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平通寶篆書小平錢

太平通寶篆書小平錢,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鑄,首見作者:五代泉人

1995年5月,一個偶然機緣,筆者收藏了一枚太平通寶錢幣。該錢出土于山東省濟南市北部地區,??錢文篆書直讀,十分精美。太平通寶篆書小平錢,錢徑25mm,穿徑6mm,重約4克,錢文書體寫法奇特,為古篆書體,篆書錢文「太」字下部「兩點」,大膽而不失合理,「平」字猶如「采」字,是「平」字的篆書異寫,更顯體平勻稱。

太平通寶篆書小平錢,中外錢幣學專著、圖譜,均無著錄、介紹,不知朝代、帝屬。

篆書太平通寶,因為「太」、「平」二字的奇絕書體,加之僅見,可為是中國篆書古錢幣的曠世之品。

太平通寶錢幣,史書多有載錄。太平通寶錢幣,主要有以下幾種,分別是北宋太宗太平通寶、南宋高宗朝前後太平通寶、遼聖宗太平通寶和清代小刀會太平通寶。另外,安南亦鑄有太平通寶。

那麼,篆書太平通寶,到底是何朝的太平通寶呢?

一,太平通寶,北宋太宗趙光義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年間鑄,宋代第一種年號錢。形制與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所鑄宋元通寶相似,錢文書體真書兼八分(隸書),亦有真(楷)書錢文,書法精絕,舒朗大方,傳為太宗御書,銅質、鐵質均有,錢徑25mm至40mm左右,光背且有背星月紋。傳有太平重寶篆書折五錢幣,錢徑37mm左右。《宋史》食貨志載:「……太宗改元太平興國,更鑄太平通寶」。

二,南宋(1127-1279年)太平通寶,則是非行用錢,屬皇家吉語、宮錢性質,多為銀質和金質,錢徑20mm左右,文字在隸楷之間,背穿上弧月,通寶二字接近政和、宣和錢幣,風格接近於徽宗,歸之於徽宗並南宋高宗、孝宗時期所鑄,大致合理。宋人周密(1232~1298年)所著《武林舊事》卷三《歲除》曰:「並隨金錢一百二十文。旋亦分賜親王、貴邸、宰臣」,主要用於賞賜。

三,太平通寶,則是遼聖宗耶律隆緒太平元年(1021年)鑄。錢幣特點明顯,尤其是錢文,多為楷間隸書,筆體拙樸,奔放率性,錢文書體、品相不很精美。這是因為遼民族性格豪放,加之錢幣鑄造工藝不精所致。聖宗亦鑄有太平元寶,風格與太平通寶一致。

四,為清末上海小刀會起義軍1853-1855年間鑄太平通寶,錢文楷書,銅質,寬沿,背有日、月紋,象徵反清復明之意。鑄造工藝粗疏,形製為小平錢。

五,安南太平通寶,順化太祖阮璜1627年鑄,銅質,亦有鉛鋅合金,背右月,錢文楷書光背,有星紋,工藝尚精,粗疏灰白,南國泉人多有收藏,存世量巨。

經考,篆書太平通寶錢幣,不是南宋太平通寶,因為形制、性質、書體、風格、質地和特點完全不同。篆書太平通寶,也不是遼代太平通寶,因為遼代太平通寶,書體可為拙樸,工藝更加粗疏,風格也更為特別。篆書太平通寶,更不是清末上海小刀會起義軍和安南阮璜所鑄,一眼可知,無相通之處。

那麼,篆書太平通寶,是不是北宋太宗所鑄呢?

宋太宗(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因避其兄太祖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炅。宋太祖(927-976年)駕崩後,趙光義登基為帝,時38歲,在位21年,至道三年,59歲去世,廟號太宗,謚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葬永熙陵。宋太宗自小聰穎、不群,22歲參與陳橋兵變,擁立其兄趙匡胤為帝,封為晉王,參與太祖統一四方的大業。太宗即位,傳為歷史疑案,有弒兄篡位一說,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典故的由來。不管怎麼說,太宗可為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有作為的皇帝。

宋代錢幣,是中國歷史上錢幣鑄造的高峰,鑄造量巨,工藝精緻,書法瑰麗,篆書錢幣更是如此。自太祖始,鑄宋元通寶國號錢,為宋朝開國錢,形制仿唐開元。太宗朝,鑄太平通寶。明《永樂大典》記曰:「太平興國元年,鑄太平通寶錢。文用隸書。止一樣。」學界和傳統認為,宋太宗太平通寶,只有一種,僅為隸書。華光普先生在其主編的《中國古錢大集》中評價說:「銅質精美,肉郭周正,錢文隸書順讀(直讀),字體端正醇謹,形制與開元相埒」。

