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犀牛角》
《再談犀牛角》
近年,常聞犀牛角真假辨識之爭。由於犀牛的三個亞洲種群在中國已絕種近百年,現代人極少見過犀牛和犀牛角; 網路上不少關於犀牛角的文字和圖片牛頭不對馬嘴; 又由於犀牛角自古珍稀,市面上高仿偽劣假貨充斥; 收藏非洲犀牛角製品的又不知亞洲犀牛角什麼特徵,更別提進行實物對比分析研究了……去年,本人曾經寫過一篇《淺談犀牛角》,蓋研究膚淺,言辭簡陋,諸多學友交流不暢。所以,為幫助熱愛研究犀牛角的朋友免受網路及不良商家欺騙誤導,本人耗時半月,通過整編研究諸多古人前輩的文獻著論,並親身實驗分析,寫下此文。分析中如有謬誤,還請眾師友多批評指正!
犀牛是現代陸生食草動物中最強大的動物之一。約6千萬年前古新世,最早的犀牛就已出現,現在世界上有非洲黑犀牛、非洲白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 (有三個亞種,俗稱「蘑菇頭」的越南亞種2010年10月已絕種。另外二個亞種瀕臨滅絕)和蘇門答臘犀牛(有三個亞種,都瀕臨滅絕)共5個種類。亞洲犀牛分類學上是指獨角犀的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爪哇雌犀無角)以及雙角犀的蘇門答臘犀牛三種(包括它的三個亞種)。
印度犀牛是草原型犀牛,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犀牛。印度犀牛重量在3500公斤-5000公斤左右,與非洲白犀牛相當,比非洲黑犀牛重。但印度犀牛角比非洲犀牛角小很多,長度多在30公分以下,重量大都不超過1000克。印度犀牛角在亞洲犀牛角中個最大,也被稱為烏犀角、沙犀角或火犀角,市場流通量比蘇門答臘犀角和爪哇犀角多。由於其大小適中,角型端正,所以自古以來一直都是雕刻犀角杯的主要材料。用非洲犀牛角假冒的亞洲犀角杯也都以印度犀牛角為原型。網上盛傳,印度犀牛角外觀具備「天溝」、「地崗」、「馬牙邊」、「剛毛」、「砂窩底」等特徵,市場上很多冒牌貨樣樣具備,讓人啼笑皆非!其實具備「天溝」特徵的印度犀牛角很少,均是年老的犀牛因長年的咀嚼習慣才可能形成,年輕的犀牛沒有。而「剛毛」則更不是印度犀牛角特徵,只有非洲犀牛角外節疤處才長有「剛毛」。俗稱的「馬牙邊」是地崗上有不規則的馬牙狀堅硬突起物,它是犀牛角生長的原始痕迹,其原理跟大樹根部褶皺的情形相似。
蘇門答臘犀和爪哇犀則是叢林型犀牛,體型只有草原犀牛(包括非洲白犀牛、黑犀牛)的一半大小。2007年,馬來西亞用感應式攝像機首次拍到野生蘇門答臘犀牛夜間覓食的照片,令困擾中醫藥界數千年的謎底終於解開(各地動物園飼養的蘇門答臘犀不是已鋸角保護防獵殺,就是因爭鬥自殘斷角。但是印尼動物園鋸角太短的犀牛一般都活不過2年)。蘇門
答臘犀牛目前尚存三個亞種,從其前角外觀花色可確定此說。蘇門答臘犀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犀牛品種,恐龍時代的毛犀牛是它的近親。蘇門答臘犀是亞洲唯一的雙角犀,它比其它亞洲犀多了一支質地異常堅韌細膩的前角(詳見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中關於「犀角、髦牛、蛇角」諸條,可惜李時珍把這隻角與氂牛角混為一談,以至後世對它誤解最多。究其原因在於它比其它亞洲犀牛多了只鼻角,古人因資訊不明不識此角,以致誤以為是另一種動物的角)。世界上唯一圈養保育成功的亞洲犀牛-蘇門答臘犀牛,圈養地點在美國,當時保育成功的小犀牛安達拉斯於2001年被空運到印尼野放。2012年6月23日安達拉斯已為人父,兒子是在印尼犀牛保護區出生。母犀牛圈養保育成功,是因為它的角沒被鋸得太短,犀牛角是犀牛儲存「能量」的地方,犀牛角內的「能量」尚足夠保護它對抗疾病和寄生蟲。蘇門答臘犀是世界上唯一會以高音唱歌的犀牛,它的頭骨內也有鯨魚、恐龍都有的高音腔。犀牛能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如潮濕雨季不生病、各種蚊蟲寄生蟲攻擊後迅速活化皮膚快速復原、解百草毒性,靠的都是犀牛角中儲存的「能量」的保護。在犀牛棲息地周遭居
住的土著,數千年來視犀牛渾身上下都是寶。犀牛角是解百毒、治百病的珍貴藥材,犀牛皮治各種皮膚病,干犀肉治胃病、麻風、肺結核、皮膚病,犀骨浸椰子油成犀油治各種皮膚病,犀角與犀牛鞭合用是最佳催情葯,犀牛糞便晒乾了當煙抽能治肺病。
單從上面描述便能預測亞洲犀牛註定逃不過絕種的命運……叢林型犀牛的食物種類至少有100種以上,其中還包括沉香。所以蘇門答臘犀和爪哇犀的角才會被中醫藥界稱為珍貴的「香犀角」,蘇門答臘犀的前角更被稱為「亞洲香犀角」。富含微量元素的沉積鹽是叢林犀牛的最愛,古時獵人會用
