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在北京兩店同開,為何蘋果、星巴克、7-ELEVEN淪為雨中背景板?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零售老闆內參」(ID: lslb168),作者:房煜;36氪經授權發布。
核心導讀:
喜茶為什麼不用自動叫號機解決排隊問題?
創始人是90後,但是喜茶卻放棄了網上下單,為什麼?
投資方IDG認為喜茶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今天(8月12日)早上大約10點,新式茶飲代表「喜茶」正式進入北京,在北京朝陽大悅城和三里屯兩店(其中三里屯為黑金店)同時開業。在去三里屯店的計程車上,廣播里正在播放北京今日天氣黃色預警,司機們應該如何防範冰雹的消息,筆者想,這種天氣情況下,喜茶在上海和廣東的排隊盛況可以打住了吧。
結果到了三里屯,情況是這樣的。
這家喜茶店就在三里屯蘋果旗艦店的隔壁,臨近中午時,排隊延長到了更遠的地方,排出了一個S型,將相鄰的另一家店正好圍住。
看來當紅網紅店的名聲確實不是蓋的。筆者12點36分到達喜茶三里屯店,當時店內叫號系統已經叫到了166號,當日每人限購三杯,按此推算,上午兩個小時時間,喜茶這家店大約已經賣出了500杯茶。1點14分筆者離開,排號到了212號。
還是那個問題,喜茶究竟為什麼火,又能火多久,小編冒著大雨,給你帶來現場的體悟與分析。
排隊之爭:何不談一場高性價比的戀愛
至少在今天看來,瓢潑大雨也沒有澆滅人們來喜茶排隊的好奇。三里屯店外恰是遮擋處可以避雨,但是在朝陽大悅城店外,避無可避,人們居然真的撐傘排起了長隊,只是可憐了相鄰的星巴克與7-Eleven。
此前在知乎上,曾經有高票答案談及喜茶的排隊問題時,警告喜茶「不過要分透支消費者的熱情」,並稱喜茶不用排號機等技術方式解決排隊問題是匪夷所思。
喜茶工作人員回應說,以前喜茶也用過叫號機,用戶領了號可以先逛街,等叫到了回來買茶,但是事實上很多人走了就不願意再回來,做好了的茶就浪費掉了。由此喜茶決定,不再用叫號機。
在今天三里屯的現場可以看到,喜茶方面特意聘請了保安,並像機場計程車等候區一樣拉線規範引導排隊人流,同時杜絕插隊現象。「其實插隊也沒有用,」喜茶工作人員介紹說,因為每個進入等候區的人都會先領到一個號,結賬時要出示,插隊者是拿不到號的。在排隊的過程中,雖然沒有海底撈式的服務,但是工作人員會給每個人發一個小傳單,可以先選中心儀的茶飲,加快結賬速度,同時廣發會員申請單,很多人排隊沒事幹,就加入了會員。
最為驚奇的是,雖然等待時間很長,但是排隊中卻少有人煩躁不安,女孩子大多在顧影自憐的自拍,或者直接拍喜茶的門店和別人拿出來的茶飲,然後發朋友圈,隊伍中的男士一般都是陪女伴而來(是不是自己的女朋友就不知道了),負責拎包,當人肉沙發,陪著嘮嗑,也基本沒有時間閑著。換句話說,一般你看到一個人來排隊的,不是今天要寫稿的記者,就是黃牛了。
喜茶的工作人員半開玩笑說,來喜茶談戀愛是性價比最高的。據說真有借著排隊來談戀愛(泡女生)的,而且據以前的門店粉絲講,有因為排隊成一對的。因為女孩子會覺得,一個男生肯陪自己排幾個小時隊買一杯茶,至少在溫柔體貼這一點是合格了,男生也高興,總共才花了兩杯茶的錢,比請吃飯看電影還便宜。
排隊表面上是為了獵奇,是嘗鮮,最終也是為了social。
