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創智遊戲《弟子規》在上海推出
《弟子規樂園》遊戲畫面
上海兒童嘉嘉和媽媽這兩天共同愛上了一款名為《弟子規樂園》的兒童應用:「專供平板電腦使用,每次遊戲20分鐘後就會提示孩子放鬆休息。我們家長也和孩子一起完整地學了一次《弟子規》,這樣的遊戲太贊了。」 這款遊戲新穎的防沉迷設計受到了家長們的普遍歡迎。
「互聯網+」與傳統文化正發生化學反應。嘉嘉和媽媽一起玩的這款《弟子規樂園》APP,於5月27日在蘋果iOS和安卓Android平板端上線,6月1日正式發布。它是國內首款用情境遊戲演繹國學經典的兒童創智遊戲。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吳兆路教授認為,《弟子規》的特點就是讓小孩子從小清楚要怎麼做人做事,通俗易懂、易學易背。
讓傳統文化不再枯燥
沒有繁複的文字界面,不需要孩子們認識很多字,更不需要進行生澀枯燥的記誦。這是一款獨闢蹊徑的APP,用生動有趣的情境遊戲和孩子熟悉的生活場景,演繹《弟子規》中適合幼兒德行養成的精選語段。溫馨童趣的美術畫面,融合神秘的場景彩蛋、複習關卡和小劇場,為2-10歲年齡段的孩子提供了多元化的遊戲和學習選擇,倡議親子共讀。
《弟子規樂園》上線後創造多項國內第一,它是國內首款用情境遊戲演繹國學經典的兒童創智遊戲,它是國內首款幼兒園參與研發創作的教育應用,它是國內首款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們參與真人配音製作的APP,它更是一款關注德行教育的應用。
《弟子規樂園》是由上海市婦聯直屬的上海市市立幼兒園與信息技術公司聯合開發的一款平板端兒童教育應用。上海市市立幼兒園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幼兒園,其前身為華東保育院,市立幼兒園獨到地提出了四立教育理念,以德立人,關注幼兒品性德行的培養,開展了豐富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例如經典誦讀、傳統節日、中華禮儀、服飾文化。
不認字也能玩遊戲
「多媒體技術在發展,我們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也在思考如何使孩子與國學的距離更近,如何以一種更快樂的方式學習國學,理解傳統文化中的人生智慧。在調研了兒童應用市場的教育產品分布後,我們以孩子喜愛的卡通界面和劇情演繹的方式,打造一款全新的《弟子規》創智遊戲。」上海市市立幼兒園的潘嘉煒老師和陳涵老師,在開發這款《弟子規樂園》APP的研發周期內,一直派駐於技術公司,與遊戲團隊研討產品的教育性和幼兒認知發展規律。全程參與劇情腳本的創作。「為了開發一款真正適合孩子的APP,我們幼兒園全體老師和熱心的家長們可謂集思廣益,竭盡全力。」潘嘉煒說。
《弟子規樂園》中五位可愛的卡通形象「小滿」、「小雪」、「立秋」、「穀雨」、「小寒」由320位孩子票選產生,角色名取自中華二十四節氣。
邀家長參與塑造親子氛圍
現在很多爸爸媽媽習慣將iPad扔給孩子就去忙自己的工作,《弟子規樂園》APP獨具匠心地設立了溫馨的親子共讀的功能,特別加入了親子小任務,鼓勵父母能陪伴孩子共讀經典。
「我們80後這一代的家長,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樣,也沒有讀過《弟子規》,和孩子一起共讀經典,爺爺奶奶也參與進來了,三代人共賞傳統文化,一家人其樂融融。這樣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光,我們已經好久沒有享受過了,多虧有了這個新的《弟子規樂園》APP。」中三班小朋友添添的媽媽曹女士說。
在開發《弟子規樂園》之前,上海市市立幼兒園已經連續多年在幼兒園中進行《弟子規》等傳統國學經典的學習。幼兒園從托班開始教授《弟子規》,老師與孩子一同誦讀經典,更重要的是分享《弟子規》中的為人之道和習慣養成。
