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糖尿病從血糖值爆表到控制在6點以下

天一灸個人QQ/微信:178121517感謝小溪淙的分享:老公糖尿病,從血糖值爆表,到現在基本上控制在6點以下,艾灸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我們是從2014年11月末開始艾灸,起初每次艾灸前我是先給他按摩後背的督脈和膀胱經,後來他後背上起了好多小疙瘩,我就學著後背刮痧、用血糖針點刺放血,小疙瘩慢慢下去了。最開始我是手持灸,每天晚上給他從後背的大椎到長強、兩側膀胱經艾灸半個多小時,然後是前胸的中脘、關元、神闕,手上的腕骨和陽池,腿上的足三里和三陰交,腳上的太溪和湧泉,每次幾乎都做到,整個下來兩個多小時。一個月左右,血糖就到了8點多9點多,甭提多高興了。後來為了省事,我給他買了艾灸罐,改成艾灸罐後,不知道是罐沒有手持灸的效果好,還是到了返病期,血糖一度又回到了16點多,當時都有些動搖了,我們約定就艾灸半年,如果沒有效果,就不在做了。但是,雖然血糖值升高了,但我老公的體重卻還在慢慢的增長,身體無力、眼睛模糊、便秘的癥狀都在減輕。後來因為時間和身體的原因,我很少再給他按摩,每次從網上看到艾灸糖尿病的文章,有用的我都摘抄下來,然後實施。這中間我們還艾灸過章門、然谷,又加上了腿上脾經的穴位,工具也從罐改成了木盒,不到五個月,血糖又下來了。到現在,我們的降糖葯已經減了一半多,體重比最初漲了20多斤,除了高糖的點心類不讓他吃,不吸煙,不喝酒,水果限量供應外,其餘隨便吃。他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總餓了,總找東西吃了,成了正常飯量,渾身有勁,睡眠也好了,不便秘了,小腿粗了。如果近期不返病,我們打算再減葯,直到達到不吃藥,只靠艾灸來治療直到痊癒。我們現在的做法是:後背與前胸用八孔的艾灸盒,從上到下每次做兩遍,手上和腿上的穴位手持灸,手上穴位養老、陽池灸15-20分鐘,腿上足三里、三陰交、太溪、小腿內側三陰交和陰陵泉中間位置的降糖點各15-20分鐘,有時時間更長,尤其是腿上脾經位置和足三里。不是每穴每天都灸,今天是只灸後背,再加上手上腿上的部分穴位,明天只灸前胸,再加上手上腿上的部分穴位,一般是兩到三天灸一遍。隔10天左右休息兩天。我時常會問他的感覺,感覺哪個穴位通透的好,我就讓他多灸。艾柱和艾條選擇的是20:1到40:1的,還有和群里的朋友一塊兒買的葯艾,做前胸後背第二遍時加上一個葯艾。出現的反應:血糖有過反覆、後背起小疙瘩、流黃鼻涕、咳嗽很長一段時間,右腳底現在還在起泡,破了就脫皮。我不懂穴位和其中的原理,都是從網上搜了然後在老公身上實踐的,也許是誤打誤撞讓老公的身體有了很大起色,希望老公身體越來越好,也希望有糖尿病的人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解脫病痛。願意向大家學習,和大家共同探討。相信堅持就是勝利!天一灸:「堅持就是勝利,看到你的反饋真的很開心,艾灸的效果取決於配穴、灸量、灸材、心態、堅持等,缺一不可。如果有時間艾灸前做推拿效果更好,多種有效的方法比單一的方法效果好。當效果不明顯或者反病的時候我們都可能會打退堂鼓,這是很正常的,當我們灸出效果的時候之前往往會出現比較大的反病現象,這也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吧,但成功者往往是不輕言放棄的,既然別人能治療好,我為什麼不能呢?你堅持了正確的做法也取得好的效果。」天一灸總結艾灸治療糖尿病穴位:章門穴、神闕穴(可做隔鹽灸)、夷俞、脾俞、三焦俞、三陰交、太溪穴。如果有條件背部可用大艾盒全面灸效果會更好,灸整個後背的時候一定要加上腿部穴位防止上火。降糖穴1、大多的糖尿病患者在背部(第1、2腰椎間右側2.5寸)都有一個明顯壓痛點,從而發明「降糖穴」,並研發出「消癉膏」貼於降糖穴通經活絡,調氣養陰,經300餘例臨床觀察總有效率達94.76%。2、定位:此穴位於前臂掌側,腕關節至肘關節的下1/3。局解:指淺屈肌,深層有指身屈肌,前臂正中動靜脈,深層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下正中神經,深層有前臂掌側骨間神經。取穴原則:左右交替。