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西醫對骨質疏鬆症的認識及治療方法

【關鍵詞】 骨質疏鬆症 骨痹 骨痿 病因病理 預防 中西醫治療 一 骨質疏鬆症 (一)中醫學無「骨質疏鬆症之病名,對骨質疏鬆症的現代認識也只是在十餘年的事,然而縱觀歷代中醫文獻對骨病的描述與記載甚為豐富,有骨痿、骨枯、骨痹、骨蝕、骨極、歷節等。根據所述及臨床癥狀及發病機理,筆者認為,骨質疏鬆症與「骨痹」骨痿等頻為相似,且與「骨痿」更相近。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量減少,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繼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性增高的系統性骨骼疾病。臨床以腰背疼痛,身長縮短、駝背,甚則骨折為主要表現。 (二)骨質疏鬆的發病率與性別、年齡、種族、地區等因素有關。女性多於男性。比例為2:1。在60歲以上老年人中,發病率為20%-30%。據筆者結診初步統計,目前,每天大約50%以上就診的病人都患有骨質疏鬆症。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多及壽命延長,骨質疏鬆及骨折併發症有顯著上升趨勢,骨質疏鬆已成為不單純是一個醫療問題,而且也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依據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表現,應屬於中醫「骨痹」「骨痿」的範疇。 (三)中醫《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七歲骨氣盛,齒更髮長……四七筋骨堅,髮長根,身體盛壯……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表明本病的發生,發展與「腎氣」密切相關。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腎精的盛衰決定骨的生長、發育、強勁、衰弱的過程,腎精充足,則骨髓化生有源,骨骼得以滋養而強健有力,若患者年邁,天癸已竭,或因他病日久,房勞過度,稟賦不足,腎精虧虛無以養骨,骨枯髓減,經脈失榮,氣血失和而致腰背酸痛乏力,《靈樞·本神》「脾氣虛則四肢不用」,《素問·痿論》「治痿獨取陽明」亦說明了脾在發病中的重要性。脾為後天之本,主四肢百骸,先天之精有賴於後天之脾胃運化水谷精微的不斷充養,若飲食失調,饑飽失常,或久病卧床,四肢少動,脾氣受損,運化無力,氣血乏源無以化精生髓,骨枯骨痿,經脈失和而發本病,甚者可致畸形和骨折。 二 西醫 現代西醫學根據有關基礎性知識疾患而將骨質疏鬆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骨質疏鬆約佔90%,又可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Ⅰ),老年性骨質疏鬆(Ⅱ)以及青年特發性骨質疏鬆。繼發性骨質疏鬆多因為內分泌失調疾病。各種原因所致的身體廢用,某些遺傳性結締組織病,營養不良等引起破骨細胞活性增強或成骨能力減弱,導致骨吸收的速度快於骨形成的速度,最終使骨量養活,而發生骨質疏鬆。 三 病因 中醫認為本病發病與脾腎兩臟有關。《靈樞·本神》有「脾氣虛則四肢不用」,《素問·痿論》有「腎者」水臟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之說。 四 病機 骨質疏鬆症《骨痿》的基本病機乃「骨枯而髓減」。筆者認為,所謂「骨枯」可以理解為骨質稀疏鬆脆,所謂髓減,可能是紅骨髓轉變成黃骨髓。 (一)腎主骨,腎虛致骨痿,「骨者,髓之府」,腰者,腎之府。「腎主骨」,「腎」與骨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繫。若腎精不足或虛衰,則導致骨質疏鬆症(骨痿)的發生。 (二)脾主肌肉,脾虛致骨痿。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充養腎精,所謂「腎之合骨也,其榮在發,其主脾也」。(《素問·五臟生成篇》)「脾主身之肌肉」(《素問·痿論》)肌肉豐滿壯實,乃骨骼強化的力學保證。若脾氣虛弱,運化不力,脾精不足,則腎精乏源,而致骨痿,脾氣虛弱,中陽不振,氣血不足,津液不布,肌肉削瘦,倦怠乏力,肢華痿弱不用而致骨痿。 五 骨質疏鬆的治療 中醫對骨質疏鬆的辯證治療,患者大多因腰脊疼痛或並發骨折而就診。根據「腎主骨」,脾腎為先天之本的理論,筆者在臨床多採用補腎健脾的方法,在治療上當遵古訓,「虛則補之」以調補脾、腎為主。 (一)脾氣虛弱,腰脊疼痛,活動不利,四肢疲憊,身漸佝僂胸悶氣短,納呆、頭暈目眩,納谷不力,腹脹便溏,舌淡唇白,脈細數。 方葯:加味四君子湯合四物湯 紋党參20g,生黃芪30g,土茯苓10g,生當歸10g,炒扁豆15g,杭菊花15g,撫川芎10g,熟地黃15g,焦白朮10g,灸甘草6g。 