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錢幣
古今錢幣
古錢幣,指方圓孔錢以前的刀幣、布幣。即春秋戰國時期金屬制幣的誕生時期,秦、漢、魏、晉、南北朝、隋時代的「兩」、「銖」貨幣時期,唐、宋、元、明、清稱「寶」的貨幣時期。今錢幣,指民國時期的銀元尾聲時期。
本文收藏的金屬制幣主要包括:金幣、銅幣、銀幣三種,以文字為修飾的,講究書法藝術;以澆鑄為技術的,講究生產工藝。
本文收藏的有正錢,亦有偽錢。偽錢的收藏主要是觀察銅銹的區別變化。
方足布,方足小布是存世最多的一種古幣,錢幣上文字有160種左右,是布幣中鑄行區域最為廣泛的古幣之一。主要特徵:首、肩、足均呈方形、平襠,正面中間鑄一豎線,中線兩側為文字,背面除一中線外,兩側也各有一條斜線,並鑄有外廓線。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金屬鑄幣的盛行時期,也是青銅文化的最早時期,由於諸侯割據,列國稱霸的時期,不同的勢力範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有中原文化、齊魯文化、秦文化、北方文化、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滇文化等。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同的地區就誕生了各自不同的錢幣。
春秋戰國時期貨幣以布幣、刀幣、蟻鼻錢、圜錢為主流錢幣。
布幣,分原始布、空首布、平首布三大類。原始布是從農具錢、鎛脫胎而演變成的布幣,分為平肩原始布、弧肩原始布兩種。空首布分為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聳肩尖足方足布,空首布分大、中、小三種幣。平首布分為:橋足布、銳角布、方足布、尖足布、類方足布、類圓足布、圓足布、三孔布、長布、連布。
春秋戰國.十德方角布,殘幣布一枚,溜金銅質,上寬 3.0厘米,下寬3.5厘米,高7.6厘米,孔高2.4厘米,孔寬0.8厘米,厚0.2厘米,重32.3克(殘幣重量),(完整布約重49.7克左右)。一面有「十」、「德」2字,另一面有4字。戰國.十德方角布,十分罕見。
春秋戰國.趙國.安陽小方足布,戰國中~末期,青銅製,錢幣長: 4.2厘米, 闊(最大): 2.8厘米,厚0.2厘米,孔高1.0厘米,孔寬0.9厘米,重17.1克。一面有「安」、「陽」2字,另一面有三條線。「安」字中部首「女」為「中」字形,世為罕見。
連布,因有兩枚小布足部相連,小布器型與長布相似,正面中線兩側為「四」、「布」四個字,背面中線兩側為「當」、「忻(釿)」四個字,合起來為「四布當釿」。連布和長布應是配套使用的一種貨幣,一長布相當於兩個連布或四枚小布。長布和連布主要出土於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地區,應是中晚期楚國的鑄幣,主要用於北方中原地區的貿易,應是當時國與國之間通流通的「國際貿易貨幣」。
戰國:「四布當釿」連布,連布一枚,銅質,寬 1.8厘米,寬1.2厘米(最窄處),高7.5厘米,孔高2.2厘米,孔寬0.6厘米(最寬處),圓孔直徑0.5厘米,厚0.2厘米,重17.0克。一面有「四」、「布」4字,另一面有「當」、「釿」4字。戰國.「四布當釿」連布,是戰國幣中形制最為奇特的錢幣,存世多被分開,此幣文字優美,幣質完美,極為罕見,為難得的珍品。
