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心的溝通:先了解自己,再了解他人,才能有效交流
最新修改20140626
人類的生存根本:相互支撐,活下去。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閔寶權
人類 最大的無奈:最後的結局無人能例外。
人類最大的痛苦:來源於內心的慾望。
人類最大的快樂:利他的同時,內心沒有憋屈;利己的時候,內心沒有愧疚。
60歲時的人生目標:人身自由、感情自由、財物自由、慾望自由
營營眾生的問題:悟不透,放不下。
人生即苦旅,最難認識的是自己,最大的障礙是內在,最難超越的是自身......。自我成長的路漫漫,先從認識自己體察內心開始上路吧。
靜下心來,花上30-60分鐘,讀完此文,猶如品一壺茗茶,轉身離去後,時不時還能回味其中的澀苦和茗香。
總論
心理知識若能在臨床工作中得到合理有效的運用,猶如給臨床醫生配上了一把利劍,幫助其快速和準確識別許多按常規思路難以正確處治的功能性病症;配合醫生適當中肯的解釋,能促進患者和家屬對病症實質的理解,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藥物治療和心理疏導若能有機結合,二者相得益彰,將明顯提高功能性病症的治療效果。
在生活中,一個人若能了解和合理運用心理知識,便能更好的整合和完善自我,有效的管理情緒和應對各種壓力,更好的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促進心靈成長,提高精神生活品質。
現實中有許多患者或來訪者存在生理、心理、心身或精神相關問題,需要尋求醫生和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其中,A.有較重精神問題的需儘早到精神專科就診;B.而有焦慮、抑鬱、強迫、恐懼和嚴重失眠等心理問題的,或身體各種不適但又難以明確器質性病因的,則可找神經內科、心身病科和心理科醫生就診,服抗焦慮抑鬱葯的同時最好輔以正規的心理諮詢和治療;C.還有很多正常人群,不免因客觀因素和自身原因出現一時的心理狀態失衡,如果自身難以調整好,那麼就需要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了;D.而無明顯心理困擾的人,也可以通過相關心理知識的學習和了解、靈性成長等或與心理諮詢師做定期會談,達到自我心理調整、自我成長和呵護心靈等目的。
如果我們能善於利用心理學知識,覺察自己的內心,善待自己的心靈,定會有一些頓悟,收穫一份寧靜和自信。
當一個人有真正的勇氣和擔當去面對和穿越那些曾經長期潛伏於內心、如影隨形、欲罷不能、欲說還休的憂愁、煩惱、哀怨、憤怒、恐懼和傷痛之後,猶如破繭化蝶獲得新生,鳥兒衝出籠子在藍藍的天空自由翱翔。那種心靈的自由、自在、安詳和喜悅是難以言表的!
浮躁社會心難寧,心難安寧煩惱生;何時偷得半日閑,半日空閑金不換。風輕雲淡隨意流,心寧意靜任逍遙。寧靜讓人更清楚觸摸自己的內心,寧靜乃從容,寧靜生智慧,寧靜以致遠。
如何更真切觸摸自己的內心?請參閱我的另一篇拙文:《我突然頓悟:最簡單,其實最有效--靜坐觀呼吸法》
自我溝通與自信
有一個詞作家,成功追求到了一個女孩,然而旁人的閑言碎語特別多,說那個女孩如何如何醜陋,比他差遠了,他為什麼還喜歡她?最終還娶了她為妻?歌表心聲,於是詞作家寫了一首歌,叫《世上的女孩千千萬,只有你最難看》。他不在乎別人怎麼看的,只是聽從了自己內心的召喚,這是一種真正的自信。人活得越自信,就活得越真實。自信者有自知,有分辨心、善取捨、進退有度、外圓內方。
身處社會,一個人對自我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根據自己和環境的情況,清晰自己的定位,並且要有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目標,並在實際中加以調整。
這需要自己與自己的溝通,也就是自己的意識和潛意識的溝通,有效溝通後方能做到自察、自省、自悟和修通。自我修鍊為了修通,人際溝通為了通達。自知者為明,知他人者為智;會聽者聰也,善講者慧也;善取者謂精,能舍者謂通。
人生一世,生老病死,概不能免,苦肯定是無法迴避的。人生在世,難免就要與人打交道,與環境互動,個體自然需要與外界關聯,這也是人存在的更本。人活一口氣,自然就有生理、心理、精神、心靈的各種遭遇和需求,有需求就有不滿足,不滿足苦就來了,故人生即是苦旅。荊棘人生,當意氣奮發,所向披靡,故人生需要超越,超越自己,超越前人。人生百態,遭遇總總,有很多境遇是個人無法左右或能完全預料的,雖不能完全求助於外界或影響外界,但個人可以選擇是否讓內心做到明析、明辨和明擇。正如聖弗蘭西斯說過:「我祈求上帝賜予我一顆勇敢的心,讓我去改變可以改變的;我祈求上帝賜予我一顆平靜的心,去接受不可以改變的;我祈求上帝賜予我一顆智慧的心,去分辨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意識與潛意識溝通不暢的案例
我不久前接待了一個兩周來心煩意燥、胸悶和睡眠很差的病人。問其有無不高興的事,他說:「我一般不會和別人計較的,我的心胸很寬啊,全中國誰的心胸都沒有我的寬!」我知道,接下來再與他怎麼交談也是無效的,於是就到診室外直接問他太太。他太太說,他前妻的女兒要去看她親媽,他不讓女兒去,但女兒偏要去,回來後父女就發生了激烈爭吵。我返回診室,向病人核實情況,他輕描淡寫說那件事情都過去了,對他沒有影響了,他當時不過是擔心女兒跟她媽媽會學壞。
