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歷史 | 辛亥革命前的中國

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紀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辛亥革命前的中國是怎樣的中國?

一是經濟病態。主要特點是掠奪控制和榨取搜刮。恥辱的《辛丑條約》之後,帝國主義攫取的在華投資特權加速落地,以鐵路和礦山為主的中國經濟命脈通過大量的通商口岸這個據點被烈強控制並向內地延伸,噴吐著濃煙的火車像一個怪物,風馳電掣地奔向中國內地的廣大原野。日俄在中國東北大地廝殺,英俄在中國西南邊陲爭奪,唇齒相依的朝鮮被日本吞併。清政府對外支付的巨額賠款來源是一借二榨,大舉借債引鳩止渴,成了「洋人」的政府;榨取搜刮竭澤而漁,成了「紙糊」的政府。好在中國民族工商業在民族危機刺激和優厚利潤誘惑下出現了發展的小高潮。這一切,加速了中國傳統自然經濟的解體。

二是政治多維。主要特點是清王室、立憲派和革命黨三支政治力量角逐。清王室宣示「預備立憲」,組建「皇族內閣」,一紙空頭支票妄想繼續專制。以康有為、梁啟超、張謇為代表的立憲派,滿腔熱忱地「早開國會運動」被清政府浸入冰水,君主立憲的救國良策不得不黯然收場。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近代民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群體中的革命黨人萬不得已選擇了暴力革命,從興中會到同盟會,凝聚了一批民主共和的革命旗手。繼續專制不可能,君主立憲行不通,民主共和不成熟。這一切,註定了革命的成果早晚被袁大頭等輩竊取。

三是思想轉軌。主要特點是頑固、保守與激進並存,在衝突鬥爭中破除思想束縛,專制的中國向民主軌道漸變。廢科舉、興學堂,袁世凱、張子洞成為「教改」急先鋒。反孔批儒、提倡科學,康有為、梁啟超在解放民眾磕頭的腦袋和應酬跪拜的雙腳。傳播民主、進行革命、倡導共和,孫中山等革命黨的《民報》對《新民從報》論戰的獲勝,成為這個時代的最強音。清皇室看不到民眾心理嬗變的潛流;改良派被皇族親貴關閉立憲良方,眾叛親離、煢煢孑立;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群體終於把反帝和反封建聯繫在一起,這是民族覺醒的大飛躍。危機面前,革命到來,階層的鴻溝暫時彌合,借四川保路運動的契機,革命黨武昌首義,改良派也積極為放火者扇風。這一切,註定革命是一場沒有準備好的大變革。

(文 虎歌於2013年9月)

推薦閱讀:

十大歷史架空穿越小說排行榜:《尋秦記》第八,月關三部小說上榜
為什麼說歷史上蜀國只有四大將,而不是五虎上將
抗戰期間老百姓吃不飽飯:宋美齡卻用牛奶洗澡?
從對南京精日事件的處置展開說
不是歷史在重演,是我們根本沒長進

TAG:中國 | 歷史 | 革命 | 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