沉積鹽誘捕犀牛。叢林型犀角除了香味都有明顯的鹹味,這也是與其它犀角區分的重要特徵。印度犀角有明顯的焦香味,非洲犀角有濃重膻味,奇臭無比的則是死犀角。亞洲犀角藥效是非洲犀角的二十倍,叢林犀角藥效是印度犀角的三倍,所以水犀角自古以來一直是最珍貴的藥材。叢林型的爪哇犀角和蘇門答臘犀角外型短小且多歪歪扭扭,遠不如草原型犀牛-印度犀角來得碩大端正,加上獵取困難,所以南洋水犀角自古被加工成犀角杯的例子十分少見。南洋雨林悶熱潮濕,生鮮犀角取下後如不及時乾燥處理,很容易就會發臭敗壞藥性。
爪哇犀為獨角犀,體型與蘇門答臘犀相當,約在800-1200公斤間,其亞種之一的越南犀牛為所有犀牛中體型最小者。爪哇犀角是所有犀牛中最小者,最多長二十幾公分,且公犀牛才有角,母犀牛無角。爪哇犀現僅存二個亞種,在印度山區和印尼群島,第三個亞種-越南犀牛已絕種,越南犀角最多長十幾公分,俗稱「蘑菇頭」。幾年前,越南政府為保護境
內越戰後倖存的幾頭越南犀牛,將犀牛棲息地旁幾個村落集體遷村,但這個計劃於2010年10月宣告失敗,越南境內最後一頭犀牛屍體被發現時,頭上的角已被取走。它是動物頻道播出專輯,棲息地覓食路徑曝光後才遇害的。印度境內的犀牛種群目前也存在絕種危機,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指控印度政府管理部門官員與盜獵者勾結。南洋水犀角數千年來一直是藥材中的極品。1993年以前北京同仁堂生產的「安宮牛黃丸」,現在被炒作到兩萬元人民幣一丸,只因當時入葯的主方為南洋水犀角。
非洲白犀牛體型龐大,體重達4000-5000公斤。它的角是所有犀角中最大者,前角輕易超過100公分,后角較短也多超過50公分。非洲犀牛角體積大約是亞洲犀牛角的十幾倍。白犀角外觀呈紅褐色,前角內肉新鮮時呈淡粉紅色,乾燥後呈甘蔗渣蒼白色,中央黑心凹陷處後面是犀角內腔。非洲犀牛角節疤處都有棕色硬毛,俗稱「剛毛」。非洲白犀前角很容易染色,市面上經過染色的犀角製品,十之七八都是用這
支角,用這支角染色保證染好乾燥後你怎麼洗都洗不掉。餘下的十之二三則是用非洲黑犀牛前角染的。白犀后角外圍肉呈淺草綠色,中心黑色素密集,拋光後黑中帶小白花點。黑犀后角純黑無它色,這二支角無法染色,經過蒸煮其黑色素會變淡。不良商販將這二支角改變造型冒充印度犀牛角的情形很常見。犀牛角的構造,基本上是頭皮膠質包覆著等距平行的毛髮,所以動物學家說是犀牛頭皮的衍生物,發心中的小點是髓質生長素。所謂的「蜂窩狀組織」、密密麻麻的「魚子紋」及魚子紋中心的「粟眼」是在非洲犀角橫切面上輕易就能觀察到的特徵。亞洲犀牛角基本構造也一樣,但由於個頭小,質地細膩,「蜂窩狀組織」能看到,但「粟紋」及「粟眼」特徵沒那麼明顯,肉眼不易觀察到。真的亞洲犀牛角能治一切血症,一切皮膚病,行氣化瘀,特別是「香犀角」通關達竅的效果不亞於越南的奇楠香,且藥效更全面也更長效,是中醫用作腦血栓、腦中風、癲癇等症的主葯。不良商販把通過染色改造的假冒貨大量售賣到市場,並且指鹿為馬,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光被騙不說,還跟著摻和,專認「甘蔗絲紋」、「魚子紋」、「粟眼」等特徵。其實亞洲犀角也具備類似特徵,但其個頭與非洲犀角相差實在太懸殊,以致肉眼觀察不到。非洲犀角好比巨人,亞洲犀角就像侏儒。所以但凡肉眼清晰可見這些特徵的基本都是非洲犀牛角及其製品。非洲犀牛角的存貨及貨源幾乎都掌握在軍火商手裡,全是用武器跟非洲內戰交戰雙方的軍隊換來的。近50年消失在地球上的十幾萬頭非洲犀牛,其犀牛角至少還有一半在市面
上流通,一半就是十幾萬支角……非洲犀牛角在中國被奸商改造型、染色用於冒充亞洲犀牛角最晚始於唐朝(詳見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可謂歷史悠久…… 學中醫的人對《本草綱目》所載「魚子形」、「粟紋」、「粟眼」特徵都耳熟能詳,且代代相傳,以致幾乎所有中醫師都膚淺認定只要具備這些特徵的就是亞洲犀牛角,很多人終其一生都不知道這支角其實是非洲白犀牛前角改過造型染色的。
非洲黑犀牛是世界上最具攻擊性的犀牛。它的角較尖銳,角勢兇悍。非洲黑犀牛體型較白犀牛小,體重3000-4000公斤,也是雙角犀牛。它們最大區別在於黑犀牛吃樹葉嘴有尖吻,而白犀牛吃草所以嘴像馬一樣平吻。黑犀牛和白犀牛皮膚都是灰色的,它之所以被稱為黑,是因為角中的黑色素比白犀牛角多。它們角中分布的黑色素濃重導致不透光,這是在非洲大陸酷暑的氣候下進化出的自我保護機制。非洲黑犀前角黑色素呈小塊狀散布在角肉中,即古人說的「撒豆斑」。黑犀牛后角橫切面純黑無紋,外觀「甘蔗絲紋」、「魚子紋」、「粟眼」肉眼可見。古時非洲黑犀牛后角由於無法染色,所以多車成象棋棋子,並不值錢。在非洲,犀牛角市場接受度一直不高,售價也很低。它們之所以會源源不斷地湧入中國,是有不良商販將其改變造型或是染色,冒充亞洲犀牛角謀取暴利。非洲黑犀牛角改變造型假冒印度犀牛角的情形,自古已然且已蔚然成為犀角雕刻文化的一部分了……但是印度犀牛角製品在表皮竹絲紋間存在很多或紅或黑俗稱的「芝麻點」,有此特徵的才是真正的印度犀牛角。非洲兩種犀牛的四支角膻味都很重,以前中藥鋪將犀角煮軟了再磅片出售,主要目的是為去味,由於非洲犀牛角藥效本就比較弱,再經過蒸煮就沒什麼藥力了。
