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項羽為什麼功敗垂成
□徐曉娟整理千百年來,不管我們如何評價項羽的功過得失,都不能否認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對它自刎烏江的選擇充滿著無限的哀婉和同情。他是一個越研究越讓人敬佩的人,它是一個越琢磨越充滿魅力的人。而這一切,就緣於兩個字:真實――真人、真事、真性情、真英雄。如果說項羽一生充滿傳奇,而最具傳奇色彩,最有懸念,以至到今天仍爭論不休的,就是他不肯過江求生、自刎烏江這件事。對項羽寧願戰死烏江,也不肯過江求生這件事,自古以來眾說紛紜,褒貶不一。項羽選擇這樣一條不歸路至少有下列四個因素比較大地影響了他的決策。主要為:宿命遮雙目,慚愧了此生,虛榮斷歸路,英雄怒易成。宿命遮雙目在項羽生活的時代,人們形成了一種觀念,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個定數,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人無法改變的。而能夠決定這些事情的是天,所以有「天命不可違」之說。對項羽而言,他一生幾乎都在打勝仗,戰必勝,攻必取,有較強的驕傲情緒,面對垓下兵敗這樣一種殘酷的事實,他接受不了。他覺得自己作為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怎麼能夠淪落到如此悲慘的境地呢?這種情況下,他很自然地想到了天命這個問題。在史記中,有兩處明確的記載,體現了項羽根深蒂固的天命觀。一處在項羽率領八百軍隊的突圍過程中,逃到東城這個地方,項羽一清點人數,只剩下了二十八騎,很是可憐。這時候,項羽對和他一起突圍的將士說,想我項羽出道以來,身經七十餘戰,從來都是戰必勝,攻必取,今天淪落到這樣的境地,是「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另外一處記載的是項羽到了烏江邊,面對亭長的規勸,他再次提到,「此天之亡我,我何渡為」。就是說,天要亡我,我逃不掉的,這是我項羽的命,我過江還有什麼意思呢?通過這兩處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天命觀在項羽的內心深處紮根很深。所以,面對失敗,他會自然而然地從天命的角度來分析和認識問題。也正因為如此,他不能正確地評估自己的得失,不能客觀地看待自己垓下兵敗的原因,很難在自己身上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一味地把失敗歸結為天命。也正因為如此,他的目光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缺乏用自己的力量改變命運、轉敗為勝的決心。慚愧了此生項羽覺得愧對楚國的父老鄉親對他的厚愛,因此,無顏見江東父老,正是因為這樣一種負罪感,所以,項羽才決定不過江了。由於這一不肯過江的理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通過項羽的嘴說出來的,而史記又是一部信史,所以,一直以來這一看法是流傳最廣,也是最普遍的一種認識。直到今天,我們說一個人做了對不起家庭、對不起家鄉、對不起國家與民族的事情,我們都會形容為「無顏見江東父老」。如果我們拋開項羽過不過江這件具體事來分析,「無顏見江東父老」這種思想有他的積極意義。因為這一思想背後至少體現了一種重要的思想,那就是:人一定要有知恥之心。中國有句古話,「知恥而後勇」。知恥心背後所體現的其實是責任意識和敢於擔當的精神,正是因為無顏見江東父老這種積極的思想內涵,幾千年來它深深根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之中,深刻地影響了我們中國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虛榮斷歸路項羽是一個典型的貴族將領,是非常要面子的人,他人生奮鬥的一個重要邏輯起點是恢復他家族的榮耀,所以,他有很深的楚國情結,希望能夠重新獲得楚國百姓的尊重和愛戴。