒影,甚是驚喜陶醉,從此愛上了他,愛得且茶飯不思,鬱郁而死,死後的他變成了「水仙花」亭亭玉立在湖面上,被人欣賞。所以水仙花也暗喻自戀。
戀著戀著就「沒感覺」了,很可能就是跟理想自我的破滅有關。當發現對方不再是理想自我時,也許感覺就慢慢地淡了。
「感覺」,是戀愛中最為複雜而微妙的,它的神奇和漂浮不定的特性,決定了你很難用詞語精準描述,也不能用常理可以解讀得清楚。
如戀愛中「愛死一個不該愛的人」、「忘乎所以」、「魂不守舍」等等感覺,我們是既無法用道德去框定它好與不好,也無法用理性去左右它該如何發展,總之戀愛的感覺,是可以體驗,難以掌控的。無論你是憑「感覺」尋找到配偶,還是配對之後慢慢有了「感覺」,感覺這東西,都是不靠譜的精神面紗,它與過日子所要的實在是兩碼事,但它的存在定會影響到你關係互動的質量,比如,某女找了一個大她十幾歲的男人,在戀愛時很滿足被「捧在手心」的感覺,她說她找到了世上最幸福的愛。結婚後她漸漸沒了這感覺,然後她開始質疑對方的愛,並拉開了雙方互不信任的戰爭,然後她開始向婚外尋找那份感覺。這樣的例子,跟前面談到的「病態性自戀」一樣,是帶有性格缺陷的人必然有的關係衝突。
心:為什麼,有時相愛的人卻反而無法好好地愛,總是非常糾纏也糾結?為什麼有些人不惜以自我傷害的方式來博取他人的憐愛?為什麼,有些人喜歡以令人虐心的方式來表達愛,似乎喜歡看到對方為自己而痛苦?為什麼,我們會被曲折虐心的愛情故事吸引?對於這一「虐文化」,您的看法是什麼?如何區分真愛與「病態的深愛」?
熊:你這些提問,令我冒出另些疑問:究竟是「相處容易相愛難」還是「相愛容易相處難」?人們更喜歡看「喜劇故事」還是「悲劇故事」,使人刻骨銘心的是「快樂的事」還是「痛苦的事」?這些雖沒有準確的統計學為依據,但我們相信多數人是傾向後者的。而許多問題本身,答案就在裡頭,比如「為什麼有些人不惜以自我傷害的方式來博取他人的憐愛」,已告訴了是為獲取憐愛呵,因為傷者或弱者,是匹配被憐愛的角色。
許多虐問題的根源,往深說,人是目的性動物,為了他自身的需要,是可以不惜痛苦為手段,為了他自身的利益是能忍受代價的。虐文化,正是在人所具備的這一核心動力下的產物。人們無論是自虐還是被虐,以成為受害者而獲取好處或達成目的,是古往今來就有的「處心積慮」,古兵書里三十六計的「苦肉計」道明,以「受虐」實現願望是人類早已有的一種存在形式,而隨著人類需求的擴大,虐文化亦會更加怪異多樣,如蹦極、攀岩之類的極限運動,狂吃豬肉、辣椒等虐人體的比賽,都可見人心的澎湃,非虐待不足以平息啊。
我覺得,虐文化是隨時代發展而呈現的另類文化,應區別與人格有關的受虐。前者是一種社會現象,後者是個體的心理異常,一種甘受被攻擊和自我攻擊的心理反應。與人格有關的受虐傾向,除了表現明顯的被虐自虐,如性受虐狂、被毆打被戲虐,在肢體上劃痕、暴飲暴食等自虐,還有常被我們忽略的隱性受虐,比如老好人、犧牲者、拯救者、工作狂等人,看上去他們的所為令人欽佩,但他們是以犧牲(或傷害)自己的真實需要為代價,但他們對此是無意識的,並以犧牲自我為榮。顯性受虐者的動機很單純,就是為獲取心靈的刺激和快感。隱性受虐者的受虐動機深層些,常見有自卑,故以「為別人好」而令自己感覺強大;或有不安全感的畏懼,故以「犧牲自己」而規避被攻擊;也有被認同被接納的渴望,故以「討好他人」得以滿足……總之,隱性受虐的心理較為複雜。
而真愛與「病態的深愛」之區別,基本點在於,真愛是有邊界的愛著真實的某人,病態的深愛是嬰兒式的共生狀態,是愛著對象身上的「理想自我」。其次的區別在,真愛是講付出不求回報的愛,病態的深愛是索取對方關愛的回饋。
心:嚷嚷著缺愛的人,他們為什麼缺愛?自認為缺愛的人,應該怎麼辦?