明清以前,亞洲三種犀牛在中國被統稱為通犀或通天犀牛。這個名稱的由來有三: 一是其角心中有金黃色通花貫穿其間; 二是說它們的藥效通天; 三是描述犀牛的神秘性。犀牛在古時的印度和中國都一直被當成神獸看待。犀牛視覺不佳,但嗅覺與聽覺異常靈敏,幾公里外就能警覺危險接近。唐代時,亞洲幾種犀牛大量分布在四川、雲南、貴州、兩廣一帶,嶺南人尊犀牛為「豬神」,應該就是由於犀牛的機警、預知危機的能力。古人認為月光下的犀牛能透過角中的通花感應於天。利用犀角,最早在殷商時代就已有記載。中國人對犀角有種特殊的感情,犀牛是唯一一種縱向長角的動物。因此犀角常有靈異的傳說,《抱朴子》鄭君言:「但習閉氣至千息,久久則能居水中一日許,得真通天犀角三寸以上者,刻為魚,銜之入水,水常為開」。《本草綱目》中引「其通天夜視有光者,名夜明犀,故能通神開水,飛禽走獸見之皆驚」。不單中國,馬來民族、印尼民族乃至古代印度人對
於犀角都有通神與解毒的傳說。而「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說法更是讓中國人對於此物的偏好得到了升華!東北非、亞齊、蘇門答臘、馬來等民族製作克力士等刀劍手柄,也是因為相信其驅邪避險的功效。犀牛本來中國就有,而且為數不少。明初隨鄭和下西洋的通事馬歡著《瀛涯勝覽》,其中記載南洋諸國,幾乎全有犀牛。甚至有的海島有「滿山犀牛」的記載。如占城、黎代、南渤離國(占城國:犀牛象牙甚廣。其犀牛如水牛之形,大者有七八百斤,滿身無毛,黑色,生鱗甲,紋癩厚皮。蹄有三跲,頭有一角,生於鼻樑之中,長者有一尺四五寸。不食草料,惟食刺樹刺葉,並食大乾木,拋糞如染坊黃櫨楂)。明代初期印度犀被稱為「沙犀」,後來又被稱為「火犀」,是了解其棲地環境才開始的。爪哇犀后角及蘇門答臘犀后角被稱為「南海水犀角」是明代鄭和下西洋以後的事。至於非洲犀牛的四支角都被統稱為「廣角」,是19世紀中期「五口通商」從廣州進口後才開始的。在此之前,非洲犀牛角是由西域商隊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它們最早的名稱叫墮羅犀。
由於濃烈的腥膻味,藥材業者普遍將非洲犀牛角反覆蒸煮除味再切成「磅片」出售。雕刻業者則除味和染色同時進行。至於發臭的犀牛角就是所謂的「死角」,是犀牛死掉發臭了以後才取下的角,古人將之歸入病死犀角。傳統中醫說水犀角藥效強火犀角三倍,廣角則可引用《漢書》中評論「又有犀,角甚長,紋理似犀,不堪藥用」,「不堪藥用」意味非洲犀角都做了其他用途,做成碗、盤、碟、腰帶、象棋等各種製品用具甚至飼料。亞洲水犀角能量強,香味明顯,這點可以從現代野地的科學觀察中得到驗證。南海水犀的糞便中透露,叢林型犀牛攝取的食物種類豐富(百種以上),其中不乏珍稀藥材以及沉香,這也是南海犀牛角普遍被稱之為「香犀角」的由來!同樣是亞洲犀牛,草原型的印度犀牛食物來源就很有限,且都是普遍缺乏營養的草類植物。所以印度犀牛必須靠不斷地進食來維持龐大的身軀。印度犀角也具香味,濃重的焦香味。網上流傳印度犀牛角有股麻油香,此說法有誤導之嫌。印度犀牛會在每年旱季都會發生的草原天火時,趕到火場啃食烤熟的草木根莖以及灰燼,補充礦物質儲存在其犀角中,火犀角及磨粉後的焦香味就這麼來的。但草木灰燼中大量的鹼會對犀角造成輕微的傷害,傳統中醫說的「芝麻點」,存在火犀角的竹絲紋理間或深或淺的小紅點和小黑點就是這樣產生的。事實上,市面上號稱印度犀牛角
製品,但具備印度犀牛角獨有「芝麻點」特徵的微乎其微……南海水犀在叢林中演化,所以個頭小,角也小; 印度火犀在草原演化,所以個頭大,角也較大。南海水犀活動範圍多在叢林深處的沼澤區,所以其犀角外皮演化出防水的「膠性」,印度犀棲地乾燥,所以火犀角外皮不帶「膠性」(因此火犀角的外層風化皮顯得很容易吸水,晒乾易裂,這也是水犀角和火犀角的差異處之一)。亞洲犀牛角表皮特徵是有俗稱的「竹絲紋」,雖然細膩但非常清晰,這正是由於角中的豐富色層烘托的緣故。唐代劉恂曾清楚描述,蘇門答臘犀是嶺南當地產的毛犀的鼻角(蘇門犀是最古老的犀牛種類,其存在歷史超過亞洲大陸版塊形成歷史),現在一般稱蘇門犀的前角為「亞洲香犀角」。它外型上「窘束而長」(指體型較瘦直,最長至60公分),其特點是「膠性」特別大,具「竹絲紋」紋理,由於太細膩所以不十分明顯。這支角最重要的特徵要數它
的香味,十分突出明顯。非洲犀牛角個大紋理粗(最長至150公分,短的也在50公分以上),其製品帶明顯「粗性」,一般俗稱「甘蔗絲紋」、「甘蔗渣紋」,其橫截面「魚子紋」明顯,「粟眼」清晰。
