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診治冠心病

東方醫學自然門派玉德堂 宋承峰 整理 賈生華

關鍵詞:理法方葯 同病異治 異病同治

中國傳統醫學在治療冠心病方面以獨特的「整體觀念,理法方葯」理論體系為基礎,辨證施治,合理組方,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尤其是在「治病求與本」的治法上有著西醫不可比擬的特色,「病在心,五臟皆損」,我認為其發病因素,主要是因為腎功能減退導致心功能減退(水火不濟),心絞痛是氣滯血瘀,致使血行不暢,淤阻脈絡所致,心肌梗死性型冠心病主要是肝功能減退所致(木不生火)造成血脂增高,心率失常型冠心病主要是肝脾腎生化功能失調所致(藏象五行學觀點),心力衰竭型實屬失去了規範性治療機會,久病體虛,耗氣傷津各個臟腑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變,肺肝脾腎皆衰(五髒的生克制化失衡),本門派在治療方面「重方輕葯」使用了「玉樞神丹1號方、2號方、3號方」生血益髓,恢復臟腑功能,同時輔以「活血化瘀通絡丹」通經活絡,使臟腑相互制約,相互作用恢復正常生理,充分應用了「辨證論治,因病用藥,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治療原則,這就是中國傳統自然醫學與自然療法的特色。

冠心病是中醫的「心悸」「胸痹」「胸悶」「真心痛」厥心痛「病等,不及時治療逐漸發展成心痛病、真心痛、久心痛,臨床表現心慌、胸悶氣短乏力、少動懶言,時而盜汗,時常口唇發紫,指甲青紫色等現象。中醫藏象學認為「心主血脈,心陽不足,可因氣滯,血瘀阻於經脈,使心脈不通,不通則痛,發為胸痹」少數病人因治療不規範,嚴重時出現絞痛劇烈,呼吸不暢甚至休克等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參加過重的體力勞動或者劇烈運動。特別是思想情志因素,包括腦力勞動過度、生氣、打架、吵鬧時胸悶痛,脅肋支滿,心慌氣短。而現代的醫學科技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為冠心病。下面我們先用西醫的理論來分析一下冠心病的病理病機。

冠心病的發病機理較為複雜,有初期、中期、晚期同時還劃分了五種不同的病症表現:

一為無癥狀的隱匿型心臟病,是指從較早的病理變化開始,直到動脈硬化形成,沒有明顯的管腔狹窄。

二為心絞痛型,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臟腑功能紊亂,脂質代謝功能降低,血液循環稍有異常,使心肌短時間缺氧、缺血,竇性心動過速心慌,時常心痛發作。

三為心肌梗塞型,由於嚴重持續性心肌缺氧、缺血,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因各種炎症引起的粘連、水腫、血栓、斑塊,造成冠狀動脈循環的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引起心肌梗塞,或動脈痙攣冠狀動脈口阻塞引起心肌梗塞。

四為心律失常型,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管腔狹窄或血栓脫落,栓塞部分器官或經絡局部而側支循環建立,形成竇性心律過緩或因動脈硬化,使肝、脾、肺、腎部分有瘀積血供不足引起的血液循環不暢,形成的竇性心律過速或竇性心律不齊。

五為心力衰竭型,由於冠心病沒有規範性治療,心肌長期得不到氧氣和血液的供養,使心肌纖維化,收縮和擴張力功能減退,致使心臟泵血功能差,動脈供血不足,靜脈系統血液迴流慢,甚至有瘀積,二氧化碳和質脂不能正常代謝,造成心力衰竭。以上五種類型冠心病,在西醫病理學、內科學中把發病的機理過程講的很清楚。目前,一些醫學名人的醫學專著也表明,用先進的科學儀器檢驗分析病因和確定該病的初、中、晚期,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冠心病,已取得了明顯的成績,減少了冠心病病人的死亡率。

怎樣診治冠心病,我們継續探討規範性療法。

所謂規範性療法是全面診斷,就是把人體臟腑經絡、陰陽氣血相互作用,相互克制的機理聯合起來整體分析病因,因為冠心病不是一種病因引起的。一是高血脂症;二是高血壓症;三是其它因素。如內分泌因素、遺傳因素、糖尿病等多種因素。其它多種因素暫不作討論,重點論述高血脂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臟病。