加減:胃脘脹滯加廣陳皮6g,西砂仁6g(後下)食積停,滯加神曲10g,麥芽10g,山楂10g,雞內金10g;血虛者加何首烏15g,枸杞子15g,雞血屯15g。 (二)脾氣虛弱,腰背疼痛,活動不利,四肢疲憊,身漸佝僂,胸悶氣短,納呆,舌淡苔薄白,脈虛弱無力。 方葯:參苓白朮散加減,白扁豆10g,紋党參10g,焦白朮10g,土茯苓10g,懷山藥10g,蓮子肉10g,薏苡仁10g,羅桔梗6g,西砂仁6g,大棗4枚,炙甘草6g。 加減:若見飲食不佳,胃脘不適者,可加山楂、厚朴、麥芽等。 (三)腎虛骨痿,骨折前或骨折後腰脊酸痛,骨折處及全身多處骨骼不同程度壓痛,膝軟無力,牙齒鬆動,頭暈耳鳴,舌淡無苔,脈沉細。 方葯:腎氣丸加減 炮附子10g,熟地黃20g,山萸肉10g,懷山藥10g,土茯苓10g,粉丹皮10g,懷牛夕10g,健澤瀉10g,廣三七6g,上肉桂(泡服)。 加減:若納差加谷芽10g,山楂6g,以健脾消食,便秘者可服麻仁丸6g或潘瀉葉5g(泡服) (四)腎虛血瘀,傷處痛有定處,痛如錐刺,拒按,頭目眩暈,心煩不眠,潮熱盜汗,便秘或黑漆便,舌質淡黑,有瘀斑,脈細澀。 方葯:六味地黃丸加味 熟地黃20g,懷山藥15g,山萸肉15g,粉丹皮10g,土茯苓10g,健澤瀉10g,土別蟲10g,生大黃6g,廣三七6g。 加減:腫脹甚加淮木通6g,澤蘭葉10g,利水消腫合併神經損傷者加生黃芪30g,威黃仙10g,制蜈蚣二條,蘇地龍10g,補氣活血,通經活絡,大便秘結,腹脹滿加生大黃6g(後下),鵝枳實10g通腑瀉熱。 (五)腎陽虛損,腰脊、膝關節等處冷痛,伸屈不利,形寒腳冷,肢體痿軟,頭目眩暈,精神倦怠,溲頻清長,或小便不利,大便溏瀉,舌淡胖苔薄,脈沉細無力。 方葯:右歸丸 熟地黃20g,山萸肉10g,懷山藥10g,枸杞子15g,菟絲子10g,炮附子10g,川杜仲10g,上肉桂3g,鹿角膠15g(烊化),片當歸10g。 加減:陽衰甚者可加巴戟天10g,淫羊藿15g,補腎壯陽,大便溏泄者減熟地黃20g,片當歸10g等滋潤滑膩之品,加紋党參15g,焦白朮10g,薏苡仁20g,益氣健脾,滲濕止泄,五更泄瀉者,可合用四神丸6g(補故脂,肉豆蔻,山萸肉,五味子,生薑,大棗)以溫脾暖腎,固腸止泄,小便不利加車前子10g,土茯苓10g,健澤瀉15g,以滲濕利尿。 (六)腎陰虧損,腰膝酸痛,纏綿不已,動作遲緩,足痿無力,頭目眩暈,耳鳴耳聾,失眠多夢,發脫齒搖,健忘恍惚,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干,顴紅,溲少便干,形體消瘦,舌紅少津,脈細數。 方葯:左歸丸 熟地黃20g,山萸肉10g,菟絲子10g,懷山藥10g,懷牛夕10g,枸杞子15g,龜板膠15g(烊化),鹿骨膠15g(烊化)。 加減:虛火較甚,潮熱,口乾,咽痛,脈細數者加肥知母10g,川黃柏10g,地骨皮10g,滋陰瀉火,眩暈耳鳴可加牡蠣20g(先煎),磁石20g(先煎),重鎮潛陽,失眠者合用硃砂安神丸(黃連、硃砂、生地黃、歸身炙甘草)降火安神,大便乾結加生地黃10g,麻仁10g,當歸10g,滋陰潤腸通便。 現代醫學認為骨質疏鬆的發生與性激素等的減少,鈣的缺乏有關。所以除上述中醫治療外,還可選用西醫的藥物。 (1)鈣的補充 對骨質疏鬆者,補充鈣劑可使鈣的負平衡轉為鈣的正常平衡,如吸收正常,每日給予1-1.5g即可,在各種鈣劑中以碳酸鈣2.5g(40%)較好,每日只需2-3片,也可口服乳酸鈣7.7g(13%)也有人以葡萄糖酸鈣靜脈間歇注射12次,以治療特發性骨質疏鬆,每次劑量以每kg體重15mg鈣計算,溶於5g葡萄糖溶液1000ml內,4小時滴完,但單獨使用對老年性骨質疏鬆效果不很理想。 (2)營養與體育療法 由於骨質疏鬆時骨骼蛋白質和鈣鹽均有損失,故應適當補充飲食中的蛋白質、鈣鹽以及各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D、C有一定幫助,應鼓勵病人作適當的體力活動,刺激成骨細胞活動,以利於骨質形成。 目前,從全世界範圍看,老年人即60歲以上在整個人口的比例呈上升趨勢,人的壽命也越來越長。骨質疏鬆,尤其是女性隨年齡增長而加重,因此,對骨質疏鬆的預防應看作是一個重要問題。首先,幼年時即應重視足量的鈣攝入,因它影響中年時的骨量峰值,此峰值和骨質疏鬆及骨折的發生有關,因此,主張青少年時日進鈣量1000mg,成年人每日800mg,絕經後婦女每日1000-15000mg,有規律而積極的體育鍛煉,適當荷載可幫助減小和延緩骨量的丟失,避免過度吸煙、飲酒,服用過多蛋白及咖啡因均利於預防本病。
推薦閱讀:

骨質疏鬆症及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防治
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症不可小覷
骨質疏鬆症的養護與中醫治療
骨質疏鬆症的防治
【名醫說:鄒海波】什麼人易患骨質疏鬆症?老年人骨質疏鬆如何預防?

TAG:治療方法 | 方法 | 西醫 | 治療 | 認識 | 骨質疏鬆 | 骨質疏鬆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