關於亞洲、非洲犀牛角的記載,自古就有典籍可查。雖然古人描述角度不同,甚至有諸多謬誤,但還是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這裡我不得不提4個人,他們分別是南朝陶弘景,唐代劉恂,明代曹昭,明代李時珍。有關犀牛角的描述,此4人均有觀點:
1、南北朝時期齊梁著名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曾觀察:「又有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縷,直上至端,夜露不濡,入葯至神驗」。
2、唐代劉恂(曾任廣州司馬)所著《嶺表錄異》原文佚失已久,現引清代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所輯部份《嶺表錄異》內文:「嶺表所產犀牛,大約似牛,而豬頭,腳似象蹄,有三甲。首有二角,一在額上為兕犀,一在鼻上較小為胡帽犀;鼻上者,皆窘束而花點少,多有奇文。牯犀亦有二角,皆為毛犀,俱有栗文,堪為腰帶。千百犀中或遇有通者,花點大小奇異,固無常定。有遍花路通,有頂花,大而根。花小者,謂之倒插通。此二種亦五色無常矣。若通白黑分明,花點差奇,則價計巨萬,乃希世之寶也。又有墮羅犀,犀中最大,一株有重七八斤者,雲是牯犀。額上有心,花多是撒豆斑,色深者,堪為胯具,斑散而淺,即治為盤碟器皿之類」。
3、明初曹昭(文物鑒賞家)所著《格古要論》:「犀角出南蕃,西蕃,雲南亦有。成株肥大,花兒好及正透者價高。成株瘦小,分兩輕,花兒不好者,但可入藥用。其紋如魚子相似,謂之粟紋,每粟紋中有眼,謂之粟眼,此謂之山犀。器物要滋潤,粟紋綻花兒好。其色黑如漆,黃如栗,上下相透。雲頭雨腳分明者為佳,有通天花紋犀,備百物之形者最貴。有重透者【黑中有黃花,黃中有黑花】,有正透者【黑中黃花】,古雲通犀,此二等亦貴。有倒透者【黃花有黑】此等次之。有花如椒豆斑者色深又次之。有黑犀無花純黑者,但可車象棋等物,不甚直錢。凡犀帶多有角地上貼好犀作面,夾成一片者,可驗底面花兒,大小遠近,更於側向尋合縫處,可見真偽。又有原透花兒不齊整,用藥染成黑者,則無雲頭雨腳。黃黑連處純黑而不明,但有粟紋不圓者,必是原透花兒不居中,用湯煮軟攢打端正者,不是生犀,宜一一驗之。凡器皿須要雕琢工夫及樣範好,宜頻頻看之,不可見日,恐燥不潤故也」。
4、古人有關犀牛的敘述大多都被明代的李時珍收錄在《本草綱目》「犀」條下。引唐代醫學家陳藏器《本草拾遺》:「犀無水陸二種,但以精粗言之。通天者腦上之角,經千歲,長且銳,白星徹端,能出氣通天,則能通神、破水、駭雞,故曰通天」。唐代劉恂《嶺表錄異》部份內文被李時珍引用如下:「犀有二角……兕犀……胡帽犀……牯犀……毛犀……此數種角俱有粟紋,觀紋之粗細為貴賤。貴者有通天花紋……絕品者有百物之形……角紋有倒插者,一半已下通; 有正插者,一半已上通; 有腰鼓插者,中斷不通……」。
中國自古有句老話叫做「心有靈犀一點通」,常形容人與人之間的默契,為什麼只有犀牛才有如此通靈之能力,且「一點」就「通」呢?原來犀牛的角是所有牛科動物中最特別的角,動物學家研究認為它是由隆起的腦皮層組織包裹著微管狀蛋白纖維構成的。犀牛角底盤的地崗有明顯橫向紋路,那是牛科動物都有的「外節」構造的演化遺留。犀牛因此被歸為牛科動物。其它牛科動物的角是一節一節朝外生長,而犀牛角則類似樹木那樣由中心點向外圍一圈一圈生長,明顯具有「木性」。犀牛角中心和其他牛科動物一樣部份中空,不同的是只有它沒有其他牛科動物都有的用以撐住外角的角內骨塞層。犀牛角不存在骨頭卻堅硬強韌,主要是依靠角中心內層富含的大量鈣質,鈣質含量以中心點為最高,向外
圍擴散輸送,以此強化整支角。美國科學家已經通過X光掃描證明,在整根犀牛角的中央存在大量鈣質,鈣質外圍則有黑色素保護。所以,在犀牛角底部內腔中心處,經常可以看到白跡斑斑,那就是鈣的存在。在犀牛角各段實心橫切面的中心處,會有小孔狀白點呈直線排列,並呈水波紋向周圍發散。在犀牛角的頂端,常有一個微小白孔,這個孔與底部內腔中心相通,是強化整支角的鈣質中央輸送管道,這就是所謂「中心一點通」的真相。南北朝著名醫學家陶弘景觀察到的「又有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縷,直上至端,夜露不濡,入葯至神驗」,正是通過對亞洲犀牛角在入葯過程中的切片觀察
及臨床試驗得出的中肯結論!唐代醫學家陳藏器《本草拾遺》:「……通天者腦上之角,經千歲,長且銳,白星徹端,能出氣通天,則能通神、破水、駭雞,故曰通天」。其中「白星徹端,能出氣通天」指的就是整個犀牛角中央的鈣質輸送管道,在犀牛角角尖呈現的就是一個小白洞,至於能否「通神、破水」就不是我所研究的範圍了。這個「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特徵正是只有真正亞洲犀牛角才會具備的!只可惜這個極其重要的犀牛角生理特徵為世人一直忽視甚至遺忘,才被各種牛、羊角仿冒品有機可乘!