查閱多家醫學文獻報道,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血脂增高所致,有資料表明,血漿膽固醇的含量高於6.89mmol的人較低於5.2mmol者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發病率高達5倍,而血漿膽固醇水平降低25%,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會降低50%。如果血脂正常,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就不會產生,如果患了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血脂恢復到正常值,冠心病就會由緩解期逐恢復正常,這類冠心病比較輕微沒有發展到心肌梗塞的程度,完全可以能恢復正常的心功能,而病情較長、較嚴重已經發展到了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要想恢復到正常就是不可能的了。正常人的血漿膽固醇是維持人體正常需要的必備成份,在人體內分布很廣,主要來源是從食物中攝取。其次是在肝臟合成膽固醇,其作用主要參與器官生理功能調解,促進鈣和磷的吸收,利於骨骼的生成,當肝臟功能生化減退時,膽固醇合成緩慢致使其積聚相對增高,不能轉化為機體所需要養料,使動脈逐漸硬化。其次與高膽固醇食品腸胃吸收也有關,甘油三脂也是機體中各組織器官廣泛分布,主要生理功能是氧化提供熱能。當甘油三脂增高3—5倍時,與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就會產生很大關係。正常的生理狀態食用食物經過腸胃吸收的營養物質,含鈣、磷、鉀、鋅、鉻、鎂、碘、鈉、鐵、銅等多種元素,在臟腑的相互作用下和血液循環中,又相互克制利用,通過經脈內的血液輸送到各器官組織與器官內細胞進行物質交換,經細胞利用後,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以保持機體內的新陳代謝不斷進行。當臟腑功能紊亂時,血清膽固醇含量比正常人高可達50%以上,血漿脂蛋白含量過高,一方面提供了浸潤主動脈脂質的來源,另一方面血脂過高又可造成動脈內皮損傷,加重脂質的浸潤,超過了動脈壁正常的代謝水平和巨噬細胞的運載清除能力,使大量脂質沉積在動脈內膜引起病變。由於長時間血管壁粘附,形成厚厚的斑塊,隨著時間的延長,不能完全清除垢斑,越來越厚,使光滑的血管壁變的凹凸不平,造成血管腔炎症性狹窄,或造成動脈血管痙攣。當然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還有其它因素。例如:免疫性病毒、感染性炎症,都能使動脈內膜壞死剝脫。血小板在該處粘附聚集,釋放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刺激中膜平滑細胞進入內膜增殖。反覆損傷導致粥樣斑塊或動脈瘤的形成。這個階段如果不因病用藥,病變會越來越重,動脈瘤破裂出血造成突然死亡或是纖維斑塊深層的細胞變性壞死,直接影響大中小三類動脈,直接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梗塞。心肌梗死的部位與範圍取決於冠狀動脈阻塞的部位和供血區域,一般左冠狀動脈病變較為常見,所以心肌梗死多發生在左心,特別是左心室。其中50%的心肌梗死發生在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間隔前2/3,即相當於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的供血區,約25%發生在左心室後壁,室間隔後1/3及右心室大部,即右冠狀動脈供血區,少見的部位是左心室側壁,其中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佔全部缺血性心臟病的60%以上,在心肌缺血,心肌代謝減退的同時,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肌酸磷酸激酶等活性明顯下降,透過損傷的細胞膜釋放到血液中,致血清中這些酶濃度升高。左心衰竭時又可發生肺部瘀積,因水腫而增厚,肺臟氣體交換降低造成胸悶氣短。後期肺間質的纖維化形成,質地變硬。右心衰竭時,肝臟瘀血,小葉中央細胞萎縮,匯管區纖維組織增生引起肝硬變。腦動脈硬化時會引起腦供血不足,臨床表現眩暈頭痛,如果治療不規範,後期會發展成腦萎縮、腦栓塞,動脈壓增高時易引起腦溢血。腎動脈硬化時,臨床表現腰痛,兩腿酸軟無力或重著,下肢浮腫,腎功能減退,腎組織發生缺血萎縮,臨床表現尿頻等癥狀。以上因素包括未說明的各種因素,都說明是血脂增高,血粘稠增高,血壓增高,血糖增高,造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冠心病。如何規範全面性治療,我們繼續探討。

大家知道冠心病有三種類型:一是先天性。二是並發性。三是自然衰老性的。所以在臨床上「因病用藥」最為主要,那麼要想治療好冠心病大家知道非常難,從醫學理論上,在心電圖看出,不管是冠狀動脈阻塞的部位,是心臟的前壁、後壁、側壁都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都是因為血脂、血粘稠度、血小板凝聚、病毒、細菌、炎性因子、粘連、水腫、栓子、血壓增高、血糖增高等原因造成的。我們以《中醫藏象五行學》為理論基礎採用的方法從根本上治療。中醫理論學認為,一切病因皆為陰陽失調所致,因為人體中的陰陽二氣順應自然界的氣候,百病皆無,如果逆行於自然界的氣候,就要受天地之氣,五行四季的剋制,當臟腑受到克制時,臟腑內的氣血的升降交合就會失調。例如冠心病的發病機理,我認為是肝臟(五行肝屬木)生化功能失調形成肝氣不疏,使肝臟內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降低,使其攝取膽固醇的能力降低,致使機體膽固醇、甘油三脂不能正常轉化利用,所以增高,致使心陽不振(五行心屬火),肝屬木,心屬火,正常生理為木生火,肝木不疏致心陽不振(木不生火)。引起動脈硬化,由於動脈硬化的形成使機體免疫功能差。在免疫功能差的情況下,血液中存在的相互凝血系統和抗凝血系統,兩者動態失衡,使血管內血栓形成,血管彈性降低,當血管內血栓形成後,血流稍有改變,外周血管有阻力。器官供血不足,少數病人治療冠心病用抗凝、溶栓劑來緩解癥狀,我個人認為這絕對不是規範性治療,而僅僅是「治標不治本或者治標未求於本」,規範性治療是在西醫現代科技手段診斷的基礎上結合中醫的理法方葯辨證施治,治病必求於本,具體方案有三:一是藥物調解。二是食物營養調理。三是機體要靠鍛煉促進血流循環新陳代謝,促使動靜脈的血管擴張、收縮來恢復血管的彈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達到治癒的目地,這才是規範全面性治療冠心病的最佳方法,這也是本人臨床多年的經驗。

