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中藥重劑取效的秘訣(9例乾貨)
I導讀:本文介紹了9味中藥,這些中藥在臨床中都是常用藥,但本文所記載用藥經驗是眾多中醫名家的獨到經驗,是幾十年的心得總結,對於藥物的靈活運用,提供了典範,很有價值。(編輯/居業)
尋找中藥重劑取效的秘訣(摘選)
主編/陳雲志、劉俊
(1)劉強重用防風治耳鳴
天津名醫劉強臨床重用防風治療耳鳴,每用多獲佳效。劉氏認為耳鳴之作,多責之於肝腎,因肝經循行於耳,腎開竅於耳。故治耳病多以清肝瀉火或滋陰補腎。耳鳴雖為肝腎之病,但因脾虛而濁陰上逆蒙蔽清竅而致者亦屬多見。
劉氏認為其治用防風乃為理想之品,因防風味甘,入足厥陰肝經,燥己土而泄濕,達乙木而息風。故防風實為治療濁陰上逆、蒙蔽耳竅所致耳病之妙品。劉氏臨證多重用防風(30~40g)治耳鳴,其效甚捷。
醫案
如治一劉姓男子,年30餘歲。患耳鳴近3月余,無有休止。經西醫檢查,診斷為神經性耳鳴,服西藥培他定、谷維素,並注射B族維生素及ATP等葯未能緩解。後延中醫診治。初以龍膽瀉肝湯不效,繼用杞菊地黃湯治療月余罔效。劉氏應邀為其診治。
患者除訴其耳鳴隆隆不休以外,尚有頭部昏沉且重如裹,時眩暈泛惡,胸脅滿悶,食少,便溏,舌質胖淡苔白,脈沉弦滑。證屬濁陰上逆蒙蔽清竅,劉氏初以苓桂術甘湯2劑,其眩暈、泛惡略除,但耳鳴不減。後劉氏前方基礎上加防風30g,患者服藥1劑耳鳴減輕,2劑後耳鳴諸證皆除。
(2)李逸民重用升麻治子宮脫垂
北京名老中醫李逸民擅用升麻治療子宮脫垂。李氏認為,升麻氣味甘苦平,微寒無毒,去皮色青,形如雞骨者良。在臨床應用上始見於《傷寒論》,至金元時期,李東垣對於升麻的使用範圍之廣、療效之妙,給後世醫家治療虛勞內傷、中氣下陷諸證樹立了典範,其代表方劑就是補中益氣湯。
李氏臨證治療子宮脫垂時,就是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方。正如先生所言:「在初期治療升麻只用1.5g,大部分病人療效都不顯著,後由1.5g逐漸加至15g始效。似乎有離經叛道之嫌,然余又何嘗不小心從事?」
「審視《藥性》,升麻被列入寒性;察看《神農本草經》,升麻氣味甘苦平,微寒無毒,質輕而宣,能發越脾氣而上升。如中陽不振、谷氣下流之婦科帶證,升麻用1~3g一般可以奏效。子宮脫垂是虛勞內傷、脾肺氣虛之重證,藥量過輕如杯水車薪,不濟於事。參、芪、甘草是補脾肺氣虛之聖葯,如不借升麻升舉之勢,子宮下垂如何上提?」
(3)趙榮勝重用梔子治痛經
安徽省名中醫趙榮勝教授治頑固性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膜樣痛經)時,每於方中加梔子一味,多獲良效。梔子既是清熱利濕之佳品,又是解郁化止痛之良藥。如《傷寒論》中用梔子豉湯治「心中結痛」,丹梔逍遙散解肝經火郁,民間治跌打挫傷腫痛常用生梔子末調雞蛋清外敷等。趙氏發前人之意,乃移治痛經,多年應用效佳。每隨梔子用量增大而效果更佳。對寒凝血瘀者,與姜、桂配伍,恆用30~50g。
醫案
如治喬某,30歲。患痛經4年,進行性加劇,遇寒尤其。近年來,每次行經須卧床休息,痛甚則噁心嘔吐,汗出肢冷。月經周期正常,持續4天,量偏多,色紫黑,有血塊。平時畏寒,少腹墜脹,大便質稀,苔薄白,脈沉弦。
進行B超檢查提示:左側巧克力囊腫(5cm×5cm×5cm)。西醫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結婚3年未孕,其丈夫精液檢查正常。趙氏予以少腹逐湯加梔子40g,令其每周服3~5劑,經期每日1劑。患者連服50餘劑,痛經基本消失。後受孕,順產一女嬰。
(4)張瑞重用黃連治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張氏在臨床中發現部分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患者,常伴有心經熱證,根據文獻報道,嘗試重用清心熱、降心火的黃連治療本病,並根據兼證,依辨證論治精神,靈活配伍其他藥物。以黃連20~25g為主葯,隨兼證加減。
若症見心悸、面赤口渴、心煩易怒、舌質紅、脈數等,屬心火上炎者,可伍以梔子、黃芩、麥冬、玄參等;
若症見心悸不寧、手足心熱、口燥咽干、眩暈耳鳴、舌質紅少苔、脈細數等,宜酌情配伍養陰安神之品,如二冬、地黃、當歸、酸棗仁、柏子仁等;
若熱兼有痰證,見胸悶煩躁、驚而易發、口乾苦、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等,可再配二陳、竹茹、遠志、貝母、膽南星等祛痰之劑,療效顯著。
醫案
如治趙某,女,22歲,大學生,1999年10月8日就診。患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1年余,平均1個月發作1次,每次持續數分鐘。每遇學習緊張及情緒激動則發作趨頻,嚴重時1個月數發,持續時間亦長,發作時心電圖示180次/分。
