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周期晚期警鐘已敲響,風險管理策略請收好
IMF:信貸周期晚期,警惕突如其來的資產價格大幅波動。
更多資訊,請下載Wind金融終端APP
來源:Wind金融終端APP
隨著信貸周期(Credit Cycle)進入晚期,借貸成本不斷上升,公司財務槓桿比率升高。
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在內的多機構就信貸周期晚期風險發出警告,分析師建議投資者做好風險管理,警惕一些評級較低的投資級債務,因其恐面臨信貸評級被下修的風險。
什麼是信貸周期信貸周期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借的錢由少變多,然後再變少的過程。而現在,市場似乎已經進入了「由多變少」的後期……
在信貸周期早期,借款者借貸相對容易,利率和貸款要求都較低,而信貸的增加,刺激經濟活動的成長。而當信貸周期進入緊縮時期時,借貸規定會較嚴格,市場的資金也較少,此情況會一直持續至貸款機構認為風險已降低為止。
在信貸周期晚期,之前借貸過多的人可能被迫以低價賣出資產來償還債務,導致資產價格下跌,進入所謂的「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在此階段,國家開始不斷強調去槓桿的意義。市場會長期消化這個經濟的冷卻期,一旦市場沒有預估到其中的風險,又或是意識得太晚,都可能成為經濟危機的導火索。
橡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 創始人、著名的價值投資大師Howard Marks將信貸周期劃分為四個基本階段:債務累積、債務危機、短期後果、中長期後果。對於資本市場來說,最重要的周期不是經濟周期,而是信貸周期——後者決定了資產價格。
理論上來說,在信貸周期的末尾階段,經濟學家主張普通投資者應理清債務,放下「動物精神(animal spirits)」,做好風險管理。引用巴菲特所言就是:「在別人越不謹慎做事的時候,我們越應該謹慎做事。」
盛寶銀行(Saxo Bank)首席經濟學家Steen Jakobsen指出,「其他數據都有可能出現超前滯後效應導致的錯配,只有信貸周期不會說謊。」 因此,在周期之尾,不管是股票、債券、基金,都應採取一種防禦性的投資策略,注重中長期投資,例如基金定投,就可以開始趁市場下行積累份額;除此之外,安全墊也要做厚,保險、現金、銀行儲蓄和貨幣基金都要有準備,在市場一旦出現一些調整的時候,不至於手忙腳亂,折損既得的收益。
IMF:警惕資產價格大幅波動IMF在最新發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GFSR)》第一章中指出:
在金融脆弱不斷積聚的背景下,風險資產的估值高企、金融槓桿的更多使用以及如ETF這樣的被動投資工具的影響不斷擴大,將加劇資產價格變動對金融系統的影響。
有跡象表明信貸周期進入後期,政策制定者應該更多的使用宏觀審慎工具來管控風險。
I隨著發達經濟體持續提高政策利率,表示貨幣政策正常化或許已經不遠了,自2017年10月以來全球負利率債券佔比下降,但仍然處於較高水平。
在低違約率背景下,各風險級別甚至是高風險級別的企業債利差均較低。有利的金融環境鼓勵了企業債發行。高風險債券發行量飆升,低評級債券佔比(BBB級債券佔全部投資級債券比)提高。
在槓桿貸款市場已經出現信貸周期進入後期的跡象。低質量公司可以獲得充分的信貸,且評級不斷走低。
在美國,評級B及以下的新發行貸款佔比從2007年的25%上升至2017年的65%,其中包含評級公司在危機後對評級調整的影響。2017年美國低門檻槓桿貸款占機構新發行貸款比例高達75%,且貸款條款質量下降。
IMF報告指出:
監管者和金融市場參與者應該警惕突如其來的資產價格大幅波動。儘管金融市場在二月份的動蕩中運轉良好,但是那個小插曲只局限在全球股票市場。
資產價格維持在高位,利率上升可能伴隨風險資產的價值重估和波動性的進一步加劇。
因此,監管者需求確保金融機構保持嚴格的風險管理標準,包括對被高估資產類型敞口的密切監測和評估。金融市場參與者應能適應利率上升和貨幣政策正常化帶來的風險。
此外,宏觀審慎工具箱需要向管控非銀金融部門的風險擴大。具體可以包括明確投資基金中金融槓桿的定義、持續加強對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框架的監督兩大方面。
遠離低評級公司債?2008 年金融風暴後,美聯儲進行前所未見的財政刺激政策,評級低的投資級債券變成市場熱門選擇,由於它們提供相對較高的殖利率,但風險比垃圾債低,但隨著債券規模不斷擴大,借貸成本攀升至4年高點,分析師開始發出警報。
研究公司 Credit Sights 的資深信貸策略師 Erin Lyons 表示:「我們正處於信貸周期的晚期,並試著理解事情將開始變化,有些公司可能最終會被降級。」
標普全球評級 BBB 與穆迪 Baa 為投資級中,評級最低的債券,若低於此評級,債券會掉入垃圾債領域,目前此類債券共占 3 兆美元,幾乎是德國的 GDP。需要注意的是,著利率上升,公司貸款成本上升,若經濟成長放緩,公司營收可能會下滑,影響公司的財務槓桿比率,進一步導致評級遭下調。
根據 Credit Sights 的數據,目前投資級債券的平均信貸評級,為 1980 年代以來最低的,有跡象顯示投資者開始擔憂。
Clearbrook Global Advisors 的投資長 Tim Ng 表示:「對於負債權益比 (debt-to-equity) 已惡化的公司,我們感到擔憂,隨著利率上升,高負債權益比和高槓桿率,將會對現金流產生負面影響。」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資金經理 Hozef Arif 建議,擔心利率以及財務槓桿上升的投資者,最好的做法是離開低評級的投資級債券,改而投資評級最高的證券,選擇品質較好的目標。
推薦閱讀:
※做到了保你只賺不賠(股票之中線保賺篇)策略系列之一
※博弈的最佳策略是「一報還一報」
※形象包裝與品牌策略
※英語四級考試聽力技巧及對應策略
※策略:女人的職場生存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