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文 | 鄭朝暉:實做功夫,解放心靈 儒家哲學與文化論壇傳統功

實做工夫,解放心靈

儒家哲學與文化論壇傳統工夫理論全國學術研討會綜述

鄭朝暉

工夫理論基於中國的人文主義傳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但在因應西方理性主義傳統的過程中,學界逐漸偏向於理論理性的形而上學研究,有意無意忽視了對傳統工夫理論的重視。近年來,因為文化自信之重建,學者漸趨於積極運用傳統思想資源因應當代中國在現代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文化衝突與人生挑戰,工夫理論之重要性始為學界所覺。

為了進一步推動學界對傳統工夫理論的自覺研究,2013年11月22?25日,由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國學院聯合主辦的儒家哲學與文化論壇傳統工夫理論全國學術研討會在南寧召開。本次會議以儒家工夫理論為核心,旁及道家、佛家及西方哲學中近似或相關的教化思想,是中國大陸第一次以工夫(哲學)思想為主題的專題學術會議。大會從工夫概念的定義、工夫理論的建構、工夫操作的方法、工夫踐履的體驗、工夫復興的展望等五個方面展開了對中國哲學中的工夫思想以及相關議題的探討,深化了工夫思想研究的深度,為國內工夫理論的探究及實踐的推進做了必要的準備,添加了「助推劑」,不失為一個良好的開端。

一、工夫概念的定義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言不盡意,主張得意忘象、得象忘言,因而儘管有大量的工夫實踐和具體的工夫理論,但對於工夫概念的本質性追問,卻失之闕如。在現代言說語境中,尤其是在現代社會轉向信息社會、虛擬社會的進程中,吸收西方哲學言說的長處,對工夫概念進行本質性追問,是現代中國哲學研究者的題中當有之義。

武漢大學郭齊勇教授指出,修養的工夫與工夫論,是相對於本體境界與境界論而言的,修養身心的途徑、過程或方法,是為達到社會理想與人生境界的目的服務的,先秦儒家雖重視修養工夫,但工夫論是宋儒受到佛道二教的修養工夫論啟發的結果,理學工夫論與禪學的差別主要在於修身工夫、踐履的實際方向,還是指向治術,指向生活。

深圳大學王興國教授認為,在中國文化里,工夫是儒、釋、道、醫(甚至武術)共同追尋與講求的對象或目標,「工夫」一詞源於佛教,但自宋代儒學出現後,工夫一詞始具有哲學涵義。一般而言,工夫或功夫,是對於證悟道或本體所持的修行、實踐及其方法節次,與其所到達的覺悟境界及其過程的總稱。工夫論是指中國哲學中的由對於工夫以及工夫經驗所持的態度、立場、觀點以及關於工夫的辯論,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系統性的理論。

台灣大學杜保瑞教授談到,三教工夫各不相同,道教以身體工夫為主,儒家以心理工夫為主,佛教二者兼之。儒家工夫論以本體工夫為根本形態,主旨在純粹化主體意志,關注在心理上是否以儒家價值意識為行為決斷的標準,具體包括本體工夫、工夫次弟、境界工夫及工夫實踐問題。

西安交通大學龔建平教授認為,儒學的根本在工夫,簡言之,儒學工夫有廣狹之分。廣義工夫,包括身心修養的方法論和禮樂社會實踐、知人知己的方法與第次等;狹義工夫則是宋明理學所重視的工夫理論。前者包括儒家所主張的修身方法、讀經生活、社會和倫理實踐及內心覺解等;後者則是養心、制心的方法與過程。

廣西大學鄭朝暉教授則主張,工夫本身是一個時間性事件,它首先表現為一種人類活動,因其是活動,故而既表現出它是自我發動的,也表現出一定的偶然性特徵;其次,它是一種過程,即工夫事件具有連續性,從而能夠將一些矛盾性存在貫穿起來;最後,它是一種超越性行為,即工夫總會改變事物的現存狀態,而能夠使事物表現出一種迥異於初始狀態的圓滿。

二、工夫理論的建構

依馮友蘭之看法,中國傳統思想雖無形式化之思想體系,但有實質性之思想體系。運用現代邏輯思維與言語表達方式,對傳統工夫思想進行理論性建構,也未嘗不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湖南師範大學鄧名瑛教授認為,黃宗羲的工夫論建立在其本體論之上,他主張理氣是一、心性是一的本體論,認為理、性是氣、心之主宰,氣、心是理、性之流行。而所謂工夫即是流行中得其畫一,具體而言,包括三點:一本萬殊、「工夫所至,即其本體」、窮理者窮心之萬殊,分別說明了本體的存在形式、本體與工夫的關係、工夫的實質與歸宿。

華南師範大學劉體勝副教授指出,來知德的工夫論以克除私慾為入手處。其內容可細繹為三大組成部分,一是主張本體無聲、無嗅、無形,不能一時顯現,主體亦不能識見,因而做不得工夫;二是主張理雖不能做工夫,但人慾去盡,理則自現,因而遏制私慾是達致本體、成聖成賢的工夫路徑;三是人慾雖千萬,但根本慾望只有色、勇、貨三欲,從此入手,即可尋著入手處。

淮北師範大學孫紅副教授主張,方東美的工夫論是對前人的繼承和發展,其目標是「無限開展的人生」,「天人合一」是其理論視野,工夫態度是踏實肯干、兼容並包和超越創新,工夫進路則為漸修與頓悟,而「上下雙迴向」是方東美工夫理論的特點,也是他理論的創新之處。

中國人民大學謝群洋指出,王心齋提出了「以良知為之主本,多識前言往行」的作聖工夫入路。在以「良知」作為優入聖域的根本這一前提下,體現出重知識的傾向。泰州後學羅近溪著重發揮心齋「以良知為主本」的一面,發展出反觀內省、逆覺體證的工夫理論。近溪弟子楊復所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近溪的偏離,重點闡發心齋「多識前言往行」的重知識的一面,發展出由學問以求明其「明德」的工夫主張,使心齋工夫理論中重知識的一面得到進一步彰顯。

三、工夫操作的方法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工夫理論,雖亦關注本體問題,並將其作為工夫操作的基礎,但其核心仍在於對工夫操作過程的方法性揭示,既關注內在德性的心性磨鍊之方,亦關注外在行為的實踐行方式和最終的存在境界的持守之法。

復旦大學鄧秉元副教授認為,仁是天道本體,求仁即是成聖工夫,求仁之方法,首在立志,其次則為博學自省,終則為推己及人。從工夫論而言,三達德與五常之性皆可以好學之智攝之,近世學者或主復性(仁),或倡會通(智),或宗實踐(勇),若能會歸一是,則孔門智仁勇三學之上學下遂,當亦可期。

推薦閱讀:

增強文化軟實力需要哲學社會科學發揮作用
裝修,心裡沒點X數怎麼辦
澳洲漫步:曼利海灘,體驗澳洲人恬逸的海灘文化

TAG:文化 | 哲學 | 傳統 | 功夫 | 儒家 | 心靈 | 解放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