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坑爹的十場政變,把整個王朝帶上了不歸路!

1、沙丘政變

王朝:秦朝

參與者:趙高、胡亥、李斯

被剷除者:扶蘇、蒙恬

經過: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出巡途中在沙丘突然病亡,死前擬傳位扶蘇。可還沒等遺詔發出去就死了。趙高有政治野心,決定扶沒有啥能力的胡亥即位。又利用李斯善妒的心理,將蒙恬與李斯對比,在扶蘇心裡,李斯沒有一個比得上他,這戳中了李斯的軟肋,當年,為了爭寵,李斯連同門的韓非子都下手幹掉了,何況蒙恬?於是李斯參與了政變,秘不發喪,矯詔賜死了扶蘇和蒙恬,順利扶胡亥即位,即秦二世。

後果:秦二世昏聵不堪,趙高專權,排除異己,朝政一片混亂。加上秦二世奢華無度,秦朝暴政更加苛刻,國內矛盾空前尖銳,而最終導致天下大亂,秦朝覆滅。

2、王莽政變

王朝:西漢

參與者:王莽、王政君

被剷除者:董賢、哀帝外戚

經過:漢哀帝繼位5年後病逝,生前最愛同性伴侶董賢,怕董賢在其死後無依無靠,遂將傳國玉璽交付董賢,要董賢以此立新君,這樣就有擁立之功,方保後半生富貴,並特別囑咐誰來要斗不能給!哀帝死後,董賢亂了方寸,只知道啼哭。王政君太后立即行動,通知王莽入宮,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立馬出現在董賢面前,要董賢交出傳國玉璽。董賢不敢抗命,乖乖交出玉璽。隨後王莽和王政君控制宮廷,逼迫董賢自殺,並以清洗依附於哀帝外戚丁傅及董賢的勢力為名將不同政見者盡數排擠出朝廷。

後果:從此,王莽把持了西漢朝廷,徹底將皇帝變成傀儡,7年後,王莽篡漢,西漢滅亡。

3、十常侍之變

王朝:東漢

參與者:何進、袁紹、十常侍

被剷除者:何進、十常侍

【影視劇中的十常侍】

經過:這是一個同歸於盡的政變。東漢後期,宦官外戚輪流把持朝政,最終兩大勢力矛盾鬧到不可調和。靈帝時,宮內有「十常侍」受寵,靈帝死後,十常侍之蹇碩想趁機殺死皇后之兄何進,但被何進發覺,漢少帝劉辯即位後,實權落入何進手中,何進便計劃除掉十常侍,但何太后不許,在袁紹的建議下,何進下令西北軍董卓率軍進京以要挾太后。結果宦官收到風聲,先一步騙何進入宮並殺掉何進,何進死後,何進部下袁紹袁術等率軍攻入皇宮,將包括十常侍在內的宦官二千餘人全部殺死,皇帝被迫逃離皇宮,並被從涼州趕來的董卓找到。

後果:從此軍閥董卓把持了朝政,東漢朝廷威信掃地,再也無力控制地方。袁紹、袁術、曹操等人紛紛逃離洛陽,組成聯軍討伐董卓,從此各路諸侯並起,東漢名存實亡。

4、高平陵政變

王朝:三國魏朝

參與者:司馬懿

被剷除者:曹爽為代表的曹氏宗室集團

【影視劇中的高平陵之變】

經過:曹操死後,司馬懿逐步掌握大權,在魏明帝曹睿死後,年僅8歲的曹芳即位,託孤於曹爽和司馬懿。曹爽排擠架空司馬懿。司馬懿便示弱,裝病騙過曹爽,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曹爽放鬆對司馬懿的警惕,公元249年,少帝曹芳拜謁位於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親信們皆隨同前往,朝中空虛,司馬懿趁機控制太后,以太后名義下令封閉城門,控制了京城,並上書皇帝要求罷免曹爽等人。為麻痹曹爽,假意保證曹爽只是免其官職,不會害其性命。當時恆范在朝中,不願接受司馬懿任命,設計逃離京城,投奔曹爽。司馬懿知道後十分著急,道:「曹爽的智囊去了」,但蔣濟卻說,「曹爽此人就想劣質的馬貪戀草料一樣,顧戀家室而不會作長遠打算,必然不會採納恆范建議。」這就是駑馬戀棧成語的來源。果然,恆范建議曹爽以天子名義召集兵力攻打司馬懿,並指出向曹爽如此門第的人非富貴即死,但曹爽猶豫不決,最終說出「即使投降,不失為富貴人家」,最後決定投降。不久便被司馬懿借故殺害。