一:藥物調理,服用硝酸甘油、藻酸雙脂鈉、貝特美、安妥明等藥物降血脂,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使血液重新分配,使缺血的心肌獲得血液的供養,改善了心肌缺血缺氧的狀況,少數病人服藥後稍有頭痛,這是硝酸甘油的正常反應,擴張腦血管引起的,停葯後,血脂又增高反彈冠狀動脈痙攣,劇烈胸痛,這是「治標未治本」的原因,

中醫治療方案:活血化瘀。使瘀血祛、經脈通暢新血生,方可治癒,如瘀血祛而新血未生,病邪依然存留於臟腑,未必痊癒。按照中醫「治標未求於本」的理論,如果沒有改變髒腑功能紊亂的狀態。沒有調理機體生化機體所需求的營養物質。所以疾病即使從表面上改變了,而實質上疾病在繼續發展,停葯後又出現反覆。本門派依據中醫理論「百病皆由痰作祟」結合《中醫藏象五行學》用藥採用「扶正祛邪,化痰理氣」,同時用「調補陰陽」的方法臨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總結的方劑如下:柴胡、生白芍、元胡、川楝子、何首烏、石決明、紅參、丹參、遠志、桂圓肉、砂仁、炒白朮、當歸、水蛭、杜仲、熟地、生甘草。在此方劑的基礎上可根據病人的病情酌情加減二至三味中藥,對症治療,此方主治高脂血症引起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方劑分析:炒白朮、砂仁、生白芍、當歸主治脾陽不振(肝木克脾土),氣血不足,因濕停滯,產生痰濁、阻塞心脈而致的心痛病。柴胡、元胡、川楝子、石決明、何首烏、水蛭能疏肝理氣,使肝血管擴張,增強肝內血流循環,代謝沉積的膽固醇、甘油三脂,促進膽固醇、甘油三脂轉化利用,杜仲、何首烏、熟地、甘草能使肝細胞再生功能增強,修復肝細胞又能降低膽固醇(為肝木生心火奠定基礎)。紅參、桂圓肉補心陰心陽,與杜仲、熟地、何首烏配伍和合心腎(水火相濟),益腎養肝。大約3—4個療程,血脂、血粘稠度、血小板凝聚、心肌酶都有不同程度轉好。對於頑固性冠心病、心肌梗塞,真陰真陽耗散,內分泌失調或減退,我祖父在治療此類病症使用本門派的「活血化瘀通絡丹1號方和2號方」取得很好的療效,方中的乳香、沒藥、穿山甲、黃連、西洋參等幾味中藥來降低血脂、血粘稠度,血小板凝聚,修復血管壁內膜潰瘍面,使斑塊動脈瘤消除。現代中藥學報道乳香、沒藥能擴張冠狀動脈血管,使狹窄的部位得到緩解,斑塊消除,潰瘍面修復,又能使痙攣冠狀動脈松馳逐漸恢復正常,這與溶栓降脂消腫止痛有關,緩解外周血管阻力有關。與穿山甲、黃連配伍,走而不守達臟腑通四稍,消炎祛火,最後一味君葯,西洋參補氣降氣,能使肺部呼吸增強,氣體交換,供氧氣輸送臟腑新陳代謝。對於內分泌失調、津液減少、口乾、心腎陰陽兩虛、腎陽不足,不能鼓舞心陽使心律過緩,心律失常形成的心陽不振。我祖父認為是心腎任督二脈真陰真陽不合,使用祖傳的「玉樞神丹」辯證加減製成1號方、2號方、3號方去治療,主要成份有紅參、生白芍、當歸、穿山甲、藏紅花、冬蟲夏草、鹿茸、漢龜板等味中藥組成,祖父在世時常說「真心痛病」是真元之氣不足,不能升清化濁,肝腎虛弱,肝臟生血造血功能減退,使血液營養差,形成了血脂增高症,血管壁彈性差。用宋世家族的「玉樞神丹」主要是增強機體造血生精的功能,促使任督二脈交合,使陰陽平補為樞紐,形成一太極模式,造化萬物。鹿茸、龜板、紅參、是心腎交合真陰真陽旋轉軸心,水火既濟的主葯。關於生白芍、當歸等其它幾味藥物調血、生血、養血,來調理機體吸收食用的五穀精微,在腸胃中促使吸收。實際在治療中各門派都是在同一個中醫理論指導下分析的病理病因,在治療方法上也是同樣觀點,而本門派之所以製成1號方、2號方、3號方原因,是臨床辨證專病分不同階段使用專屬藥物,針對性用藥,可達事半功倍之功效。充分顯示了醫界各家在理、法上是相同的,唯獨方、葯不同,所以治療效果各異。

