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常見習慣,悄悄惹來腸癌!不想癌症上身,趕緊改掉!

原創2018-01-14陳壯忠家庭醫生

在中國,每年有14萬人被確診患大腸癌,而且發病率每年遞增2.5%~5.0%,遠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的2%。

日常不良生活方式,在大腸癌的發病中佔據很高的比重——

1

三餐不定、缺乏膳食纖維

危險指數:

有調查顯示,不規律的作息和飲食,導致32%的白領存在腸胃、肝臟等消化系統問題;壓力過大、經常三餐不定時者,發生大腸癌的危險是正常人群的2~3倍。

時而過飽——一定時間內,大量的食物進入消化道,胃腸道的壓力較大;

時而過餓——胃腸道長時間未得到食物消化,胃腸道的上皮會萎縮。長此以往,腸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防癌抗癌的能力就大大下降。

膳食纖維被營養學家稱為「沒有營養」的營養,因為它吸水後膨脹,潤滑腸道,以糞便的形式裹著腸道毒素排出體外,不給身體留下熱量。

如果缺乏膳食纖維,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會延長,造成腸道對廢物再次吸收,長此以往,患大腸癌的概率將大大增高。

2

無肉不歡

危險指數:

一旦攝入的肉類超過人體的需求,多餘的營養物質就成為細菌的溫床。在細菌的作用下,肉類中富含的蛋白質、脂肪等物質迅速腐敗,產生對健康極有危害的物質。腸黏膜長期遭受有害物質的「熏染」,「炎症——壞死——再生」的過程不斷輪迴,黏膜細胞在修復過程中一旦走上「歧途」,就會發生惡變。

3

久坐不動

危險指數:

不少年輕人在辦公室久坐、家裡宅、出門以車代步,這也是結直腸癌形成的原因之一。長期缺少運動,腸道蠕動會減慢,糞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會在結腸內滯留並刺激腸黏膜。

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部血液循環不暢,可導致腸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這些都增加了結腸癌的發病危險。

4

長期便秘

危險指數:

經常性便秘也可能是中老年人患結腸癌的主要因素之一。便秘使排泄物在大腸內停留的時間長,結腸過多地吸收排泄物中的致癌物質;長期便秘,可誘發腸癌。美國科學家對424名結腸癌患者和414名非結腸癌患者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有便秘者的結腸癌發病率是正常人的4倍多。

5

腸道疾病

危險指數:

大腸息肉、大腸腺瘤、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大腸癌發病率明顯增加。有家族腸癌遺傳病史的人群(這裡主要指直系親屬中有患大腸癌者),特別是連續兩代以上都有的、患病年齡在50歲以下者,其後代患大腸癌的風險概率比普通人群高出約20倍。建議進行定期腸鏡檢查,以及與腸癌相關的腫瘤指標檢測。

6

常吃油煎、煙熏、火烤食物

危險指數:

無論是油煎、煙熏還是火烤,烹調溫度都很高。

高溫雖然催生了食物特殊的風味,但同時也催生了大量對健康有害的致畸、致突變物質。

偶爾接觸這些物質,並不會產生明顯危害;若長此以往,情況就難以預料了。

7

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危險指數:

食品腌制過程中可出現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缺失,而亞硝酸鹽、胺類物質等致癌物質會聚集增加。

研究表明,補充維生素A、C、E能使腺瘤患者的結腸上皮過度增生轉化為正常,結直腸癌的發病相對危險度降低。研究也發現,大腸癌的死亡率與當地膳食硒攝取量及土壤硒含量呈負相關,葉酸能減少大腸癌的發病。

8

煙草、激素和其他

危險指數:

  • 煙草燃燒能夠產生很多致癌物質,有一些物質會留置在鬍鬚、嘴唇、口腔里,通過食物進入消化道,長期可能導致基因突變,產生癌變。因此認為,吸煙也是誘發大腸癌的危險因素。

  • 近年有研究發現,膽囊切除者、糖尿病患者,得腸癌的概率比普通人群要大。

  • 激素與生殖因素,也可能左右大腸癌的發生。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單身女性的大腸癌發病率高於結婚女性,有人認為,這可能與激素影響膽汁酸鹽代謝有關。

  • 此外,患有血吸蟲病的人罹患大腸癌的概率也較普通人群高,這可能是死的血吸蟲卵沉積在大腸黏膜,刺激腸道黏膜造成癌變所致。

  • 推薦閱讀:

    我跟你說,你這種性格是會得癌症的。
    人蔘皂苷Rh3可顯著減輕化療葯對腎臟的損害
    4位腫瘤科醫生對中醫治療癌症的看法
    用艾灸控制癌症艾灸治療胰腺炎
    O葯、K葯、T葯、B葯、I葯……傻傻分不清楚?

    TAG:習慣 | 癌症 | 見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