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與壽命的演化【2】

作者:redqueen

共 13 張圖片萬物興歇——衰老與壽命的演化(上)三、古來萬事貴天生已經看完前兩章了,嗯?你知道生物為什麼會衰老了嗎?很抱歉,還不能這樣說!我們只是探討了生物「怎麼」會衰老,至於生物「為什麼」會衰老,我們還沒...作者:redqueen | 來自:科學松鼠會

萬物興歇——衰老與壽命的演化(上)三、古來萬事貴天生

已經看完前兩章了,嗯?你知道生物為什麼會衰老了嗎?很抱歉,還不能這樣說!我們只是探討了生物「怎麼」會衰老,至於生物「為什麼」會衰老,我們還沒有提及。「怎麼」和「為什麼」有何區別?我想起了一個笑話。某人每天開車去買冰激凌做晚餐的甜品,他發現,每次他買了香草冰激凌,準備回家的時候,汽車總是啟動不起來,如果買其他口味的冰激凌,汽車就能順利啟動。如果要問他的汽車「怎麼」不能啟動,答案很簡單,就是他買了香草冰激凌。如果要問「為什麼」,答案是這樣的。後來一個聰明絕頂的汽車修理工,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冰激凌店把裝香草冰激凌的桶放在最前頭,此人買香草冰激凌所花的時間,比買其他口味冰激凌的要短。汽車引擎沒時間涼下來,自然就啟動不起來了。冰激凌的故事可以用來比較「怎麼」和「為什麼」:都是在追溯事物的原因,但「怎麼」是指所謂的「近因」,而「為什麼」是指更深層更根本的原因。要回答生物世界裡的「為什麼」,卻不提某位脾氣很好的白鬍子老頭,是非常、非常不應該的……大自然中每天發生的事情,無非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軟弱的生物死掉,堅強的生物活下去,生養堅強的小孩。這就是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提出的進化論精髓。生存競爭的殘酷讓我們咋舌。著名的生態學家和作家,有「美國環保之父」之稱的阿爾多李奧帕德(Aldo Leopold),曾寫道:……在那十年間被我們裝上腳環的九十七隻鳥當中,六五二九○(腳環的號碼)是惟一能夠存活五個冬天者。這些鳥當中有三隻活了四年,七隻活了三年,十九隻活了兩年,而六十七隻在第一個冬天之後就消失無蹤了。因此,倘使我向鳥兒賣保險,我可以胸有成竹地估計保險費……我將以什麼貨幣來支付那些寡婦?大概是螞蟻卵吧!今年在你耳畔歡唱的小鳥,已經不是去年的那一隻了,它很可能已經凍僵在寒風裡,葬身在鷹或貓或蛇的肚子里,或者犧牲於同類間的打鬥。五年只是小鳥壽命的一半而已,但活過五年的小鳥,已經是百里挑一的長壽者。這一切告訴我們,動物在大自然中活到高壽,是非常不容易的。研究進化論的生物學家,196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彼得梅達沃爵士(Sir Peter B Medawar),就是從這裡入手,揭開了動物「為什麼」會衰老的謎題,他差不多跟那位修理工一樣聰明。