後果:司馬懿從此消滅了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力量,司馬氏把持了曹魏政權,並最終篡魏。

5、八王之亂

王朝:西晉

參與者:賈南風、司馬亮、司馬瑋、司馬倫、司馬冏、司馬乂、司馬穎、司馬顒、司馬越

被剷除者:楊駿、賈南風、司馬亮、司馬瑋、司馬倫、司馬冏、司馬乂、司馬穎、司馬顒、司馬遹

經過:晉武帝司馬炎為了讓孫子司馬遹即位,傳位給了白痴兒子司馬衷也就是晉惠帝,臨終命外戚楊駿掌握朝政。惠帝皇后賈南風為了自己掌權,與楚王司馬瑋聯絡,要其帶兵進京。有司馬瑋撐腰,賈南風以惠帝名義下詔說楊駿謀反,把楊駿處死。

但是朝政卻落入汝南王司馬亮與元老大臣衛瓘手中,司馬亮也是晉武帝生前器重的心腹,賈南風及司馬瑋也取得了一些大權,但是賈南風依然不滿意,於是又指使司馬瑋矯詔殺了司馬亮和衛瓘,結果司馬瑋沒有趁機擴大戰果,錯失良機,賈南風便在司馬瑋殺了司馬亮和衛瓘的第二天,又把矯詔的罪名安在司馬瑋身上,除掉了司馬瑋。

賈南風當政8年之後,又想加害晉武帝欽定的皇位繼承人司馬遹,趙王司馬倫和孫秀等人為了有名義推翻賈南風,便慫恿賈南風殺了太子,太子死後,司馬倫等人便以為太子報仇為名發動政變,廢了賈南風,並矯詔殺了她。

司馬倫掌權後,想自己當皇帝,便廢了晉惠帝,但司馬倫道德和能力雙低,不久齊王司馬冏聯合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乘機起兵討伐司馬倫,司馬倫戰敗被殺。

司馬冏便掌握了大權,復立晉惠帝,結果司馬冏沉迷女色荒廢政事,司馬顒便興兵討伐司馬冏,號稱當時在洛陽的長沙王司馬乂是內應,司馬冏信以為真,便攻打司馬乂,結果反而被司馬乂打敗,司馬冏被司馬乂所殺,司馬乂獨攬大權。

司馬顒白忙活了,不服!於是和司馬穎聯合興兵討伐司馬乂,戰事持續過程中東海王司馬越發動政變抓了司馬乂送給司馬顒殺了,然後司馬穎掌權,司馬顒和司馬越都身居高位,最終這三個人又開始相殺,最終殺來殺去,司馬越勝出,八王之亂結束。

後果:八王之亂給西晉造成沉重的打擊,嚴重削弱了西晉軍事經濟實力,最終導致西晉被胡人所滅,從此開啟了長達數百年的五胡亂華。

6、楊廣政變

王朝:隋朝

參與者:楊廣

被剷除者:隋文帝、楊勇

【影視劇中的楊廣】

經過:隋文帝有5子,均是一母同胞。其中次子楊廣心機最重。楊廣素知隋文帝夫婦喜歡節儉,便假裝樸素勤儉,獲得文帝夫婦的歡心,在母親獨孤皇后和楊素的支持下,楊廣終於擊敗太子楊勇,奪得了太子之位。仁壽四年(604年)七月,隋文帝卧病在床,楊廣於是寫信給楊素,請教如何處理隋文帝後事和自己登基事宜。不料送信人誤將楊素的回信送至了隋文帝手上。隋文帝大怒,正在此時,宣華夫人陳氏也哭訴楊廣在她來途中意圖非禮她,隋文帝頓悟,知道楊廣不足託付江山,急忙命人傳大臣柳述、元岩草擬詔書,廢黜楊廣,重立楊勇為太子。楊廣得知後決定先發制人,將柳述、元岩抓入獄,並讓右庶子張衡入隋文帝寢殿侍疾並將隋文帝周圍的侍從打發走,從而控制了隋文帝。等隋文帝駕崩後,楊廣即假傳隋文帝遺囑,逼迫楊勇自盡。此後,又陸續將其餘兄弟剷除,並將親侄兒楊勇諸子全部殺死。