我問他,您了解自己嗎?了解您內在的真實感受嗎?換句話說您內心有什麼不良情緒嗎?他說,沒有什麼啊!吃飯上班都沒問題的,朋友也很多的,平時還經常開導朋友和下屬呢。我說那您為什麼最近心煩、胸悶睡不好覺呢?他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心內科也看過了,沒問題的,因為失眠才來看神內科的。我說您對前妻的怨氣,還有很多啊!那麼多年積攢的怨恨,您其實是一直沒有放下啊!他聽後說那些事早就過去了,他已經不再去想那些事了。他最終也拒絕了我推薦他當下做50分鐘心理訪談的建議。我自然尊重他啦,也可能機緣未到嘛,僅給他開了抗焦慮和神經鎮靜類的藥物。服用2周後癥狀確實減輕了,4周後效果更好些,但我不確定今後他遇到類似的情形,是否還會出現相似的癥狀。
就算前妻是「壞人」(讓他生氣過),孩子與母親的血緣關係是無法斷絕的。孩子與母親的交流理應得到理解和支持,可惜,不少離異的父母方做不到這點。許多離異或爭吵的父母(包括爺爺輩的親人)有意無意地把對配偶一方的怨恨傾訴或傾瀉在孩子身上,或不讓離異父母的某方來探視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是非常不利的。若父母雙方或某一方在孩子的心目中沒有良好形象或形象根本就沒建立起來,怎麼能指望她/他長大後會有一個平和心態與自信?沒有良好心理素質,怎麼能有良好人際關係和順暢人生呢?
這個案例就是典型的意識和潛意識交流不通暢。潛意識裡的某種未處理情結、未完成心愿和相伴隨的負性情緒,為什麼有時不能有效的被意識感知呢?這就牽涉到我們的心理防禦機制,大體上講有壓抑、否認、隔離、迴避、退行、投射、攻擊、替代、補償、轉化、合理化和升華等。此患者不自覺採取了否認、迴避、隔離、和轉化等機制,其實類似的情況在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曾發生過,只不過程度上輕重不同而已。
假如出現了類似的問題,怎麼辦才好呢?唯有面對事情的本來面目,就事論事,剖析自己內心的真實體驗,覺察自己內在的各種起心動念,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解決辦法,才不至於明顯受制於潛意識的負性情緒且還不能自知,更是不能自拔。象他這種覺悟境界,即使他願意調整,光靠他自身的努力,恐難真正有效的,最好的辦法是找位有專業受訓、有豐富的個案接待經驗同時自我成長完善的心理諮詢師,在心理成長的位置上專業陪伴他,陪伴他去面對和體驗對前妻的愛恨情仇,對自我的成長之路進行梳理,發現自己的需要,促進心理功能的整合和人格的完善。如此的話,他自己內心把該放的放下了,內心乾淨坦蕩了,情緒和身體還會「無緣無故」鬧病嗎?還會嚴重失眠嗎?
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溝通的?
一個人的意識層面,可通過文字、語言、眼神、手勢、身體姿勢等表現出來。而潛意識可通過畫圖、口誤、筆誤、無意識的身體姿勢動作、某些眼神表情語氣和做夢等來展示。
一個人只有他的意識和潛意識交流通暢以後,他方能明了自己的內心,他跟其他人的交流才有可能通暢和有效。如果連自己內在都沒有整合好,沒梳理清楚,何談與他人有效交流?而大家都知道,良好的人際交流是心理健康最重要的評判標準之一。
著名的心理學大師榮格有一句話:「潛意識如果沒有進入意識,就會引導你的人生而成為你的命運。」潛意識的東西要比意識層面的東西多得多,儘管我們未必感受到得或者能直觀的理解。
比較好的狀態是,我們承認意識層面和潛意識層面的差別,比如我們的意識里實際上還有社會道德、規章制度等等的限制。潛意識裡有更多的本能和最在乎的東西,未必自己很清楚,或清楚但未必好意思說出來。根據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本我」大體上對應潛意識層面,原則是為我所需、及時滿足和趨樂避苦,故好像是個自私自利很孩子氣的傢伙啊!「自我」對應的是意識層面,它要顧及與環境的協調,為了更好的生存,故自然有更多的隱忍和自我剋制,能做的換位思考。「超我」更多的涉及道德、規則和利他和集體主義等,若「超我」太發達,難免陷入苛嚴、虛偽和虛無。「本我」是人類存在的基本,本不必受到過多指責的,但若沒有「自我」的管理,「本我」我行我素,勢必將天下大亂,家不家,國非國了。人生若沒有「超我」的領航和升華,沒有一定精神層面的追求,好像就缺了點什麼彩似的。若這哥仨干架或任何兩方發生衝突,嚴重了結果會如何呢?若涉及情緒,引發焦慮、抑鬱和恐懼,屬於神經症的範疇了;涉及人格,那就是各種人格障礙,比如自戀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反社會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焦慮型(迴避型)人格障礙、依賴型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和分裂型人格障礙等。若一個人整個忽視或躲避外在環境,全然活在自己內心虛構和想像的世界裡,那恐怕就離精神障礙(精神病)就不遠了。
每個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不同層次的人格,不同層面的人格要協同發展和睦共處,看來非得要意識和潛意識進行有效溝通啊!