假設有一隻基因突變的鳥,它在2歲時非常強壯,能夠逃脫寒潮和流浪貓的追擊,這是非常有益的,因為97-67=30,有三十隻鳥能活到2歲,生育許多在2歲時很強壯的小鳥,於是「2歲時強壯」的鳥會越來越多。再假設另一隻鳥,它在2歲時會瞎掉眼睛,成為流浪貓的晚餐。這是很大的不幸,很可能活不到生兒育女的年紀,不用說,「2歲時瞎眼」的鳥會越來越少。九十七隻鳥里只有一隻能活過5歲,與能活過2歲的鳥相比,數量是1比30。真可憐。如果小鳥不是在2歲時,而是在5歲時變強壯或者瞎眼,又會如何呢?假設一隻普通鳥活過一歲之後,每年都能生5隻小鳥,一隻特彆強壯的鳥每年生10隻小鳥,一隻瞎鳥會在它變瞎的那一年掛掉,斷絕子嗣。我們這裡有九十七隻普通鳥,九十七隻「2歲時強壯」鳥,九十七隻「2歲時瞎眼」鳥,九十七隻「5歲時強壯」鳥,九十七隻「5歲時瞎眼」鳥。讓我們算算看(如果覺得這麼多的加減乘除煩人,你可以只看結果):普通鳥:六十七隻鳥(活不到一歲就死去了,下同)各有0隻後代,十九隻有5隻後代,七隻有10隻後代,三隻有15隻後代,一隻有20隻後代。總計:(67×0)+(19×5)+(7×10)+(3×15)+(1×20)=230「2歲時強壯」鳥:六十七隻鳥有0隻後代,十九隻有10隻後代,七隻有20隻後代,三隻有30隻後代,一隻有40隻後代。總計:(67×0)+(19×10)+(7×20)+(3×30)+(1×40)=460「2歲時瞎眼」鳥:六十七隻鳥有0隻後代,其餘三十隻鳥第二年就瞎了,全軍覆沒。總計:(67×0)+(30×0)=0「5歲時強壯」鳥:六十七隻鳥有0隻後代,十九隻有5隻後代,七隻有10隻後代,三隻有15隻後代,一隻有25隻後代。總計:(67×0)+(19×5)+(7×10)+(3×15)+(1×25)=235「5歲時瞎眼」鳥:六十七隻鳥有0隻後代,十九隻有5隻後代,七隻有10隻後代,三隻有15隻後代,一隻在滿5歲時掛掉,所以也只有15隻後代。總計:(67×0)+(19×5)+(7×10)+(3×15)+(1×15)=225結果一目了然。歷經生存競爭,「2歲時強壯」鳥子嗣最多,普通鳥取得平均數,「2歲時瞎眼」鳥慘敗,年老時才出狀況的鳥,不論是強壯還是瞎眼,都跟普通鳥沒明顯的差別。恭喜恭喜!你已經接近了梅達沃爵士對「為什麼會衰老」這一問題的答案。我們和小鳥(以及信天翁、蜂鳥、大象、老鼠和圓蛤)一樣;在年輕時充滿活力,是因為生存競爭——也就是進化——的結果,年輕時強壯是很大的優勢,容易取勝;我們會衰老,也是因為進化,年老時衰弱反正不算太大的劣勢,不易被淘汰。另一位生物學家喬治威廉斯(George C. Williams),儘管沒有獲諾貝爾獎,也是非常聰明的人(他的科普作品《我們為什麼生病》,討論進化論和醫學,實在是非常精彩,值得一看)。他認為,我們會衰老,也許是年輕時充滿活力的代價。