後果:楊廣登基後,奢靡無度,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無節制濫用民力,開鑿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最終國力衰竭,導致民變四起,天下大亂,直接導致隋朝滅亡。

7、甘露之變

王朝:唐朝

參與者:宦官勢力

被剷除者:李訓、鄭注

經過:唐代安史之亂後,除地方藩鎮尾大不掉之外,中央宦官勢力開始坐大,唐德宗之後,宦官掌握了禁軍,從此宦官勢力更加不可抑制。憲宗之後,宦官逐漸掌握了皇帝的廢立乃至生死,宦官劉克明殺害唐敬宗後,另一宦官王守澄立唐文宗為帝。唐文宗雖是宦官所立,但一直不滿宦官專權,大臣李訓、鄭注知道文宗有反抗之心,便與文宗密謀誅滅宦官,奪回皇帝的權力。

但是軍權掌握在宦官手裡,所以李訓和鄭注計劃,李訓當宰相在內策應,鄭注到外地當鳳翔節度使,以便招募親兵。二人約定在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朝廷在河旁埋葬宦官王守澄時,由鄭注奏請皇帝率兵護衛葬禮,然後由李訓同時奏請文宗,命神策軍護軍中尉以下所有宦官都到河旁為王守澄送葬。屆時,鄭注下令關閉墓門,命親兵用利斧砍殺宦官,全部誅除。

約定好之後,李訓變卦了,李訓認為這樣做功勞就都算在了鄭注身上,不如找人召一些私兵,加上金吾兵以及京兆府御史台的一些隨從,先於鄭注一步,在京城誅除宦官,隨後,把鄭注除掉。二十一日,唐文宗上朝,李訓以左金吾衙門後院有甘露降臨為由,勸文宗親自前往觀看,文宗便派了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仇士良、魚弘志率領諸位宦官再次前往左金吾後院察看。

仇士良率領宦官到左金吾後院去察看甘露,韓約緊張得渾身流汗,仇士良覺得奇怪,接著一陣風吹過,仇士良發現很多手執兵器的士卒,又聽到兵器的碰撞聲音。大驚,急忙往外跑,向唐文宗報告發生兵變,由於被事先發現,埋伏的士兵並沒能將宦官殺盡,宦官抬著文宗逃入了後宮,李訓計劃失敗。隨後宦官縱兵報復,逢人便殺,血洗各衙門,各司官吏及在內的百姓數千人被殺。

後果:從此,宦官不僅牢牢掌握著軍政大權,也掌握了皇帝的廢立和生殺大權,而且控制了百官,完全掌握了唐朝中央權力,東漢之後,中國歷史的第二次宦官時代開始。

8、史彌遠政變

王朝:南宋

參與者:史彌遠、楊皇后

被剷除者:趙竑

經過:宋寧宗無子,便在宗室中找了趙竑,立為皇子。當時權臣史彌遠,權勢滔天,趙竑對其極為不滿,私下表示日後如果登基,要將史彌遠流放。話傳到史彌遠耳朵里,史彌遠非常害怕,便決定廢趙竑,另立新君。史彌遠看中了趙昀,趙昀是趙匡胤之子趙德昭的後代,而南宋世系一直是趙德芳一脈,趙昀本來根本沒有機會接觸皇位。宋寧宗去世後,史彌遠派人連夜召趙昀入宮,當時楊皇后尚不知情,史彌遠派楊皇后侄子楊谷向皇后表明史彌遠要立趙昀,廢趙竑。皇后不答應,楊谷往返七次,皇后均拒絕。最後,楊谷不得不說明,史彌遠已經殿帥夏震派兵看守皇宮及趙竑,如果不立趙昀,「禍變必生,則楊氏無噍類矣」,以趙竑和楊氏一族的性命威脅,楊皇后被迫同意,史彌遠便偽造寧宗遺詔,廢竑為濟王,立昀為皇子,即帝位,是為宋理宗。

後果:理宗登基,史彌遠繼續擅權,前後長達25年,南宋日漸衰落。軍事上,聯蒙滅金之後,又輕率地進軍中原,導致南宋損失慘重,喪失滅金取得的戰果,還嚴重削弱了南宋國力,導致南宋在抗蒙中處處被動,史稱「端平入洛」。「端平入洛」之後,理宗怠於政事,沉迷於聲色犬馬,朝政大壞。史彌遠之後,又重用丁大全、賈似道等奸臣,寵幸閻妃,南宋政治癒加腐敗。理宗去世12年後,臨安淪陷,15年後,崖山一戰,南宋最終滅亡。