良好的情緒管理,自然也離不開意識和潛意識層面的溝通,這一過程是貫穿於整個人生的。這個過程是漫長的,覺察是第一步,然後再慢慢的看清自己的問題所在,從而一步步的靠自己的努力去解決,去完善,去修通。心理的成長不就體現在這些細節和過程中嗎?不正是體現在如何學會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嗎?那種一心只讀課本知識以應對考試(少年),所有後勤家長管;一心只耕自家三分地(成人),朝晚不理人情事,實際上隔斷了人生的正常成長天階,卡斷了與外界和他人的正常交往互動,心理問題自然容易找上門來啦。少年(心理)弱則成人易(心理)病,少年被家長掌控式養育,被學校填鴨式教育,成人的創造性就明顯不足。故少年(心理)不強,成長不順利,父母怎麼安心?社會怎麼安定?國家怎麼強大?
人際溝通與情緒管理
曾有一位英國老師(Shela.Spencer)多次給我這樣說過:「你們中國人的肚子裡面彎彎曲曲的。」意思就是中國人好多想法不願提到桌面講,肚皮官司多。的確,就像老話說的那樣,寧可跟聰明人打一架,不跟糊塗人說一句話。如果你的意識和潛意識是通暢的,而他那邊是封閉的,交流起來自然就比較費力。
但是,如果一個人的意識和潛意識是相對通暢的,而另一方的那個人也是相對通暢的,那麼交流起來就會非常流暢,效率會非常高的。人的交流是多方向的——你的意識對自己的潛意識,你的意識對他的意識,你的意識對他的潛意識,你的潛意識對他的意識,你的潛意識對他的潛意識。這還僅限於兩個人的溝通,當今社會信息浩瀚,變幻無窮,人與人的交流那麼多,需要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自我整合和自我修通就更為重要了。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管在哪個層次的交流,其實始終有一根看不見的紅線牽著,這根紅線的名字叫做「利益」。「君子納於言敏於行」,「君子重義恥言利」,雖有一定正向引導,但凡事有個度,過了頭難免有些懦弱或虛偽和好面子的成分。這方面東方人應學學西方人的溝通原則:事前爭論定規矩,事中遵從規矩,事後不鬧埋怨和打肚皮官司。
「利益」有多種,不妨換種說法來解釋何是利益。利益即是各種願望的達成或滿足,願望是大眾共有的,也即是人性的根本,體現在安全感、歸屬感、成就感、各種滿足、施愛、被愛、被關注、被肯定、被承認、被賞識等。但達成願望的手段和方式多種多樣,而且會引起爭議或衝突。存在表現形式有衣食住行權錢性、愛情親情友情人情等。若願望達成,內心自然是高興的、喜悅、愉悅的的正向情緒,若沒達成,可能會出現低落的、委屈的、憂愁、憤怒、恐懼的等負面情緒。
所有的情緒都通過四種表發方式表達表達。1、語言化:大笑、「大聲叫罵」、「厲聲呵斥」、「嚎啕大哭」等屬於很激烈的言語表達,若不分時機地點和對象,可能造成災難性的人際關係後果。反覆或多次重複述說易讓人心煩。傾訴、訴說、書寫和挑選中間人調停等,是相對成熟的情緒表達通道。2、行動化:較低級的「行動化」包括「甩手撂挑子」、「生氣打人」、「成心搞破壞」、「撕毀或砸東西」等;積極的「行動化」是成熟的情緒表達通道,就是常說的化「失望為動力」,如「考試落榜,再接再厲」、「面對貧窮努力賺錢」、「面對失落積極正向行動」等。3、意向化:抽象的情緒表達方式,如唱歌、繪畫與舞蹈等藝術活動,和想像、夢境。所有的噩夢都提示著負面情緒。4、軀體化:如哭、笑,手足舞蹈、緊張時心跳加速手腳顫抖、軀體疼痛等。
若一個人的潛意識裡面攢集較多的負面情緒或情結(未完成事件)(也可統稱有負面心理能量)又沒得到適當的疏導、表達或發泄,由於心理防禦機制的不成熟,意識層面和潛意識層面之間交流不暢,這些負面情緒或某些情結(沒得到主人的真正面對和處理)很容易轉化成各種身體的不適,也稱為轉化障礙或軀體化障礙,這些癥狀也稱為軀體化癥狀(沒有器質性病變基礎)。有時起引發因素的未必是重大或嚴重件,也可能是很普通或稀鬆平常的事件:
A.各種常見軀體化癥狀:頭暈頭痛、肩酸背痛、咽喉異物感、心慌胸悶、腹脹腹痛納差、四肢酸軟、全身竄痛竄麻等。
B.各種常人難以理解的癥狀:感覺頭頂在下陷、膨脹感、某個部位過電感、發澀難受、蟲爬感、彈擊感、抽動感、身體拉拽感、串氣感、分裂感、感覺缺失或感覺不到等。
C.情感障礙:情緒低落、負性思維、焦躁不安、易發脾氣、有時情緒高漲、言語增多、強迫思維/行為、對自己身體非常敏感過度關注,過度少食或無法自制的進食過多(陣發性暴飲暴食)等。
D.注意力障礙:難以集中精力、記憶下降、腦子亂、精力不濟、看書想問題就難受等。
E.睡眠紊亂:入睡困難、睡淺、早醒、多夢、次日起床仍覺睡眠不夠或天天起床都覺得頭暈暈沉沉不清楚的(也有個別的睡眠增多,但睡眠質量下降)等等。
F.驚恐發作:煩躁、驚恐、胸悶、四肢僵硬、窒息感、心跳劇烈、呼吸困難、瀕臨死亡感等。
G.精神癥狀:嚴重的可能會伴有幻視覺、幻聽覺、被害妄想、思維奔逸和遲滯等。
上述軀體化癥狀可同時伴發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的癥狀:體溫明顯波動、心悸、胃腸痙攣、便秘、尿頻、尿不出、皮疹、出汗等。
生活中的「苦」無處不在,「苦」即使內心潛在的願望未達成或未充分滿足。這些苦每個人都不能避免,或多或少的苦總會伴隨人的一生,不同階段的人生會有不同的苦。經歷合理的受苦,一個人方能獲得成長 (挫折體驗)。逃避是人的本能,合理的逃避是人體存在的基本應對策略,但過度的逃避可能會給生命成長帶來傷害和阻礙。面對「苦」時,人們會有意無意選擇逃避或否認,有些「苦」看似被躲掉了,也僅是暫時的和表面上的。他/她躲開了現實的「苦」,否認了內心的「苦」,卻難免要掉進了負面情緒的「苦」和身體癥狀的「苦」,難怪榮格他老人家說過「癥狀是合理受苦的替代物」。
所謂正常人即首先擁有健康心理(適合所有社會階層和所有年齡階層):沒有主觀和客觀的身體不適,情緒是大致平和的,思維是敏捷的,人際關係是健康適度的,且有一定靈活性,能換位思考,能適應絕大多數情形,能被周圍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簡單說能該幹嘛就幹嘛。具體點說學生應回到學校和同學中去,上班族應回的單位和同事中去,能有正常胃口和正常睡眠,家庭關係、鄰里關係、同學關係、朋友關係、同事關係等大致正常。若偶爾碰到某些著急、生氣和無奈之事,當時數小時或數日心裡可能會很難受、心煩和失眠等,但不應超過2周。超過2周就說明相對於外界壓力和內心反應,他/她要麼無力應對困境(外界和內心的),要麼迴避困境,要麼不能坦然面對既有結果,結果嘛?見前面案例那樣,自己就不自覺陷進負面情緒或某種思維模式里了,自己無力走出這種困境,身體各種難受的癥狀就出現了,到處求醫問葯,碰到懂心理或對人性有較深的理解和洞察的大夫,結果可能較好,要是情況不是這樣的呢?請看我網站minbaoquan.haodf.com的文章《神經症或軀體化癥狀:藥物加心理疏導1+1>2》和《天道酬勤:解民疾苦,醫者需具備的綜合素質》。
通過適當方式宣洩這部分負面情緒,讓潛意識裡的各種負面情緒提呈到意識層面,讓來訪者感受到並真正面對它們,「面對」即是跨向解決問題的最重要的一步。很多情況下,僅是面對了長時間潛伏在內心深處的負面情緒,軀體化癥狀就可以得到減輕乃至消除。
這就是我為何反覆強調為什麼長時間的頭暈或身體某部位不適,若確實找不到器質性病因及有關危險因素,應癥狀不合常理,就考慮功能性的可能,即可能與心理因素有關。碰到這些情況就需要尋求神經內科、心理科或者精神科醫生的幫助了,該服藥就應服藥的。同時最好找心理諮詢師做正規的心理諮詢(每次訪談45-50分鐘)。
(信息收集小竅門-可以簡單詢問:1心情如何?2睡眠如何?3發病前有無明顯不高興之事?)
