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帝皇玉, 來自南非的新玉, 竟然媲美中國的田黃!

非洲除了恐怖絕望的沙漠、廣袤無邊的大草原令人印象深刻外,它還是一個寶石遍地的地方,比如鑽石、黃金,還有我們熟悉的舒俱來、石榴石、南紅等,它還有個少為人知的帝皇玉,竟跟國內「萬石之帝」的田黃石十分相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帝皇玉是個什麼來頭。

帝王托帕

帝皇玉(ImperialTopaz)又叫帝王托帕(非托帕石的),是世界上最美麗和最稀有的寶石之一。僅在一個正在開採的礦中可以找到它。它的亮度和魅力可以跟鑽石媲美。太陽光里的所有色調都可以在帝皇玉中找到,它的色澤令人嘆為觀止(隨著深淺的不同有紫紅色、粉紅色、大馬哈魚色、桃色、櫻桃紅和黃色等)。

凡是見過帝皇玉的人,都會被它那「傾國傾城的容貌所吸引」,它那尊貴的「金琥珀色」是所有玉石品種中獨一無二的;人們總會被它那「水盈漂冰、泛帶熒光、尊貴金黃」的質感深深吸引著!

帝皇玉可謂:具有了翡翠般的光澤與硬度;同時也具有著「田黃與琥珀般的色彩;更具備了玉石中最細膩而堅韌的質感」,實屬「硅質玉」中最尊貴的「帝皇」級別。

名字由來

帝皇玉產自南非,是優質的天然黃色玉髓。由於具有誘人的橙黃色,田黃與琥珀般色彩,被當地人稱為:「太陽石,金珀色,帝皇玉」。帝皇玉主要產於富鐵的溫泉附近,由於玉髓長期沉浸在含高價鐵及其它礦物的溶水中,因而外表多包有一層金黃色或褐黑色皮殼,小部分內質也呈金黃色,但均具有顏色的漸變過程。

因為每一種玉,自發現到被認知直至定名,都有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因此一種玉石有多種名稱叫法自然也不例外。帝皇玉其實一開始也並不叫帝皇玉。

據說,帝皇玉這個名詞起源於19世紀的俄羅斯,俄羅斯的烏拉爾山脈(UralMountain)曾經是帝皇玉的重要產區。當時,這種珍貴顏色的石頭僅僅被沙皇所擁有。他非常喜愛這種顏色的托帕石。托帕石中的imperial topaz(帝皇玉),有些也叫做precioustopaz(珍貴的托帕石),這種名詞專用以去區分和黃水晶長的很像的托帕石。久而久之,它被人們命名為帝皇玉。

帝皇玉有海口料、沙河料、山坑料、山料等品種,以海、河料外形最為飽滿、質地最為乾淨,利用率在90%以上。

帝皇玉的特徵

外形:以球狀、礫石狀、不規則狀產出。

外觀:以球狀為主、帶著不同色彩的皮殼,

顏色包括:紅、白、黑、灰、綠色等皮殼,顏色皮殼包裹深淺不一。內質顏色:以琥珀黃、凍紅、桃紅、雞油黃、年糕黃、黃綠色為主。

其中,帝皇玉非洲寶石光硬度達7·5,基本和冰種翡翠的硬度一致!而密度是2.67。

帝皇玉的材料規格:帝皇玉的規格以雞蛋般大小的礫石狀籽玉產出為主。海口料重量:20-300克為主。山坑料重量:500-1000克為主。

帝皇玉的硬度和穩定性很高,硬度達到6.5-7,穩定性與翡翠相近,不受油,拋光後更無需上蠟上油,光澤已達至油脂至玻璃光澤。

這種珍貴的優質玉髓,材料以籽玉產出,以俏皮色的淺浮雕工藝(蘇工)來製作最合適,同時色質一致的材料,在玉雕材質應用上,最適合做首飾掛件、把玩件、戒面等。

現狀與市場

帝皇玉的產量:屬於帝皇玉的屬性與特徵的玉髓並不少,包括來自馬達加斯加、南非、莫三比克等國家均有少量出產。但大多玉髓的內質並非琥珀黃色,而是年糕色、灰紅色為主!這主要還是帝皇玉產區鐵礦起到的作用,所以帝皇玉的產量也受制於周邊環境所決定。相信隨著中國人到非洲找礦的步伐不斷加快,找到更多更好的玉髓礦源的機率還是存在的,相信有一定遠景的。

根據中國珠寶協會有關權威專家介紹:原材料產品很受市場歡迎,價格略髙於黃龍玉、與南紅瑪瑙價值接近。原材料市場供應尚未見公開銷售,想必商家看好後市,作更多的囤積居奇!隨著玉器收藏市場的日漸成熟,以田黃為首的帝黃審美顏色、倍受中國人喜愛!相比之下:帝皇玉的品質穩定性、使用性和成本價格極具競爭力,投資前景無可限量!

帝皇玉的保養

帝皇的保養:由於帝皇玉產自溫泉湖底、同時湖底沉積了大量的鐵礦,溫水中的鐵離子對玉髓長期自然浸泡,三氧價鐵含量極其豐富,帝皇玉經過加工後,就如:「蘋果被咬開一口,果肉中的含鐵成分會逐漸氧化」,大多數含鐵玉石都有氧化的現象(包括紅玉髓、翡翠)),因此在過於潮濕的環境中,玉石中的高價鐵便會產生氧化,引起顏色與透明度的變化,這種情況屬於各種包含結晶結構的玉石中最為普遍存在。

帝皇玉在擺放與佩戴同樣要注意,不應該把玉件放在過於潮濕(濕氣水份多的地方)和乾燥(正對空調或太陽、燈光直曬)的地方;過於潮濕會讓玉石中的鐵離子氧化流出脫失;過於乾燥又會同樣由脫水而令玉件顯得失色、透明度降低,最好的做法是經常佩戴它,讓其有人體分泌的油脂滋養、有體溫給予合適的溫度,這是最理想的保養方式。若不佩戴時用「干布」擦乾淨玉面上的塵埃後並用紙巾包裝好,存放起來才是正確地保養方法。


推薦閱讀:

從佛教神仙體系的綜述看佛教的中國化(看了就會恍然大悟)
中國郵票——2005 2006年郵票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產業結構調整
!!!中國製造和德國製造的差距,不在外表
中國歷史上的比丘尼(2)

TAG:中國 | 南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