事實上,排隊筆者以為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買了茶的人會很快離開,因為喜茶開的不是孤店,一般在購物中心或者商圈內,可逛的地方很多,另外,門店不大,可看的可拍照的在排隊時看夠了,拿了茶會趕快離開。
這一點投資人也喜歡,不能說翻台率,但是至少坪效很高。投資人看到了喜茶的綜合價值。在2016年8月的時候,喜茶獲得了IDG資本和投資人何伯權1億元的A輪融資,「你仔細看一下街邊的茶水飲料,真正(像喜茶一樣)採取管控比較好的方式運營,提供產品質量可控,給年輕人帶來好的體驗的(品牌),幾乎找不到。」IDG資本方面對《零售老闆內參》APP(微信ID:lslb168)表示,當時IDG資本的合伙人聯盟給予了喜茶很高的評價。
選址:三大巨頭作陪,並非偶然喜茶這次兩店同開,避免了誰是北京第一店的爭議。但是讓人吃驚的是,喜茶如今已經具有了拿到核心商圈黃金鋪面的能力。
在三里屯太古里,那裡的蘋果旗艦店在蘋果自身系統中也是金牌店鋪,而這次的喜茶三里屯店正好與蘋果店做鄰居。
而在朝陽大悅城,喜茶的「左鄰右舍」更是大名鼎鼎,一邊是星巴克,一邊是7-Eleven。一家是重新定義了咖啡的咖啡館,一家是便利店的代名詞。
對於選址,喜茶方面對《零售老闆內參》APP(微信ID:lslb168)表示,喜茶受到過很多邀請,但是喜茶有自己的開發拓展團隊,並不是來者不拒,對於喜茶而言,首先要考慮的還是城市的商圈氛圍,選好了商圈,再來選擇位置。
而三里屯和北京朝陽大悅城,也是年輕人認為比較酷比較潮的地方。
喜茶朝陽大悅城店
不過,筆者懷疑,三里屯店選擇緊鄰蘋果店,也是另有深意。此前,喜茶創始人聶雲宸接受《零售老闆內參》APP(微信ID:lslb168)採訪時曾經提過,他本人非常喜歡喬布斯,在創業喜茶之前,他也曾經開過手機店。可以想見的是,喬布斯喬幫主給這位年輕創業者留下了很深的影響。
喜茶三里屯太古里黑金店
聶雲宸曾經說,要當自己開的是世界上第一家奶茶店那樣去開店。這個確實有點喬布斯的勁兒,喬布斯研發iphone,也是視當時市場上的其他手機為無物。
在喜茶內部,據說聶雲宸自己是研發產品的最核心力量,除了已經面世的爆款金鳳茶王,聶至今仍舊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產品研發和調試上。他本人非常相信一萬小時定律,認為自己花了足夠的時間在茶這件事上,就一定能做好。
至於星巴克與7-Eleven,喜茶與他們相鄰或許也並非偶然,甚至有人就認為,未來星巴克和喜茶,或者會成為「競爭關係」。
按照星巴克的計劃,從2016年到2021年,星巴克至少要在中國再開5000家店。在商務休閑市場,星巴克已經擁有了足夠強勢的品牌和先發優勢,但是在爭奪年輕消費者的戰役上,無疑,以喜茶為代表的新一代茶飲品牌將是強有力的挑戰者。
如果你問我,在喜茶門店外的凄風冷雨中坐了半個小時(因為不想排隊)的最直觀感覺是什麼,那就是,這是一個同齡人服務同齡人的生意。
在門外排隊的喜茶消費者大都看起來非常年輕,有不少是年輕情侶,喜茶工作人員甚至因此可以判斷出隊伍里是否有黃牛,因為黃牛的年齡整體要偏大,而且黃牛一般的穿著和背包也與年輕人不同。同樣,為這些年輕人服務的店員也都十分年輕,喜茶方面告訴我,喜茶員工有很多90後,當然,也有很多廣東人。
星巴克的厲害之處它定義了什麼是「星巴克的咖啡」,那麼喜茶有沒有能力定義「喜茶的茶」?至少喜茶一直在努力朝這個方向走,所謂奶蓋茶都已經是過去時,喜茶研發團隊仍舊在不斷調試新口味,嘗試推出新品。