刀幣,分為尖首刀、針首刀、明刀、截首刀、齊大刀、趙直刀、中山刀。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金屬鑄幣的盛行時期,也是青銅文化的最早時期,由於諸侯割據,列國稱霸的時期,不同的勢力範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有中原文化、齊魯文化、秦文化、北方文化、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滇文化等。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不同的地區就誕生了各自不同的錢幣。
春秋戰國時期貨幣以布幣、刀幣、蟻鼻錢、圜錢為主流錢幣。
尖首刀又分為:原始尖首大刀、中型尖首刀、小型尖首刀、類明刀四種。針首刀為狄人後裔所鑄,分為大型和小型兩種。明刀有燕國明刀與中山國、趙國明刀,齊國明刀。截首刀即截去刀首的錢幣。齊大刀為齊國鑄造,因刀身碩大而得名。趙直刀是趙國所鑄貨幣,因大小而分兩等。中山刀為中山國所鑄貨幣。
「齊法化」三字齊刀一枚,青銅製,錢幣長 6.2厘米, 刀寬1.2厘米,刀厚0.2厘米,刀孔直經0.9厘米,刀重10.9克。一面有「齊法化」3字,另一面有一小圓環圖形,小圓環直徑0.3厘米。鑄工精良,保存完好,極美品。
圜錢,戰國中、後期鑄造。大約在公元前361年的魏國始鑄,之後周國、秦國、趙國相繼鑄造。秦國鑄錢以記重為主,如銖重一兩.十三這枚錢,與商鞅變法統一貨幣有關。周國記幣值「釿」字等十餘種。魏國鑄錢為「半釿」。
半釿,直徑3.4厘米,厚0.2厘米,內孔直徑1.0厘米,重9.8克;直徑3.3厘米,厚0.2厘米,內孔直徑1.0厘米,重8.4克;直徑3.4厘米,厚0.2厘米,內孔直徑0.8厘米,重9.8克。正面有「半釿」等4個字,背無字。魏國鑄錢。
圜錢,直徑3.4厘米,厚0.2厘米,內孔直徑0.9厘米,重9.6克;直徑3.4厘米,厚0.2厘米,內孔直徑0.9厘米,重11.4克;。正面有「藺」1個字,背面無字。趙國鑄錢。
圜錢,直徑3.2厘米,厚0.2厘米,內孔直徑0.8厘米,重9.1克;直徑3.1厘米,厚0.2厘米,內孔直徑0.8厘米,重8.9克;直徑3.2厘米,厚0.2厘米,內孔直徑0.8厘米,重10.1克。正面有「離石」2個字,背無字。趙國鑄錢。
圜錢,直徑3.0厘米,厚0.15厘米,內孔直徑0.9厘米,重6.8克。正面有「陰坪」2個字,背無字。戰國。
圜錢,直徑3.0厘米,厚0.15厘米,內孔直徑0.7厘米,重7.4克;直徑3.0厘米,厚0.2厘米,內孔直徑0.7厘米,重7.5克;直徑3.0厘米,厚0.2厘米,內孔直徑0.7厘米,重8.1克。正面有「齊陰」2個字,背面無字。趙國鑄錢。
圜錢,直徑3.3厘米,厚0.2厘米,內孔直徑1.2厘米,重9.0克;直徑3.3厘米,厚0.2厘米,內孔直徑1.2厘米,重8.7克。正面有「珠重.一兩十三」5個字,背面無字。秦國錢幣。
戰國時期的趙國鑄幣,是在公元前351年至公元前313年秦國兩次征伐趙國記載上,這是趙國經濟最繁華時期,鑄有「藺」字貨幣,後有「離石」貨幣。公元前281年秦將白起破韓國、魏國、撲國,又亡趙轄藺國、離石國。
金幣:金分三等,黃金為上等;白金為中等;赤金為下等。在考古發現中,楚國鑄「印子金」,戰國時有小型金幣(餅),西漢有金幣(餅),北宋有「淳化元寶」金幣方孔圓錢。
圜錢金幣,據考古源於殷商後期,楚國有金版,見江蘇盱眙南窯庄出土的25塊金餅,之後,黃金作為貨幣已有流通了。而作為戰國時期,是一個戰亂時代,錢幣出現了園錢,園錢分為內孔圓孔和內孔方孔兩種,有陰文與陽文之別。常見為銅質,做為金質貨幣,實為罕見。