現在談談犀牛角的外表紋理。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曾記載「嶺表所產犀牛,大約似牛,而豬頭,腳似象蹄,有三甲。首有二角,一在額上為兕犀,一在鼻上較小為胡帽犀;鼻上者,皆窘束而花點少,多有奇文。牯犀亦有二角,皆為毛犀,俱有栗文,堪為腰帶」。凡犀牛中長二角者,只有
亞洲蘇門答臘犀的三個亞種及非洲黑犀、白犀。劉恂說「俱有栗紋」,其實指的是犀角的外表紋理就像板栗殼的紋路,微微浮在表皮之上,上下細直貫通而左右密集平行排列。只是非洲犀牛的外表紋理實在粗碩,用微細的「栗紋」形容太牽強了!形容亞洲犀牛還算合理。我認為劉恂之所以描述不夠精準,是因為他只是名軍職人員,而非職業鑒賞家,《嶺表錄異》主要用來記載兩廣地區物產民俗、風土人情,而非以研究為主。現代人一般用「甘蔗絲紋」和「竹絲紋」分別形容非洲、亞洲犀牛角的外表紋理,相比更為貼切。還有學
者認為,劉恂「俱有栗文」的意思是指嶺表所產的幾種犀牛角的外觀都有栗子般的色皮,我認為不妥。古時「文」通「紋」,劉恂描述的是紋理,而非顏色,如特指顏色,那就應該寫成「俱有栗色」。並且,據我觀察,亞洲犀牛角的外表皮還有呈青綠色的,明顯不同於褐紅的栗色。明代曹昭和李
時珍都沒有在著作中對犀牛角的外表紋理有所描述,也未否定「栗紋」一詞,應該是默認此特徵為亞洲犀牛角獨有。
再說犀牛角橫切面的紋路。很多人一提犀牛角橫切面,馬上就會說「魚子形」、「魚卵紋」、「粟眼」。我在前面曾講過犀牛角明顯不同於其他所有牛科動物的角,它的角像樹木一樣自角根角中心處一層一層往外圍呈水波紋生長。動物學家用鉛筆比喻犀牛角,中心較硬,外圍像木質層較脆弱,容易層層剝落。非洲角多粗性,印度角多木性,水犀角多膠性。印度犀牛角是最具硬木生長特徵的。根據現代科技分析,犀牛角是由隆起的腦皮層包裹著微管狀蛋白纖維構成,說白了就是膠原蛋白包著毛髮層層疊疊而成。這個微管狀蛋白纖維從犀牛角底部至頂部呈縱向平行分布,互不粘連交叉,在光線好的條件下從外部就能看到裡面縱向蛋白纖維管的排列。並且,這些蛋白纖維管從犀牛角橫切面也可觀察到是一層一層呈水波紋有序向外圍擴張,符合犀牛角的木性生長
原理。它的每個生長層厚度我們理論上可以認為是一根犀牛頭皮層毛髮加上周圍包裹的膠原蛋白層的直徑,一般這樣的一個生長層厚度就是我們所謂「甘蔗絲紋」或「竹絲紋」的厚度。人的頭髮橫截面直徑一般為0.05mm-0.08mm左右(因人而異),而亞洲犀牛角的毛髮橫截面直徑一般為0.02mm-0.03mm左右(根據年齡、雌雄、營養程度均會有所區別)。俗稱的非洲犀牛角「魚子紋」或「魚卵紋」的直徑在1mm-1.5mm左右,這也是非洲犀牛角一個生長層的厚度。在正常條件下,非洲犀牛角的「魚子紋」肉眼明顯可視,作為中心點的深色「粟眼」仔細觀察也可視。而亞洲犀牛角從身高看,一般在30多公分以下,小的僅10多公分,非洲犀牛角則普遍在60-100公分左右,最高達150公分;從底部面積看,亞洲犀牛角頂多雕個酒杯,而非洲犀牛角經常用來做碗、盤、盛酒器; 從重量上看,亞洲犀牛角鮮有超過1000克,普遍500克以下,而非洲犀牛角動輒3、4千克,重的7、8千克。兩者無論從體積還是重量,都是巨人與侏儒之比較。所以,當亞洲犀牛角的「魚子紋」體積相對縮小數倍後,肉眼已極難觀察到,更別提看清只有幾十微米直徑的毛髮的「粟眼」了。由於犀牛角幾乎全是膠原蛋白,在切割過程中膠質會粘連覆蓋周圍的生
長層單位,造成進一步的觀察難度,亞洲水犀角最具膠性,且小巧細膩通透,觀測極為不易!其實所謂「粟眼」,就是毛髮中心點的髓質生長素,一般呈深黑色。那裡是犀牛癀的所在,也是犀牛角濃重氣味及神秘藥效的由來。說到「粟紋」和「粟眼」,我們不得不提及明初文物鑒賞家曹昭所著的《格古要論》「犀角出南蕃……其紋如魚子相似,謂之粟紋,每粟紋中有眼,謂之粟眼,此謂之山犀」。曹昭果然是鑒賞收藏世家出身,形容恰當,用詞嚴謹。古時「粟」泛指糧食,也專指玉米或小米。魚子呈球形,直徑一般在1-2mm,大
的有3mm,常抱團呈現。玉米粒個大,形狀近長方,長邊有8-10mm,用玉米粒形容顯然不合適。而小米粒呈類球形,更接近膠原蛋白包裹毛髮的單位形狀,直徑一般也在1-2mm,且小米粒中心有小點,所以用小米粒來形容比用「魚子」更合適,因此曹昭說的魚子形「粟紋」其實指的就是密密麻麻小米粒的形狀,「粟眼」也就不難理解了,肉眼均可視。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說曹昭能輕易看出非洲犀牛角的「粟紋」、「粟眼」,我們當然相信。可是他的視力真能好到一眼看出