很多人認為喜茶等於奶蓋茶,因此門檻不高,聶雲宸在IDG資本消費峰會現場說的這段話可以對照理解下:「任何產品的壽命是有限的,奶蓋茶品類也終會過時。所以喜茶的定位不是『茶飲年輕化的產品』,而是『茶飲年輕化的整套文化』,是這種文化凝聚到很多喜歡我們的消費者。」
這裡說的茶文化,和傳統茶藝不同是去掉了很多表演的成分,即所謂茶道的道具,更具有快消品屬性。
很多人說喜茶是奶茶的消費升級,但聶雲宸不這樣認為:「喜茶是傳統茶飲的年輕化。我們打造的芝士奶蓋茶,重點不是上面那一層奶蓋,而是為了把原本奶茶中的『奶』和『茶』分開,嘗到下面那杯純茶。」
而對於7-Eleven,看上去與喜茶交集甚少,不過,7-Eleven一直被稱作製造型零售企業,通過把控供應鏈,提供一些差異化的商品,走進一家7-Eleven,貨架上會有專門的「自有品牌」「自創商品」區域,這也是7-Eleven的殺手鐧。據《零售老闆內參》APP(微信ID:lslb168)了解,現在喜茶也在設法延伸到產業鏈上游,與茶的產地合作,包括茶的種植與土壤改良。
喜茶方面強調,喜茶的目標是成為一家新式茶飲品牌,而不是「賣茶飲的連鎖店」。這也是聶堅持開直營店,不放開加盟的核心原因。一個茶飲品牌和「賣茶飲的連鎖店」究竟有何區別?筆者認為,核心區別就在於茶飲品牌的競爭力在於產品力,而連鎖店更重要的是規模和覆蓋能力。
這也是本文前面援引聶雲宸的話中反覆強調的:喜茶的核心是茶,不是奶蓋,更不是門店規模。
當然,現在的喜茶也加快了開店的速度,如何保持快速奔跑但初心不變,這要看創始人的把控力。
「堅定的保持直營是極其困難的選擇。直營店的好處是控制的比較好,壞處是速度沒有那麼快,市場出現火熱和巨大需求的時候,你的選擇是收加盟費、馬上鋪開,還是精耕細作,保持匠心,這是很艱難的選擇。」喜茶的A輪投資方——IDG合伙人連盟說。
探店結論:喜茶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第一條:年輕的創始人和創始團隊。
作為非90後的媒體人,筆者並不喜歡有些年輕人的優越感,事實上,也有一些90後創業項目因為創始人的原因給外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年輕人和年輕團隊的成長空間更大,天花板更高,最主要的是,他們懂自己的這一代人,就像聶雲宸說的,他懂90後,因為他自己就是90後。毫無疑問,聶雲宸本人是喜茶的核心競爭力。
喜茶創始人聶雲宸
聶雲宸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他的少年老成,聶雲宸本人比較低調,也不喜歡見媒體,認為媒體寫的東西大多意義不大(好傷心)。但是聶雲宸另外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比如作為一個所謂的移動互聯網原住民,很多人都提到,聶雲宸卻並不迷信互聯網工具、技術和數據,喜茶曾經嘗試過像很多品牌一樣網上下單,但很快就放棄了。聶認為外賣模式破壞了喜茶的體驗感。
對於數據分析,「他也會看數據,卻不會把數據當做決策的依據,因為他說,一種茶賣的好,可能是名字起的好,不是茶好,一種茶賣的不好,可能是擺放位置不對,不是茶不好。」一位喜茶內部人士說。相反,與其看數據,聶最相信的是顧客的直接反饋,在江門開小店時,有的顧客當面出於禮貌說茶不錯,第二天卻去了隔壁家買茶,聶會追著對方問,問對方不滿意的原因。在網路上,聶會特別認真的看所有對喜茶的差評,然後尋找對策。