再假設另外九十七隻突變的小鳥,它們在2歲時很強壯,但在5歲時會瞎眼,我們再用老辦法算一算,它會有多少後代:六十七隻鳥有0隻後代,十九隻有10隻後代,七隻有20隻後代,三隻有30隻後代,一隻在滿5歲時掛掉,所以也只有30隻後代。總計:(67×0)+(19×10)+(7×20)+(3×30)+(1×30)=450比「2歲時強壯」鳥差一點,但比平均水平強多了。威廉斯給梅達沃的答案錦上添花:在年輕時強壯,年老時衰弱的動物,雖然年老時會吃苦頭,卻能在生存競爭中取得優秀的成績。大自然作出了無奈的選擇——丟卒保車,讓我們年輕時強壯,老邁時衰朽。青春活力很可能是一把雙刃劍。有些人吸收鐵的能力很強,在年輕時代這是有好處的,能夠避免貧血,然而鐵會逐漸在肝臟中沉積,在老年時引起致命的肝硬變。少年聽雨歌樓上,在春風得意時,我們應該想到,我們這是在吃老本。如果不是九十七隻小鳥中有一隻能活到5歲,而是九萬七千隻里只有一隻能活到5歲,會怎麼樣?「5歲時瞎眼」鳥的劣勢會更小,因為能活到這個歲數的鳥更少了,它們少生育的劣勢也就更加微不足道。反過來,假設九十七隻小鳥中九十隻都能活到5歲,就完全不同了。這九十隻鳥子嗣眾多,5歲時瞎眼成了很大的劣勢。一隻鳥,或者老鼠或者大象,活到晚年的可能性越大,衰老的劣勢越大,生存競爭也越有可能排除掉衰老的鳥。所以,那些生活在安逸環境里,有可能安度晚年的鳥,進化已經淘汰掉了它們早衰的同類,讓它們活得越來越長壽。這就是大象和老鼠,圓蛤和蜂鳥壽命不同的真正原因:老鼠總是活在貓蛇鷹隼和寒冷饑荒的威脅中,很難活到老年,早衰的老鼠幾乎沒有劣勢,所以老鼠活得短,成年的大象幾乎沒有害怕的東西,早衰的大象很容易被淘汰,所以大象活得長。換句話說,生於安樂,死於憂患!小動物通常不如大動物生活安逸,體型大就不容易被吃掉,而且更能忍受冷、熱、饑荒。進化的結果是,大動物往往更長壽。鳥類壽命比哺乳類長,是因為它們能飛,方便逃離危險,還能找到更多食物。豪豬因為有刺甲護身的原因,是嚙齒目動物中最長壽的。烏龜有更牢固的鎧甲,去年12月6日,一隻名叫奇奇(Kiki)的巨龜在巴黎植物園野生動物中心過世,享年146歲。我們有聰明的頭腦、石器和火,足以在逆境中自衛,所以人類也很長壽——實際上是哺乳類中最長壽的,已知唯一有望挑戰卡門女士的哺乳動物,是07年在阿拉斯加海域捕到的一隻弓頭鯨(Balaena mysticetus),在它的後脖子(好吧,鯨魚沒有脖子,但它至少有頸骨)里發現了一塊捕鯨叉的殘片,推測該兇器是在1890年生產的。

北極圓蛤之所以活得那麼長,是因為它生活的海域太貧瘠了,幾乎沒有能吃它的動物,而且深海的氣候變化很小,它又有厚甲作為保護,幾乎沒什麼危險,只要別像阿明那樣,碰上一幫好奇而殘忍的科學家。來看點有趣的東西吧:遇到敵人,老鼠只能在地上跑來跑去,可以活3年;松鼠可以上樹,壽命超過7年;飛鼠能滑翔,個別能活到17歲;蝙蝠飛得像鳥兒一樣好,它的壽命有多長?哈佛大學教授,動物學家唐納德格里芬(Donald R Griffin)是研究蝙蝠的重要角色,有一次他帶領一幫學生考察小棕蝠(Myotis lucifugus),這些蝙蝠帶著腳環,上面刻著「上環」的年、月、日,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它們大概的年齡。正在研究中,某大學生突然仰天長嚎一聲:「這隻蝙蝠比我年紀還大呢!」難怪張果老自稱天地混沌初開時的白蝙蝠精……