圜錢幣,鑄行春秋戰國中、晚期,大約最早在公元前361年魏國遷入大梁後始鑄此種貨幣。之後周國、秦國、趙國也開始鑄此種貨幣。此種貨幣多出土于山西、陝西、河南、河北。早期圜錢中間的圓孔較小,晚期圜錢中間的圓孔較大。秦國鑄鐵以記重為主,如「銖重一兩.十四」等;周國鑄錢以記地為主,如「垣」字幣;魏國鑄錢多為「半釿」的圜錢。
戰國.周國:反「垣」 字幣,金質。早期圜錢一枚,直經3.7厘米,厚0.2厘米,內圓孔直經0.7厘米,重19.4克。正面有字:反書「垣」字,陽文。背面無字無圖案。這枚反『垣』錢世為罕見,存量為稀少。這是一枚戰國時期的周國鑄幣,貨幣形制複雜,種類多,富於變化,這枚反字「垣」幣,則說明了這一點。
五胡十六國羌國圜錢方孔錢一枚,金質,直徑3.9厘米,厚0.15厘米,方孔0.9,1.0厘米,重18.3克。正面有字:羌、廿三,陰文。背無字。這是一枚極為罕見的圜錢方孔羌國(407年)金幣,陰文「羌」、「廿三」,文字優美,存量稀少。
五胡十六國時期,羌人姚萇利用前秦淝水之戰兵敗後,關中空虛之際,於384年自稱萬年秦王。386年姚萇稱帝於長安,建立了十六國中的後秦。國名:後秦。民族:羌。君主:姚萇。國王人數:3 。前任君主:姚萇。末位君主:姚泓。國祚:384年(甲申,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後秦姚萇白雀元年)~417年(丁巳,晉安帝義熙十三年,後秦姚泓永和二年)。領土範圍:甘肅、陝西、山西、河南。國都:長安。亡於:東晉。公元384年(甲申,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後秦姚萇稱王,紀年為白雀元年,公元386年(丙戌,晉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姚萇改為建初元年,公元394年(甲午,晉孝武帝太元十九年)姚興即位,改為皇初元年,公元399年(已亥,晉安帝隆安三年),姚興改為弘始元年,公元416年(丙辰,晉安帝義熙十二年),姚泓即位,改為永和元年,公元417年(丁巳,晉安帝義熙十三年),姚泓,永和二年,亡於東晉。
方孔圓錢,半兩、五銖:先秦時期的錢幣以刀幣、布幣、圜錢、蟻鼻錢等為主要貨幣。半兩,秦時期鑄錢 。秦時期至隋代,主要流通貨幣是「半兩」錢幣和「五銖」錢幣。這個時期貨幣主要特徵:為器型統一的方孔圓錢,西漢後為銅母範、泥子范、子范疊壓澆鑄錢,錢銘以重量命名,錢文以小篆書法為主,六朝以後有隸書錢文,主要以青銅合金,西漢以後有鐵錢。
方孔圓錢起源於戰國中晚期的秦國西部、燕國北部、齊國北部,這為秦國統一貨幣創造了有利條件。最早有「半兩」、「兩言」兩種,開始鑄幣時間為公元前336年。早期秦錢體積較大,較為厚重,製作撲拙,不修邊幅,均無內外廓,背平素,正面文字高挺,古篆書體,多為陰起文,「半兩」兩字長出穿孔,「半」字下橫畫短,「兩」字上橫畫短,甚至沒有,中間「人」部豎筆長。後期的「半兩」錢,也有錢體特別小,但文字書法、製作風格仍具有前期風格。「文信」、「長安」錢為文信侯呂不韋和長安君成蛟的鑄幣,製作古樸,鑄期極短,在河南洛陽西郊曾出土過文信錢的石范。
燕國鑄幣在公元前254~公元前222年期間,是燕王僖所鑄,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種。
秦國統一六國後,規定鑄幣為方孔圓錢,錢銘文「半兩」,錢文書法統一用秦篆,即小篆書體。
