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管孩子的時候,請別跟我對著干好嗎?
一路走來,哪個媽媽不曾被「過來人」指指戳戳過:「孩子這麼小就給斷了夜奶,你這媽當的也太狠心了,馬無夜草不肥,小孩子不吃夜奶,身體能好嗎?」「孩子今天不願意去幼兒園就不去嘛,一兩天又不會耽誤什麼事兒,寶貝別哭了,奶奶帶著去買好吃的。」「哎呦多大的孩子啦,怎麼還不把尿呢,大夏天穿紙尿褲不怕把小JJ捂壞嗎?」「我生了幾個小孩子,從來沒上過什麼早教班,沒買過什麼玩具,現在不也都挺好的嗎?」內心再強大的媽媽,估計都無法將這些語言忽略不計。要是出自小區大媽或者路人甲乙丙丁,還能無視,左耳聽右耳入,心情不好還能直接不甩他們。煩就煩在要是出自婆婆、親媽,或者老公,這個情況就另當別論了。就好像媽媽一直在帶娃的一線衝鋒陷陣,辛辛苦苦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給孩子立規矩,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看到一點點收穫的時候,突然被自己最親密里的人親手攪亂了,這種委屈,說多了都是眼淚啊~
米粒媽收到過一位媽媽的留言,看時間應該是半夜寫的,情緒特別激動,簡直字字泣血:她和老公都是大學老師,都教同一門專業,但是對於自家娃的教育,卻有著截然相反的態度。她奉行「有原則地控制好過無原則地放手」的教育理念,希望兒子處處都的第一,發現兒子對樂器感興趣,馬上順水推舟地給孩子報了幾十萬的天價鋼琴班,每周風雨無阻,雷打不動地送孩子去上課。可他老公是個「貓爸」,提倡「快樂至上」。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倆人沒有達成一致,老公還處處跟她唱反調。要他監督孩子在家練琴,十次九次到最後都是帶著孩子一起瘋玩。更誇張的是,有一次,她讓孩子必須先把大段的英文故事背誦下來,然後才能玩遊戲。哪知道前腳剛走,後腳老公和孩子就把書扔到一邊,父子二人大搖大擺出門看電影去了。爸爸媽媽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兩人對著干,教育孩子上沒能達成一致,導致的後果就是:誰寵著我,就是我的靠山;誰管著我,那人就面目可憎。育兒路上觀念的不一致是相當普遍的現象。爸爸和媽媽可能會出現不一致,媽媽和奶奶可能會出現不一致,奶奶和外婆可能會出現不一致,就連小區大媽育兒理念也還截然不同呢。這些不一致全都作用到一個孩子身上,那麼問題就來了:降低父母的威信,破壞教育的成果就像上面來吐槽的媽媽,她和老公沒能統一觀念,一個冷,一個熱,一個嚴厲,一個親和,這是要在孩子面前上演冰與火之歌的節奏嗎?
最致命的是,兩人的觀念互相否定,孩子會選擇自己傾向的一方,疏遠另一方。當爸爸媽媽發生爭執的時候,孩子就會對父母感到失望,父母在TA眼中,威信掃地,教育效果為0,危害力負無窮。孩子容易變成兩面派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爸爸向左,媽媽偏偏向右,孩子則會瞬間懵圈。但孩子具有本能的自我保護心理,他會進行選擇,去尋找自認為對自己有利的一方,誰對自己有利就聽誰的。會對以後的健康成長、人際交往、婚姻家庭、事業等會埋下隱患。削弱孩子自控能力的發展自控能力,就是一個人控制和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這個能力需要從小培養,而且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幫助。舉個栗子,比如孩子喜歡打人,總是把其他小朋友揍哭。父母一直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不能欺負別的小朋友,孩子就會清楚的意識到自己錯了;在修正自己行為的過程里,孩子的自控能力就得到了發展。相反,如果爸爸媽媽告訴孩子不能打人,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卻意見向左,當孩子再遇到同樣的情況,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就更別提改正自己的行為了。
其實,夫妻之間,長輩之間,育兒觀念不同,並且引發磕磕碰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都不肯退一步海闊天空,必須分出個子丑卯酉。當有了矛盾的時候,該怎麼做呢?明確管孩子這件事,誰說了算管教孩子的最佳人選,一般來說是媽媽。「十月懷胎」「帶孩子時間最多」都決定了媽媽的話語權。而且,媽媽心思細膩,也更願意在教育孩子上多學習,多實踐。當然並不是其他人不能管孩子,爸爸和長輩也一樣愛孩子,只是大家分工不同,沒必要在孩子面前爭得面紅耳赤,不管誰輸了,都會削弱他在孩子心中的分量。讓專家替我們發聲
隔代育兒會發生碰撞,無論是丈母娘還是婆婆,小到一瓶奶,大到教育方式,都是你們愛與恨並存的導火索 。
推薦閱讀:
※圈內少有的痴情好男兒,甘為他人養孩子
※不陪孩子做吐幾輪作業,哪有什麼資格談人生!
※孩子不聽話,家長怎麼辦?
※100個教子智慧99:推翻孩子身上的「大山」
※角膜塑形鏡有沒有副作用?適合多大以上的孩子?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