那麼,為什麼生活節奏快的動物會短壽?請先聽我講個可愛的童話:從前有兩個小女孩,有一天,父母讓她們去姑姑家,姑姑很兇,她們不想去,就去求貓,讓它洗臉,貓一洗臉天就下雨,她們逃過一劫。貓洗臉是下雨的預兆,這沒有錯。但這個故事還是有點不對勁……「下雨」是貓「洗臉」的原因,下雨時天氣潮濕,貓覺得不舒服,所以要洗臉。反過來,「下雨」不是「洗臉」的結果。「短壽」與「生活節奏快」的關係,就像「下雨」和「洗臉」的關係一樣,「短壽」不是「生活節奏快」的結果,事實恰恰相反,「短壽」倒有可能是「生活節奏快」的原因。一個原因是,如果你是鳥類或者哺乳類,你必須維持體溫。你知道,一小杯水比一浴缸水涼得更快,身體小的動物,體溫降低也比身體大的動物更快,所以你應該多吃,多呼吸,多產生熱量,才能彌補體溫的流失。另一個原因是,如果你像老鼠,時刻生活在危險之中,還只有很短的年歲可活,你還想像烏龜那樣慢騰騰地生長,成熟,沒等到你有小孩你就完蛋了。如果你想活下去,你必須趕緊成熟,快生孩子。你還得盡量多生,因為貓、蛇和黃鼠狼在一旁窺伺著,必須生得比它們吃得更多才行。生育是需要能量的,所以你還得迅速呼吸,迅速進食,每分鐘心跳300次。達爾文對生物學的貢獻,猶如牛頓對物理學,他的偉大之處,不是他告訴我們猴子能變人,而是用一個簡單的規則——進化論——指導我們去解決生物學的「為什麼」。柳田理科雄的科普文集《空想科學讀本》是一本怪書,它專門討論科幻電影和動畫是否合乎科學原理,例如吃巧克力的怪獸能否以2倍音速游泳。

其中一個重頭話題是:保護地球和平的英雄奧特曼是2萬歲,但是奧特曼的爸爸和媽媽分別是16萬歲和14萬歲!姑且不提這長得離譜的壽命(阿明的50-400倍?),光是這兩代人的年齡差距,就能把人嚇死了。我們姑且認為奧特曼同學相當於人類23歲的毛頭小青年,相應地,老爸是184歲,老媽是161歲,這對夫婦生下奧特曼時的年齡分別是161歲和138歲!嗯,真是晚婚晚育的模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不妨啟用梅達沃爵士的智慧結晶。奧特曼體型很大(像大象),會飛(像鳥),具備光波等自衛武器(哦……像烏龜?),這樣的生物應該很少有天敵,也不容易受傷害,所以他們活得很長也不奇怪。另外,鄙人鄭重推出一個長壽秘訣——來點音樂,Please——那就是:噹噹噹噹當,晚婚晚育!果蠅是科學家經常用來做實驗的一種小昆蟲,因為它們壽命短,繁殖快,而且很好養,果蠅變成成蟲之後,一般只有三星期的壽命。科學家麥克羅斯(Micheal Rose)曾經在實驗室里飼養一群果蠅,他把所有年輕(小於兩星期半)果蠅下的卵都扔掉,只留下老果蠅的卵,讓它們孵化出小果蠅,然後又扔掉年輕小果蠅的卵……這時,果蠅年老時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就是很有利的事了,因為科學家強迫它們晚婚晚育,只有老當益壯的果蠅才能多生小孩。這樣,老當益壯的兒子又生老當益壯的孫子,經過15代的選擇,那些果蠅的壽命已經延長了30%,大概相當於我們延壽20多歲。人類的培育竟然可以強大到這種地步!但回頭想想,我們已經把狼改造成了吉娃娃和藏獒,把野草變成了高產水稻,「長壽果蠅」也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成果罷了。英國的動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曾做過如此設想:我們可以禁止在一定的年齡之前生殖,如四十歲之前。經過幾世紀之後,最低年齡限制可提高到五十歲,以後照此辦理。可以想見,用這樣的方法,人類的長壽可提高到幾個世紀。四 玉山自倒非人推想把人類育種15代,需要幾百年的時間。凸凹曼的長壽法貌似不太實際,但我們還有更簡便的老鼠節食法,每頓少吃三成,效果比果蠅也不差,但我們不知道這對人類是否有用,好,我現在要追求一批實驗品……什麼?拒絕?你個享樂主義者……聲明一下,沒有人——我是說沒、有、人——確切地知道老鼠為什麼吃得少就活得久,倒是有幾種假說。也許艱難的環境能使老鼠的免疫系統更警醒,也許吃得少能產生比較少的自由基,也許在飢餓的情況下老鼠會皈依菊花酵母……現在我想讓大家考慮我最喜歡的一種假說。如果讓老鼠從小挨餓的,它們——似乎是廢話——性成熟的速度會減慢,生殖力會降低,有時根本就絕育了。這種假說它們能活得更長,就是因為它們犧牲了「製造生命」,精力被用在了「維持生命」上。澳大利亞森林裡的棕袋鼩(學名Antechinus stuartii)外表就像是愛吃昆蟲的小老鼠,每年7月份(南半球的春天),公袋鼩會陷入瘋狂,上竄下跳搜尋母袋鼩,與情敵作殊死斗。一般的雄性動物,血液里的睾酮(對爺們純度影響極大的雄激素)只有3%能正常發揮作用,大多和一種蛋白質結合在一起,處在抑制的狀態下。但發春的公袋鼩血液里沒有抑制的蛋白質,換句話說,他們體內的雄激素就是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曾經有公袋鼩日御12女,犧牲在戰場上的記錄。