第二條:打造精緻時尚的流行。
不可否認喜茶迎來了自己的「引爆點」,在很多人看來,喜茶的興起首先得益於新式茶飲這個大風口的來臨,但是就像餐飲市場上熱點切換很快,飲品市場上同樣也有流行與過時之分,比如前幾年的果蔬飲料。喜茶能否把一個流行品變成日常消費高頻的品類,才是長久經營的關鍵。
筆者注意到一個現象,現在喜茶提供的茶飲品種並不太多,在20種上下。創業5年來,喜茶大概前後推出過40多種產品,現存的產品是精心挑選後的結果。喜茶在這個過程中淘汰替換了一些定位重複或者市場不佳的產品,現在的產品其實每一款都有它的賣點,比如金鳳茶王,是聶雲宸本人研發的產物,可以說是真正的店長推薦。再比如四季春,來自台灣南投名間鄉經過輕發酵,口味冰爽飽滿。再比如黑金限定款:黑金限定,是喜茶黑金店獨有的限定款茶飲,甄選手沖級別珍貴茶底,前調清雅,主調醇厚。芝士奶蓋十分濃郁,45度大口與茶底一起喝下,層次分明,帶來美妙的體驗。奶蓋上撒著的可可粉,也在觀感上增添了黑金店的氣質,多重口感帶來豐富享受。
聶雲宸曾經提過,過去很多街邊的奶茶店,店員只是死記住奶茶的配方,並不真正懂得茶飲。喜茶是希望用匠心精神來做年輕人喜歡的茶飲,這也是喜茶希望打造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對於喜茶而言,它沒有刻意追求流行,但是有一點,它會刻意追求迎合年輕人的喜好。
第三條:學習連鎖企業的流程化管理。
在喜茶的三里屯門店,大約有10餘名員工,每個人的職責任務都不一樣,有明確分工,每個人明確只負責一個任務,比如,泡茶、蓋蓋,加冰,貼標籤等。在櫃檯之後,完全是流水線作業。
這樣的操作,顯然有了快餐標準化流程的影子,在管理方面,顯然喜茶很快脫離了手工作坊的模樣,向連鎖化、規模化、可複製化發展。
喜茶方面表示:希望未來一年會新建一個培訓學校,這個學校有兩方面任務,第一,為門店輸送一些基礎性的員工,做一些基礎的培訓。另一方面,希望從門店回饋到學校,把門店中做得比較好的員工,會到學校做一個關於茶方面的培訓。
有了系統的培訓和成熟的門店管理流程,才有快速複製擴張的可能。今年年底,喜茶計劃開到100家店。
最後,對於喜茶的精髓,聶雲宸概括了7個字:酷、靈感、禪意、設計。
對於禪意這一點,聶曾經解釋過:「茶文化在古代有一種功能性的需求,茶和酒是古代的文人墨客啟發靈感的工具,跟很多的詩詞伴隨在一起,茶對我也是有啟發靈感功能性的需求,同時也是我們做的事情的靈感,也是圍繞著創業的過程很多新品的研發和風格的引進。而禪和茶是密不可分的,古代開始禪和茶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在茶文化裡面提取的理念,所以提煉出來我們的理念。」
聽起來,這真的不像一個90後說的話。
原創文章,作者:零售老闆內參,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36kr.com/p/5087818.html推薦閱讀:
※《蘋果》作者拉辛斯基,寫的新書剖析了 Uber 這個公司
※「蘋果」「林檎」說
※如果中國有可以與IOS分庭抗禮的操作系統,蘋果還敢強勢下架APP?
※從《蘋果》的設計歷程看喬布斯
※蘋果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