漢「半兩」,與秦「半兩」相比較,漢「半兩」不如秦「半兩」粗放原始,字體規範,厚圓不均。漢「半兩」字體洒脫規正,秀氣精緻,平整成圓。
五銖始鑄於公元前118年,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鑄三銖,建元五年鑄四銖,元狩五年(公元前118牟)鑄五銖錢。五銖錢周圓外廓有隆起的邊廓,即凈邊技術,又稱「赤側」工藝,這種工藝不僅錢體美觀規整,而且又可以防止仿製者磨錢取鉻,這種錢成為一種制度,在官鑄幣中長達730餘年。
半兩,直徑3.5厘米,厚0.2厘米,內孔1.3×1.4厘米,重11.8克。正面有「半兩」2個字,背無字。「兩」字中兩「人人」字為「一」橫代替,有凸型鑄錢。
半兩,直徑3.6厘米,厚0.15厘米,內孔1.0×1.0厘米,重10.9克。正面有「半兩」2個字,背無字。
兩枚五銖錢,一枚外圓直經2.4厘米,厚0.15厘米,內孔大1.0×1.0厘米,重2.3克,正面有字:五銖,背無字;一枚外圓直經2.5厘米,厚0.15厘米,內孔1.0×1.0厘米,重1.6克,正面有字五銖,背無字。應為西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至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的五銖錢。
五銖錢始鑄於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錢重五銖,上有「五銖」二篆字,故名。錢文「五銖」二字。又名五銖錢。分列方孔左右,通常是右「五」左「銖」。它的標準重量為4克,錢徑2.5厘米,厚0.12厘米。它繼承了秦半兩錢的形制,確立了圓形方孔,內外有郭,並發展成為輕重大小適度的銅質錢幣。自漢武帝元狩五年至西漢末年,幣制不復改變。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鑄行東漢五銖錢。此錢徑2.5厘米,重3.4~3.5克,外郭較窄。靈帝時鑄「四齣五銖」,即錢背有四道斜紋,由穿孔四角至外郭,其形制、質量與東漢五銖錢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蜀漢鑄直百五銖;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始鑄「太和五銖」,宣武帝永平三年(510)鑄「永平五銖」,孝庄帝永安二年(529)鑄「永安五銖」;西魏文帝大統六年(540)鑄「大統五銖」,形制似「永安五銖」。蕭梁初期,曾鑄「大樣五銖」;北齊文宣帝天保四年(553)鑄「常平五銖」。581年,隋統一後,另鑄「開皇五銖」,結束了長達一百餘年幣制混亂的局面。唐武德四年(621)鑄「開元通寶錢」,廢止五銖錢。五銖錢流通七百餘年,是中國歷史上鑄造數量最多,流通時間最久的錢幣。
大泉二千,直徑3.3厘米,厚0.2厘米,孔1.0×1.2厘米,重8.1克,正文:大泉二千,篆書,背無文。銅質。三國吳國鑄錢。
大泉五百,直徑2.8厘米,厚0.2厘米,孔0.8×0.8厘米,重6.4克,正文:大泉五百,篆書,背無文。銅質。三國吳國鑄錢。
五行大布,直徑3.6厘米,厚0.2厘米,孔1.0×1.0厘米,重11.3克,正文:五行大布,篆書,背無文。銅質。南北朝北周國鑄幣。
太賀六銖,直徑2.6厘米,厚0.15厘米,孔0.7×0.7厘米,重4.2克,正文:太賀六銖,篆書,空背。銅質。南北朝陳國公元579年鑄。因「六」字篆書酷似人叉腰而哭泣,被認為是不吉利的預兆。錢製作精美。