大二班熙熙小朋友的爸爸程先生在女兒身上看到了明顯的變化,學了《弟子規》以後,她更加尊敬愛護長輩,會為父母考慮,體貼父母的付出與辛苦,和外公外婆出門會主動關心他們的安全;秩序感也增強,會考慮同伴的感受;識字數明顯增多,對語言文字的把握能力明顯提升。「我工作回家若是累了,她會主動來幫忙捶背,有一次還拿著蒲扇給我們扇風,一邊說著『冬則溫、夏則凊』。她特別討厭說話不算數,自己說話、承諾會儘力做到,因為《弟子規》教過她『凡出言、信為先』。」
中一班晨晨的媽媽陳女士說,自小班開始,市立幼兒園的孩子們就集體吟誦《弟子規》。晨晨不僅時不時口中會冒出幾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在生活起居中也會表現出孝親友愛的禮貌禮節。主動打招呼,幫家長做家務,關心老人,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
從幼兒園聽說了《弟子規樂園》APP 上線後,晨晨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大人幫她下載,晨晨說:「這是一款讓我們快樂又長知識的兒童遊戲。」
除了在家裡的變化,在幼兒園裡,孩子們也給老師帶來驚喜。小一班的班主任王慧媛老師感觸很深:「孩子們很喜歡戶外活動,但是在戶外活動時,孩子們也喜歡做一些危險的動作,這時候,跟他們說起《弟子規》中的『身有傷,貽親憂』孩子們就知道了,用稚氣的聲音說,『我們要注意安全,如果摔跤了,老師和家人都會擔心的。』因此在戶外活動時,孩子們都有意識地保護自己。」
遊戲中的親子環節
《弟子規樂園》引發熱議
《弟子規》遊戲在受到師生以及家長追捧的同時,也引發了教育界學者專家的熱議。
《弟子規》全文1080 字、列述了113 件事情。作為國學啟蒙教育經典,概括了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的態度和禮儀。
在復旦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導吳兆路看來,《弟子規》是清初一失意文人所編,針對滿族入主中原,有復興古「禮」之意;另外其中也不乏迂腐糟粕之語。
事實上,持有吳兆路教授這樣觀點的人在社會上並不少,關於《弟子規》是否適合幼兒學習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歇。北師大教育學家趙忠心就認為,《弟子規》表面上教孩子行為規範,但實際上在壓抑人的個性。古人有古時的行為規範,今人有今天的行為準則,不應該提倡和古代接軌,應該提倡和國際接軌。
「我們也留意到了爭議,所以我們對《弟子規》的一些內容進行了調整。比如『親有疾,葯先嘗』,顯然是不科學的,但是照顧長輩的初心是向善的,我們就通過孩子為長輩端茶、遞水、捶背等這樣適合現代人的手段,鼓勵孩子們尊重和照顧親人。」研發團隊的陳涵說。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吳兆路教授也認為,上海市市立幼兒園這一創新之舉的初衷是非常好的,尤其作為一種公益的善舉,應予以肯定。因為孩童時代對他們講「理」為時尚早,不如就教育他們怎麼做人做事。而《弟子規》的特點就是講小孩子從小要怎麼做人做事的,通俗易懂、易學易背。
《弟子規樂園》APP的研發和發布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上海市教委體衛藝科處蔣萍芳科長稱,都說3歲看老,在孩子的啟蒙階段培養他們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觀念,是終身受益的,《弟子規樂園》APP從內容和形式上都是創新,值得推廣。
上海市市立幼兒園的全體老師們則有一個更大的夢想:「提到兒童早期教育品牌,不僅有米奇、米尼、奧特曼、朵拉、櫻桃小丸子等這些舶來品,更能誕生屬於中國孩子的民族文化品牌。」
《弟子規樂園》有防沉迷提示功能
來源:澎湃新聞
推薦閱讀:
※《弟子規》是做給孩子看的,是身教不是言教 - 郭迎金的日誌 - 佛緣網站 - Powere...
※學習弟子規
※跟《弟子規》學規矩
※清.《弟子規》》(一)》(二)》(三)》(四) 》(五)》(六)
※討論熱烈的《弟子規》「親憎我,孝方賢」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