細微的亞洲犀牛角的「粟紋」、「粟眼」么?要知道曹昭生在元末明初,那時候可不像現代有各種電燈照明,有幾百倍的顯微鏡用來觀測。那麼是曹昭在臆斷么?不會,曹昭是鑒賞世家,所著《格古要論》對後世影響深遠,雖有後人又行增補,卻遠未達到其高度。其實《格古要論》中提到了「黑犀」,也就是非洲黑犀牛,表明那個時候非洲犀牛角一直在明朝集市有交易買賣。那麼,根據觀察,曹昭也會注意到非、亞犀角除了在體形上差異巨大,其實是同一科同一綱,鼻上長角的只有這類生物,基本組織構造及成份相同,所以,
當輕易看清非洲犀牛角的「魚子形連接狀的粟紋」、「粟眼」時,曹昭也必可斷定雖體積小若干倍的亞洲犀牛角也具有同樣的生理構造!下筆才會有「神」!不過,曹昭在文中闡述的重點還是在「通花」識別法!至於有人說亞犀角的橫切面確實有不規則紋路肉眼可見,那是確實存在的犀角「木性」橫向生長紋路,即「蜂窩狀組織」,如同白色溝壑,曲折
蜿蜒,由中央向周圍擴散漫延,傳輸鈣及其它微量元素。由於膠原蛋白被切斷時與周邊區域的粘連及覆蓋,使原本生長層就細膩密集的亞犀角橫切面紋理辨識困難。又犀牛角的主要成分是活性動物蛋白,取下來的犀牛角只要不經過蒸煮,它的動物蛋白細胞仍會繼續分裂,陳放年久的犀牛角,外觀顏色會逐漸變深,表皮也會漸漸脫落,且會隨生長層龜裂,這樣使橫切面花紋更加斑駁多樣,給人造成辨識錯覺。但不論怎樣,在光線合適情況下,用60倍以上的顯微鏡觀察亞洲犀牛角橫切面,只要視鏡內滿眼密密麻麻毛髮尖點點,就又
增加了對真品亞犀角確認的把握!其實,「粟紋」、「粟眼」並不是分辨犀牛角的唯一法則,唐代劉恂就並未提到過這兩個特徵,而是介紹了「通花」識別法,說明早在唐代,古人就以「通花」識別法為重,而輕它法。並且,亞洲犀牛角橫切面的「粟紋」、「粟眼」實在細小難辨,劉恂也就沒有詳加描述。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除提到前輩曹昭說的「粟紋」、「粟眼」,更多提及的也是「通花」識別法,同樣,他在對犀牛角的判別中和曹昭一樣又進一步完善了「通花」識別法。李時珍是我國著名的醫學家,他踏遍大江南北,遍嘗百草,以身試毒,治學嚴謹,不確定的事不會隨便記載。《本草綱目》中關於「犀」條涉及的其餘十多位古醫藥學家、鑒賞家、翻譯家等,也均未提出關於「粟紋」、「粟眼」的論述,其中宋代藥學家寇宗奭曰:「川犀、南犀紋細,烏犀有紋顯露,黃犀紋絕少,皆不及西蕃者,紋高、兩腳顯也。物象黃、外黑者為正透,物象黑、外黃者為倒透。蓋以烏色為正,以形象肖物為貴。既曰通犀,必須紋頭顯著,黃黑分明,有兩腳潤滑者為第一」,講的還是「通花」識別法。可惜後世學醫者唯以「魚子形粟紋」、「粟眼」來判斷亞洲犀牛角真偽,而不懂運用綜合判別,使得原本「不堪藥用」的非洲犀牛角只需煮軟改造型就可輕而易舉的仿冒亞洲犀牛角,反而使真正的亞洲犀牛角成了偽冒品,實在是犀角史上的巨大浩劫!現代某些人不知是無心還是有意將錯就錯地把非洲犀牛角的「魚子紋」、「粟眼」特徵一體適用在所有犀牛角的判別上,且把非洲犀角順切面特徵「甘蔗絲紋」、「甘蔗渣紋」也加進來……一般,非洲白犀牛角和黑犀牛角的「魚子紋」、「粟眼」肉眼可見。亞洲犀牛角橫切面肉眼難見「魚子紋」、「粟眼」。遺憾的還有,《本草綱目》將部份亞洲毛犀牛列在「氂牛」條下,「毛犀即牛也」,以致現代仍有人拿氂牛角來跟亞洲犀牛角混為一談,要知道古時的「氂牛」非今日之「氂牛」,今日的「氂牛」古稱「氂牛」。唐代劉恂曰「又有墮羅犀,犀中最大,一株有重七八斤者,雲是牯犀」。此處看出重七、八斤的非洲犀牛角早在唐代就已有交易買賣。劉恂又說:「額上有心,其花多作撒豆斑,色深者,堪作帶胯,斑散色淺者,即治為盤碟器皿之類」。此處說的正是非洲黑、白犀牛角的特徵,製作腰帶、胯具的犀角原材料必須要夠寬夠厚,也只有用非洲犀角了。這些都說明早在唐代以前,非洲的犀牛角就已經由波斯商人通過各種途徑販賣至廣州了。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論》中說的「黑犀無花純黑者,但可車象棋等物,不甚直錢」,說的也是非洲犀角在明朝已是犯濫至極了。從曹昭文中不難看出,在明代,腰帶胯具用非洲犀牛角作底、亞洲「好犀作面,夾成一片者」,「用藥染成黑者,則無雲頭雨腳」,用非洲犀牛角冒充亞洲犀牛角,並染色作偽、以次充好的情況已經是司空尋常了!