其實不然,這是歷史的疏漏和認識的局限。宋太宗太平通寶,還另有它錢,這就是篆書太平通寶,只是因為史書沒有記載,歷史上沒有出土、發現,從而被湮沒了。

北宋時期,鑄年號錢盛行,幾乎每改年號就鑄新錢。對錢,起源於南唐,發展在宋朝,自宋仁宗天聖年後,差不多每個年號都有對錢。宋太宗開中國錢幣史御書錢先河,親筆題寫了淳化、至道等錢文。太宗在位21年,共用五個年號,三個年號鑄行了年號錢幣,即「太平通寶」、「淳化元寶」和「至道元寶」。

宋代錢幣大多精美。鑄造年號錢和對錢,是宋朝時期的傳統,甚至三體連鑄。淳化元寶三體錢,太宗淳化元年(990 年)鑄,有真、行、草書。至道元寶三體錢,太宗至道年間( 995 -- 997 年)鑄,亦是三體錢。天聖元寶、明道元寶、景佑元寶和皇宋通寶,均為仁宗朝鑄,真、篆書對錢。還有,慶曆錢幣,仁宗慶曆五年(1045 年)鑄,錢文真書。至和錢幣,仁宗至和年間( 1054 -- 1056 年)鑄,楷、隸、篆三體。嘉佑元、通寶,仁宗嘉佑年間(1056 -- 1063 年)鑄,楷、篆對錢。治平元、通寶,英宗治平年間( 1064 -- 1067 年)鑄,真、篆、古篆三體。熙寧錢幣,神宗熙寧年間(1068 -- 1077 年)鑄,真、篆書對錢。元豐通寶,神宗元豐年間( 1078 -- 1085 年)鑄,篆、隸、草三體。元佑通寶,篆、行對錢,傳為司馬光、蘇軾書寫。紹聖元、通寶,篆、行對錢。元符元、通寶,篆、行對錢。再就是著名的徽宗錢幣,聖宋元寶、崇寧錢幣、大觀通寶、政和錢幣和宣和錢幣,多為對錢形制,精美異常,是中國古錢幣的代表。

太平通寶篆書小平錢,為筆者偶然收藏。1995年5月的一天,筆者路遇一片拆遷民宅,數位拾荒者發現了一罐錢幣,引起鬨搶。筆者問一位女性,是否願意出售,最後,收購了十多枚。同一窖藏出土的古錢幣,時代多為北、南宋和遼、金時期,其中最晚的是皇宋元寶,約鑄於公元1253年,時為南宋理宗皇帝寶佑元年,可以大致斷代為南宋末期窖藏。

另外,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76年)所鑄治平元、通寶錢幣,形製為楷、篆對錢,其中治平通寶篆書小平錢,與太平通寶篆書小平錢,形制、風格和錢文書法特點,除去「治」字不同,幾近完全一致。因無歷史記載,筆者大膽推測,這樣的相似,肯定有其必然。英宗治平年間與太宗太平興國年間,時間相隔七十餘年,英宗是太宗的曾孫,太宗所鑄錢幣,英宗應該是熟悉的,包括太宗因為某種原因未能鑄行天下的篆書太平通寶,為繼承太宗未景事業或彌補上祖缺憾,英宗因而學習太宗未鑄行錢幣風格,甚至套用其錢範,稍加改造,從而鑄行治平通寶篆書錢幣,這應該是比較符合歷史事實的猜測。

太平通寶篆書錢幣,從錢幣形制、錢文風格,鑄錢工藝,以及錢幣的共通時代氣息推斷,應是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鑄。因此可以斷定,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所鑄太平通寶,為隸書、篆書對錢形制。只是因為太平興國,為太宗的第一個年號,時間不足八年,太宗剛剛登基,內穩皇權,鞏固帝位,外迫吳越納土,平北漢、征遼國,試圖統一交趾(今越南),執行守內虛外的政策,可為內外交困,連年征戰,因此,鑄行的太平通寶錢幣,隸書錢幣推行開來,得以流通全國;篆書錢幣試鑄後,因為時機不成熟或某種意外變故,卻致宋史未載,亦未能鑄行天下。

太平通寶篆書小平錢的發現和肯定,聊補宋代錢幣史缺,是中國貨幣史重要的綱要錢,開宋代以後中國鑄幣年號錢、篆書錢形制、傳統之先河,其重要程度猶如唐開元通寶的歷史定位。為研究中國貨幣史,以及宋朝的歷史和經濟貨幣制度,尤其是貨幣的歷史沿革,具有重要意義,是宋朝錢幣的重大發現!

推薦閱讀:

奇罕《篆書永昌通寶背返》錢暨考略
篆書得這麼寫——王福庵篆書作品欣賞
無倦齋主 任志剛 篆書作品
篆書書法的分類
篆書雜識

TAG:篆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