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醫醫未病之病」 ——中醫「治未病」的思想及意義
谷曉紅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兼任中國老年學學會醫藥保健康復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民族傳統體育分會主席。
1979年就讀北京中醫學院。從事中醫學教學、科研、臨床二十六年,她從師於全國名老中醫孔光一教授。谷曉紅教授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積累了一定診療經驗,擅長內科、老年病、婦科、兒科等疾病的治療與康復保健。是北京市確定的重點學科中醫臨床基礎學科的溫病學學術帶頭人。曾參加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計劃》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主持多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衛生部的科研課題,發表學術文章20餘篇,主編、參編著作近20部,是高等中醫藥院校新世紀規劃教材《溫病學》副主編,曾獲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獎,曾多次應邀到英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中國香港、台灣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傳播中醫文化。
「治未病」思想源自《黃帝內經》,歷代醫家乃至現代醫學對「治未病」思想都極為重視。根據現代醫學理論,將人群的健康狀態分為三種:一是健康未病態;二是欲病未病態;三是已病未傳態。因此,「治未病」就是針對這三種狀態,具有未病養生防病於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漸和已病早治防止傳變的作用。
「治未病」起源與臨床意義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出:「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 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就生動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義。
中醫學歷來重視疾病的預防。「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現於《黃帝內經》,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出:「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就生動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義。
另見於《素問·刺熱》篇:「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病雖未發」,結合上文是指機體已受邪但尚處於無癥狀或癥狀尚較少、較輕的階段。這種潛病態可發展成為某種具有明顯癥狀和體征的疾病。因而,這「治未病」,是指通過一定的防治手段以阻斷其發展,從而使這種潛病態向健康方向轉化,屬於疾病早期治療的範圍。
還見於《靈樞·逆順》:「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處「治未病」對醫生的治療經驗和水平提出了要求,要想成為一名高明的醫生,要善於預防疾病,防患於未然。
結合現代醫學的理論,綜合各家說法,可以將人群的健康狀態分為三種:一是健康,未病態,即人體處於沒有任何疾病時的健康狀態;二是欲病未病態,即體內病理信息隱匿存在的階段,或已經具有少數先兆癥狀或體征的小疾小恙狀態,但尚不足以診斷為某種疾病;三是已病未傳態,即人體某一臟器出現了明顯病變,根據疾病的傳變規律及臟腑之間的生理、病理關係,病邪可能傳入其他臟腑,但病邪尚局限在某一臟腑未發生傳變的狀態。
因此,「治未病」就針對以上三個狀態,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未病養生,防病於先:指未患病之前先預防,避免疾病的發生,這是醫學的最高目標,是健康未病態的治療原則,也是一名高明醫生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漸:指在疾病無明顯癥狀之前要採取措施,治病於初始,避免機體的失衡狀態繼續發展。這是潛病未病態的治療原則;三是已病早治,防止傳變:指疾病已經存在,要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防其由淺入深,或發生臟腑之間的傳變。這是欲病未病態、傳變未病態的治療原則。另外,還有瘥後調攝、防其複發:指疾病初愈正氣尚虛,邪氣留戀,機體處於不穩定狀態,機體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之時,此時機體或處於健康未病態、潛病未病態,或欲病未病態,故要注意調攝,防止疾病複發。
「治未病」思想的發展演變
唐代醫家孫思邈提出了「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
「治未病」思想源自《黃帝內經》。歷代醫家對於「治未病」的思想和內容進行了繼承和發揚,在他們的著作中可以見到「治未病」的理論和應用。可見古人對於「治未病」思想之重視。
醫聖張仲景秉《黃帝內經》、《難經》之旨,在臨床醫學實踐中貫徹「治未病」思想,他在《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篇》中雲:「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這是運用五行乘侮規律得出的治病防變的措施,是「治未病」思想既病防變的具體體現。
唐代醫家孫思邈提出了「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提出用針刺預防中風的具體方法:「惟風宜防爾,針耳前動脈及風府神良」。