9、南坡之變

王朝:元朝

參與者:鐵失、也先鐵木兒、失禿兒、赤斤鐵木兒、完者、鎖南、脫火赤、阿散、章台、禿滿及諸王按梯不花、孛羅、月魯鐵木兒、曲呂不花、兀魯思不花

被剷除者:元英宗、拜住

【元英宗】

經過:元朝建立後,朝政混亂,元英宗即位後,決心改革,重用拜住,極力抑制答己、鐵木迭兒一黨的勢力。並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廣泛啟用漢族官員和儒生,精簡機構,節制財用,行助役法並減輕徭役;頒行《大元通制》,以加強法制,推行漢法。清除鐵木迭兒餘黨,並借故查處他們,這招來鐵木迭兒餘黨、御史大夫鐵失的恐慌,鐵失知道英宗下一步必然對其下手,遂決定發動政變。他密遣心腹去漠北,作政變前期準備。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五日,元英宗與拜住自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南返大都(今北京),途經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駐營。當日夜晚,鐵失與鐵木迭兒之子鎖南、知樞密院事也先帖木兒、大司農失禿兒等十六人發動政變,以阿速衛軍為外應,殺死元英宗和拜住。隨後,迎立晉王也孫鐵木耳(泰定帝)即位。

後果:南坡之變,使得剛剛啟動的「至治新政」嘎然而止,從此元朝再沒有出現有所作為的君主,並導致皇室內鬥接連不斷,此後多位皇帝在內鬥中被殺,朝政愈加混亂,元朝失去了復興的最後希望。

10、辛酉政變

王朝:清朝

參與者:慈禧、奕?,慈安

被剷除者:肅順等「顧命八大臣」

【辛酉政變】

經過:1861年,因第二次鴉片戰爭而倉皇逃離北京的咸豐皇帝病死在熱河承德避暑山莊。臨終前將皇位傳於年僅6歲的兒子載淳,並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大學士肅順,額駙景壽,還有四個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年幼的載淳。慈禧想爭取垂簾聽政的權力,但是遭到八大臣的反對,無奈之下,慈禧想到恭親王奕?,秘密派遣心腹跟奕?聯絡。

奕?曾是咸豐皇帝皇位的強勢競爭者,素有才幹,但遭到咸豐的猜忌和排斥,在對外關係上,奕?和肅順等人的政見不和,早就想除掉肅順,慈禧和奕?一拍即合。奕?在以「奔喪」名義前往承德後與兩宮太后密謀,最後決定在北京發動政變。

隨後,慈禧以「以減其勞」為名,解除了載垣領禁衛軍兵權;奕?接著拉攏爭取了掌握京畿與直魯重兵的兵部侍郎勝保和僧格林沁的支持。取得了保證政變成功的軍事力量。在從承德回北京時,慈禧以皇帝年幼,不能全程護送先帝梓宮為由,隨靈柩走了一天,就決定和載垣、端華等7大臣由小路提前回北京,讓肅順護送咸豐的梓宮走大路。

1861年11月1日剛到北京,慈禧就迫不及待的接見了恭親王奕?,軍機大臣文祥等。第二天一早,奕?即傳聖旨,宣布解除了肅順等人的職務,當場逮捕了載垣、端華;又命令將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等撤職查辦,嚴加看管。並派醇郡王奕譞在京郊密雲逮捕了護送梓宮回京的肅順。接著載淳正式登基,太后聽政,宣布廢除八大臣原擬的祺祥年號,1862年改為同治元年,東、西二太后垂簾聽政。加封恭親王奕訢為議政王大臣。

後果:從此慈禧奪取了清朝最高統治權,前後長達47年,在此期間中國迅速向半殖民地化淪落。也標誌著清政府對外國侵略者態度的轉變,開始投靠列強並與列強勾結,此後清政府逐漸成為列強在中國的代理人。

本文歸納的政變都是王朝內部勢力的爭權奪勢,故不統計改朝換代的政變。


推薦閱讀:

史上最虐的姐弟戀,看完心都碎了!
中國古史-周公封建-何尊銘文
讀書筆記:「跪坐」、「跽坐」、「正坐」之坐姿探討
中國歷史文化名宅 喬家大院
震驚中外的「江南案」葬送了蔣家王朝的統治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 坑爹 | 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