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在台引轟動不應涉及政治因素
《我是歌手》在台引轟動不應涉及政治因素
[14286] (2013-04-15)
台灣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談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節目,他認為台灣民眾應警惕大陸的「入島入戶入腦」以及「表揚大陸、唱衰台灣」的現象。(中國網4月14日 )
《我是歌手》是湖南衛視引進的大型歌手音樂對決電視節目,收視率自然不在話下。製作精良,創意新穎,高手雲集,在台灣這個熱愛文娛的地區引起轟動也就不足為奇。況且兩岸本就是一家,語言相同,文化相通,加上兩岸的經濟貿易往來,並且正處於和平穩定發展的時期,觀眾對同一個電視節目產生強烈共鳴實屬正常。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的話反而給人以「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也反映出民進黨內的心虛狀態,以及對台灣民眾的不信任感。文化的傳播應該是自由的,認為大陸的一台節目就會「入島入戶入腦」,按此邏輯,豈不是大陸應該一律禁止台灣地區的歌手或演員來內地,世界範圍內的文化活動都應該禁止在各國傳播?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本身的內涵就很豐富,繼《我是歌手》之後,還有很多諸如《中國星跳躍》、《非誠勿擾》、《職來職往》、《一戰到底》等有趣或有內涵的節目,《我是歌手》的成功並非是大陸電視的個例。
文體娛樂的繁榮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媒體轉播,報紙轉載,符合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律,不應該有政治因素的干涉。「表揚大陸,唱衰台灣」的說法沒有科學性和根據可言。文化本身就不應該比較孰優孰劣,各種文化都應該是平等對待。
同樣是在台灣,當被記者問及關於《我是歌手》節目的看法時,台灣「文化部長」龍應台強調「如何讓歌手的光芒能被看見」。的確,《我是歌手》節目讓很多不曾被媒體廣泛曝光但具有很高歌唱水準的歌手被大家熟識,當然,也包括很多台灣地區的歌手,比如黃綺珊、彭佳慧等。大陸巨大的市場為許多歌手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台灣民眾有選擇的自由,文化發展需要兩岸共同的努力。台灣民進黨提醒民眾警惕《我是歌手》轟動過大的現象,無異是「杞人憂天」。
江西財經大學 祁琪
《聯合早報網推薦閱讀:
※鄧麗君的演唱會場次遠不如張學友陳奕迅周杰倫張國榮多,為什麼其樂壇地位卻往往被業內人士認為在這些人之上?
※從製作和錄音的角度說,所謂的現場歌手和錄音室歌手,有什麼區別,分別被要求有哪些特質?
※你為什麼喜歡陳奕迅?
※為什麼好聲音等音樂選秀節目中選手很少選周杰倫的歌?
※如何評價後弦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