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在劍橋大學暑期交換的故事

我在劍橋大學暑期交換的故事

2 人贊了文章

這是彪悍學姐的第28篇原創文章

01

暑期大學交換

漫長的暑假,不找點事情做,總是感覺在虛度青春。

時間回到2015年的7月,大三下學期,一切實習都安排就緒。

對於一個處在人人都計劃好一切的校園裡,某個春天,校園裡的桃花開的紅艷艷時,我盤腿坐在圖書館前面的椅子上,想著,這是工作前最後一個暑假了,是不是應該在工作前,再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

現在,回看那次交換/倫敦游,似乎改變了我就職的軌跡。讓我從隨波逐流的浪潮中抽離,回眸發現,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了暑假去做交換生的想法後,我就開始去找申請機會。不得不說,在香港念書,給了我們太多選擇的機會。 因為全球很多知名的大學,都跟學校有合作。

在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之中糾結了好一陣子,最後還是選擇了文化認同感更強的國家——英國。

選擇英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18歲的那一年,我獨自一人飛到英國,參加大學的面試。

還記得當時,為了牛津大學的面試,自己一個人拖著的大箱子,顛簸著來到牛津郡。

突然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照理說,應該是孤獨和害怕。可是,我的感覺卻很不一樣:

從住宿,到不同學院的面試,那邊的老師,還有面試的同學們,雖然大家不同膚色,可是唯一相同的就是:所有人都非常helpful!

常常坐著等候面試時,大家就聊了起來。學院的教授老爺爺,也非常的和藹可親。

感覺整個過程,都是像在哈利波特的那種魔法學院進行。(後來事實證明,哈利波特確實有在牛津大學取景)。

在路上需要過馬路時,肯定會有人說,我可以幫助你嗎?然後幫你拎起行李。

從此,我就對這個綠樹成蔭的地方,心懷感恩。心中默念,我一定還會再回來的。

(拍攝於溫莎城堡,圖片遙望的是著名的伊頓公學)

三年後,我覺得是時候,去兌換我的諾言。

於是申請了劍橋商學院和香港大學商學院,合辦的創業家精神暑期訓練營。

同行的小夥伴,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學校。有我們港大,也有內地清華,北大,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的朋友,還有海外名校的學生。

我們一起上課,一起做項目,一起辯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直到現在,大家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02

在童話城堡中學習

劍橋大學跟內地高校不同,它的教學樓,都是坐落在劍橋郡的不同地方,並沒有圍起來的校園。

每天清晨,吃完英式早餐,穿過古建築和綠色的大草坪去上學,簡直是最快樂的事情。

英國的夏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太陽很早就升起來,藍天白雲,感覺像在油畫中行走。

(劍橋大學Judge商學院 | 圖片來源於BUSINESSBECAUSE)

第一眼見到商學院時,大家都感覺特別開心。

整個商學院的畫風,跟周圍的莊嚴的古建築不同,它的構造,就跟童話中的城堡一樣。

一個嚴肅的商學院,設計成大朋友的城堡!感嘆英國人既尊重傳統,又追求創意和創新。這種童話般的學院,應該在內地高校,是很難見到。

學校用建築告訴我們,保持童心,是多麼重要。

商學院內部

圖片來源: insightinsight.org

03

什麼是企業家精神?

在劍橋,每天的課程都非常緊張,關於企業家精神,學校請來了不同領域的分享嘉賓,來給我們做實際的講解。有在倫敦投資銀行出來創業的分析師,也有倫敦當地的企業家。

我們探訪了劍橋大學的孵化中心,還記得當時最感動我們的是:英國的企業,在非洲,為大家帶來便宜和便攜的太陽能電燈。

一群劍橋大學的畢業生,他們有更好的選擇,卻願意深入非洲,扶持當地的經濟發展,給他們提供更簡便易用的醫療,和電力。這也許就是對社會最好的回饋。

我們唾手可得的電和水,在貧窮的國家都是這麼的奢侈。

聽公司的英國小哥說,因為非洲很多國家沒有電,大家只能燒煤油燈和蠟燭。這就讓很多非洲婦女,想要下班回家讀書時,常常會燒著書本,或者是燙傷小朋友。造成很大隱患。但如果學歷跟不上,只會讓他們一代比一代更為貧窮。

在他們公司聽講座時,有一句話,至今我記憶猶新:

我們永遠無法計劃一切,最好的方法就是,JUST DO IT! 因為錯誤,會讓你找到正確的方向。

事實上,真正的企業家,誰又不是在無數挫折中不斷成長?

(課本)

在亞洲國家的教育理念里,常常是避免犯錯,害怕犯錯。所以,大家走的都是循規蹈矩的路。

而在劍橋大學,它卻鼓勵我們,多犯錯,多嘗試。因為

we are leading, not following! (我們是領導者,不是跟隨者)

04

成長來自於體驗

在劍橋的課堂,充滿著互動和活動展示。很多人似乎以為,學習就是在好的大學,考到好的成績。這麼短時間的課程,究竟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其實,感受式的學習,才更能讓人成長。

年輕時候的這段經歷,讓我們對海外最好大學的思維方式,有了初步的感受。

而我們的價值觀,也如石子一樣,在一次次的探索里,慢慢堆砌成型。讓我們面對未知時,變得自信,充實,有足夠的安全感,於是更加自由。

05

無處不在的party

漫步在劍橋的大街小巷裡,都會看到當地學子,晚上去參加晚宴時,劍橋的男生穿著西裝,女生穿著禮服,自信地穿過歐洲的建築群,真的是別樣的風景。

(圖片來源於網路)

還記得以霍金為藍本的電影,《萬物理論》嗎?

霍金在劍橋大學,遇到他的終生伴侶,就是在劍橋大學的MAY BALL舞會上遇見。

劍橋大學的舞會可以說是紅娘舞會,很多校外和校內的同學們在舞會上一見鍾情的故事,多的數不勝數。

聽我劍橋的朋友說,本科念書時,他們每周都會有類似的晚宴,在HALL吃飯時,必須要正裝出席。逐漸,就對儀式感越來越重視。

而這也是英國,教會了我,儀式感的重要性。

(在劍橋大學參加高桌晚宴)

因為,你永遠不會忘記,自己隆重參加的每一個重要場合。它會告訴你,青春最美的模樣。

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彪悍學姐

彪悍學姐,香港大學風險管理系畢業,行走中環,走路帶風。業餘時間,分享留學見解。如有問題,歡迎添加微信騷擾學姐(微信號碼:626412505)

推薦閱讀:

通知帖:2018年留俄秋季入學第十二批邀請函
乾貨集|AP國際課程人才建設體系初探
淺談日韓留學
申請分享 | 從雙非到世界百強名校的申請攻略
國外的體育課是怎麼上的

TAG:留學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