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長時間高效學習?
來自專欄高效學習方法探討41 人贊了文章
知乎上,有個問題:怎樣才能長時間高效學習?
這個問題,包含兩個方面:
一個是長時間堅持;
另一個是高效。
一、二者能兼顧嗎?
又要高效,又要長時間,二者能兼顧嗎?
也許很高效的方法,不能長時間堅持呢?也許能長時間堅持的方法,效率不高呢?
先以我自己跑步的經歷為例。
以前,我天天晨跑三四公里,跑得非常辛苦,堅持了三四年。
效果呢,有一點,但是,身體還是很差,稍微一放鬆,身體狀態又回到原形。
後來,用最慢的速度,每天跑五六十分鐘,堅持了二十天。
突然間,感覺自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身體極棒,有用不完的力氣,跑起步來也是想快就快,想慢就慢。
堅持跑步?沒有任何困難!即使偶爾放縱自己,幾個月不跑步,身體仍然很不錯,隨時可以切換成跑步狀態。
後來,有個初三學生,每天在學校,拚命練一千米,累死累活,沒有進步,我帶著他,慢跑十二次,千米成績馬上從三分五十進步到三分三十!
關於跑步,普通人持有的錯誤觀點是:
①只有用儘可能快的速度跑,才最高效。
②用最慢的速度,跑再久,多半也沒什麼效果。
於是,普通人時常採用的錯誤方法是:
①拚命跑一千米,然後每天多一米,這樣,一年後就能跑到若干米!
②拚命跑一千米,然後每天快一秒,這樣,一年後就能跑進多少秒!
這樣跑,當然會累得不行,很難長時間堅持下去,即使好不容易堅持了,最終的效果,竟然不怎麼樣!
然而,以為沒效果的,最容易堅持的,也最輕鬆的跑步方式,真實效率竟然高得不可思議!
與跑步類似,大多數人都以為:只有最努力、最刻苦地學習,才最高效。
然而,刻苦的學習,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堅持。
能讓絕大多數人都能長時間堅持的學習方法,必然是相對比較容易和輕鬆的。
有些相對容易和輕鬆的學習方式,效率也會高得不可思議!
二、最能長時間堅持的方式
很多學習方式,之所以讓人無法堅持,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思維負荷接近大腦的極限,學起來很累,從而堅持不下來。
有些學習方式,思維負荷甚至超出了大腦能夠承受的範圍。所以刻苦了,努力了,還是做不出題,掙扎了,堅持了,還是沒有進步。
能夠長時間堅持的學習方式,一定是比較輕鬆的,思維負荷大大低於大腦的最大承受水平。
我們使用的學習方式,一般都可以歸於聽、說、讀、寫四類。
這四類中,最能持久的,莫過於閱讀。
閱讀一本喜歡的小說,一個人可以津津有味地看上一整天,輕鬆看完幾百頁,甚至上千頁。
堅持每天或每周固定的閱讀,閱讀一些喜歡的悠閑小說,最終,學生會擁有極高的閱讀能力和極高的語文素養。
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來提高語文成績,相比於每天辛苦地分析課文、做課後習題來說,這是更輕鬆、更能長時間堅持、效率又更高的學習方式。
其他科目的學習中,也可以大量地使用閱讀來學習。
不過,如果閱讀材料比較難,思維負荷也會變得比較高。
這時,我們可以使用分類篩讀、多次閱讀的技巧,來降低難度,使得學習可以長時間堅持。
比如閱讀數學教材,第一遍可以只讀文字和概念,第二遍增加閱讀公式及推導,第三遍增加閱讀例題解法,第四遍增加閱讀課後習題。
比如閱讀英語課文,可以第一遍聽音頻和標註生詞,第二遍大聲朗讀,第三遍思考語法現象和文章意義。
比如預習古文,可以先聽一遍音頻,然後大聲朗讀,最後再默讀。
在這種多次閱讀法中,第一遍要麼只讀部分較容易的內容,要麼使用有口無心這類思維負荷較輕的方式閱讀。
有了第一遍閱讀的基礎之後,後一遍閱讀也就變得容易和輕鬆了。
三、聽說寫中的問題與措施
各種學習方式中,閱讀最快,最輕鬆,最能堅持,也最高效。
在其他學習方式中,我們可以使用閱讀進行補充和配合,來降低難度和提高效率。
接下來我們討論其他幾種學習方式:聽、說、寫,可能會存在哪些困難,以及解決的辦法。
①聽的問題:走神和跟不上。
聽老師講課,知識通過聲音再配合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傳遞出來,這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比較輕鬆的學習方式,所以,這也是在學校中實施的主力學習方式。
但對有些人來說,在聽講過程中,很容易走神;另外一些人,則因為基礎太差,聽不懂,跟不上。
解決的辦法:聽之前,用閱讀預習。