元代朱丹溪指出:「與其求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葯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夫如是,則思患而預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提出了預防與養生的重要性。
明代的楊繼洲《針灸大成》中也有艾灸預防中風的詳細記載,如:「但未中風時,一兩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時足脛發酸發重,良久方解,此將中風之候也,便宜急灸三里、絕骨四處,各三壯……如春交夏時,夏交秋時,俱宜灸,常令二足灸瘡妙。」
清代溫病學家葉天士根據溫病的發展規律和溫邪易傷津耗液的特點,提出對於腎水素虛的患者應防病邪乘虛深入下焦,損及腎陰,在治療上主張在甘寒養胃同時加入咸寒滋腎之品,以「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既病防變法則的典範。
近年來,在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同志大力倡導中醫「治未病」實踐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舉辦了「治未病」健康基石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和「治未病」工程,提出了中醫特色的防保服務體系。衛生部部長陳竺在首屆「治未病」高峰論壇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啟動儀式上也提出了「治未病」引領人類健康發展方向的三點意見。
當前「治未病」思想已逐漸作為廣大醫務工作者關注的重點之一,「治未病」存在著巨大的臨床意義和社會效益。對於單個患者,可以通過提高生活質量,增加一個個體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時限與數量,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還可以為國家節省大量的治療花費,節省大量的醫療資源。
國際衛生組織1996年在《迎接21世紀的挑戰》——21世紀的醫學中也明確西醫學正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發展;從重治療向重預防發展;從針對病源的對抗治療向整體治療發展;從重視對病灶的改善向重視人體生態環境的改善發展;從群體治療向個體治療發展;從生物治療向心身綜合治療發展;從強調醫生作用向重視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發展;醫療服務方面則是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發展。
我們看到無論是西醫的發展戰略還是現代的三級預防思想與中醫的「治未病」思想有著許多契合之處,從而有了「體質三級預防學說」,就是針對不同人群制定相應的預防保健措施。一級預防是針對個體體質的特殊性,積極改善特殊體質,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從而實現對特殊人群的病因預防,阻止相關疾病的發生。二級預防也就是臨床前期預防,即在疾病的臨床前期作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三早」預防措施。三級預防即臨床預防,對已患某些疾病者,結合體質的特異性及時治療,防止惡化。
在「治未病」原則指導下,它在臨床各科疾病的預防中都具有重要意義,甚至可以指導人類已知的所有疾病的預防。中醫藥「治未病」的理論和臨床研究開展非常廣泛,而且其防治意義已經逐漸為人們所公認。對於病因明確的疾病,人們可以主動的避免遠離各種致病危險因素。但是,目前大多數疾病的病因或危險因素並不明確,從對疾病的掌握上來看,不能實施有效的預防。因此,根據中醫「治未病」的思想,採用中醫中藥的方法,在對於疾病的預防與已病防變方面就顯出了巨大的優勢。
應用「治未病」思想指導亞健康防治
世界衛生組織在憲章中對健康下了這樣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處於完全的完滿狀態。
五禽戲圖帛畫 華佗曾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運動姿態,編成「五禽戲」,作為自己和弟子鍛煉身體的方法。
亞健康的概念最早是由前蘇聯學者Berkm an 在20 世紀80 年代提出的,他當時將之稱為「第三狀態」,又稱「次健康」、「中間狀態」、「遊離(移)狀態」等。世界衛生組織在憲章中對健康下了這樣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處於完全的完滿狀態。有統計表明,人群中真正的健康者「第一狀態」和患病者「第二狀態」所佔比例不足1/3,有2/3以上的人群處在健康和患病之間的過渡狀態,即「亞健康」狀態。我國目前亞健康約有7億人,知識分子、企業管理者、機關幹部70%以上處於亞健康。在步入中年的人群中亞健康狀態的比例接近50%。亞健康狀態多發生在35~45歲之間的腦力勞動者。《「十五」期間中國青年發展狀況與「十一五」期間中國青年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腫瘤高發年齡段已從五六十歲提前到四十歲,而且低齡化趨勢日益明顯。世界衛生組織對1萬名年輕心梗患者進行調查,最低年齡為20歲,80%低於30歲,「30歲的身體60歲的血管」。上海5年間脂肪肝增加了50倍,低齡化趨勢嚴重。
西方國家雖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認識並開始關注亞健康問題,提出亞健康狀態是由於心理、生理、社會等綜合因素導致人體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整體協調失衡和功能紊亂所致。患者自覺頭昏、頭重、胸悶、乏力、精神不佳,或食欲不振、入睡困難或多眠、心悸、虛汗、大便失調、小便清長等,以其中幾個癥狀組合出現較為常見。亞健康往往是人體自我感覺上的異常,無實驗室檢查異常。以現代醫學的方法診斷非常困難,即便診斷明確,也缺乏明確的治療方法。
造成亞健康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人們的健康意識不到位;二是飲食不合理;三是社會壓力大,心理平衡差;四是起居生活不規律。
