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心中既有一個布魯克林,也有一個愛爾蘭小鎮

「本片生動而準確地刻畫了小鎮青年背井離鄉到大城市打拚的酸甜苦辣。只需要把愛爾蘭換成某城鄉結合部風格的小鎮,把船換成火車,把紐約換成北京上海,把布魯克林換成燕郊松江……瞧,連熱心為你介紹家鄉靠譜青年的父老鄉親都一毛一樣呢。當艾莉絲說出「我差點忘了這個地方是什麼樣子」的時候,全世界小鎮青年潸然淚下。」——作者的一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裡高度評價這部電影

《布魯克林》電影海報電影《布魯克林》今年入圍多項奧斯卡獎項提名的的影片《布魯克林》,或許是最能引發當下中國人共鳴的電影了。這部電影描述了20世紀50年代,一個普通的愛爾蘭移民艾莉絲在紐約布魯克林和自己的故鄉——愛爾蘭小鎮恩尼斯科西小鎮之間往返和選擇的故事。小鎮上的姑娘艾莉絲,因生計所迫,為了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離開了自己熱愛的故鄉,漂洋過海來到了大洋另一岸的紐約。經過一番努力之後,她逐漸在大都市站穩腳跟,開啟了自己的新生活,並結識了義大利裔男友托尼。但同時,艾利斯內心深處對故土的懷念一直沒有消失,親情和鄉愁一直讓這個獨在異鄉的姑娘魂牽夢縈。後來因家庭變故,艾莉絲又短暫返回愛爾蘭的小鎮。在自己的家鄉,她獲得了社會認同和親情環繞,母親又極力撮合她和一位本地優秀青年的姻緣。艾莉絲面臨著家鄉小鎮的親人和異鄉大都市的新生活、同鄉青年和異國男友之間的艱難選擇。最終,艾莉絲選擇回到紐約。在午後陽光的照耀下,她靠著紐約的典型的紅牆上,目光溫柔而又堅定地迎接著走過馬路來的男友托尼。《布魯克林》就像是寫給故鄉的情書,將全世界的小鎮青年的鄉愁一網打盡。故事的結局讓人聯想到春節期間頻繁出現在文章里的那句「我們終究回不去的故鄉」。影片背景是當年愛爾蘭人移民美國的移民史。這在美國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篇章。由於一直受到英格蘭的壓迫,加之貧窮的生活,愛爾蘭人歷史上大量移民到美國的活動,一直沒有間斷。根據美國的統計,愛爾蘭後裔的美國人達到三千五百多萬,佔美國總人口的11%,在歐洲各族裔中,愛爾蘭裔是僅次於德國裔的第二大族群。愛爾蘭裔美國人廣泛分布在全美各地,產生了美國歷史上多位擁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

愛爾蘭裔美國人分布圖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一直是歐洲移民前來的第一站。布魯克林區,相比城市最核心的曼哈頓地區,生活成本更低,因此成為許多低收入移民的落腳之地,也成為全世界各國移民的大熔爐。尤其對義大利裔來說,這裡是他們在紐約最集中的聚居地。影片中,艾莉絲就在這裡遇到了義大利裔男友托尼。愛爾蘭人的移民史,濃縮了美國人對歐洲舊大陸的深層次鄉愁。對於艾莉絲這樣的第一代移民來說,離開故土來到紐約,大多是生計所迫。影片中,艾莉絲在開往紐約的客船上,內心充滿了對未來未知生活的不安。而到了紐約之後,故土也始終是她內心深處最重要的情結。移民們的人生,註定要在新的環境下被割裂,迎接新生的同時,也伴隨著深深的焦灼。陌生的環境、孤獨感、圈子的融入等,一系列問題並不是輕易就能克服的。於是,他們和故鄉的親朋好友的通信成了重要的慰藉。這場景似曾相識,即便如今網路和手機取代了紙質的信件,但每一個異鄉人也都能從中產生些許共鳴。

《布魯克林》劇照:開往紐約的載滿移民的客船全世界的故事愛爾蘭姑娘艾莉絲移居布魯克林的故事,在全世界都是普遍狀況。正如《小鎮姑娘》的歌詞:「一個小鎮的姑娘到了大城市,你一定聽過這故事。」在世界各地,人口都從農村地區流向小城鎮,再從小城鎮湧向大城市。青年人更是城鎮化過程中的主力軍。我們看到各國的小鎮青年,紛紛收拾行囊,背井離鄉,去了紐約、巴黎,去了東京、首爾,去了墨西哥城和里約熱內盧。韓國的一句老話簡單明了:「爬也要爬到首爾去。」為什麼大城市對人有著這麼大的魔力?城市研究學者愛德華·格萊澤在其著作《城市的勝利》中,讚揚「城市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他提出,城市中緊密的人際互動,造就了城市的各種關聯、協調和交流,進而產生了巨大的生產力和創造性。而城市衰敗的原因也在於多樣性的喪失:美國鐵鏽地帶的城市之所以衰敗,正因單一的居民結構無法產生創造力。而這是投資和基礎設施改善所無法解決的。