五兩大布,直徑3.2厘米,厚0.15厘米,孔0.9×0.9厘米,重7.8克,正文:五兩大布,篆書,背賀泉篆文、龜蛇圖飾。銅質。南北朝北周國鑄幣。
常平五銖,直徑3.2厘米,厚0.2厘米,孔0.9×1.0厘米,重11.8克,正文:常平五銖,篆書,背雙劍與七星圖飾。銅質。直徑3.1厘米,厚0.2厘米,孔0.8×1.0厘米,重11.6克,正文:常平五銖,篆書,背雙劍與七星圖飾。銅質。南北朝北齊國鑄幣。
永通萬國,直徑3.5厘米,厚0.2厘米,孔0.8×0.8厘米,重11.5克,正文:永通萬國,篆書,背一人一矛圖飾。銅質。南北朝北周國鑄幣。
唐代開元通寶,是錢幣稱「寶」的開始貨幣,主要鑄行於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開元通寶的含義是開闢新紀元的通行寶貨。
開元通寶,直經3.7厘米,厚0.2厘米,孔0.8×0.8厘米,重18.1克,背面無字,紅銅。唐代開元通寶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開創了新紀元,在錢幣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從此,中國的幣制正式脫離以重量為名的銖兩體系而發展為通寶幣制,成為唐以後歷朝的鑄幣標準,沿襲近1300年。
保元大寶,直徑3.2厘米,厚0.2厘米,孔0.6×0.6厘米,重9.1克,正文:保元大寶,楷書,背字:天。銅質。五代十國南唐國,公元943~957年鑄。
大觀通寶,直徑2.6厘米,厚0.15厘米,內孔0.6×0.6厘米,重4.8克。正面有字:大觀通寶。背面:無文。楷書書法。宋代北宋徽宗趙佶大觀年間(公元1107~1110年)鑄,書法秀麗,錢幣中珍品。
崇寧重寶,直徑3.4厘米,厚0.3厘米,孔0.7×0.7厘米,重15.4克,正文:崇寧重寶,瘦金體書,背無文飾。銅質。崇寧重寶系北宋徽宗崇寧年間鑄(公元1102年~1106年)。錢文為徽宗御書瘦金體,鐵劃銀鉤,深具骨秀格清之氣韻,書法超妙絕倫,堪稱幣文楷書之顛峰。世人評此為「宋代第一泉」。
淳化元寶,直徑2.2厘米,厚0.15厘米,孔0.5×0.5厘米,重3.2克,正文:淳化元寶,楷書,背無文飾。銅質。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開始鑄造。錢文為宋太宗趙光義手書,即所謂的「御書體」。
紹聖重寶,直徑2.8厘米,厚0.2厘米,孔0.7×0.7厘米,重6.5克,正文:紹聖重寶,隸書,背無文飾。銅質。北宋哲宗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鑄造。
建炎重寶,直徑3.1厘米,厚0.2厘米,孔0.8×0.8厘米,重8.8克,正文:建炎重寶,篆書,空背。銅質。南宋高宗趙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鑄。「建炎重寶」不多見,均存世罕見,皆為古錢大珍。
宣和重寶,直經3.0厘米,厚0.2厘米,孔0.6×0.6厘米,重7.3克,正文:宣和重寶,背面無字,紅銅。宣和是宋徽宗趙佶的年號。宋錢中,徽宗錢從它的製作、書法來看,都是中國古錢幣的傑出代表。宋徽宗從1100年到1125年在位,鑄造發行了建國、崇寧、大觀、重和、宣和六種年號錢,以及「聖宋」一種國號錢。宋徽宗年號錢的錢文版別有近百種,不少是他親筆書寫的,字體包括隸書、篆書、行書以及徽宗獨創的「瘦金體」。他鑄的方孔錢是中國方孔錢中製作最為精美的錢幣之一。因而不少的書法家也收藏他的年號錢。宋徽宗用自己獨創的「瘦金體」親筆御書了錢文「崇寧通寶」、「大觀通寶」和「宣和通寶」,字體端莊秀麗,運筆挺拔俊秀,素有「鐵劃銀勾」之稱。