這位英雄不是累死的,而是命中注定要死的——雄激素是個很危險的東西,心急火燎的公袋鼩連吃飯都來不及,當然不會留意身邊的食肉獸,會抑制免疫系統,讓寄生蟲和細菌上身,另外,緊張情緒還會讓公袋鼩體內的其他激素失衡。總之,在短暫的狂歡之後,公袋鼩一個個被貓頭鷹吃掉、病死、衰竭而死,這時離他們出生的時間,只有區區10個月。生命的歷史有38億年,相比之下,即使阿明的生命也只是一瞬而已,如果一個身體拒絕生育,即使它的生活再安逸,體格再強健,死亡(也許是因為疾病,或者冰河時代,或者小行星撞地球)終究會找上它,然而構造身體的配方——基因可以通過繁殖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像人類和阿明這樣生活安逸的動物,有充足的時間一次又一次地生兒育女,然而袋鼩時刻活在飢餓和眾多天敵當中,公袋鼩只有一次機會,那些孤注一擲,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這唯一一次狂歡中的公袋鼩,會留下遍地兒女,把「過把癮就死」的基因流傳下去。女人是非常奇怪的生物,因為她們有更年期。女人的卵巢衰老速度,起初跟全身器官保持一致,每八年卵巢中的卵子的數量減半,然而到了30多歲時,卵子喪失的速度突然提高到每三年減半,於是卵子早早用完,跟生育有關的激素也停止分泌了,生兒育女的能力喪失,此時女人的一生剛過完2/3(40-50歲,生活條件好一點會晚一點)。這就是「絕經」。這是非常古怪的,如果一隻動物自願放棄了繁殖能力,它又怎麼把基因遺傳給下一代?導致絕經的基因理應斷絕香火。與人類最接近的動物——黑猩猩也會絕經,但那是在40多歲垂垂老矣的時候(黑猩猩活到50歲就算高壽)。母象活到50歲(大概也是她一生的2/3),還能保持她年輕時一半的生殖力。甚至男人都和女人不一樣,個別BH的老男人到了90歲仍然能抱兒子。許多動物老的時候,生育能力也會慢慢減弱,但很少有像女人那樣戛然而止的。說到「為什麼」女人要絕經,我們有兩個備選答案。首先是進化生物學家喜歡的理論。為了孩子,母親確實是犧牲了很多。我們是生產最艱難的動物之一,嬰兒的腦袋很大,骨盆卻很窄(太寬就把兩條腿拉開,沒辦法走路了)。擁有「絕經」基因的女人,可以避免在年老體衰之時死於難產。絕經的女人照樣可以致力於繁殖,她可以精心養育自己年輕時生下的孩子,或者孩子的孩子,這樣把她的「絕經」基因傳承下去。另外一個答案是醫生喜歡的。現代工業社會只有幾百年的歷史,農業社會也只有一萬年的歷史,在此之前,人類這種動物(學名Homo sapiens,科學家稱為「智人」)已經在荒野中生活了20多萬年。我們在「野生」狀態下歷經的生存鬥爭最長,經過進化長久的鍛造,我們最適應的也是在草原上東跑西顛,男人狩獵,女人採集。這種生活環境被科學家稱為EEA(Environment of evolutionary adaptation的簡稱,意思是「進化適應的環境」)。EEA雖然是純天然野生狀態,但你一定不會喜歡的,原始社會裡摘果子的女人,總是面臨疾病、野獸、勞累和饑荒的威脅,幾乎不可能活到絕經期。生育力維持到四五十歲,對於她們來說剛剛好,反正活不了更久。在50歲絕經的女人,很可能在40歲時就死了,就像5歲時瞎眼的小鳥一樣,不會在進化中落敗。現在,優越的生活條件讓女人可以活過四五十歲這道坎,絕經期就水落石出了。這兩個理論一言難盡,非常糾結。巨頭鯨(學名Globicephala melaena)似乎可以為生物學家的理論作證。雖然鯨魚沒有月經,但野生的母鯨到了40歲就失去生育能力,跟絕經期很像。一般的母鯨在小鯨5歲時就斷奶,但快要絕經的老母鯨會把最後一個孩子一直喂到8歲甚至10多歲。