也正因為如此,項羽消滅強秦之後,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回到故鄉,在父老鄉親面前展示一下。項羽對此說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如果按照邏輯,衣錦就還鄉,不衣錦就不還鄉了。項羽率領大軍西征之前,是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那是何等光鮮,而現在,垓下兵敗,狼狽不堪,全軍覆沒,他又怎麼好意思再回故鄉去呢?項羽堅強的背後,勇猛的外表下,有這樣一種性格特點,那就是強烈的虛榮心。正是這種強烈的虛榮心,在關鍵的時候影響到了他的選擇,也在某種程度上斷送了他的歸鄉之路。英雄怒易成項羽從垓下出逃,一直到烏江邊,基本上都是懷著強烈的求生慾望,這很正常。但是遇到了烏江亭長後,為什麼他的思想轉變得如此快呢?問題就出在這個「怒」字上。人一怒,就會缺乏理性,就會鑽牛角尖,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做出一些超乎想像的事情。當時項羽正處在這樣一種狀態。霸有天下不能說沒有本事,垓下一戰精銳損失殆盡,不能說不是一次大挫折。所以,對項羽來說,比較容易受到刺激,產生偏激的想法,容易作出一些超出常規的選擇。實際上,在項羽人生的最後幾個月里,項羽心裡一直不痛快和受刺激,一直怒火中燒。至少有四口大氣是他難以下咽的,會比較大地影響到他的最終決定:第一是劉邦毀約。本來項羽和劉邦簽署了和平協議,但是,劉邦卻出爾反爾,趁其不備,背後偷襲。項羽想起來就火冒三丈,後悔沒有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所以,他才留下來再戰劉邦,只是沒有想到,他反而被劉邦兵困垓下,因此更是氣上加氣。第二是痛失虞姬。有關史料顯示,項羽在虞姬自刎之後,悲痛難忍,割下了虞姬的頭顱帶在身邊,一同突圍。雖然聽起來有些殘忍,但也可以看出項羽與虞姬的感情之深,無法割捨。然後,在逃亡的道路上,由於不停地與漢軍廝殺,所以虞姬的頭顱在路上不小心丟了,項羽因此傷心之至。這口氣項羽咽不下去。第三是陰陵迷路。項羽率領小股部隊從垓下突圍,走到陰陵這個地方,陰陵大約相當於今天安徽蚌埠東南,迷了路。見到一個農夫問路,結果農夫一看是項羽,便給指了一條錯路,項羽深陷沼澤之中,既耽誤了時間,又損失了部分將士。這一帶當時歸楚國所有,一國之主在最危難之際被自己的一個老百姓給騙了,項羽能不生氣嗎?第四是垓下被騙。項羽到達烏江邊之後,從亭長嘴裡知道了楚國未亡的消息,才知道四面楚歌是劉邦和韓信的計謀,而這幾首楚歌卻唱散了他的十萬大軍,輸掉了他的畢生積累。對項羽這樣性格的人而言,他對劉邦和韓信是恨之入骨,前面不守信用,後面又用詭計騙人,簡直就是天底下最卑鄙的小人。項羽氣憤不過,要與劉邦一決生死。這些怒氣夾雜在一起,項羽心裡氣憤萬千。再想想江東父老對自己的期待和戰死沙場的八千子弟,看看身邊的二十幾名將士,總不能夠扔下不管吧。面對這一切,項羽再也不能接受這個現實了,在一瞬間,他發怒了,當然,他不怒也就不是西楚霸王了。上面四個因素有內在的,有外在的,有長久積累的,有臨時出現的。這些因素在有限時間裡相互碰撞,相互影響,最終促成了西楚霸王不肯過江求生這樣一個事實。項羽的死確實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遺憾,也讓後人非常惋惜。無論從正面理解,還是從反面分析,項羽不肯過江東這件事確實讓他的一生變得更加傳奇和悲壯。《李清泉解讀英雄項羽》
推薦閱讀:
※項羽是死於「婦人之仁」嗎?
※項羽創造歷史典故
※劉邦四大戰將VS項羽四大戰將,哪方更強?
※【西漢篇】第十五篇·大將軍所屬·右軍主帥·費侯·將軍陳賀
※如果項梁沒在定陶戰死,劉邦還能於定陶稱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