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歷史】第21章 我國上古時期的婚姻制度

中國最先的婚姻制度都是流行族內通婚的,即兄弟姐妹等發生關係孕育後代。其實不僅僅是中國,根據古人類學家的研究幾乎世界上所有古人類都是如此。但這種情況已經是很久遠很久遠以前的事了,那時的人類多半還處於智人時期。

後來人類經過發展覺得族內通婚實在不妥,這便出現了群婚制。所謂群婚制就是一個部落的男女與另一個部落的男女通婚,但不是一對一的,而是多對多。這個怎麼解釋呢,比如A部落的女人可以與B部落任何男人發生關係,生下孩子後歸A部落所有,然後A部落這個女人又可以找B部落其他男人再發生關係。A部落的男人也可以和B部落的任何女人發生關係,生下的孩子歸B部落所有,只是男人沒有懷孕期不需要等待,所以第二天他又可以找B部落其他女人發生關係。反之,B部落亦然。這樣久而久之造成的現象便是這個部落的血脈都是別的部落的。

群婚制雖然有些「淫亂」的感覺,但比起族內通婚算是進步了許多,而且這樣也有利於人口的發展。

群婚制後出現了對偶制,即一女配一男,一男配一女。但並不是永久的,只在一個時間段內是這樣,過了這個時間段倆人便分開了,彼此又找其他的配偶對象。總之,早期的古代社會都是母系氏族社會,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孩子的舅舅對其承擔撫養權,扮演父親的角色。母系氏族社會持續了很長時間,有幾十萬年之久,這個時候的社會發展非常緩慢,直到後來男人起了主導作用社會才迅速發展起來。我們可以發現遠古的姓氏常常帶有女字旁,如「姬」「姜」「姒」「媯」等,這些都是中國百家姓最早的幾個姓。這是因為在母系氏族社會孩子出生都隨母姓的緣故。母親氏族社會的形成主要就是因為孩子不知道父親,只知道哺育他們長大的母親。女人在當時就如同蜂群中的蜂后一般,擁有絕對權威,而男人就如同蜂王一般負責繁衍後代卻沒有實權。再後來有了跟現在一樣的一夫一妻制,這個時候的社會趨於男女真正的平等。這時人們既知道自己的母親也知道自己的父親,可謂一家人其樂融融。再後來由於男人擁有更強的力量,在勞動生產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其社會地位開始發生轉變——男人社會地位大大提高,女人社會地位進一步下降。這個時候社會已經開始轉向父系氏族社會了,而男人們在配偶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已經不能滿足只有一個女人的現狀。一夫多妻制開始出現。於是,當這種情況發展到極致的時候便出現一個規矩,一個女人出嫁還得帶上她的妹妹或者侄女一同嫁過去。所以我們就不必疑惑為什麼娥皇和女英兩姊妹一同嫁給了舜帝,實際上女英就是隨他姐姐娥皇給帶過去的。

從「五帝」時代到夏、商、周三代「侄娣從嫁」的習俗都還存在。後來雖然沒了侄娣從嫁的習慣但一夫多妻制卻保留下來,並一直存在了很長很長的時間……

大嘴侃歷史微信號 dazui100

推薦閱讀:

珍貴歷史照片:百年前(1870-1875年間)古老埃及下
【歷史】無處不在的近代化
春運的「黑歷史」。。。
孫悟空和東方朔是最佳拍檔
註定是歷史悲劇人物的蔣經國:我不會拿原子彈打大陸同胞,兩岸終究必須統一

TAG:歷史 | 婚姻 | 制度 | 婚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