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同的記憶中,環衛工群體,每每成為利益被傾軋的對象。而丁權的遭遇,無疑再次強化了公眾根深蒂固的固有印象。置身於絕對弱勢的職業格局內,無論是烤火取暖被強硬辭退,抑或只領取極端微薄的薪水,其實都是不足為奇的事情。說到底,絕大多數的環衛工人,既無緣參與「遊戲規則」的制定,也不具備日常的維權能力,總難免會常態性吃虧受辱。其實,非但是環衛工,所有高替代性、低技術門檻的底層職業,都面臨著相似困境。 丁權違規烤火,所在公司對之加以懲戒,原本無可厚非。但問題在於,動輒勒令辭退,到底依據何在?是聘用合同明文約定,還是管理章程專門註明?當然,如你我所見,相關公司並未就此給出任何嚴謹的解釋。這無疑說明,公司管理者徹底、單方面壟斷了話事權,丁權等環衛工則完全處於被支配的地位——如此失衡的企業權力結構,又怎能做出合乎程序、合乎公義的「決定」呢?諸如清潔家政等勞動密集型行業,長久遊離在法定僱傭關係的約束之外,難免衍生種種惡果。 毋庸諱言,眾多的底層職業,都未能被納入現代企業運作的通行範式之中。沒有平等寬容的職業氛圍,沒有內部的利益平衡機制,沒有契約精神和程序意識,凡此種種都導致,相關僱主在日常對待僱員時,往往極盡壓制、極為隨意。在此方面,環衛工丁權被草率辭退,著實是一個最為典型的例證。縱使其所在公司事後宣布撤銷決定、表示道歉,也僅僅只承認「處理過於簡單」、「缺少人性關愛」而已。這套說辭依舊是高姿態的,依舊避重就輕,迴避了問題關鍵。
丁權事件發酵下去,儼然又走上了煽情化敘事的套路。一次又一次的,人們樸素的善良和同情心,成了救贖弱者的那一根稻草。但無論是環衛工,還是其他的底層從業者,他們本就應該獲得公平的職業對待。這,本不該要眾人齊呼方可得。(四川蔣璟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