抗焦慮葯和心理諮詢是互助互補和相得益彰的關係,請看我網站minbaoquan.haodf.com的文章《抗焦慮抑鬱葯-應劑量足,時程長,勿隨意停服》
溝通無處不在
A 上下級關係
人屬於群居動物,有群居,就有等級,有等級就有管理和被管理。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定位。上下級是相對而言的。從工作角度出發,對於管理者,管理就是要促使事情的順利發生和目標的達成,各方均能認可。這些過程中,難免有波折和阻礙,肯定需要大量的各個層面的溝通。不管個體是身處哪一級,需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職責份內事,走好每一步。自己既要顧及自己的利益,也要忠誠於組織,要有服從意識。若是管理者,既要管,樹立自己的權威,又要協調好個人與上級的關係,還要處理好與群眾的關係。管理者總希望自己的員工是忠誠和順從的,既要兢兢業業又要無欲無怨。無論是自己對組織還是對下屬而言,不光只想到管、管制、控制和掌控,還要多溝通,多協調,能分享,做到梳理、同理、服理、理順、順達,才能達到想要的目標。
領導力即是獲得別人願意追隨的能力,心胸可能比專業能力更重要,人格可能比官階更持久和令人敬仰。領,佔領、帶領,因站得高,看得遠,方能領悟,給人引領;導,引導、開導、教導、因勢利導、指導。領導,領導,就是既要引領又要指導,要給人希望,給人信心,讓人進步,讓人收穫。
B 師生關係
孩子是世界的未來,所以應當是全社會所關注的。對於學校的營建,常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孩子對學習和學校反感。那麼作為學校和老師,就要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真正的育人教人,答疑解惑,人格引領?教育的最大目的是促使孩子學知識學做人,成為一個有獨立人格自主思維能自食其力的社會人,那麼現實的教育實踐中應唯成績為嚮導,可能存在不少適得其反的方式,達不到上述目的反而讓孩子厭學甚至輟學,無論從教育者和家長自身出發,還是從孩子的角度,都是有待調整的。全國上下,孩子們的學習壓力都很大,填鴨式教育,題海戰術,排名之劍頭上高懸,睡眠普遍不足,身心疲憊不堪,十有八九近視眼。哪還有創造性思維的影子?連芽都難發出來!錢學森老人家臨終前曾感嘆國人為何得不了諾貝爾獎,假設錢老有來世,不管花落誰家,不知還能否結出同樣的碩果?教師們的壓力同樣不輕啊,滾滾洪流面前,教師和家長們更是身不由己。某些管理階層面上要讓學生減負的口號喊得震天響,實際推行的政策措施有時可能適得其反(或明或暗搞學校或班級排名,搞明星學校或明星班級等)。某些制度上的設置讓老百姓對重點明星學校或重點班望眼欲穿,趨之如騖,欲罷不能,欲說還休,其實不過是方便近水樓台者先撈月再澆菜。這些已經不是光人際溝通能概括和解決得了的。
C 兩性關係
激情時山盟海誓,轉瞬過眼雲煙;衣食住行易滿足,獨有兩性相悅難長駐。愛情不等於婚姻,愛情只需一見鍾情或兩情相悅,無暇顧及天長地久和各種關係。死抱著對愛情的幻想來尋找另一半,要麼終於找到夢中的他/她(1%的概率),要麼就歲月蹉跎等白了頭。痴盼在婚後延續婚前的甜言蜜語親親我我,很容易婚後矛盾重重心力交瘁。婚姻是在現實面前的適度妥協和接受,是圍繞兩個人的各種關係的交織。婚前婚後,若沒有做好各方面的良好溝通,所有美好願望都容易成水中月夢中花。
若是兩情長久時,豈在朝朝暮暮!看得越緊,越容易出問題,越想抓牢的,越容易溜走。越不自信,自然越怕對方溜走;越不自信,越失去自我;越不自信,越亂了方寸。閉眼不放心,睜眼又心煩,本應多溝通,兩眼相對無話談。婚前如膠似漆,婚禮來賓熙熙攘攘有面子,婚後吵吵鬧鬧家常便飯,婚姻7年之癢難避免。比較折中的是各忙各的,相安無事,有事再商量。不管是什麼關係,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距離越近越易產生矛盾和問題。雙方要多溝通,只有良好的溝通、質詢、澄清、協商、妥協、換位考慮、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等才能減少不必要的誤會、哀怨、傷害和關係破裂。
德國海靈格大師說過「女人要追隨男人,男人要為女人服務」,我換個話講就是女人要體貼和理解男人,男人要禮讓和呵護女人。女人要體諒男人的「難」,因為女人可以呈現弱小的一面,但男人有淚不輕彈,更在意人前的面子。浮躁社會滿是焦躁不安,攀比成風,男人的壓力比女人大,男人好多的「難」處無以言表,難以發泄和發散,時間長了,男人的根本就難免受影響,更難以讓另一半滿意。女人感性細心易較真,男人理性粗線條,注重結果不重過程。男人骨子裡是非常在意自主和自在的(同時也可能有更小氣或自私自利的一面),這是所有雄性動物的本能,半個例外的是熊貓,難怪面臨瀕危了。若感到太為難、太麻煩或對方控制欲太強,男人就會選擇躲避和逃離。有時人還在,可能心已涼,情已荒,兩眼無神光。男人要有責任和擔當,要有進取心和事業心,這是我們男人安身立命的根基。有些同胞若忘了姓男,便有些「娘」了,難怪當下陰盛陽衰愈演愈烈。「女強人」本不應是貶義,但男人一旦這麼認為了,自然敬而遠之。「女強人」最不應該的被女同胞們誤讀,不是要事事不輸於男人,而是在某方面做事能力很強時,不要弄丟了你們讓男人不得不拜服和欣賞你們女人的溫柔、婉約、優雅、淡定、善良和善解人意,而非大嗓門、小家子氣、過分情緒化、喜歡攀比和不依不饒等。