大宋通寶,直徑2.5厘米,厚0.15厘米,內孔0.5×0.6厘米,重3.1克。正面有字:大宋通寶。背面:無文。楷書書法。宋代南宋理宗趙昀寶慶年間(公元1225~1127年)鑄,書法秀麗,錢幣中珍品。
大安元寶,直徑2.2厘米,厚0.15厘米,孔0.5×0.5厘米,重3.9克,正文:大安元寶,楷書,背無文飾。銅質。此為長字大安。遼國道宗皇帝大安年間(公元1085-1094年)鑄造。
大金朝合,直徑2.8厘米,厚0.2厘米,孔0.6×0.6厘米,重6.1克,正文:大金朝合,篆書,背無文飾。銅質。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天慶五年公元1115年鑄造。
阜昌通寶,直徑約3.2厘米,厚0.2厘米,孔0.7×0.7厘米,重8.5克,正文:阜昌通寶,真書,光背。金代偽齊政權劉豫(1073~1146,南宋叛臣,金傀儡政權偽齊皇帝)阜昌年間鑄造的錢幣。錢文清晰精美,書法精妙絕倫,極美品。
阜昌元寶,直徑2.4厘米,厚0.2厘米,孔0.5×0.5厘米,重4.3克,正文:阜昌元寶,篆書,光背。金代偽齊政權劉豫(1073~1146,南宋叛臣,金傀儡政權偽齊皇帝)阜昌年間鑄造的錢幣。錢文清晰精美,書法精妙絕倫,極美品。阜昌元寶為平錢,面文旋瀆,有真、篆二體,是為對錢。此錢製作精整,文字秀美,其品相之佳妙決不下於北宋大觀、政宣諸泉,金朝亦通行使用。唯傳世數量稀少,常為泉家苦求而不得。
泰和重寶,直徑4.2厘米,厚0.35厘米,孔1.0×1.0厘米,重25.4克,正文:泰和重寶,篆書。背:秘戲圖四對男女。銅質。大金國金章宗完顏璟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鑄。世為罕見。錢文是金代文學家、書法大家党懷英手書,字體清純典雅,精美異常,為歷代收藏家所珍愛。
崇慶通寶,直徑2.8厘米,厚0.15厘米,孔0.7×0.7厘米,重5.3克,正文:崇慶通寶,楷書,仿瘦金體,光背。金代衛紹王完顏永濟崇慶元年(1212年)所鑄。五十大名珍。
「洪武通寶」,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京城(南京)工部寶源局及各省寶泉局鑄行「洪武通寶」,由工部主管鑄錢,下設寶源局。朱元璋為避諱元朝的元字,把所鑄之錢錢文一律叫通寶而不叫元寶,而不只是為避諱他自己的名字,以後所鑄之錢也都沒有元寶錢文。洪武通寶錢制沿續元末朱元璋所鑄「大中通寶」的形制,分為五等,規定小平錢,每文重一錢,折二錢重二錢,當三錢重三錢,當五錢重五錢,當十錢重一兩。同時繼鑄大中通寶錢。洪武八年,發行「大明寶鈔」紙幣,規定「大明寶鈔」每貫合銅錢一千文或值銀一兩,寶鈔四貫合黃金一兩。並且實行銅錢與寶鈔並用的政策,但禁止金銀流通,只能向政府兌換。明朝為推行紙幣的流通,當年就停止了中央及各地方錢局的鑄錢。到第二年全部停鑄銅錢。明朝洪武十年,又恢復寶源局與各省錢局鑄小錢至洪武二十年後又停鑄。洪武二十六年,改變錢制,重新鑄五等錢,按洪武元年鑄行規定,後又改銅錢每文重一錢兩分。其它四等錢,依照小平錢之重遞增。洪武二十六年七月只准京師寶源局鑄錢,其它各省再次停鑄。到八月,因寶鈔流通受阻,為堅決實行紙幣制度再次禁止使用銅錢。直到明宣宗宣德末年,歷時長達四十一年。