繁榮的大城市代表著城市的勝利正因如此,繁華的大城市對普通人來說,有著更多的工作機會、更多的選擇可能性、更多樣化的生活方式和相對寬鬆包容的文化氛圍。儘管大城市更擁擠,生活成本更高,但這些無法阻擋人口源源不斷地流入。人口流入又帶來多樣化的人口結構和豐富的人際交流,進而進一步提升大城市的創造力和繁榮程度。格雷澤讚美城市的主體,是城市中的人。偉大的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正是對來自各地的移民的不斷吸納。一個國家的大城市,持續地吸引著其內部各個地區的人們。而國際化的大都市,則是面向全世界移民敞開大門。因為工作機會和社會關係的因素,大城市往往是國際移民進入一個國家的門戶和安家的首選。綽號「大蘋果」的紐約,一直是世界最著名的移民城市。在紐約的城市象徵,自由女神像的基座上,刻有這樣一首詩:「將你疲倦的、可憐的、瑟縮著的、渴望自由呼吸的民眾,將你海岸上被拋棄的不幸的人,交給我吧。將那些無家可歸的、被暴風雨吹打得東搖西晃的人,送給我吧。我在金門旁高高地舉起我的燈!」而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這段時間,1200萬各色人種通過自由女神像所在的埃利斯島進入了美國。直至今日,紐約市大約37%的城市人口,是在美國之外出生的。而世界上最為國際化的城市多倫多,其人口中有一半是來自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移民。紐約、多倫多、溫哥華、悉尼、墨爾本、奧克蘭、倫敦、巴黎這些大城市,都是一個個地球村的縮影,深刻體現了全球化下人口流動的特徵。大城市的魅力一直長期持續,並不因時代改變。美國的紐約,在美國人口增長的城市排行榜上一直獨佔鰲頭。日本和歐洲一些國家的人口在持續減少,但這些國家的首位城市,依舊基於國內或國際移民的因素緩慢增長。大遷徙《布魯克林》這部電影描述的那種離鄉的故事,可以輕易跨越文化背景,被中國人所理解,並引起深刻共鳴。在中國改革開放後,人口開始自由流動。一貫安土重遷的人們紛紛背井離鄉,來到陌生的大城市工作、學習、安家。春運則集中反映了這種離鄉返鄉的人口流動。

春運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過年時流傳這樣的網路段子:「過年了,Lucy、Tony、James,又要翻山越嶺,火車換驢車的回到縣城,變成二丫、拴柱、狗蛋,磕著瓜子兒,坐在炕頭摔撲克了。」春運的滾滾人流,又將無數客居他鄉的人,置於大城市和小鄉鎮的身份變換之中。與之相伴的是,「逃離終將衰落的故鄉」成為網路熱門文章的常見標題。在這樣的背景下,以京滬廣深為代表的大城市,更多象徵著全國人口聚集的一個舞台。大城市以其經濟的活力、相對充足的產業就業崗位、豐富的文化娛樂,以及較好的公共服務,吸引著全國各地的人口。但這個過程背後,也有許多鄉村空心化、土地的拋荒和農村的凋敝等現象。不少《布魯克林》的影評中,都提到前幾年一部國產影片《立春》。影片中的王彩玲,在一個小縣城當音樂老師,卻痴迷歌劇。她一直嚮往能到大城市北京施展自己的藝術才華,但屢屢在現實面前碰壁,最終自己的諸多理想不得不屈服於現實的殘酷。