那些直到今天還過著狩獵-採集生活的人,例如非洲和美洲的原始部落,差不多有四成的女人能活過絕經期,而醫生的理論基礎是天然環境下女人「幾乎不可能活到絕經期」。但生物學家還不能笑到最後,科學家計算過,即使大齡產婦有風險,照顧老幺和孫子,繁殖後代的效率似乎比不上繼續生小孩,絕經期的存在,真的是一件怪事。從更年期糾結中退出來吧,我們來看一種很糾結的病:亨廷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是非常可怕的遺傳病,患者智力下降,健忘,暴躁不安,手腳激烈抽搐,像跳舞一樣(因而稱為舞蹈症)。亨廷頓舞蹈症像一顆定時炸彈,等到30-50歲時才爆發,而且病情發展得很慢,病人被折磨10多年才能解脫。亨廷頓舞蹈症驚人的「耐性」,對於生命的生存來說是災難,但對於基因的傳承是有利的。舞蹈症的發病晚,患者被它幹掉之前,就已經有了孩子,即使患者死掉,導致舞蹈症的基因也就可以平平安安溜到下一代。這種病雖然很痛苦很致命,進化卻一直不能把它淘汰掉。進化是個沒心沒肺的,從來不關心個人的生命和幸福。公袋鼩已經警告我們,繁殖是一件很傷身體的事。他是所有哺乳類中最短命的,母袋鼩要長壽一點,可以活到兩歲,如果把公袋鼩閹掉,他也能活這麼長。動過絕育手術的狗和貓都比較長壽,如果把大豆的花和豆莢都摘掉,它也能活得更長。但是說到勇氣,誰也趕不上桂竹(學名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又叫剛竹),這種美麗的竹子能長到10米高,壽至120歲,然後開花、結籽,最後(你已經猜到了)死去。

加菲貓曾曰,愛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豬肉卷是永恆的,在生物世界並不太對。能享受豬肉卷的生活來得快去得也快,只有戀愛(然後結婚,然後生兒育女,然後把自己的基因傳承下去)是永恆的。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需酣暢萬古情,我們終有一死,但這不妨礙我們的基因乘坐生殖快車,攀向永生的高峰。The end本文地址(轉載請註明出處):複製
推薦閱讀:

(衰老分析--軟組織篇)為什麼38歲高圓圓比43歲賈靜雯還顯老?
三陰交穴治婦科病、延緩衰老等作用(視頻圖解)
10種食物這樣搭營養加倍 芝麻配海帶抗衰老
UC頭條:世界公認的10大抗衰老食物, 讓你50歲看起來也只有25歲!
18種抗衰老食物 讓你越吃越嫩

TAG:衰老 | 壽命 | 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