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夕國共爭奪人才的較量
1948年11月,平津形勢趨緊,蔣家王朝大勢已去,但蔣介石不甘心失敗。為了將中國有才能的人盡數攬入懷中,使共產黨掌管國家政權後出現文化斷層,蔣介石授意蔣經國、朱家驊、傅斯年等,磋商謀劃「搶救」平津學術界、教育界知名人士的辦法。共產黨方面早已洞悉其奸,未雨綢繆。國共兩黨之間一場爭奪人才大戰展開了。
第一回合蔣介石佔了上風
北大、清華的教授是蔣介石擬定的「搶救」名單中的第一批人。1948年11月13日,蔣介石專門派大員飛抵北平,勸說北京大學校長鬍適南下,但胡適以正忙著籌備北大50周年校慶為由,不肯南下。翌日,蔣介石聞訊後兩次親自打電報催促胡適飛往南京,說時間緊迫,不容再拖延。同時,再次派出專機飛抵北平,「搶救」北大、清華教授。事已至此,胡適這才下了走的決心。
這段時間,共產黨方面也在極力爭取胡適,至少希望他不要離開北大。
就在胡適還在猶豫不決時,中國共產黨的廣播電台明確宣布:只要胡適不跟蔣介石走,保證解放後仍讓胡適擔任北京大學校長和北京圖書館館長。毛澤東也通過胡適的朋友傳達口信:「只要胡適不走,可以讓他做北京的圖書館館長。」但胡適將信將疑。
12月15日,胡適和著名教授毛子水、錢思亮、英千里等人分乘兩架飛機抵達南京明故宮機場。第二天中午,蔣介石在官邸設午宴為胡適一行接風。
就在胡適等人飛離北平後的第6天,即12月21日,第二批被國民黨「搶救」出來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以及李書華、袁同禮、楊武之、江文錦等人飛離北平,抵達南京。
幾位名人讓老蔣賠盡老臉
如果說在爭取胡適這一回合蔣介石佔了上風,那麼幾個著名人士讓老蔣賠盡老臉。
南開大學的創辦者、教育家張伯苓是蔣介石重點「搶救」對象之一。在蔣介石山窮水盡之際,張伯苓曾天真地表示願意助蔣一臂之力,於1948年7月出任國民黨考試院院長。張伯苓到南京履任後,耳聞目睹國民黨政府的倒行逆施,深悔一時糊塗上了蔣介石的賊船,上任不到一個月便離開了南京考試院,避居重慶。
正當張伯苓苦悶彷徨之際,他收到南開校友來信,信上有一句令他感動的話:「老同學飛飛不讓老校長動。」張伯苓喜形於色,如釋重負。「飛飛」是周恩來在南開中學學習時的筆名。張伯苓認為「恩來為人正直忠厚,辦事周到」,終於聽從勸告,決心不離開大陸。
蔣介石也極力拉攏他,三番兩次到張伯苓住地,催促他回任考試院院長,要求他儘快離開重慶,去台灣和美國均可。張伯苓沒表態,後來老蔣又派張群和蔣經國來勸行,他都婉言拒絕了。最後,蔣介石親自出馬,再上張伯苓家,表示只要張伯苓肯走,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張伯苓仍低頭不語。1950年初,張伯苓到北京,受到周恩來的熱烈歡迎。
中國物理學家、時任中央大學校長的吳有訓,也是國民黨「搶救學人」的重點對象。1949年3月的一天,杭立武找到吳有訓家中,取出一大疊銀圓和金圓券,說這些錢先解燃眉之急,如果不夠,還可以再給。並說蔣委員長非常挂念吳,讓他儘快飛抵台灣。
中共地下黨得知情況後,迅速和吳有訓取得聯繫,囑咐他趕快更換地址。杭立武再次登門催促吳有訓赴台時,因找不到人十分氣惱。
5月25日,人民解放軍攻克上海。當天晚上,國民黨中央廣播電台反覆播放一段話:「吳有訓先生,你在哪裡?聽到廣播後,請你馬上啟程赴廈門,那裡有人接你……」此後,每天都能聽到這一廣播,直到廈門解放。可見,國民黨沒有把吳有訓拉到自己陣營中來,是心有不甘的。
院士大多留在了大陸
著名史學家陳寅恪、橋樑專家茅以升、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都是蔣介石爭取的重點,不過他們都留了下來參加新中國的建設。蔣介石的「搶救大陸學人計劃」最終沒有順利完成。據統計,除了胡適、梅貽琦等十幾人之外,原國民黨中央研究院80多位院士當中有60多位留在了大陸。各研究所、大學中的圖書資料和實驗儀器近100%地保存下來。 (摘編自《文史
推薦閱讀:
※這三人才是真正的神算,不僅算出別人禍福,還能準確算出自己死期
※法律人才培養應作分類化研究
※什麼樣的人才叫有城府?會算計、懂謀略
※婦科病有哪些 女人才會得的疾病
※為什麼有些區域特別出人才,人傑與地靈之間的關係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