中醫中藥對亞健康各種臨床癥狀的治療有著獨特的優勢和特點,針對不同個體採用不同的診療方案辨證施治,通過個性化用藥治療及調養,使個體達到平衡狀態。中醫「治未病」理論涵蓋了亞健康的防治。運用中醫「治未病」思想指導亞健康的防治具體方法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
調攝精神中醫強調「形神合一」,重視精神情志因素在疾病發生、發展、預後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精神情志活動與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有密切的關係。突然、強烈的精神刺激,或反覆、持續的精神刺激,可使人體氣機逆亂,容易導致氣血陰陽的失調而發病。中醫有「百病皆生於氣」、「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的說法,情志刺激可致正氣內虛,招致外邪致病;在疾病過程中,情志波動又能使疾病惡化。現代醫學證實心身失調常源於負性情緒的刺激,如長期的高度緊張、心理壓力、抑鬱、低沉、悲哀等的持續作用。心理刺激導致的心理改變主要是情緒異常,首先產生焦慮、憤怒、抑鬱等,之後出現交感神經、植物神經、內分泌、免疫等一系列變化。而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則人體氣機調暢,氣血和平,對預防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生氣通天論》也指出:「清靜則內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即指思想上安定清凈,使真氣和順,精神內守,無從得病。所以,調攝精神,可以增強正氣抗邪能力,預防疾病。
因此,我們應該強化修養,樹立正確的疾病觀,這樣不但可防止內在致病的七情刺激,同時避免七情損傷人體正氣,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加強鍛煉強調需要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強體質。恰當的鍛煉可使機體的氣血周流,關節滑利,耳聰目明,情志暢達,對於抵禦病邪的入侵具有重要意義。漢代醫家華佗根據「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理論,創造了「五禽戲」健身運動,即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來鍛煉身體,促使血脈流通,關節流利,氣機調暢,以增強體質,防治疾病。後世發展的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多種健身方法,不僅能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預防疾病的發生,而且還對多種慢性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呂氏春秋》指出「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現代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活動一身肌肉、筋骨、關節,能疏經活絡、振奮陽氣、暢行氣血、增強體質,適量的運動是預防和消除疲勞的重要手段,同時運動還可以使人心情舒暢,長期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是預防亞健康的有效方法。
生活起居應有規律《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意思是說,要保持身體健康,精神充沛,益壽延年,就應該懂得自然變化規律,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對飲食起居,勞逸等有適當的節制和安排。不要「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截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
中醫養生強調節制飲食,《周禮·天官》記載有「食醫」專門研究飲食養生。同時古代很多文獻記載為食治,宜食,忌食。飲食要注意適當,在飲食時間、數量等方面均有記載。孫思邈說「凡欲治病,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後乃葯爾。」在講究保健與健康生活的今天,食療的意義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食療安全、經濟、簡便易行、無創傷痛苦、無毒副作用,是亞健康狀態的重要療法。
順應四時節氣變化,天地人合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充分體現了天地人相應的整體觀念。強調個體必須適應自然氣候變化,才能夠避免疾病發生。而且引申到起居的規律性,要白天活動,夜晚休息,不能日夜顛倒,作息紊亂。
藥物預防亞健康病機以心脾兩虛或肝鬱氣滯為主,亦有脾虛濕盛、肝鬱脾虛、肝腎不足、痰濕內生、濕熱內蘊、陰虛火旺、氣血虧虛、脾腎陽虛等證型。治療上關鍵在於理氣健脾、疏肝解郁,以及養心安神、健脾和胃、滋陰補腎等為主,多用四君子湯、四物湯、歸脾湯、六味地黃丸、參苓白朮散、養心湯、甘麥大棗湯、杞菊地黃丸、二陳湯、三仁湯、二妙丸、知柏地黃丸、人蔘歸脾丸等加減。中醫藥調治亞健康的優勢在於根據個體的不同情況辨證施治,綜合調理。
針灸推拿運用針刺、艾灸、推拿手法作用於相應的穴位以調整陰陽,疏通經絡,運行氣血,從而調整臟腑功能,溝通內外上下,使人體恢復陰平陽秘,臟腑功能活動協調的狀態。
通過各種手法刺激人體的皮膚、肌肉、關節、神經、血管以及淋巴等處,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從而促進肌體的自然抗病能力;調節陰陽,增強臟腑功能,消除疲勞。經常接受推拿按摩治療,能夠增強心肌功能,加速血液運行,使代謝旺盛;促進血氧和營養物質的吸收,使心臟得到充分的營養,預防冠心病及肌肉僵直、手足麻木、痙攣和疼痛等癥狀;調節神經功能,改善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等。按摩還可以促進炎症的吸收,緩解肌肉的痙攣和疼痛。而亞健康狀態中的肩背疼痛、肌肉關節疼痛等癥狀運用推拿手法可起到直接的疏通經絡而達到緩急止痛的目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