功能:益氣提神,健脾和胃,舒肝理氣,降糖,降脂,降壓,降酶,消炎,鎮痛,鎮靜。 擴張冠狀動脈, 增強機體免疫力。主治:糖尿病,高血壓,高血酯,高血糖。還可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肋間神經痛,非化膿性肋間軟骨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胃炎,胃痛,胃癌,胃潰瘍,膈肌痙攣,神經衰弱,低血壓,失眠等。按語:從中醫心理學觀點認為糖尿病屬於心理性疾病範疇。從大量的病因學調查90%以上的病人卻有一定的環境誘發因素。此穴從中醫角度講具有理氣,益氣,活血,卻瘀之功效。臨床多以平衡針灸為主配合平衡火罐,平衡推拿,綜合治療糖尿病。要求合理調節飲食,減少病人併發症發生。此外還可以用於其他疾病的康復治療。對糖尿病合併的腦血管病,冠心病,白內障,頸肩腰腿通,痛風,還必須配合相應穴位綜合治療。歌訣:降糖穴位前臂下,正中神經必須扎,配穴胃痛腹痛穴,降脂降糖與降壓。【引用】糖尿病爛腳的藥方,獨一無二這個藥方是一個老中醫留下的,老中醫雖已離開人世,但留下這個藥方給很多糖尿病患者爛腳帶來福音,我母親就曾經用過,很管用的。糖尿病腳爛洗腳藥方蒲公英30g地丁15g菊花15g雙花30g連翹15g 蒼朮15g黃柏30g赤芍30g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種病因不明的內分泌——代謝疾病,以高血糖為其共同、主要標誌,由於血糖過高,所以尿中會檢測到葡萄糖。其發病原因為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或相對不足和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導致體內糖、蛋白質、脂肪和繼發的水、電解質代謝紊亂。早期無臨床癥狀,或有食慾亢進、易飢多食等癥狀,往往在體檢或患其他疾病時偶爾發現有少量糖尿。典型的病人有多飲、多食、多尿癥狀,即「三多」,早期由於多食而體態肥胖,病久則逐漸消瘦。另外,尚可出現周身乏力、四肢酸麻、外陰及全身瘙癢、視力減退、浮腫等癥狀。如治療不及時,可引起酮症酸中毒、感染、心血管病等併發症。本病有遺傳傾向,多發生於中年人。由於本病病情複雜,治療失時,每致遷延反覆,嚴重者可危及生命。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屬於「消渴」的範疇。肺熱傷津,胃熱熾盛,腎陰虧虛,久病陰陽俱損,是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一)起居調養法糖尿病患者平時應注意休息,起居有常,生活規律,應注意勞逸結合,早睡早起,決不可熬夜或過勞;應節制房事。同時,可適當參加體育活動,增強體質。平日宜多在戶外新鮮空氣中休息或做輕微的體力活動,根據體力情況,可練簡化或全式太極拳,每天一次,體力較好的患者,還可參加徒步旅行或划船等活動。在平時糖尿病患者還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常以鹽水漱口,注意外陰清潔,以防止和減輕感染併發症的產生。(二)飲食調養法飲食宜忌:宜進食低糖、高維生素類食物,適當注意滋補。主食以玉米、小米、大麥、蕎麥麵等粗糧為宜,多食用含澱粉低的蔬菜,如白菜、芹菜、冬瓜等,少食土豆以及含澱粉較多的食物,適當加用瘦肉、蛋類、魚類、植物油等。食物的總熱量,宜根據病人的病情、體重及工作生活情況予以適當控制。總熱量一般為每日每公斤體重25~40卡,小兒可適量偏高,以每日每公斤體重35~50卡為宜。一日三餐的熱量分配,以早餐佔2/5,午餐佔2/5,晚餐佔1/5的比例為宜。食物中蛋白質的量按每日每公斤體重0.8~1.2克為宜,孕婦、乳母及營養不良者可提高到每日每公斤體重2~3克。脂肪的供給可根據病人的胖瘦情況及是否患有肝炎等其他疾患而有所增減,一般按每日每公斤體重0.6~1克為宜。以下食療方可供選用:(1)鮮菠菜根100克,雞胗皮15克,水煎服。(2)活鯽魚500克,綠茶10克,將魚剖開去除內臟後洗凈,納茶入腹清蒸,不加食鹽服食。(3)四季豆100克,水煎服,每日3次,以及綠豆、梨、青蘿蔔等,均宜煮熟服食。(4)苦瓜250克,蚌肉100克,先將活蚌清水養兩天,然後取肉煮苦瓜,油鹽調味後食用。