使用快速閱讀,提前預習要講的內容,最好是已經提前閱讀兩到三遍,才去聽課。這樣,在課堂上,偶爾走神,回過神來,也能知道老師講到哪兒。
提前預習也降低了內容的難度,學生更容易聽懂,跟上老師的進度,甚至有些知識,聽講一遍,就能牢牢記住,再也不會忘記。
但有些提前預習的學生,會在課堂上剋制不住自己,喜歡接老師的話,炫耀自己早就知道了這些知識,從而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
這些學生,應該注意養成安靜聽課的習慣。
②說的問題:分心和累。
說包括出聲朗讀、口語交流和演講。口語交流和演講,這裡暫不討論。
在出聲朗讀時,很容易出現分心,朗讀久了,還會口乾舌燥。
解決辦法:朗讀之後,通過默讀思考意義。
朗讀的目的,一是鍛煉發聲器官,使發聲肌肉的操控自動化;二是熟悉課文,把課文讀順口讀出節奏。
朗讀的過程,相對來說,比較累。每次朗讀,最好不要超過一小時,並且,在朗讀時,可以有口無心,不去主動思考文章意義。
要想獲得文章的全部意義,可以在多次朗讀之後,一邊默讀,一邊思考。
③寫的問題:累和時間失控。
寫包括抄寫、筆記、做題和寫作。寫是最累的學習方式。
在做題或作文時,很容易在時間消耗上失去控制。有時候,冥思苦想一兩個小時,一道難題還做不出來,一篇文章還開不了頭。
解決辦法:寫之前,用閱讀來預習;利用思維解題;寫之後,用閱讀去總結。
老師布置作業後,馬上瀏覽一遍作業。即使是只讀題不思考,過幾小時後再做作業,思維中也會自動對題目有一些加工,從而增大短時間內解出題目的概率。
最好是提前幾天,就先把作業快速瀏覽一兩遍。這樣做,有可能在課堂上聽老師講某些知識時,就能無意識地獲得某些做題的靈感。
做題時,一定要控制時間!一道題思考過久,就應該放棄。出現這種情況,要麼是思維走進了死胡同,要麼是基礎知識還不過關。
如果是思維進了死胡同,怎麼想也做不出來的,過段時間再回頭看,可能一下子就頓悟了。
如果是知識知識不過關,應該回去補充基礎,而不是苦苦做題。
作業太多,可以利用思維去解題,而不用真正動筆去做。
太簡單的題,可畫個小×,太難的題,畫個小√。
事後,對那些標註小√的難題,多次快速閱讀,去複習解題思路,發現思維陷阱,總結題目類型。
至於作文,如果寫不出來,可把寫作過程分解成幾個小步驟,然後一步一步地操控思維活動,寫出作文來。其中的技巧,這裡暫不討論。
四、盡量大塊時間
我在自學過程中,會盡量安排在較長的大塊時間內,只用一種方式來學習。
比如說,我閱讀一門教材,會盡量一口氣把教材讀完。
閱讀完這門教材以後,我不會馬上第二遍閱讀,而是去閱讀第二門的教材。
只有把所有的教材反覆閱讀三四遍,對所有知識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後,才會改變學習方式,去總結歸納,去思考習題。
使用大塊時間學習,學習計劃會變得很精簡。也許一整天,都在做同一件事。
有時,我會在閱讀的間隙,插入朗讀、抄寫、背誦等小塊的學習任務,作為學習的調劑。
抄寫公式,是我最喜歡用的調劑方式,每次不超過十分鐘。
朗讀英語或古文,每次大概二十分鐘到四十分鐘。
背誦一篇例文,每次大概三十分鐘到一個小時。
抄寫、朗讀、背誦,同一種任務,每天只用一次。
有時,心情煩燥,不想閱讀,抄寫幾分鐘公式,心就靜下來了。
有時,差幾十分鐘就要吃飯了,朗讀一會,背一篇文章,時間就打發了。
如果把一天的時間,分成幾塊,甚至十幾塊,並詳細計劃在每塊時間內學習什麼,這樣做,光是制定學習計劃,就讓人頭痛。
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管理時間,切換任務,也會消耗大量的精力,好不容易沉浸在一種學習方式中,又要跳出來,開始另一種學習方式。
所以,盡量不要把時間割裂。碎片化後的時間,很容易讓人忙來忙去,卻收穫很小。
有人認為要長時間高效學習,就得作好時間管理,並推薦使用番茄工作法,個人不敢苟同。
番茄工作法,把時間分割成25分鐘的小塊。才看了幾十頁書,就去學其他的,這幾十頁的知識,和相鄰時間塊學的其他知識,都沒有聯繫。下次再看時,無法接著往下看,還得先重複一遍上次的內容。
當然,如果是在工作中,有很多煩瑣的小任務要做,番茄工作法還是可能有用的。但對於需要思維長時間沉浸其中的任務,比如學習,最好想辦法避免使用番茄工作法,避免頻繁的任務管理和切換。
在參加工作後,不是所有的學習時間,都能規劃得很大塊。可利用周末或晚上,預覽和總結全部知識,然後再利用生活碎片時間,學習章節細節。這樣才能讓細節融入整體,不會互相孤立而沒有聯繫,學到東來忘了西。
也許你會說,在學校學習,時間不就是被課程表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嗎?
