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的形成和發展
【摘 要】群眾路線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獨創,它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一個基本方面。隨著中國革命的建設和發展,隨著中國共產黨認識的不斷深化,黨的群眾路線不斷得到完善、豐富和發展。
【關鍵詞】 黨的建設;群眾路線;黨群關係
一、群眾路線的最早提出和形成
我們黨最早使用群眾路線一詞的是李立三。1928年11月,他根據黨的六大精神在同浙江地區負 責人談話時說:在總的爭取群眾路線之下,需要盡最大的努力到下層群眾中去。但這時群眾路線的含義還不太明確。 1929年9月,陳毅按周恩來多次談話精神起草, 並經周恩來審定的《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中,有三處提到群眾路線,即強調籌款工作「不要由紅軍單獨去干」而要「經過群眾路線」;沒收地主豪紳財產也要「經過群眾路線」;紅軍給養及需用品問題,「可漸次做到由群眾路線去找出路」。這裡初步揭示了群眾路線的科學概念。 1945年,劉少奇在黨的七大關於修改黨章的報 告中,對黨的群眾路線作了系統地論述。他說:這次修改黨章特彆強調了群眾路線,「因為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的政治路線,也是我們黨的根本的組織路線。」所謂群眾路線,「就是要使我們黨與人民群眾建立正確關係的路線。就是要使我們黨用正確的態度與正確的方法去領導人民群眾的路線,就是要使我們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人與被領導的群眾建立正確關係的路線。也就是說:「就是我們黨的領導骨幹和黨內黨外廣大群眾密切結合的路線,就是從群眾中來又到群眾中去的路線,就是指導方法上的一般號召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路線。」他還強調指出:「人民群眾必須有自己的堅強的先鋒隊,人民的先鋒隊必須密切聯繫於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而先鋒隊如果脫離人民群眾,就不能成其為人民的先鋒隊,就不獨不能實現他解放人民群眾的任務,而且有直接被敵人消滅的危險。」
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 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第一次將黨的群眾路線表述為:「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1990年3月,黨的十三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 中央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繫的決定》,總結了黨同人民群眾關係的歷史經驗,進一步闡明黨的群眾路線的內涵及其同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的關係,指出:「黨在長期鬥爭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實現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的根本工作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 1992年黨的十四大,將「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 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載入黨章的總綱。至此,黨的群眾路線作為我們黨最根本的工作路線,以黨內大法的形式固定下來,成為我們黨開展群眾工作的指導方針。
二、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一個基本方面
毛澤東同志歷來重視做群眾工作,在第一次大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曾深入農村做調查研究,熱情支持農民運動。大革命失敗後,他率先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對中國革命道路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艱苦的思索和探討,這使他對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這一重大問題的認識日益深入。1929年12月,毛澤東在《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中指出,紅軍不是單純為了打仗而打仗的,而是為了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並幫助群眾建設革命政權才去打仗的。指出黨對於軍事工作要有積極的注意和討論,一切工作在黨的討論之後,再經過群眾路線去執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革命的敵人異常強大和殘暴,而革命力量十分弱小,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堅持正確路線的共產黨人,愈加深刻地認識到,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黨只有紮根於群眾之中,緊緊地依靠群眾,和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才能求生存、求發展、求勝利。1934年春,毛澤東發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講話,指出要取得群眾的擁護,「就得和群眾在一起,就得去發動群眾的積極性,就得關 心群眾的痛癢,就得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的問題」。他指出,「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一切工作,如果僅僅提出任務而不注意實行時候的工作方法,不反對官僚主義的工作方法而採取實際的具體的工作方法,不拋棄命令主義的工作方法而採取耐心說服的工作方法,那末,什麼任務也是不能實現的。」他還指出,真正的銅牆鐵壁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這一時期,毛澤東事實上已經把群眾路線看作是我們黨的活動應當經常和普遍遵循的根本原則。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後期到黨的七大,毛澤東思想全面成熟起來,黨的群眾路線也有了科學的理論形態。黨中央和主力紅軍長徵到達陝北以後,為從根本上解決中國革命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毛澤東集中精力深入研究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哲學的高度分析中國革命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1937年完成的《實踐論》和《矛盾論》就是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他們為黨的群眾路線奠定了堅實的哲學基礎。1943年,毛澤東為中共中央所寫的《關於領導方法 的若干問題》中,闡明了黨的群眾路線的本質點,指出:「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做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於行動,並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後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這裡,毛澤東雖然未使用群眾路線這個詞,但對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的全過程、各個環節及其領導方法的哲學基礎做了十分完整而深刻的論述。這樣,毛澤東一方面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辯證法和歷史觀轉化為群眾路線,另一方面又把黨的群眾路線提高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高度作了理論概括,實質上這是黨的群眾路線具備成熟的理論形態的標誌。
三、鄧小平理論對黨的群眾路線的豐富和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現了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的歷史性轉變,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條件下,鄧小平不僅繼承了毛澤東所創立的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而且賦予了它新的時代特徵,使其更加具體化、科學化了。 首先,鄧小平把黨的群眾路線與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有機地統一起來。鄧小平在談到毛澤東所倡導的黨的優良作風時說:「毛澤東同志倡導的作風,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這兩條是最根本的東西」,而且,「對我們黨的現狀來說,我個人覺得,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特別重要。」他指出:只有積極地依靠群眾,才能正確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極其艱巨複雜的任務擺在我們面前。很多舊問題需要繼續解決,新問題更是層出不窮。黨只有緊緊地依靠群眾,密切地聯繫群眾,隨時聽取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情緒,代表群眾的利益,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鄧小平認為,我們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前無古人、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的,只有依靠群眾的不斷實踐才能不斷前進。