其實,除了從外表看紋理,還有觀察橫切面「粟紋」、「粟眼」區分真假犀牛角及亞、非犀牛角外,古人在唐代就已根據犀角橫切面的花紋總結出一套獨特的「正透」、「倒透」、「重透」、「斑花」的「通花」判別法,堪為辨認犀角生死攸關之經典!唐代劉恂《嶺表錄異》:「……首有二角,一在額上為兕犀,一在鼻上較小為胡帽犀;鼻上者,皆窘束而花點少,多有奇文。牯犀亦有二角,皆為毛犀,俱有栗文,堪為腰帶。千百犀中或遇有通者,花點大小奇異,固無常定。有遍花路通,有頂花,大而根。花小者,謂之倒插通。此二種亦五色無常矣。若通白黑分明,花點差奇,則價計巨萬,乃希世之寶也。又有墮羅犀,犀中最大,一株有重七八斤者,雲是牯犀。額上有心,花多是撒豆斑,色深者,堪為胯具,斑散而淺,即治為盤碟器皿之類」。其中提到「遇有通者」、「遍花路通」、「若通白黑分明,花點差奇」,指的都是亞洲犀角的豐富花色。而「花多是撒豆斑」及「斑散而淺」則指的是非洲黑、白犀角的單調花色。明代鑒賞家曹昭,對「通花」判別法進一步總結歸納:「器物要滋潤,粟紋綻花兒好。其色黑如漆,黃如栗,上下相透。雲頭雨腳分明者為佳,有通天花紋犀,備百物之形者最貴。有重透者【黒中有黃花,黃中有黒花】,有正透者【黑中黃花】,古雲通犀,此二等亦貴。有倒透者【黃花有黑】此等次之。有花如椒豆斑者色深又次之。有黑犀無花純黒者,但
可車象棋等物,不甚直錢」。《格古要論》指出,亞洲犀牛角黑中有黃花者為「正透」,黃中有黑花者為「倒透」,黑中有黃、黃中有黑者為「重透」,花如椒豆斑次之,非洲犀角無花純黑最不值錢。古人說的「透」是指微透光、微透明,而所謂的「黃花」指的是金黃色的通花,是亞洲犀牛角獨有的特徵。亞洲犀牛角最重要的特徵正是橫切面中的金黃色「通花」!通花須經拋光才完全顯現,強光下通花呈金色的才是古人強調「未經水火」(即未蒸煮過)的生犀角製品。
所以自古以來大多數亞洲犀角的買賣都是上下分段經拋光後才進行的,上半部分用來入葯,下半部分用來雕刻。犀角杯的種屬判斷也依據上述的經驗法則。黑中有黃花者稱「正透」,也有用「雲頭雨腳」來形容,意思是烏雲當中有雨絲往下散落。「雨腳分明」的最好,指雨絲紋路要清晰,黑、白要分明,這一般指印度犀公犀角。具同樣花色特徵的還有爪哇雄犀和蘇門雄犀的后角。不見「雲頭雨腳」僅中心通花
一束的是印度犀雌犀角。印度犀角由波斯商人經絲綢之路販賣到中國的歷史至少從商代已開始,商代時被叫做「駭雞犀」,《漢書》曰:「所謂駭雞犀者,置米飼雞,皆驚駭不敢啄; 置屋上,烏鳥不敢集」,可以證明。「黃中有黑花者為倒透」,外圍是透明度很高、膠性很大的桔紅色,裡面是黃色層,角心有黑色通花一束的,古稱「倒透」。「倒透」一
般指蘇門答臘犀母犀牛的后角。黑中帶黃、黃中帶黑花者為「重透」。外圍有透明度高的桔紅色膠性,其間為黑色層,再有金黃色層,中心又有黑色通花如「雲頭雨腳」狀謂之「重透」。爪哇雄犀角以及蘇門答臘犀雄犀角古時也被並稱為「重透」,爪哇角粗短,蘇門角較細長。這樣的犀角在唐代「若通白黑分明,花點差奇,則價計巨萬,乃希世之寶也」!明代鑒賞家曹昭提到「粟紋綻花兒好」,顯然,犀牛角橫切面圖案像花兒一樣美麗綻放的必然跟只有「魚子紋」、「粟眼」的非洲「撒豆斑」或「純黑無紋」的犀牛角是不一樣的!也必然是亞洲犀牛角里的精品!蘇門答臘犀的前角香氣濃郁,遠勝其它三支亞洲犀角,其角外觀遍布黃、棕、青三色,但仍可明顯區分出三個亞種: 東蘇門答臘犀牛,北蘇門答臘犀牛,南蘇門答臘犀牛。外皮黃色多於青、棕色為一種,棕色多於黃、青色為一種,青色多於棕、黃色為一種。此角橫斷面的花色呈黃黑(深青色)相間,古時統稱為「斑花」。橫斷面外圍是黃色,其間散布著深青色斑點,明顯黃多於青的是蘇門雌犀角,角整體上也顯得較細小。外圍深青,深青斑點多於黃色的是雄犀角,角也較粗長。蘇門犀的鼻角形狀窘束瘦長,長度通常在35至45厘米之間,最長達60厘米,這支角會散發出濃重的沉香木香味,這支角最顯著特徵是竹絲紋理細膩,膠性特別大,外形瘦長,所以也讓它成為歷來最受誤解的亞洲犀牛角,被李時珍誤認為是「大蛇角」……因此,在掌握識別「通花」的技巧後,大家再辨別犀牛角就更遊刃有餘了。
另外,判別真假犀牛角還可看犀角的內腔壁。其它牛科動物角內腔的外壁肉很薄,犀角的內腔外壁肉很厚,所以才
能雕製成有複雜圖案的犀角杯。亞洲犀牛角的內腔一般平整光滑,可清楚看到附在內腔壁上的縱向微管狀蛋白纖維。
綜上所述,判別亞、非犀牛角及仿品的方法歸納如下:
一、非洲犀角外形粗糙碩大,外表皮從頂部至底盤覆蓋類似「甘蔗絲」紋的明顯縱向蛋白纖維管,平行而清晰。亞洲犀角外形嬌小而精緻,外表皮從頂部至底盤有「竹絲」狀
豎紋,細膩不明顯但互不交叉,由於色層豐富,強光下仍可透視犀牛角內部局部縱向平行的蛋白纖維管;