在學校中,所使用的主要學習方式是聽講。無論是老師講,還是學生聽,都難以長時間堅持,所以,不得不分割成一節又一節的課。
不過還好,學校的學習計劃,只需要學生被動地跟隨,不需要花費主動努力去監控和管理。
一節課開始時,也許學生在主動性上,並未準備好,心思還沒有完全回歸,但隨著老師聲音的刺激和引導,學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回到課堂中,沉浸在講課的內容里。
課堂外的預習和複習,需要學生更多的主動性。這時,把學習時間分割成太多的小塊,就有可能既麻煩而難以執行,又不會效率很高。
預習和複習中,盡量使用大塊時間,盡量把相鄰幾章、相鄰幾課的內容,當作一個整體去對待。這樣做,才能對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才能彌補課堂上的小塊學習的不足,學習效率才會更高。
五、純粹的學習環境
學習時,盡量摒棄環境中那些能影響我們沉浸學習的各種不利因素。
交一些能帶給自己能量,激勵自己向上的朋友,而不要交那些成天總是在邀約吃飯、娛樂和打遊戲的朋友。
一些不上進的充滿負能量的朋友,或許你想影響他們,讓他們變得更好,但他們對環境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你的估計。
成天無所事事的人,生活中的主要任務,就是把其他人也變成無所事事的人。
在學習環境中,不要讓自己能輕易地接觸到手機、電視、電腦等電子設備。
即使你的自控能力很強,帶著手機,也能一直學習,不去看它。但手機只要在身邊,思維中始終會分出一丁點精力去想它,只不過你意識不到。
在有些人看來,在家裡並不是一個能讓自己靜下心來學習的地方。
有些人,在特別安靜的環境中,學習進行不下去。
但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
什麼樣的環境,才能讓自己輕易地、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長時間地沉浸在學習中,這需要你自己去摸索和嘗試。
這裡只是根據個人長期學習經歷,總結出來的一些能長時間高效學習的經驗,並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人。
希望讀者讀到這些經驗,或網上其他牛人更多牛叉的經驗時,不要全部盲目照搬,而是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慢慢摸索和嘗試,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方式。
總結一下本文的觀點:
①思維負荷遠低於承受極限,學習才能長時間高效地堅持。
②閱讀是最能長時間堅持的學習方式。③閱讀困難內容,需要篩讀、多次閱讀等技巧。④聽前預習,更容易聽懂,也不怕分心。⑤朗讀時可不去主動思考意義。⑥太難的題,可放棄或看答案,事後利用閱讀來總結歸納。⑦使用大塊時間學習,間插小塊的抄寫、朗讀和背誦任務。⑧學習計劃盡量簡單易執行,避免使用番茄工作法。⑨課堂是被動跟隨計劃,課外學習要和課堂形成互補。⑩摒棄環境中能影響沉浸學習的不利因素。
我的公眾號:學習最快樂,歡迎大家關注!
-------------
有朋友對我說:讀了你的文章,收穫很大,最近怎麼寫得少了?
我回答說:最近有點懶。
其實,文章發出來後,接連幾天,我都會去看有沒有人點贊。
點贊數太少,我就默認文章很垃圾,沒幫助,繼續寫文字的動力就沒了。
如果你看了後,覺得真有幫助,別忘了點個贊再走喲!
-------------
我的其他回答:
你有什麼相見恨晚的高效學習方法?如何有效提高英語寫作?怎麼在一個月內讓英語聽力有明顯的提高?怎麼練好英語口語?怎樣背書才能背的最快?怎樣堅持跑步?高中學習遇到難題時,選擇一直思考還是去理解答案?怎麼背書最有效率?如何評價斯科特·揚的《如何高效學習》(Learn More, Study Less!)?號稱終極快速學習法的費曼技巧,究竟是什麼樣的學習方法?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不喜歡的工作/學習任務?你有什麼相見恨晚的英語學習方法?推薦閱讀:
※大學入試,他和我的差距,只在一個「讀」字上......
※工作狀態巔峰被打斷雖然無奈,但恢復狀態重回巔峰只需一招
※進小紅書之前的揣測,來了以後得到驗證。你也能預測未來
※杜牧哪裡寫的是六國與強秦,他寫的是人生
※學習中如何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