《立春》劇照這兩部電影中,展現了小城鎮的一些相似:閉塞的小城、枯燥壓抑的氛圍、工作機會的單一、鄰里的閑話,等等。《立春》用更殘酷的手法,解開了人口流動面紗下的另一個側面:小城鎮對於大城市的渴望,以及無法實現這種夢想的苦楚。與《布魯克林》中艾莉絲的獨立、勇氣以及最終開創新生活不同,《立春》中的王彩玲更多是無法選擇生活,最終向現實妥協的一種苦澀。人們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向大城市集聚,深層次的原因是對自我實現的選擇。正如《布魯克林》中女主角「我想像的是不同的生活」。布魯克林所在的紐約,如今就是這樣一個實現人們夢想的魔幻都市。餐廳端盤子的人可以氣宇軒昂,形色匆匆的華爾街商人也很低調。另類的藝術家和移民勞工一樣在街道上來來往往,每個人都更在乎自己的自我實現。這個世界各個種族的熔爐,以這種大都市的精神,凸顯出世界的中心地位。當我們還在為地域和出身而爭論的時候,當我們還在為能否在大城市落腳而費心時,看到一個剛登陸不久的新移民就可以大聲且自豪地說自己是New Yorker,這時我們才能體會到,我們的大都市,和真正的世界城市的差距。終極的選擇影片《布魯克林》並沒有重點描述小鎮姑娘艾莉絲如何在紐約奮鬥立足,而是用更多筆墨刻畫她在故鄉和異鄉之間的艱難選擇。兩段複雜的情感糾葛,也是人物內心深處的故鄉和異鄉的漣漪。如果說在紐約時,對故鄉是單方面的懷念,那麼回到愛爾蘭後的內心掙扎則更為糾結和複雜。第一次離開故土是因為貧窮落後的故鄉無法給予她較好的工作機會。那麼當她再次回到故鄉時,已經得到更好的待遇、體面的工作、眾人的羨慕以及優秀男子的追求。她所做的第二次離開選擇,更是一種心理上的訣別:此刻,異鄉已經成為了她心中的新的故鄉。這是一種輪迴的鄉愁,是肉體和精神雙重意義上的離開。但離去就真的無牽無掛了么?很難。《布魯克林》中一個讓人印象很深的的場景,是艾莉絲在聖誕夜幫神父給愛爾蘭同鄉會的老人發放食物。老一代的愛爾蘭移民唱著家鄉的歌曲,老淚縱橫。他們把一生留給了美國,卻一直以愛爾蘭人自居。而故鄉之於他們,是忘不掉也回不去的孤島。而影片《立春》的最後,王彩玲帶著收養的女兒在天安門廣場參觀,還是和女兒唱起了家鄉的童謠:"眼眼...梅花點點...鼻鼻...油瓶匣匣...臉蛋蛋...粉罐罐...楊二咕嚕火柱柱。"北京此時已經不是當年王彩玲的理想彼岸,而只是對比烘託故土的一個背影。身份認同,永遠是無形的鎖鏈,即便在千里之外,故鄉也牢牢地拴住我們的心。而鄉愁,是一張舊船票。我們一直在反覆猶豫,是否能登上回去的客船。

《立春》劇照故鄉是真的回不去了么?無論離開還是返回,都是出於對自己的渴望:渴望自己開闢另一種人生。我們在不同的城鎮鄉村之間的選擇和穿梭,無非在尋找自己的內心。大城市代表了繁華、多樣,小城市代表了故土、親情。延伸到國內和國外,也是這樣。當然,人是天生複雜多變的動物,「今天喜歡鳳梨,明天可以喜歡別的」。中國人的內心一直都不是唯一的:既有廟堂之高,也有江湖之遠。大城市還是小城市?他鄉還是故鄉?這或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艱難的人生選擇之一。有選擇必定帶來痛苦,但有選擇絕對比沒得選要好。問題的終極答案,或許在於自由選擇的權力:當我們想去到大城市時就去大城市,想回小鄉鎮時就回小鄉鎮。重要的不是在哪裡,而是做自己。最關鍵的核心是人口的自由流動,這是對我們的天性達成的和解。同時,也需要城市的服務和保障配套,才能實現兼顧大城市和小鄉鎮。在西方發達國家,不僅大城市,許多中小城市也有不少流動的人口,人們在一生中,在不同城市遷徙安家。同時存在這樣的人口生命周期的流動:年輕人在大城市打拚,人到中年後,回到小城市開闢自己的事業,而老年時則可到農村養老。這種人口流動的物質基礎在於,中小城市也都有均等、豐富充裕的公共服務,以及各種文體活動。城市和鄉村,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上都能均等化。在一個小鎮里可以見到世界一流的大學,也能找到各樣俱樂部。儘管沒有大城市那麼豐富,但差距不會那麼顯著。

《布魯克林》劇照:故鄉與異鄉的選擇人類生來就有一顆不安分的心,註定要承受這份選擇的糾結。我們每個人心中既有紐約布魯克林,也有愛爾蘭的小鎮。我們唯有追求自己的內心,生活就在那裡。「此心安處是吾鄉」。
推薦閱讀:

愛爾蘭,完美的留學目的地。愛爾蘭政府獎學金現已開放申請
應用很廣的愛爾蘭鉤針花邊繩
愛爾蘭拼花衣(453)
愛爾蘭冬花教程
愛爾蘭披肩改版--長款 (四十八)

TAG:愛爾蘭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