他尊重實踐,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熱情地鼓勵群眾要「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並及時概括和總結群眾的創造性經驗使之升華為理論,轉化為政策和方法。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由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是群眾的智慧,集體的智慧」,「我的功勞是把這些新事物概括起來,加以提倡」。總之,在鄧小平看來,實事求是與群眾路線是一致的。只有群眾才是社會實踐的主題,只有深入群眾實踐才是最大的實事求是,只有集中群眾的智慧才能做到實事求是。 其次,鄧小平把人民的利益作為判斷一切工作的準則和判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一切為了群眾,一切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這是群眾路線首要的、基本的一條。他總是時刻關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和願望,一再強調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為此,鄧小平反覆強調,我們所作的一切必須是為人民群眾著想的,必須一切為了人民,一切著眼於人民。第三,鄧小平提出了充分依靠群眾,但一般不搞群眾運動的思想。鄧小平認為,「我們黨對於群眾路線的解釋,正如 毛澤東講的,無非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這就是正確反映群眾意見,然後正確地領導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放手發動群眾,是走群眾路線的必要前提,只有廣開言路,鼓勵各方面群眾講真話、講實話,才能集中群眾的正確意見。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放手發動群眾不能簡單地歸結為「群眾的運動」。「群眾運動只是群眾路線的一種形式,不是一年到頭運動,不是一律的這裡運動什麼那裡運動什麼。不能照搬,只能實事求是。如果一年到頭運動就沒勁了,就變成浮誇、形式主義了,實際上違反了群眾意志,脫離了群眾。」「歷史經驗證明,用大搞群眾運動的辦法,而不是用透徹說理、從容討論的辦法,去解決群眾性的思想教育問題,不是用扎紮實實、穩步前進的辦法去解決現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問題,從來都是不成功的。」 第三,鄧小平明確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確立了知識分子作為工人階級一部分的地位,從而解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正確貫徹群眾路線的一個重要問題。由於受極左思想的影響,長期以來中國的知識分子被視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加以排斥,使知識分子在社會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忽視。撥亂反正之後,我們黨充分肯定了知識分子的地位。鄧小平還反覆強調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在從群眾中來、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過程中,特別注意集中知識分子的意見,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知識分子將成為一支越來越重要的力量。鄧小平同志的這些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黨的群眾路線,對黨的群眾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四、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和新一屆領導人賦予群眾路線以新的內涵
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堅持並發展了我黨的群眾路線,並以獨到的視野看待黨群關係,即把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視為一個根本的政治問題,為新時期黨群關係建設賦予了時代的新內容。江澤民同志在199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什麼叫政治?從根本上說,政治問題主要是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在黨的中央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中他指出:「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如何,是關係到黨的事業興衰成敗和黨的生死存亡的一個根本政治問題。」江澤民同志把黨群關係作為一個根本政治問題來抓,掀開了黨群關係建設的新篇章。「民為國之本,國依民而存。」要贏得民心,必須順民意。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上說:「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政權也好,一個政黨也好,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於人心向背,不能贏得最廣大群眾的支持,就必然垮台。」2000年2月,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強黨群關係建設的時代新綱領,「三個代表」是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三個代表」的核心和歸宿,是我黨全部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和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都是為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服務的。「我們黨要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堅持了馬克思主義人民主體的觀點,是對毛澤東「為人民服務」思想和鄧小平「三個有利於」理論的重大發展,為新時期加強黨群關係建設指明了方向。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領導集體,更是視黨的群眾路線為黨的生命線,時時事事為人民群眾著想,展示了新一屆領導集體的親民形象,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2003年7月1日,胡錦濤同志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科學理念。指出「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須落實到黨和國家制定和實施方針政策的工作中去。……必須落實到各級領導幹部的思想和行動中去。……必須落實到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中去。」並一再強調要「用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來衡量我們的一切決策,」「制定和實施深化改革、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各項方針政策,都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為依據,都要統籌兼顧、妥善處理各方面的利益,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願,集中群眾智慧,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創新發展思路,努力使我們的方針政策更好地體觀人民群眾的利益,使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更快更好地發展起來,不斷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各級領導幹部都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真心實意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做到心裡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要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項工作各個環節都細心研究群眾的利益,關心群眾疾苦,體察群眾情緒,努力運用說服教育、示範引導和提供服務等方法,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團結帶領群眾不斷前進。領導幹部必須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特別是要到最困難的地方去,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同那裡的幹部和群眾一道,努力排憂解難,化解矛盾,打開工作局面。」他還指出:「群眾利益無小事,凡是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要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對群眾生產生活面臨的這樣那樣的困難,特別是對下崗職工、農村貧困人口和城市貧困居民等困難群眾遇到的實際問題,一定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幫助解決,切實把中央為他們脫貧解困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胡錦濤總書記充滿深情的講話,不僅為我們黨開展群眾工作,密切黨群關係提供了方法論,也為黨的群眾路線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