俗話說:葯補不如食補,一日不食心慌。那麼患了冠心病應該食用哪些食物補充機體需求的營養物質,增加生化來源呢?下面介紹二至三種日常生活常食用食物,有益於調養身體。也體現了中醫「葯食同源」理論的具體應用。

二:食物營養調理。

①:大豆。也就是黃豆,研究發現大豆含有豆固醇,豆固醇與谷固醇一樣,都是植物固醇,攝入植物固醇以後,人體不僅不能吸收它,而且還能抑制膽固醇的吸收,抑制腸腔中的膽固醇水解,減少膽固醇的吸收。我主張用植物固醇來降低血漿膽固醇的濃度,所以經常食用豆製品。

②:牛奶。也是人們經常補充的副食品,牛奶含鈣、磷、蛋白質非常豐富,但是含膽固醇較低,經常補充牛奶,可充實蛋白質和鈣磷的生化來源,抑制人體中肝臟合成膽固醇的物質,主要是牛奶含的乳清酸和鈣這兩種物質,可降低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

③:蔬菜和水果。除大豆、牛奶以外經常食一些新鮮水果、蔬菜,含大量的維生素,能增強體內脂質代謝,少食用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減少機體產生的熱能。特別是高血壓病人少食食鹽,減少鈉鉀失衡的狀況,多食一些副食品,如:帶魚、海帶,含鈣、碘多的食品。

有了藥物治療,食物營養的配合,冠心病是否能正常恢復?其實並不完全,還有體育鍛煉這一關沒過,這一關也非常重要。

三:體育鍛煉的方法。早晚正常步行每天一至三公里,精神放鬆,排除雜念,自然呼吸,兩手自然擺動,這都是沿襲古人的養生之道。葯補不如食補,食補配合運動,這都是學的古人的經驗教訓。其道理如下:

因為藥物調理改變了紊亂的臟腑,增強生化功能,用藥物含的元素化解了對臟腑有害物質,又用藥物含的元素補充了機體需求的元素,配合食品的營養物質鞏固療效,增強了生化來源,使血管壁粘附的血栓脫落後,在血液中溶解,動脈血管阻塞處通過活血化瘀的乳香、沒藥、穿山甲擴張血管,使狹窄逐漸恢復正常,血管內膜的潰瘍面又逐漸恢復,只留下疤痕,故而血管雖富有彈性,而不像正常人的血管縮張力,因為有疤痕存在。隨著病情的恢復,大中小動靜脈的改變,少數病人頭痛或兩腿發酸無力,這都是正常病情反應,當腦動脈硬化,似腦動脈血管縮張力加強時,故而頭痛。當腎動脈硬化,腎動脈縮張力增強時,故而兩腿酸軟無力,這說明機體的營養物質不足,氣血虛弱,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這也是恢復的表現,往痊癒的方向發展。這個階段靠藥物、食物的作用還不足夠,還要靠天地日月之「精氣」(自然界的氧氣),經過肺的呼吸,氣體交換,增強氧氣血液輸送營養物質,使動靜脈的血流和縮張力增強,使生化代謝正常進行,這樣才能完成治療冠心病規範性全面診治。

總之,冠心病的具體中西醫結合診治,我們採用了西醫的診察手段,完全依據《中醫藏象五行學》理論和辯證的方法組方配伍,根據臟腑的生克制化、天人相應、葯食同源的醫學原理,完全符合「治病必求於本」的治則規範。該病的具體「辨證論治,因病施藥」方法請閱讀《冠心病的診斷與治療》一文。


推薦閱讀:

為何經方中的藥物歷經千年還能找到?談談中醫對物種延續的意義
【乳腺癌】專家介紹: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癌
都能治中焦虛寒,調理脾胃,理中湯和小建中湯系列的區別在哪?
中西醫結合辯證防治牙痛
中西醫結合治療銀屑病

TAG:西醫 | 冠心病 | 中西醫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