熊:人的言行是內心的信號,人是因它來自我認識和認識他人的。但有些人,未必真能通過自己的言行認識自己,比如愛抱怨的人,他/她只從表象上看到對方的「不好」故而認為該埋怨他,但他/她絕不會認識到,其實是他/她的心眼太小,容納不了差異的敏感個性的使然。愛抱怨的人,跟嚷嚷著缺愛的人一樣,都是缺愛的人,嚷嚷也是一種抱怨,區別在嚷嚷者是直接抱怨自己缺愛,而抱怨的人,是指責別人,從不說自己有問題。
為何說抱怨者缺愛?是因為,抱怨是一種(態度和語言上的)攻擊性行為,攻擊的背後自然有因受傷而積壓的怨怒。至於傷和怨從何處來,又如何要積壓怨怒?很複雜,說下去,就成為講課了,還是省略吧。我們可以簡單理解,一個人,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上缺什麼,要麼是他出生後沒獲得,要麼是後來喪失了。所以,缺愛的人也大有人在。那些自覺到缺乏愛的人,應該說加強自身學習,尤其是愛的功課的學習很重要。因我們已無法回到過去,但可以選擇從現在開始「學習愛」,從兩方面學,一是學習愛自己:即不再嫌棄自己缺愛,不再埋怨自己命運不好;二是學習愛身邊的人:即不再抱怨他人做得不好,多多給予他人的關愛。記住,抱怨只會傷人,而不會換來愛。
相信,以下幾句話對「自稱缺愛的人」是很有幫助的:唯有寬宥別人,你才能體會到自己被寬宥;唯有給出愛,你才會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唯有尊重別人,才會感受到自己的尊嚴。
心:是不是每個愛到深處的人都有變成猜心狂分析控的危險?如何應對有控制欲和佔有慾的伴侶?
熊:這自然不都是,病態愛的人還是生活中的少數。那種愛到深處變得疑心狂的人,的確體現出他們控制性和佔有慾的愛,這是前面已經提到過的一種人,屬於有偏執或自戀人格障礙的表現,如果他們的控制和佔有傷害到對方,他們亦是無意識的。也就是說,未必是故意的。
與他們相處的戀人,首先可理解到這點,可減輕對他們個性特質的憤怒,如果跟他們長期相處,那麼設置一種邊界很重要,需要對他們頑固的「一廂情願」「以己度人」等做法,溫柔的拒絕,或堅持不配合。
心:對於性慾,一個人內心也許會有兩種完全矛盾的看法,一方面覺得這是「骯髒的、見不得人的」,另一方面卻又認為它是一種「乾淨、單純的渴求」,當這樣的矛盾發生在人們身上時,會對人與人之間的愛情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熊:個人內心若很矛盾,在關係里也會是矛盾的。系統理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天平的一方沉重了,另一方也穩不住,必往上翹。可猜想,對性態度雙重的人,在性感受上也會是好壞兼有,那麼他(她)在性愛的過程中,既可能令自我不夠盡性,也可能令對方掃興。重要的是,雙重性觀念的人,在性格上會有循規蹈矩、固執、刻板等特點,極有可能會對雙方的興趣愛好、溝通交流等方面,構成困擾。
採訪後記:
愛情究竟是什麼樣,誰都無法給出一個令所有人信服的描述,但是,我們都可以在自己的愛情中去體會屬於自己的意義。如何獲得這個意義?我們可以把愛情當做一面鏡子來觀照自身,然後以更好地姿態去投入愛情;在了解到愛的背後躲藏著的一切後,對自己和他人多些理解。
心靈咖啡網
推薦閱讀:
※等我們老了,斟一杯流年,醉一夢浮生可好
※我們的孩子應該更單純還是更世故?| 西洋參考
※中慶課堂 || 事故急救中的「十忌」,我們必看必學
※一道值得伴隨我們一生的家常菜
※朗誦:立秋——收穫精彩 讓我們靜心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