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鵬成 90後成為學區房購置生力軍,不僅僅是樓市現象
07-21
蒲鵬成 90後成為學區房購置生力軍,不僅僅是樓市現象
不僅是樓市現象事實上,學區房現象一直不止是簡單的樓市問題,它背後折射出的更多的是供需不平衡、稀缺性等經濟學問題。
但這一現象,正在由於今年4月底北京掀起的學區房新政而變得不確定。2018年4月底,北京市各區陸續發布2018年義務教育入學政策,城六區通過「多校劃片」「房產登記時間」「六年一學位」等多項措施,嚴控「以房擇校」,「學區房」再難以對應單一名校。
推薦閱讀:
就在70後這樣的老年人還認為90後是半大不小的孩子時,90後們又幹了一件大事。
7月12日,錢江晚報消息,90後提前加入學區房購置大軍!據悉,由於今年杭州公辦小學報名人數大幅增加,各大名校面臨著「一表生」爆滿的情況,已有家長知道自己家孩子將被調劑的事實。據房產中介表示,這兩天有不少新客戶來了解學區房,很多都是90後家長,孩子都還只有一兩歲。但因為擔心買學區房會被調劑,都把學區房購置計劃提前了。許久不提的學區房市場,又一次暗潮湧動。2018年,高考報名人數漲至975萬,較2017年增加35萬,是近8年來高考人數最多的一年。高等教育持續普及化,近幾年中國大學的錄取率已經超過70%,媒體稱,這一屆高考生確實不怕沒學上。
這一現象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大學畢業生稀缺性的逐年下降。近幾年,一到畢業時年年都是「最難就業季」,從這個意義上說,學歷確實有「貶值」的一面。當普通學歷不再是稀缺品時,真正的「精品教育」就顯出了其非凡的意義。普通學歷已經呈現出批量輸出的趨勢,精品教育則因為價格、資質的原因,始終呈現「限量發售」的現象。精品教育的背後,就不得不提學區房。以杭州為例,2011年以前,杭城一年級新生人數一直維持在2.3萬人左右,到了2017年,已經突破4.6萬人,2018年這一人數還會增加。在杭州,要讓孩子享受到精品教育的資源,只有兩條路,一是就讀民辦小學,二是購買品牌小學的學區房。民辦小學招生容量有限,於是學區房就成為選擇名校的一個主要方式。換言之,如今90後年輕家長們爭搶的並不是學區房本身,而是背後優質的教育資源。在大部分當事人來看,一次性投資百萬買下一套學區房,入讀知名學校,不僅學習有保障,還讓孩子有機會從小結交將來也許稱得上「人脈」的朋友,仍然是一件有效、高回報的投資。值得一提的是,眼下看見學區房投資機會的,不止是90後年輕家長,還有炒房投機者,這也是學區房長期被稱為房產「硬通貨」的重要原因。儘管「多校劃片」並不是官方首次提出,但是作為全國樓市風向標的北京,尤其是集中優勢教學資源的東城區、海淀區等相繼實施「多校劃片」政策,此舉被業界稱為打響教育公平的第一槍。
如果一個片區都是名校的話,這一方案影響不大;如果一個片區內幾所學校質量參差不齊的話,這一方案的影響可謂是顛覆性的。也因此,迎來新政的北京地區90後年輕家長們表現出了和杭州的同齡家長截然不同的反應。大部分北京地區90後家長表示對現在的政策走向猶豫。買,怕劃不到心儀的學校;等,怕以後房價漲得難以負擔。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短期看,北京地區部分高價學區房依然是會存在的,但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片區房價或將開始下降。政策未來如何實施還是未知數,但是從政策出台密度來看,「學歷不值錢,但學區房很值錢」的戲劇或將迎來全劇終。老沈認為,妖魔化國內的學區房現象是不必要的,事實上,這一現象早已是全球現象,搜狐新聞就曾做過報道。- 美國:買學區房同樣滿是血淚,僅僅隔一條街,房價可以差五倍;
- 英國:兩倍房價也不覺得貴,英國的父母們往往在孩子還沒有到達入學年齡的時候就開始尋找學區房了;
- 新加坡:最便宜700萬人民幣的學區房,望子成龍的新加坡家長們如果想要把孩子推入名校,第一要解決孩子的身份問題,第二就是最好住在名校1公里之內。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一條準則全球通用。也許,只有當未來優質教育資源與房子的捆綁不再如此密切時,學區房熱潮現象才不會發生。
推薦閱讀:
※政治局會議向樓市傳遞了哪些新信號?
※房產證上有你的名字≠房子是你的!以後不動產證應寫誰的名?
※國內樓市冷了,國外樓市火了
※加息與房產稅同步給力才能拯救中國樓市
※日本樓市崩盤對中國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