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學習,就是一個人將評價體系從外部收回自身


文/左黎

(圖片來源於網路)

早晨起來,讀到一位從事教育的朋友的文章,大意是說讓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一個捷徑,就是教他們「見得了別人好」,從而學會觀察同班那些成績好的學生是如何學習的。通過向這些好學生學習,借鑒他們的學習方法,從而顯著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云云。

作者的初衷,似乎是想藉助道德的力量「教孩子見得了別人好」,從而代替學生之間互相攀比、競爭產生的抗拒心理。通過讓孩子接受進而向身邊的同學學習,用謙虛代替競爭的「鬥志」。孩子謙虛了,願意學習別人了,學習成績的提升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這一觀點不能說毫無道理。然而我以為,鬥志也罷,謙虛也罷,訴諸道德力量或者孩子的好勝心也罷,同樣都是讓孩子過度關注周遭。這些方法的一致之處遠遠大於它們表面上的不同(甚至相反)。

換言之,這些方法無一例外,都是教孩子將學習的評價體系——或者說動力系統——放置在外部。通過調整孩子與外部事物的關係,或謙虛接納,或競爭好鬥,從而建立良好的反饋機制。在這些正面的外部反饋機制的作用和影響下,孩子的學習觀念擺正了,學習方法更高效了,學習成績的改善也就不在話下了。

然而,果真如此嗎?

追根究底,還是回到最本原的問題:什麼是學習?在我看來,恰恰相反,真正的學習,就是一個人將評價體系從外部收回自身的過程。

也就是說,只有一個人將評價體系從外部收回到自身,他的學習才真正開始了。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真正的、有效的學習,從學習的目的和意義而言,首先是為了自己的。這當然不是說,學習是一個人謀取私利和滿足私慾的工具,這類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恰恰是我們所反對的。

學習首先是為了自己的學習,固然包含諸如:學習是為了回答個人的問題,回答個人與自身,現實世界、精神世界以及靈魂世界的關係問題;學習是為了解決和滿足個人的要求等等不言而喻的意義,但最重要的還在於:真正的學習,無論是創立一個觀點理論,抑或接受、發展某個觀點理論,學習者自己首先要信服它。

也就是說,學習者自己先要完全地服膺於某個觀點理論,自己接受它,相信它,然後才能傳播與教化於世人。換言之,學習首先是學習者直面他的思想,不帶任何折扣地面對他的思想和認識。這種面對不是為了討好與回應外部世界的喧囂,不是為了諸如時尚流行、功名利祿、求職謀事、順應輿論、效忠政黨等等的任何外部動機,而僅僅是因為他本人的相信。

只有這樣的完全忠實於自己、為了自己的學習者,他的言論才是我們所信任的,他的思想才是我們可以倚重的,他的倡導才是我們引為智者的聲音。

簡而言之,學習開始於一個人直面和認真對待自身。從本原的意義而論,真正的學習,就是一個人將評價體系從外部收回到自身的過程。

也許有人要說,你這些論述都是哲學意義上的,對於現實中個體的學習者有多少指導意義呢?不知這些質疑者有沒有聽過一個教育界的著名論斷,所謂的「10-15名現象」。大致是說,那些在學校表現最優異的學生,大多最後都泯然於眾人矣,籍籍無名。而那些在學校里不太優秀,位於班上10-15名左右的學生,畢業多年之後,卻往往可能產生出最傑出的人物。

還有一個有趣的段子,每年高考之後總有人提起。說考上大學的學生要對那些沒有考上大學的同學們好一點,因為將來很有可能你要為他們打工。

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講,所謂的「10-15名現象」確實普遍存在;而那個好笑的高考段子其實一點也不好笑,因為它就是現實,儘管乍看讓人難以接受。

我父母的單位就有這麼一家人,兄弟哥仨。老大是那個年代不錯的大專生;老二學習最有出息,是留美名校的博士;老三打小就不省心,從問題少年長成問題青年。可多年之後的結局呢?老三是一家金融公司的老總,老大是他雇來總理公司事務的總經理,老二負責技術問題。老大老二全是給老三打工的。

那麼,為什麼會有「10-15名現象」?為什麼留美博士的老二要給小混混的弟弟打工?因為從一個長程的視角來看,學習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即是:學習的評價體系——或者說動力系統,是植根於外部還是自身的問題。而且,對於學習者而言,越早解決這個問題越好。

為什麼會有「10-15名現象」?因為學習成績優異的那些學生,他們的評價體系長期地建立於外部,諸如父母的誇獎、老師的表揚、同學們羨慕的目光、耀眼的名次等等,他們滿足於一時的優異表現,恰恰忘記了最重要的,這種畸形的評價體系帶來的毒瘤:那就是摧毀了真正有益、長程的評價體系的建立。也即是長期依賴於外部激勵,而貽誤了將評價體系建立於自身的時機和動力。走上社會之後,原來的評價體系瞬間坍塌,帶來的後果可能是致命性的。

為什麼留美博士的老二要給小混混的弟弟打工?恰巧我熟識這一家人,弟弟小時候經常打架鬥毆。因為父母最寵愛這個小弟,他自小就總是問:為什麼人人都欺負我們,瞧不起我們家人呢?後來他發現是因為他們太窮了,父母工作低微,無權無勢。他最先想到的是用拳頭教訓那些瞧不起他們的人,後來他發現這樣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而且有違法的可能(「嚴打」期間,這位小弟亡命外地才僥倖逃脫)。於是,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他逐漸發現,擁有財富會讓他贏得尊敬。對於財富的渴求和探究,最終成就了他的金融王國。

有人說,越扯越遠了,企業致富不是我們探討的學習問題呀。恰恰相反,我一直強調的是長程的學習,真正的學習,而不是窄域的、純形式意義上的學習概念。

也即是說,後面的這位小弟恰恰不同於他的兩位哥哥。由於和父母的感情深厚,他自小就關心家庭在社會上被人欺辱的問題,並在實踐中長期思考和探究這一問題的解決之道。從而在長程的意義上,「打敗」了只知道埋頭書本,滿足於狹隘、短視的外部認可,而漠然於家庭大計的哥哥們。在現實中,這位小弟早已不復當年的混混模樣,他的好學和進取似乎愈發後勁十足,而他的兩個哥哥倒是倦怠氣歇,滿足於優厚的待遇和舒適的生活了。

從學習的本原意義而言,這位小時候用拳頭解決問題,成長為思考和追逐財富的獲取之道,進而為了次第展開的精彩世界而不斷進取的小弟,倒是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做評價體系建立於自身的真正意義。因為在長期的外部負面和否定的議論聲中,他不得不愈加依賴、強化自身的評價和動力系統,從而在長程的對於人生問題的學習和回應中勝出。

無論是「10-15名現象」,還是金融大佬的小弟的故事,所給予我們的啟迪正是為了解答最初的疑問。真正的學習,就是一個人將評價體系從外部收回自身的過程。而對於個體而言,這一過程愈早愈好。過多地關注於周遭,關注於外部世界的評價和動力,關注於與周遭事物之間建立所謂「健康良好的」反饋機制,可能恰恰是捨本逐末、求術忘道的伶俐之舉罷了。

轉發 是最好的鼓勵


推薦閱讀:

電影多元,評價體系也應多元     錢江晚報

TAG:學習 | 評價體系 | 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