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都不能主動和老師、家長打招呼
07-22
小朋友們都不能主動和老師、家長打招呼。並且,還有的小朋友上課不和老師說就跑到廁所去小便了。 我記得有一次,中班李老師有事不能來上課。園長就讓我給中班看一看班。早上,我就早早的來到了學校準備接待孩子們。但是,讓我出呼意料的是早上小朋友來園時沒有一個跟老師打招呼。我主動和小朋友打招呼時,小朋友也沒有理我。這讓我感到非常生氣,我就走到班裡氣沖沖地說:「你們是不是好孩子,好孩子就應該到了幼兒園應該先和老師打招呼,怎麼老師發現今天早上沒有一個和老師打招呼的。」我話還沒有說完,突然,李光琛小朋友站起來理直氣壯地說:我們天天來幼兒園,天天能見到你。還用天天問好嗎?我聽了這話後心裡感到非常生氣和心痛,都快上大班的小朋友了怎麼能說出這麼不懂禮貌的話呢!針對這一個小朋友的行為,放學後留下了李光琛的媽媽和她說了李光琛在學校時對我說過的話和了解李光琛在家裡是不是也這樣說話沒有禮貌呢!經過我問完李光琛的媽媽後,讓我感到驚訝,家長根本沒有拿孩子的禮貌問題當回事。居然,還說小孩子嗎調皮一點是好事。等孩子長大了自然會知道怎麼做的。我當時就否定了家長的意思,並且和家長說:「隨著獨生子女比例的日益增大,許多孩子造成了唯我獨尊、驕傲、依賴性強等現象,殊不知,這不但大大影響了幼兒的健康發展,而且對幼兒文明禮貌的養成影響甚大。因此,在幼兒期加強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迫在眉睫,家長的積極配合對學校也是非常重要地。幼兒教育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一代新人的基礎教育,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幼兒教育的重要一環,我國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習慣傾向、態度多半在六歲以前養成。可見,幼兒期是一個人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極為重要時期。並且和家長也說了一些關於幼兒從小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好處和不能從小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害處。使家長充分感受到良好行為習慣對幼兒的生長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李光琛的媽媽聽了我的話後也知道自己錯了,並且說能積極配合學校想早日改掉李光琛的不好習慣。我聽了家長說的話後非常感動,覺著家長也是通情達理地好家長,只是由於家長文化低不能及時了解怎樣教育孩子。但家長能及時聽從別人的觀點並改正教育方法也是非常值得敬佩地。 所以,我要更重視和加強幼兒的良好行為的養成。那麼,怎樣對幼兒進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呢?在這裡我用了以下幾點: 一、家長的配合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間的聯繫與配合的重要性從幼兒剛入園接受教育開始,幼兒的家庭和幼兒園就有了一定的關係。且隨著幼兒教育的發展,這種關係應當說是越來越密切了。讓幼兒的家長了解幼兒園,參與、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和讓幼兒園發現家長的需求從而進行指導,以經成為幼兒園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兩個重要方面。現代教育開放的特點更需要家長的參與配合。教育實踐證明,只有家園雙方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發揮教育的作用,使每位幼兒都健康的成長。幼兒的成長有依賴家庭與幼兒園,故教師必須明白每一個幼兒都有獨特的家庭背景,以及父母教導子女的獨特方法。教師的任務,除了提供適合的幼兒學習經驗外,也必須與家長一同負起協助幼兒成長的重任。學前兒童倘若能在幼兒園,在家庭得到適當的愛護和指導,在性格和心智上會有健康的發展,在學習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也能奠定下堅固的基礎。所以,幼兒園與家庭在教育幼兒上的合作愈來愈緊。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是長期訓練和強化的結果。我認為,應把行為習慣的培養延伸到幼兒的家庭,讓家長參與教育,配合幼兒園培養幼兒在園、在家表現一致的意識。因此,我通過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講本班制訂的幼兒日常行為規範,請家長每日指導,督促幼兒去做,並要求家長全方位創設優良的家教環境,使幼兒在優良的家教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影響。家長在家多注意孩子的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在家一定向親人打招呼,促進孩子文明禮貌的形成。另外,為了讓家長與教師對幼兒進一致的教育,我還利用家教宣傳欄、家園聯繫冊、家長來園接送孩子的機會與家長交流,彼此了解幼兒在園、在家的表現情況。以及時表揚強化和更全面地評定每一個幼兒。 二、幼兒從身邊環境教育開始 環境與人類生活有著密切關係。保護環境教育為本。在幼兒中開展環境教育,是一個基礎工程。幼兒是人類的未來,是明天地球的主人。因此,從小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我通過小班幼兒上幼兒園時,主動向老師問好,幼兒在班裡時主動向同伴的家長問好。這樣做就促進了幼兒良好行為的養成。而且在班裡設置以文明禮貌為主題的自然角,在班裡的牆壁上布置好文明禮貌的圖畫,隨時讓幼兒體驗做文明禮貌的好孩子的自豪感。並且了解做壞孩子有哪些不好的行為,讓幼兒知道做壞孩子是不好的。從小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培養幼兒學做環境小主人是我們每個幼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必需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因人施教,持之以恆,做好這項工作,定會結出豐碩的成果。 三、在活動中滲透環境教育 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必須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採取生動形象、豐富有趣的教育形式,將環境教育保護教育滲透到各種教育活動中。在音樂活動中,通過《愛護小樹苗》等有關環境保護方面內容的歌曲,教育幼兒把所唱歌曲內容變成自己的行為。在故事教學活動中,講一些反應環境及環境有關的故事,如《動物搬家》,《爸爸,別吸煙》,使幼兒了解不好的環境對動物及人的危害,讓幼兒在有趣的故事情節中受到教育。 四、榜樣的力量 蘇聯教育家烏申期基說過:「對兒童幼小的心靈來說榜樣的作用就象太陽光一樣重要。」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使幼兒學有榜樣,行有準繩。如:要求幼兒禮貌待人,教師首先就要使用禮貌用語,早晨入園時,經常有些幼兒忘記向老師打招呼,這時候,如果老師能先向小朋友問好,我想,這將是你教育幼兒主動向老師問好的最好語言,在活動中我門常常也會看到這樣的現象:遊戲結束時,要求幼兒收拾玩具,用語言指示很難收到實效,但當你親自俯下身子收拾時,就會發覺有許多幼兒主動跟上來了,和你一起整理玩具。再如,上課時有些幼兒坐姿不正確,教師只要作出挺胸、手放膝上的動作,幼兒就會摸仿老師,自然地讓自己保持正確的坐姿。 我相信,只要長者能夠充分地發揮言傳身教的作用,幼兒一定會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的習慣,要從小抓起從小事抓起:老師、家長社會要齊心協力,相信我們誰都不怨自己的孩子成為希特勒式的人物。「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們正確引導教育,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雷鋒、賴寧式的好青年。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堅持不懈地教育和引導,我們班的幼兒已經能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班級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孩子們也能主動和老師打招呼了,孩子們也得到了更全面、健康的發展。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