明朝洪武年間,全國各省除少數省外,都沒有鑄錢爐,年鑄錢約十九萬貫,其中洪武五年時鑄錢最多。洪武《鑄錢則例》規定,鑄錢應用生銅。但當時銅材稀缺,所以就普遍用廢錢和舊銅鑄造,因銅質複雜,純度不一,而造成「洪武通寶」成色不一的情況。
正面「洪武通寶」,背面人騎牛像。
「永樂通寶」,直徑2.4厘米,厚0.1厘米,內孔0.5×0.5厘米,重3.9克。正面有字:永樂通寶。背面:無文。明代明成祖朱棣(公元1403~1424年)鑄。書法絕倫,精美。
天啟通寶,直徑3.1厘米,厚0.2厘米,孔0.6×0.6厘米,重8.9克,正文:天啟通寶,變篆書,空背。銅質。1368年朱元璋稱帝前在應天府設置了寶源局,開鑄天啟通寶。
泰昌通寶,直徑2.5厘米,厚0.5厘米,孔0.3×0.3厘米,重18.8克,正文:泰昌通寶,楷書,空背。銅質。明朝熹宗朱由校天啟年間鑄造。明光宗泰昌年間並未鑄錢,因其在位僅一月,未及鑄錢,其子明熹宗於天啟元年先補鑄其父年號「泰昌」錢,稱「泰昌通寶」。
萬曆年造,直徑3.2厘米,厚0.2厘米,孔0.6×0.6厘米,重10.6克,正文:萬曆年造,楷書,背字:九錢。銅質。明代萬厲年鑄幣,為傳世佳品。
正德通寶,直徑4.1厘米,厚0.25厘米,孔0.7×0.7厘米,重23.3克,正文:正德通寶,楷書,背花紋飾。銅質。「正德」是明朝明武宗朱厚燳的年號,其在位期間並未鑄錢。存世的正德通寶是明末清初鑄造的壓勝品,清代中後期、民國時民間鑄造的最多。其工藝和材質各不相同,多以黃銅為主。背面多龍紋、龍鳳紋、牡丹等。
太平天國,直徑3.2厘米,厚0.2厘米,孔0.6×0.6厘米,重8.8克,正文:太平天國,楷書,背字:聖寶。銅質。太平軍於癸好三年(1853年)攻克南京(改稱天京)之後,即開始鑄造自己的貨幣。太平軍的貨幣材料有金、銀、銅、鐵、鉛等。面值分為小平(當一錢)、折五錢、折十錢、當五十錢等多種。同時書體品式較為複雜。
「裕民通寶」, 直徑3.6厘米,厚0.2厘米,內孔0.7×0.7厘米,重13.9克。正面有字:裕民通寶。背面右「一兩」據記載,耿精忠(1644—1682年,清朝靖南王,為三藩之亂的參與者之一)叛據閩中時,鑄「裕民通寶」錢。該錢按照判別分為,小平光背,折二背右「一分」,折十背左右「壹錢」,背左右「浙一錢」等。
銀元:機械製造金、銀、鎳、銅、鋁、鉛等各類金屬幣,這是西方錢幣文化融入了中國傳統的錢幣文化之後的產物,也可以稱是中國的魂採納了現代化修飾風格後的結果。
機制幣源於近代的清代,有爭議的第一機制幣「光緒元寶」「壽」福雙龍拾兩幣,因無鑄幣記錄,而被各執己見。但總不外乎幾種猜測之說:1、慶祝慈禧壽辰70年說;2、慶祝慈禧壽辰60年說;3、戶部推行一兩本位制說。筆者認為這是清代有名的「兩『元』之爭,試圖統一幣制」的產物。因當時清政府在19個省市地區設有鑄幣局,各地鑄幣有差異之別,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戶部在天津籌建造銀線總廠試製樣幣戶部光緒元寶一套,1904年(光緒三十年),湖北也試製了光緒元寶樣幣一套,不過這些樣幣都沒有發行。作為廣東省也是清政府錢幣鑄造局中一家鑄造單位,眼見清政府戶部在天津籌幣廠試製了光緒元寶一套,大有要廢除其它鑄幣局之說,又見湖北也試製了光緒元寶一套,這期間因清政府整頓錢法,裁併造幣廠。1905(光緒三十一年),廣東省造幣局應在這種情況下試製了光緒元寶紀念幣一套,無造幣文獻記載,從已知的清代各地收藏的紀念幣來看,各地鑄幣局基本廢除了戶部統一制發的「蟠龍圖」、或「背水龍」、「坐龍」圖案,有些還形成了面、背誤配的錯版。