兩性如何相處是人類永恆的話題,自然也是永恆的問題來源。男女問題,好像永遠是「扯不清理還亂」、「清官難斷家務事」。緣聚緣分,多些隨緣淡定,可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D 家庭關係之親子關係
若個人是社會的分子,那家庭就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的穩定意味著社會的穩定。對於每個人來說,家庭的營建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妻子在生育以後,把絕大部分的精力都給了孩子,而無意間冷落了丈夫(不過是另一個大孩子嘛),後者內心倍感失落難免隱隱哀怨卻難以言明。血脈永遠不會斷,親情需要經營,夫妻感情更需要經營的。父母對孩子的最大恩賜莫過於:夫妻恩愛、維持婚姻的穩定、家庭和睦。次之,是維持家庭的完整,哪怕要離,最好也要等孩子14歲以後。婚姻家庭破裂往往對孩子的傷害是最大的。當然兩口子三天一小吵,一周一大吵,吵得越凶,小孩子越怕的,越沒安全感。
愛情或感情容易讓人一時頭腦發熱。我主張戀愛至少1-2年以上才結婚,結婚後不要馬上要孩子,婚內生活折騰它2-4年,兩人關係基本穩定了,心理、身體和外在環境基本準備妥當再要孩子不遲。簡言之,不要為結婚而結婚,不必為要孩子而太快生孩子。前不久我門診接待一大媽,抑鬱焦慮了,兒子戀愛4個月就結婚,3月後兒媳懷孕,孩子剛半歲,小兩口毅然決然離了。孩子扔在婆婆家,兒媳回娘家住去了。這婆婆琢磨今後該不是我老兩口來撫養這孩子啊?!我說這事嘛已不新鮮了。這是兩個沒長大的孩子,既不了解自己,更不知如何與他人有效溝通。大媽點頭附和。該怪誰呢?我後面的話讓大媽一愣,問我怎麼知道的?我是這麼說的:我大致是這麼猜的,未來婆婆見自己的寶貝兒子談了一個家庭條件不錯的,女孩也很單純,得,讓兒子趕緊結婚吧。兒子聽您的啊!何況兩人正在新鮮勁上呢。結婚後,婆婆(公公)天天盼望著抱孫子啊!經常催促,這不,願望很快就實現咯!!但是當事人以及長輩們忘了更重要的事了。忘了什麼,哎,不必我再說了吧(要讓當事人自己做決定)(我根據大媽的言行和畫「房樹人」快速推斷了大媽的性格秉性是強勢、自我為中心、多思慮但思維簡單、又愛操縱和控制)。
父愛如山,給人踏實和自信,給人力量和愛的能力;母愛如水,溫柔細滑,滋潤人的心田,讓人平和、友愛和寬容。風景如畫,有山有水,且要組合和諧才好。一方太強自然另一方就弱。陰盛陽衰的家庭,孩子的問題往往多於陽勝陰衰的家庭。最好是陰陽平衡,陽可適當多些,陽要多與陰溝通協商,彼此要尊重和欣賞,平時要多交流溝通。現實的問題是:女人在不停抱怨,男人在沉默或躲避,夫妻感情不夠,孩子來湊;期望加指責,孩子焦慮又沉默。
說到家庭,繞不開的肯定仍是孩子。聯繫到親子教育的話題,有多少父母是在外風雨無阻的掙錢,而忽略了對孩子的陪護?一個人終究會變成什麼樣?先天秉性固然重要,但對個人的性格起決定性因素的便是父母給予怎樣的關愛和教育,這在孩子7歲以前最為關鍵,其次是18歲以前。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是很有道理的。孩子在0~7歲的時候,如果父母的關愛和呵護足夠,並且教子有方的話,那麼他將有足夠的心理能量和自信來面對以後成長中的各種問題和壓力。當孩子還是幼兒時,當父母的要盡最大努力讓孩子呆在父母(尤其是媽媽)身邊。不管是自己當全職媽媽;還是白天媽媽要上班,請保姆或老人白天幫自己帶孩子,晚上媽媽回家能見到孩子最好。那種因外界各種條件,把孩子送到另一個地方讓他人帶,幾個月幾年父母見不到孩子,由於小孩缺乏父母的直接陪伴,那青少年和長大後很容易造成許多心理問題,比如孩子不自信、防禦心重、難以與父母融合、難以同父母有效交流,成年後難以與他人有效溝通,難以建立親密關係等。
若父母管得越多越細,結果就是越弱化了孩子的能力,孩子的能力是在磕磕絆絆中得到鍛煉的,尤其是要鼓勵孩子多參與能動手動腳的家務活(未必一定要做很多),多與同齡人打交道,哪怕吃點虧,受點小欺負也是正常的。但若孩子總是受氣包,或總欺負別的小孩,這就需要當父母的反思自己這方的教育模式了。
父母的清規戒律太多,越苛嚴,或動輒打罵孩子,孩子越難與父母之間培育出親密感。這樣的孩子容易不自信,非常理性,很難感知自己的情緒,當內心攢積不良情緒時,難以適當發泄和排解,長大了也難與他人培養親密感情或待人冷漠,防禦心很重,那麼可以預計她/他今後的人際交往和婚姻是難以圓滿和諧的。故此處尤其提醒一下那些當教師的父母,下下策就是把自己的孩子招進自己管教的班裡,美其名曰,親子培養/文化教育兩不誤。結果反而是容易兩相誤啊!其實質都是對人性、人心缺乏必要的理解,妄論深刻的領悟了。