網友分享食療配方:糖尿病試試一斤香瓜籽炒熟與二兩黃蓮磨粉早晚各一勺,我家先生吃了一個月,一周沒打胰島素了,測血糖6點5。(三)藥物調養法1.單方驗方(1)僵蠶250克,碾為細末,每次5克,每日3次,飯前以溫開水送服。僵蠶末亦可用膠囊裝入,以便於吞服。(2)荔枝核烘乾研成細末,每次3克,每日3次,飯前溫水送服。(3)枸杞子15克,覆盆子15克,天花粉10克,生地10克,天冬10克,西洋參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兩次服用。2.中成藥方(1)生津消渴丸,每次3克,每日3次。適用於煩渴多飲、口乾舌燥、尿頻量多的患者。(2)玉泉丸,每次3克,每日3次,適用於多食易飢、煩熱多汗的患者。(3)麥味地黃丸,每次3克,每日3次,適用於小便頻數量多、口渴多飲、腰膝酸軟的患者。(四)針灸調養法針刺取穴以脾俞、胃俞、肺俞、腎俞、關元、中極、太溪等穴為主,每次取3~4個穴位,再根據患者病情適當加穴,如偏多飲、口乾者可加太淵、金津、玉液(金津、玉液可點刺出血);偏多食易飢者加中脘、足三里;偏多尿,男子見陽痿、女子經閉者,加命門、湧泉;雀目或白內障者加光明、風池、承泣、太陽;癃閉加次髎、大赫。毫針刺法取平補平瀉,針刺時需注意嚴格消毒。以上穴位除頭面部外,均可用灸法,但需注意切忌出現灸瘡。(五)推拿調養法(1)用手掌在胸部行揉推法20~30次,重點在胸部左側的心前區。(2)將一手放在另一手臂內側,以手腕部至腋部行推法20~30次,兩臂交替進行。(3)用手掌自劍突至臍部行直線推法20~30次,然後用手掌以丹田(關元)為中心行順時針方向的環行推摩法50~100次.取穴內關、中脘、期門、梁門、水分、天樞、氣海、關元、中極,用中指或食指按壓,每穴1分鐘。(4)用雙拇指揉按小腿內側穴位,取陰陵泉、足三里、三陰交、然骨、湧泉穴,操作時需一條腿屈膝並搭在另一條腿上,痛點部位多施手法,每穴1分鐘。上述方法有調節植物神經功能,加速胰島功能恢復和細胞對糖的吸收利用,改善胰髒的營養狀況,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六)氣功調養法所取姿勢,以舒適為度,或立,或坐,或卧均可。(1)第一步:縮小視野,心不外馳,稍注意鼻尖,眼微閉,內視心窩部,耳細聽呼氣,以求細、柔、緩、勻;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吸氣隨自然。反覆行之,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20分鐘。(2)第二步:第一步練至呼氣覺心窩部發熱時,讓呼氣延伸下沉,緩慢而自然地向丹田推進,切忌操之過急。每日3次,每次25~30分鐘。(3)第三步:第二步練至丹田有明顯感覺時,使呼吸有意無意停留丹田,意要淡。每日練功3次,每次30~40分鐘。(4)第四步:意守丹田40分鐘左右。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時,即有力量沿脊柱上行,若上行至某處停下,不可勉強向上導引,待丹田力量繼續充實,使之自然漸漸上升。當上行至玉枕穴再停時,可內視頭頂即能通過。每日練功3~5次,每次40~60分鐘。(5)第五步:意守丹田,如百會穴出現活動力量,也可意守頭頂,須靈活掌握。每日練功3次,每次60分鐘左右。(七)其他調養法1.臍療法石膏5克,知母2克,生地、党參各0.6克,炙甘草、元參各1克,黃連0.3克,粳米少許,按上述比例配好葯,烘乾製成粉末,每取葯末250毫克,加入鹽酸二甲雙胍40毫克混勻,敷臍孔,覆以紗布,外以膠布固定,5~7天換藥1次,6次為1療程。適用於輕型糖尿病,病程短而無併發症者。2.耳穴壓丸療法在耳部取胰、屏間、神門、肺、脾、三焦、腎等穴,每次選一側2~4穴,將王不留行籽貼於0.5×0.5厘米膠布上,貼於上述穴位,每日按壓3~5次,3~5天換藥1次。
推薦閱讀:

你可以不接受父母的控制,只接受他們的愛
進餐順序保持營養均衡 控制住血糖 達到健康瘦身效果
控制不了自己的人才去控制別人
【硬鏡護理】角膜塑形鏡控制近視不等於治癒近視
中西醫結合 可有效控制牛皮癬

TAG:控制 | 糖尿病 | 艾灸 | 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