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皰瘡(慢性複發性大皰性皮膚病)

其發生機理是由於表皮棘層細胞發生棘松解,而缺乏表皮細胞的內聚力。水皰孤立散在,亦可聚集成群,或排列呈環形、蛇形。除水皰外,偶見血皰、潰瘍、組織壞死。 一般僅有輕癢,治療後留有色素沉著,不留疤。 皰疹可以發生於各部位,頸背部,腋窩部及腹股溝等處則更容易發生。約有80%患者累及口腔,外陰及眼結膜,口腔粘膜發生頑固的糜爛極易出血範圍廣,燒灼痛明顯、常常是本病的早期癥狀。消化道粘膜也可侵犯,但比較少見。大多數患者早期先有感覺過敏、灼痛、口乾、吞咽不便,以後在易擦傷部位出現黃豆至核桃大水皰,皰壁薄極易破裂,留下一層灰白色膜。糜爛面極易出血,灼痛明顯,唾液量增多。糜爛面難以癒合,有時會發展成潰瘍,影響飲食。 水皰泛發全身,出現廣範圍的糜爛面,易並發感染、發燒、全身衰弱等癥狀。

增殖型天皰瘡為尋常性天皰瘡的異型,是尋常型天皰瘡的少見變型。

外觀正常的皮膚或紅斑上,發生鬆弛性大皰,皰壁極薄,迅速破裂,形成紅色、濕潤微腫的糜爛面,漿液滲出形成黃褐色、油膩性葉狀結痂,痂皮中心附著,邊緣遊離,痂下濕潤,有腥臭,糜爛面極易出血,有時水皰很不明顯,患部皮膚充血、腫脹,表皮淺層剝離,形成糜爛及葉狀結痂。有時不發生水皰,患處皮膚潮紅腫脹及葉狀痂皮,類似剝脫性皮炎,尼氏征呈陽性。皮損好發於頭面、軀幹。初期局限性,對稱性分布,逐漸擴大,約71%病例最後泛發全身。口腔粘膜損害少見,且多不嚴重。毛髮稀疏,常可脫光。指甲可見營養不良改變。自覺瘙癢或灼痛,全身癥狀輕重不一,可有發熱、畏寒、精神障礙等。病程可持續10年以上,預後較好。 紅斑型天皰瘡

紅斑型天皰瘡,表皮顆粒層裂隙或水皰,並見棘突細胞松解現象。免疫熒光染色顯示IgG抗體和補體於細胞間和基底膜帶兩處,這就增加了本病和紅斑狼瘡之間的聯繫。30%的患者有低滴度抗核抗體。

推薦閱讀:

【轉載】皮膚總論
艾灸,放血治療皮膚病[組圖]
胎記也是病 如何識別皮膚上的惡性胎記?
春天皮膚過敏怎麼辦
春季護膚應注意的事項和粗糙皮膚的護理,女生必知~~!

TAG:皮膚 | 皮膚病 | 慢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