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浙江良渚博物院藏玉琮欣賞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良渚玉琮系軟玉雕琢而成,從外觀看呈外方內圓、上大下小形。其表面細密的陰紋線刻技藝達到了後世幾乎望塵莫及的地步。在既沒有青銅、又沒有鋼鐵的良渚時期,對硬度超過一般岩石和各種金屬的玉料,是怎樣進行加工,使之成為紋飾精美繁細的玉琮呢,至今還困擾著研究良渚古玉的學者。不僅如此,良渚玉琮還以體大自居,更顯它獨特的魅力。方柱形玉琮四面中間立槽,槽兩邊基本等距,誤差在1毫米左右,每節上下間距也幾乎完全相等,而且玉琮獸面紋的構圖也基本相同。每個面的轉角上有半個獸面,與其相鄰側面轉角上的半個獸面組成一個完整的獸面,這樣的組合使原本呆板的獸面更顯生動且具變化。 「琮」之名,始見於《周禮》等古籍。其形制依《周禮·考工記·玉人》所釋,「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東漢時的《白虎通·文質篇》也指出:「圓中牙身玄外曰琮」。但鄭玄為《周禮》作注時卻說「琮,八方象地」;南唐徐鍇解釋說「(琮)狀若八角而中圓」。琮為何物,後世的確難以確指,以致南宋之後也有人稱其為「鎮圭」。至清初,高宗弘曆(乾隆)以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所稱「琮,瑞玉,大八寸,似車釭」為據,並按其形而稱琮為「輞頭」、「杠頭筆筒」或「頭瓶」等。 直至光緒十五年(1889年),著名金石學家吳大澄在《古玉圖考》書中,引述嘉慶年間文字學家錢坫的說法,玉琮實物才被正式確定為琮。從而結束了玉琮名不副實的局面。 據不完全統計,良渚文化玉琮,目前國內外各博物館與私人收藏的數量已達300餘件之多。依其形制特點,一般可分為扁圓筒形和方柱形兩大類,但其器身高矮、大小差異較大。前者外壁以減地法突出四塊對稱的長方形凸面,每一凸面都以陰線琢刻有獸面紋,琮身低矮而中孔大,外形和功能如同於鐲,故又稱琮式鐲)。後者琮身外表呈正方形柱體,上比下稍大,四面正中各琢刻有縱向的凹槽一道;同時又多在縱槽兩側凹面上刻出等距的橫向凹槽,把琮身分成若干節。每節又以四角為中軸,在相鄰的兩個凸面上對稱琢刻出或繁或簡的獸面紋。這種獸面紋,通常是上下兩節為一組合神像;上節為人面紋,下節表示神獸圖像。琮身上下兩端(即射面)基本呈圓形,中心則對鑽有圓孔,這便是人們所稱的「內圓外方」的方柱形琮,是規範定型後的典型玉琮。就其年代來說,鐲式琮出現較早。而後由弧邊的短方形琮發展演變成方柱形琮。良渚文化中期以後盛行的是方柱形琮;至良渚文化晚期此種玉琮的節數增多,器身也越高。而其上所刻的獸面紋(神徽)則有由繁到簡的趨勢。 玉琮的功用是什麼呢?這是一個爭論最為激烈的學術問題。就目前研究的情況來看,玉琮的功能歸納起來至少有20多種。如女陰的象徵說、圖騰柱說、大地之表號說、祖先崇拜(男女密合器)說、天象觀測器物說等,但歸納起來其功能性質不外乎為實用器、陳設器、禮器和明器。 儘管玉琮的器型和或繁或簡的獸面紋基本相同,然其高矮、方圓和大小各異,節數也有多寡,用途也不可一概而論。就現有資料來看,真正可稱為玉琮的是器身較大而中孔較小(器身多低矮,有1節或2—3節)者和形製為內圓外方、器身較高(往往節數較多)、上大下小、略呈方柱形者兩大類,特別是以方柱形的多節長玉琮最為典型,因而頗有深入研究的必要。筆者認為玉琮是同原始宗教(巫術)有關的工具。它被葬入墓中,表明玉琮既是良渚先民用以保護死者、鎮墓壓勝、辟凶祛邪的法器;同時又具有斂屍防腐的作用(先民認為)。綜此,反映出隨葬有大量玉琮的墓主人生前具有特權,既佔有財富,擁有妻妾,又可殺殉奴隸,應是當時的顯貴者,有的可能是軍事首領,實際上,也是最早的奴隸主。(介紹來源於網上)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浙江餘杭良渚博物院 玉琮
推薦閱讀:
※漢樂府版:美麗浙江
※〖暢遊華夏〗浙江這16個5A級風景區,你走過幾個?
※美軍撤兵日本有玄機 浙江日報
※盛夏飲茶有講究 浙江老年報
※浙江長興風光游(11)顧渚村的大唐貢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