「兩『元』之爭,試圖統一幣制」,清政府面對全國競鑄銀圓熱潮,力圖將鑄幣權收歸中央,獨佔鑄幣盈利,於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下令除廣東、湖北兩局外,其餘造幣廠全部裁撤,遭到地方勢力強烈的反對,同年擬在北京鑄造光緒元寶銀元,因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停鑄。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建天津為戶部總廠,並於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頒布《整頓圓法酌定章程》以求統一貨幣鑄行權,未果,留有江南、北洋、湖北、廣東四個分廠,幣模由總廠提供。與此同時產生了「兩」「圓」為貨幣單位的之爭,「兩」借慈禧太后之說,「圓」為光緒變法維新。自光緒三十年(1904年)始,湖北、廣東率先試鑄 「重庫平一兩銀幣」,天津戶部造幣廠試鑄「戶部光緒元寶庫平一兩」,不行。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令戶部總廠改鑄能兌換基金所鑄的「造幣總廠光緒元寶」面世,作為分廠的廣東亦鑄幣光緒元寶「壽」字幣,作兌換基金之需,並不是為1、慶祝慈禧壽辰70年、2、慶祝慈禧壽辰60年紀念幣之說。
清代光緒:清代銀圓大圓寶一枚,銀質,直徑 8.8厘米,厚0.5厘米,重219.9克。一面有「光緒元寶」、「廣東省造」、「庫平重拾兩」13字,兩側各有蝙蝠一隻。另一面有兩條龍、一圓球,背面正中有一古寫壽字,圖案。此幣文字、圖案為陽文,設計精湛,鑄造精美,文字優美,本收藏的光緒元寶銀幣,一條龍的龍鬚一須疊壓在另一須,兩須缺少三紋外,雙龍具對稱美,質完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機制,幣中珍品。
袁世凱像背「中華帝國」 「洪憲紀元」飛龍紀念銀幣:直徑 8.8厘米,厚0.5厘米,重219.9克。正面模壓袁世凱身著戎裝的高纓半身像,背面模壓飛龍紋飾,上方鐫刻「中華帝國」,下方鐫刻「洪憲紀元」。 該幣由義大利雕版師魯爾智·喬治雕模,天津造幣廠鑄造。 袁世凱曾於1915年12月接受帝王稱號,改國號「中華帝國」,改1916年為「洪憲元年」,並擬於1916年元旦加冕登基,此銀幣應為其加冕登基的紀念幣。製作精美,為中國近代機制銀幣中的精品。它是見證袁世凱復辟帝制等歷史事件的重要的實物資料。
清代銀幣,始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西藏機打制幣,台灣也相機鑄機打制幣,又有福建、吉林、上海等省分鑄,有「光緒元寶」、「宣統元寶」等,至民國時,有孫中山紀念幣,及袁世凱光頭幣等。因為使用機械制幣,晚清制幣十分混亂,既有中國人自己制幣,也有外國人制幣充實著中國貨幣市場,如袁大頭幣自1914年始鑄至1917年終鑄,共鑄有一億八千餘萬元,加上省鑄約有五億九千萬以上。1923年3月12日國民政府以總統令鑄幣為:孫中山、袁世凱、徐世昌、曹錕、段祺瑞、褚玉璞、張作霖、張學良等政要名人鑄幣,鑄量少,1927年禁鑄袁世凱頭像銀元,改鑄孫中山頭像幣。
各種偽錢。
各種錢幣。
推薦閱讀:
※【過端午】錢幣上的端午習俗大雜燴
※錢幣學--先秦時期--2
※最好的錢幣收藏交易網站是哪個? 愛問知識人
※不得不說的中國古錢幣二三事 | 科普
※和字紀念幣上的篆隸楷行草書賞析
TAG:錢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