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權臣自古難善終,張廷玉四十餘年穩如泰山,靠的是什麼?

關於張廷玉的文章寫過不少,發現他頗受諸位的喜愛和關注,今天再次重提這位三朝老臣,著重了解其成功的秘訣以及他的過人之處。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規律,那些聲名顯赫的文臣武將,大多數不得善終:比干掏心而死、李斯易主而亡,韓信功成被滅,周亞夫絕世而亡,岳飛風血灑風波亭、于謙上了斷頭台,袁崇煥則慘遭凌遲。即便在大清朝,幾位權傾朝野的權臣,除了明珠屬於善終外,其餘都死於非命,鰲拜、年羹堯、和珅被勒令自盡,索額圖被拘禁餓死,隆科多死於禁所。

從上面我們可以發現,君主與權臣之間這種潛在的緊張是封建專制制度的本質使然,並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話題再回到張廷玉身上。截止乾隆十三年(1748年)前,張廷玉在政治核心層中一直穩如泰山,四十多年沒有犯過任何錯誤,這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不能不說,這個人的身上有著大智慧。

第一,張廷玉有過人的才華。張廷玉自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入值南書房,成為皇帝的近侍起,就充分表現出他的秘書天賦。雍正繼位之初,很多詔書都是皇帝口述大意,張廷玉起稿。每次雍正口述不過片刻,張廷玉即可擬定,每日數十次從未出過差錯,其文思敏捷可見一斑。

第二,張廷玉辦事謹慎勤勉,為皇帝服務不惜心力。史書記載張廷玉下朝後還要回家工作,即使已經就寢,想起未辦之事,馬上起身思索並擬文。他心思縝密,記憶力極強,能將各部院大臣。全國封疆大吏的履歷,以及各司官員府縣甚至胥吏的名字、籍貫絲毫不差地說出來,活脫脫一個人事檔案庫。

對於張廷玉的辦事能力,雍正如此說:「爾一日所辦,在他人十日所不能。」

當然,才華僅是張廷玉成功的基礎,並非關鍵。大清朝從不缺乏有才華的官員。

張廷玉出生官宦世家,他的父親張英是康熙朝的大學士,這是他的一個先天優越條件,張英是清代著名大臣,因為謹慎勤奮深得康熙帝的信任,被提拔為大學士,在政治高層數十年如魚得水。

為了讓兒子張廷玉繼續光大門楣,張英言傳身教,傳授給他大量為官的獨門心法,所以剛入仕途的張廷玉就將成熟老練的風格展現在官場之上,贏得康熙帝的欣賞,年紀輕輕就深通為官之道。

熟讀經史而又得到父親獨門絕技的張廷玉早就認識到,為臣之道不外乎兩個重點:其一是能從君主處獲得富貴榮華,其二便是不要為皇帝這隻猛虎所傷。這就好比火中取栗,難度高且講究技巧。

作為皇帝,最防備的就是大臣特別是重臣的私心。在明主面前,只有以退為進,以無求為求,以無私來營私,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因此,張廷玉為官數十年,處處事事都從皇帝的角度出發,從不顯山露水地去牟取利益。朝廷上下也都公認他為人淡泊寧靜,氣質高雅。乾隆曾評價他「風度如九齡」。他平時生活簡樸,無聲色之欲,辦事出於公心,沒有受到任何指控。

張廷玉曾經在做主考官的時候,有人想要私通關節,以微詞試探,他沒有作出回應,只是寫下兩句詩:「簾前月色明如晝,莫作人間幕夜看。」試探著明白其意,也就打消了念頭。

張廷玉這種無所求的「偽裝」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越是這樣皇帝越不會讓他吃虧。因為他清廉,雍正帝先後對他多次賞賜,賜銀動輒上萬兩,還給了他一所當鋪,讓他補貼家用。因為張廷玉從來不主動為自己謀私利,所以雍正對他的子弟親戚也多有照顧。

然而皇帝越是施恩於他,他就越謙退,每有獎賞,張廷玉必儘力推辭。雍正十一年(1733年)其長子張若藹高中一甲三名探花,張廷玉聞知「驚懼失措」,立刻面見雍正帝,認為自己家世受皇恩,科舉很盛,請求降低其子的名次。

張廷玉說:「天下人才眾多,三年大比,莫不望為鼎甲,官宦之子不應占天下而寒士子。」雍正帝大為感動,特將張若藹改為二甲第一名,並把此事在諭旨中加以公布,表揚張廷玉的公忠體國。

雖說張廷玉在乾隆十三年後,受到了乾隆帝的各種冷遇,不過他最後還是得以善終,以大學士致仕並配享太廟,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推薦閱讀:

[連載·一具心理屍·第一卷⑦]一個心理師的泰山情結就是,找個像樣的地兒刻寫「×××到此一游」……
宋真宗後為什麼沒有皇帝封禪泰山了
魯能泰山版傅園慧表情包來襲
泰山山頂看日出,有什麼好的住宿推薦?

TAG: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