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旁觀者到世界秩序的塑造者,中國如何做大國?| 薦書
【薦書】欄目由新華網思客聯手中信書院共同推出,每周與您相約。
2015年上半年,美國輿論界颳起了一陣風,聲稱一個以美日為一方、中俄為另一方的「新的兩極世界」正在出現,亞太地區正「醞釀著一場新冷戰」。事實果真如此嗎?
軟實力就是要有好點子,亞投行正是其中之一。其所引發的全球大辯論,威力何在?關於亞投行,美國錯在哪裡?一帶一路是影響深遠的宏大倡議,習主席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從外交層面可作何解讀?
中國離世界越來越近,但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卻遠遠不夠。從旁觀者到參與者,再到世界秩序的塑造者,中國的角色轉變引發全球熱議。如何消除別國的疑慮,順利實現和平崛起?如何在經濟地緣外交上準確定位,承擔起一個大國的擔當?
作者介紹
吳建民,資深外交家。現任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副會長,外交學院教授,中國外交部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歐洲科學院院士、副院長,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
1959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系,1959-1971年曾為毛澤東、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擔任過法語翻譯。1971年,成為中國駐聯合國第一批代表團工作人員。曾任外交新聞司司長和發言人,中國駐荷蘭大使,中國駐法國大使,外交學院院長。曾於2003-2007年任國際展覽局主席,是擔任這一職位的第一位亞洲人。2009年正式從外交部退休。現任中國外交部外交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精彩文摘
世界秩序與中國
40多年以來,關於世界秩序曾經出現過三次大討論。21世紀世界秩序的建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全球大討論是第一步。如果我們不參與這場討論,那就等於我們自己放棄了話語權,放棄了為建立世界新秩序做貢獻的機會。
關於世界秩序的討論
基辛格博士2014年出版了一本題為《世界秩序》的新著。這本書問世後在全球引發了一場關於世界秩序的討論。這場討論值得我們中國人關注和重視。
在我的外交生涯中,我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先後在美國常駐了10年,認識基辛格時間很久了。不久前,他在紐約請傅瑩和我共進午餐,見面時他很高興,稱我是他的老朋友。他還送了我一本親筆簽名的《世界秩序》一書,他說:「建立世界秩序,美中是關鍵。」
40多年來,關於世界秩序曾經出現過三次大討論。第一次是1974年關於原料和發展問題的聯合國第六屆特別聯大。那次大會是時任不結盟運動主席、阿爾及利亞革命委員會主席布邁丁倡議召開的,得到發展中國家的大力支持,也是聯合國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中國政府對那次會議十分重視,毛主席決定由鄧小平同志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鄧小平在大會上發表演說,闡述了中國政府對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看法和主張。我本人當時正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工作,參與了特別聯大的籌備和會議全過程。
全球關於世界秩序問題展開第二次討論,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戰走向結束,世界格局發生大變化的時候。鄧小平同志敏銳地認識到,這種變化必定會帶來世界秩序的變化。1988年12月2日,鄧小平同志在會見日本貿促會訪華團時又明確指出:目前是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的時期。國際政治領域由對抗轉為對話,由緊張轉向緩和,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因此應該提出一個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的理論。他指出,在新的國際形勢下,超級大國應該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代替霸權政治。1988年12月21日,鄧小平同志在會見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時明確指出:
世界上現在有兩件事情要做,一個是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一個是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關於國際經濟新秩序,早在1974年我在聯合國發言時,就用了很長時間講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我們一直在提,今後也還要提。至於國際政治新秩序,我認為中印兩國共同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最經得住考驗的。
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德國走向統一,東歐發生劇變,蘇聯走向解體。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見此形勢躊躇滿志。1990年9月11日,美國總統老布希在國會參眾兩院的聯席會議上,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標。1991年,老布希又在國情咨文中明確提出了要由美國來領導建立世界新秩序。
1992年1月31日,安理會應英國的倡議,在紐約舉行了首腦會議,討論如何鞏固和加強聯合國在處理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及作用。我當時擔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兼發言人,隨同李鵬總理出席了安理會的這次首腦會議。在現場的感覺是,英國倡議召開這次首腦會議實際上是要配合老布希提出的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問題。李鵬總理在會上發言,代表中國政府闡述了中國關於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立場。
冷戰結束後,美國和西方的精英階層欣喜若狂、得意忘形,認為蘇聯解體表明西方是冷戰的勝利者,「歷史終結了」,他們可以把自己的那一套推向全球,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然而,世界的多樣性是客觀存在,要把全世界都改造成美國那個樣子是不可能的。冷戰結束以來,世界沒有按照西方所希望的方向變化,而是沿著自身發展的軌跡前進。一批發展中國家在迅速崛起,國際力量對比發生重要變化,國際關係的重心正在從大西洋向太平洋轉移。
第三次關於建立世界秩序的討論,大概可以說是由基辛格新著《世界秩序》引發的。2014年10月中旬,亞洲協會在美國召開了一場題為「亞洲的崛起和我們共同的未來」的研討會,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和我應邀出席了會議。基辛格在會上發表了講話,介紹了他新書的觀點。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書中強調指出:「美國和中國是世界秩序兩大不可或缺的支柱。」基辛格還認為,美中兩國要坐下來談如何構建21世紀世界秩序。
你不能不佩服基辛格博士的洞察力。他看到了亞洲的崛起,中國的大發展,認識到美國已不可能單獨來主宰世界事務。在新世紀建立世界秩序,美中兩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當然是關鍵。
看來全球一場關於世界秩序的討論方興未艾,我們必須認真對待。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上,過去從來沒有人來找過我們討論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過去幾百年的世界秩序,是西方主導建立的,他們也從來沒和世界其他各國商量過。現在,人家要找我們來討論建立世界秩序的問題,這是世界大變化、中國大發展帶來的結果。對於中國而言,這既是機遇,更是責任。這也是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一種承認。1991年,中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僅為3794億美元,美國是6.17萬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的16倍。2013年中國的GDP上升到9.24萬億美元,美國為16.8萬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的1.8倍。小平同志講,「發展是硬道理」,這是千真萬確的。
21世紀世界秩序的建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全球大討論是第一步。如果我們不參與這場討論,那就等於我們自己放棄了話語權,放棄了為建立世界新秩序做貢獻的機會。那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也無法向世界和子孫後代交代。
今天到了我們中國人應該仔細思考如何建立21世紀世界秩序的時候了。我以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方面要繼承毛主席、周總理、小平同志給我們留下的好東西,那就是經過戰後歷史考驗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小平同志明確指出,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國際政治和經濟新秩序。這個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
在21世紀建立世界秩序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支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潮流,大力推動各國在利益匯合點的基礎上發展合作,建立多層次、多領域的利益共同體,使人類的相互依存度不斷加深,這是世界走向和平與繁榮的根本保證。同時我們要堅決反對冷戰、對抗、衝突、仇恨的潮流。我們這樣做,既是考慮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考慮全人類的根本利益。我相信,我們同世界各國一道,推動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就一定能夠在21世紀建立一個有利於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世界秩序。
《如何做大國:世界秩序與中國角色》
作者:吳建民
推薦閱讀:
※《政治秩序的起源》
※龐中英:亞洲地區秩序的轉變與中國
※國際金融專家:亞投行瓦解美國主導世界秩序
※沉痾遍地:人們會最終投向秩序的懷抱?
※王國勤:中國經驗與亨廷頓「政治秩序模型」的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