二、非洲犀牛角體積大、份量重,如巨人,橫切面及斜切面有明顯密密麻麻的「魚子」狀紋,每顆「魚子」中間有一小點,謂之「粟眼」,肉眼可視。而亞洲犀牛角體積小許多倍、份量輕,如侏儒,質地細膩緊密,膠原蛋白生長層在相比縮小若干倍後,肉眼看不清「粟紋」與「粟眼」,需用數十倍乃至100倍以上顯微鏡方容易看清。當然,老的亞犀角製品由於長年風化等原因,不再細膩密實,生長層各單位之間會有分離間隙,如果又是斜切面,「粟紋」也會相對容易看清。不過,凡肉眼即能看到「魚子紋」及「粟眼」的所謂「亞洲犀牛角及製品」,極有可能就是非洲犀牛角敲打染色所制,畢竟非多亞少,亞貴非賤,這就需要用多種方法共同辨別;
三、犀牛角尖普遍呈鈍圓型,角尖至底部呈扇弧形。非洲白犀牛角橫截面底部呈類長方形,非洲黑犀牛角呈類圓形。亞洲犀牛角橫截面底部呈類橢圓形或類西瓜籽形。非洲犀牛角底盤有「蜂窩狀組織、天溝、地崗及剛毛」特徵,而亞洲犀牛角有「蜂窩狀組織、天溝、地崗、馬牙邊」特徵,無「剛毛」。「天溝」特徵不適用於所有犀牛,只有年老犀牛才可能有;
四、非洲犀牛角橫截面分白中撒黑斑、黑中撒白點、純黑三種情況。而亞洲犀牛角橫截面有色彩及圖案豐富的「正透」、「倒透」、「重透」、「斑花」等獨有的「通花」身份特徵,有些圖案似天然人形或物形,更是彌足珍貴!宋代藥學家寇宗奭曰:「蓋以烏色為正,以形象肖物為貴。既曰通犀,必須紋頭顯著,黃黑分明,有兩腳潤滑者為第一」,指的就是此意。其它牛科動物均無「通花」特徵。此條應為判別非、亞犀牛角所有方法中最關鍵的一條;
五、非洲犀牛角常溫下味道較腥膻,死角則發臭,打磨或蒸煮後味變淡。印度犀牛角焦香味濃,蘇門答臘犀和爪哇犀角藥草味濃,尤以蘇門答臘犀前角散發的沈香味最濃。老
的亞犀角及製品由於有外層包漿阻隔,所以常溫下香味不太明顯,如用袋密封數日後取出或用手熱搓後仍會聞到香味;
六、亞洲犀牛角中央具備「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特徵,有一條輸送鈣質的微細白色管道由犀牛角底內腔中央一直通達犀牛角頂端,頂端可見細小孔洞。其它牛科動物的角在靠近外壁的位置有整圈骨塞層,均不具備此特徵。
另外,我還苦苦摸索了九條辨識方法做補充,如觸水聞摸法(犀牛角遇水香味揮發濃重,摸之外表爽滑)、敲擊聽音法(兩角相敲如玉石或實質硬木牌相叩,清脆洪亮)、縱劈撥絲法(縱向刀劈,生脆易順紋而裂,纖維明顯。有人說用手撕可一撕到頭,膠原蛋白纖維纖嫩細弱,我不置可否)、橫斷切
片觀測法(橫切薄片可觀測到深一層、淺一層的橫向生長痕迹)、比重檢測法(一般是1立方厘米犀牛角重1.46克左右)、磨汁觀測法(由於犀牛角幾乎全由角蛋白組成,不論皮肉顏色如
何,磨汁應為乳白色)、焚燒聞味法(切片焚燒,先有糊臭味,後有焦香和葯香味)、蒸煮檢測法(犀角不易變形,除非人為敲打拉伸,煮完後外皮可層層剝離)、內腔壁觀測法(內腔外壁肉厚,內腔平整光滑且可見連接底盤的生長痕迹)等,這
些方法有的太專業,不易大眾識別檢測,有的測評結論不一定代表普遍性,還有的是破壞性有損鑒定,都只能作為在有條件時的補充鑒定法則。
如果大家掌握了以上我提的犀牛角主判六法及犀牛角補判九法,那麼真假犀牛角及製品、亞非犀牛角及製品就能輕易分辨清楚了!
現在我們生產的「溫病三寶」(也叫「急救三寶」)之一的安宮牛黃丸(其餘二寶為「紫雪丹」、「至寶丹」),與1993年前生產的安宮牛黃丸,最關鍵的區別就是少了犀牛角這味珍貴主葯,以水牛角代之。犀牛角是名貴藥材,能解臟毒、血毒、尿毒、暑毒,治大熱症,還有強心定驚的功效,最重要的作用其實還是防癌抗腫瘤。另外,除有極強的藥用療效外,民間傳說有辟邪、鎮宅、護平安的作用,所以,犀牛角自古以來被視為「物之珍」、「國之寶」。然而,犀牛是世界稀有動物,受到國際動物保護組織的保護。為保護犀牛免受屠戮,1993年我國也明令禁止再用犀牛角入葯。犀牛角主要含犀氨酸(s一磺醯半胱氨酸)、角朊、碳酸鈣、多種氨
基酸、肽類,蛋白質、膽甾醇等,而水牛角主要含丙氨酸、精氨酸、肽類等。兩者成分相近,但是水牛角的功效遠不如犀牛角,因此常常加大水牛角的用量來彌補功效弱勢。1916
年,蘇門答臘犀在我國境內絕種!1920年,印度犀在我國絕種!1922年,爪哇犀在我國絕種!至此,三個犀牛亞種在我國已全部滅絕!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非洲犀牛數量目前僅剩16000頭,印度犀牛不到2500頭,而爪哇犀只有20頭,蘇門答臘犀也不到300頭。由於犀牛角極度珍稀,又主要成分是角蛋白不易保存,明清時期留下的亞犀角製品價值不菲,尤
其是用料足、題材好、工又好的雕件,拍賣價格連續多年攀升,一個明清亞洲犀角杯往往價值五、六十萬元,很多精品老雕件都已保存進博物館。
曾經輝煌一時的犀角雕現在已成絕響,讓我們祈福犀牛這個神秘珍稀的物種長存於世!(完)
推薦閱讀:
※犀牛角雕[24P]
※肯亞將焚毀100多噸象牙和犀牛角·每日商報
※「犀牛望月,順騎龍格局」鑒定、立局、安葬、擇吉策劃理論
※如何識別真假犀牛角?
※孫悟空送犀牛角為啥沒有觀音菩薩的份?
TAG:犀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