還有許多父母,對孩子一味溺愛,嬌生慣養,或物質上儘力滿足孩子,感情上荒蕪孩子,行為做事上缺乏一定規矩,對人性缺乏起碼的敬畏,故其實那是在毀孩子,等老了才幡然醒悟,悔不當初……。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當父母的覺得愛孩子何錯之有啊!畢竟一個孩子金貴嘛,但無意中可能已經種下無窮無盡的成長隱患。這樣的孩子受不了一點挫折,什麼事情都以自己為中心,不會換位思考,很難搞好人際關係。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容易養成貪圖享受,不思進取,受不了腦力和體力上的「苦」或「消耗」。容易目中無人,我行我素,橫衝直撞,遭怨無數。
在家萬事好,出門事事難,當他們走向社會後發現難以適應,甚至丁點的委屈和苦都受不了。他們的意識和潛意識裡都習慣了被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們)讓著、慣著、寵著,可到了社會(包括學校)哪還能享受如此禮遇啊??!!外面想要的寵愛得不到,外面的苦(成長的苦是永遠迴避不了的)也吃不消,怎麼辦呢?還是求助可憐的爸爸媽媽吧。那就「退行」吧,40歲的心智退回到18歲以下,30歲退回到14歲,18歲退回到8歲以下,或寧可永遠不長大,退縮到有爸爸媽媽在的安樂窩了,這或許是關於休學族或啃老族說得過去的一種心理學解釋吧。處在青春期的這類孩子,若得不到及時、有效和系統的心理治療,心理幼稚病得不到糾正,可能今後一輩子要在「人生的苦海」中掙扎了。這就是我反覆強調,孩子出了心理問題,一定務必要儘早進行心理干預,而且父母方必須要予以完全的配合才好。
「年少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少貪圖享受,避開了各種「苦」,成人後就可能要受無奈的苦楚,事事不如同齡人啊);「嬌寵少兒,老來無助」(過分或無條件溺愛幼兒,老來後反受無窮的凄涼和無奈)。
人的能力是多樣的,大家稍加留意就可以發現,好的領導大都是比較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管理好自己的員工、協調和平衡各種關係的。但是能管理好員工未必能把家庭經營好,把孩子教好。同理,能教育好學生,未必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大名鼎鼎的劉備,手下英雄輩出:諸葛亮、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等等,但是他在教育孩子問題上,不敢恭維。「扶不起的阿斗」和「樂不思蜀」就是說他兒子劉禪的。原因嘛,可能是嬌寵多、當父親的陪護很少,讓其鍛煉和磨練更少,自小習慣了被人伺候和享樂,缺乏男人的陽剛之氣,缺乏擔當的勇氣和能力。可能劉備是大領導嘛,工作太忙了,以至於疏於與孩子的玩耍和溝通。
強者總想當然的認為自己的孩子也會很強,我看未必,關鍵還是要看其親子關係和養育模式。強者往往自我意識強,管理上很強勢,容易把孩子當手下員工來管理,要求孩子事事都要聽從父母的。這樣的父母也可能事無巨細大包大攬,孩子的一切都要在他們的掌控之中,沒有孩子自己獨立自主的空間,那孩子的心理能量和心理素質能強嗎?
中國的文化核心是家長制,重在控制,缺少尊重。家長也容易把孩子當自己的私有感情財產,隨意支配,對自己的教育方式缺乏反思自省,不出問題才怪呢?!非等出了大問題,才被迫帶孩子各方求醫,尋求醫生和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某個人的人際關係很能集中反映他/她的內心世界,故我們只要看看這個人的人際關係,就會明白這個人的內心世界,就能大致推測出他/她與父母的關係如何。 孩子在家裡若不能自如和正常與父母交流,很可能在外面就很難與同齡人進行正常的交流。根據我多年的觀察,成人的心理問題90%能追溯到家庭或聯繫到與小時與父母的關係沒處理好。
這些都值得全天下當父母的警覺啊!!養孩子不能想當然,養孩子不等於養狗,不能隨性而為,不能只顧自己內心潛在的各種需要,不能不尊重孩子,但也不能沒有一定規矩,需要一種相對合理的平衡。
總結
總的來說,心理知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應用,在於了解自己的內心,做到自察、自省、自知、接納、自勵、自賞,並且理解和同理他人,既能向強者學習,又能善待弱者,能審時度勢,做到天人合一。
結束語
人生有許多事可以等,唯獨親子教育和孝敬老人不能等。名利可以放下,唯獨生命不可輕視。做人不可有傲氣,但可不失傲骨。好像獨愛情不能分享外,沒有什麼不能分享的。我前幾天收到朋友一簡訊息,當下給許多朋友分享過。今天大家願不願意同我一道分享呢?
大師就是大師啊!我是非常敬仰星雲大師的。我口沫飛濺2小時,看看星雲大師聊聊數語就把人生的道理說個透,他好像站在星雲之上俯視我們整個人類。看來是不是專門學心理知識的其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內心能否讀懂人性!說不說其實也不重要,重要的看所做作為是否順應人心!
人類的歷史就是本厚厚的書,社會就是所綜合大學,人人是學生,人人是老師,你的刻苦程度和領悟能力、你的所做所為,決定了你人生的厚度,長度大致由上帝決定,至於最終的學位證書,最後頒發,都一樣的,喜歡與否都得領。如此的話,一個人該在意什麼呢?有什麼不能放下的呢?
我暫且借花獻佛,結束今天的講座。星雲老師他老人家是這麼說的:1、人可以窮,心不能窮,心裡的能源,取之不盡;身可以殘,心不能殘,心理的健康,用之不竭。2、在心量方面,要能容納不喜歡的人;在做人方面,需具備謙虛卑下的心;在事業方面,要有捨我其誰的願力。3、隨緣不是隨波逐流,而是珍惜當下;當下不在他方凈土,而是在內心一念。
說得多好啊!我們要謝謝他老人家的教誨和指引!
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PS:此文根據閔寶權大夫2010年7月和2012年5月分別給外企內部心理培訓上的講話內容合併整理,後經閔寶權多次修改而成,也經由多位搞心理諮詢朋友們的審閱、修改和校對。有不妥之處,請大家多指正指正。
關於此文中涉及的一些心理學概念,其詳細解釋將在附錄中予以詳細列出,以備參考。
此文曾轉載於《家庭醫學》2013年第五期(編輯/楊亮)。
附錄1:關於文中出現的部分心理學名詞的解釋(網上搜到的,了部分改動)
一、意識結構:弗洛伊德在經典精神分析理論中,將人的意識結構分為意識和潛意識。
二、人格結構:弗洛伊德在經典精神分析理論中將人格結構分為:自我、本我和超我。
1、本我(Id):位於潛意識中的本能、衝動與慾望構成本我,遵循「快樂原則」。
2、自我(Ego):由「本我」分化出來,自我的功能是自我防禦機制,它尋求恰當的方式使「本我」得到適當滿足,遵循「現實原則」。
3、超我(Superego):由「良心」與「自我理想」組成,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內化的道德規範和內化社會文化環境的價值觀念而形成的,其功能主要在監督、批判及管束自我,遵循「道德原則」。
三、自我防禦機制:是精神分析學派用語,它在人格結構中屬於自我(ego)的功能,是自我用來應付本我和超我衝突的手段。當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脅而引起焦慮和罪惡感時,焦慮將無意識地激活一系列的防禦機制,以某種歪曲現實的方式來保護自我,緩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
每個人,不管正常與否,都會或多或少運用一種或多種防禦機制,尤其時受到外界的批評或指責時或自我的各種痛苦煎熬時。
只要能夠運用這些防禦機制來維持平衡,而沒有表現出適應不良的行為,那就不能看作是病態。只有在不適當的時機,不適當地應用防禦機制以致不論在自己內心還是與他人的交往方面都和他的生活不相稱、不相和諧時才可以稱之為病態。
1、自我防禦機制的分類:
(1)按心理成熟度分類:
①自戀心理防禦機制(一級防禦機制):包括否定、歪曲、外射等,是一個人在嬰兒早期常常使用的自我防禦機制,它的特點是以自戀的心理狀態,即只照顧自己,只愛自己,不會關心他人。
②不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二級防禦機制):包括內射、退化、幻想等,此類機制出現於青春期,會延續到成年期也屬正常。
③神經症性心理防禦機制(三級防禦機制):包括潛抑、隔離、反向形成等,是「兒童的心理防禦機制」進一步成熟,能分辨出什麼是自己的衝動、慾望,什麼是現實的要求和規範之後,在處理內心掙扎時所表現的出來的防禦機制。
④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四級防禦機制):包括壓抑、升華、補償、幽默等。是指「自我」發展成熟發展出來的防禦機制。其防禦方法不但比較有效,而且可以解除或處理現實的困難、滿足自我的慾望與本能,也能為一般社會文化所接收。
(2)按行為性質分類:分為五大類,共十六種具體的心理防禦機制。
推薦閱讀:
※真人案例:我們真的可以脫離原生家庭,成為喜歡的自己嗎?
※如何真正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
※別在優勢中迷失自己
※保胃戰,從了解自己開始
※80%的女生內衣都穿錯了,你了解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