心煩易怒,夜寐不寧,口乾喜飲,舌邊尖紅,苔少,脈細數。辨為心火上炎,擾亂心神。治宜清心安神。方用安神丸化裁:黃連25g,麥冬10g,梔子12g,酸棗仁15g,水煎服,1日1劑。
服藥2個月,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1次,持續時間有所縮短,其心火上炎之證亦減。以上方藥物比例,囑其配丸藥長服,每日2服,每服6~8g,溫開水送下,並盡量避免煩勞及情緒激動。
(5)李文瑞重用連翹治血淋
名老中醫李文瑞臨床應用連翹一般用量3~15g,重用20~45g,最大用至60g。李氏認為連翹具有清血分結熱、通淋之功,與抗菌、抑菌、利尿等現代藥理作用相符。重劑用於血淋,多與重劑白茅根配伍,相得益彰,清熱散結而不傷陰,涼血止血而不留,常加入二至丸、八正散等方中重用。臨床主要用於原因不明之血尿、腎炎、腎孟腎炎、泌尿系感染等。
醫案
如治一男性21歲患者。因患急性腎炎年余而休學,尿常規檢査紅細胞10~30個/HP,已持續月余。症見神疲乏力,腰膝酸軟,納可便調,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有滑象。證屬熱結血分,迫血下行。投予連翹35g,白茅根30g。服5劑後,尿中紅細胞3~8個/HP。上方再進10劑後,尿常規正常,癥狀緩解。繼以六味地黃丸鞏固療效,之後隨訪未複發。
(6)王希臣重用敗醬草治婦科炎症
王氏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重用敗醬草治療女性生殖系統炎症(外陰炎、陰道炎、子宮頸炎、盆腔炎等),療效基佳。
醫案
如治王某,17歲。20天前月經後外陰磨破,近3日潰破面迅速加大,外陰腫脹,疼痛難忍,行動受阻。婦檢小陰唇內側均有2cmx2cm潰破面,右上達陰蒂,左下達陰唇系帶,邊界清,被覆膿苔,伴發熱,心煩,夜不能寐。兩脈弦數,舌質紅、苔黃厚膩,為濕熱型外陰潰瘍。處方:敗醬草60g,丹參30g,赤芍10g,川楝子15g,乳香、沒藥各10g,每日1劑,藥渣放入盆內煮沸外洗。3天感舒適,5日後婦檢已愈。
王氏在實踐診療中每遇女性生殖系統炎症患者都重用敗醬草一葯,收到較好的效果。並且敗醬草的用量超過常規用量甚多,未發現不良反應。
(7)余國俊重用土茯苓治頭痛
四川名醫余國俊先生善於重用土茯苓治療頭痛。
醫案兩則
如治楊某,女,38歲。右側頭痛反覆發作8年,1~2個月發作1次,發時痛如錐刺,前額、眼眶脹痛,右側面部發紅,伴嘔吐稀涎。服麥角胺、卡馬西平可以緩解。筆者接診時,察其舌質暗紅,邊尖有點,苔薄黃,脈弦略數。考慮為氣鬱痰滯絡阻,用清·陳士鐸《辨證奇聞》所載散偏湯加減,服3劑頭痛漸止。
1996年5月8日頭痛複發如前,用上方加土茯苓。處方:土茯苓120g,川芎30g,白芍30g,柴胡10g,白芥子10g,炙遠志6g,白芷6g,葛根30g,生甘草6g。服1劑止痛。迄今3年余,頭痛發作間隔時間延長,4~6個月發作1次,癥狀逐漸減輕。每次發作均用土茯苓120g水煎服,均1劑止痛。
又如治張某,女,17歲,1997年4月20日出診。頭痛3年多,每因受涼、生氣而發作,劇時滿頭脹痛伴噁心,平時則綿綿隱痛。常服撲炎通、去痛片等,止痛效果越來越差。患者12歲時曾做過心臟瓣膜手術,體質差,情懷悒鬱。察其舌質偏淡、苔薄白,脈弦細。予土茯苓120g,裝入保溫瓶中開水泡2小時,代茶頓飲之。服藥後,當晚頭痛大減。遂每日泡服120g,3天後頭痛消失。
按語
土茯苓首載於《本草綱目》,未言其治頭痛,爾後的中醫學著作亦未言其治頭痛。若此解毒清熱、健脾除濕之葯,重用120g何以能止痛?
重溫清·徐靈胎關於「藥性專長」的一段妙論:「凡藥性有專長,此在可解不可解之間,雖聖人亦必試驗而後知之。如菟絲子之主面黧黑,亦其一端也。以其辛散耶?則辛散之葯甚多,以其滑澤耶?則滑澤之葯亦甚多,何以他葯皆不能去,而菟絲能之?」
徐氏由此而推論藥性之專長曰:「但顯其形質氣味者,可以推測而知,而深藏於性中者,不可以常理求之······葯中如此者極多,可以類推。」故臨證者除了熟悉藥物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及常規用法之外,還應掌握藥物的特殊專長與優勢,便於出奇兵而奏厥功。
(8)李庭喜重用土茯苓經驗
李氏在臨床上放膽重用土茯苓,辨證配方治療多種疾病,取得顯著效果。
治療偏頭痛醫案
某女,36歲,教師。1998年3月10日來診。自訴左側頭痛反覆發作7年余,1~2個月發作1次,發則頭如錐刺,前額、眼眶脹痛,左面部發紅,伴有噁心、嘔吐稀涎。每服麥角胺、卡馬西平而緩解,深以為苦。現症又發,求中醫治療。
察其舌質暗紅,邊尖有點,苔薄黃,脈弦略數。脈證合參,用《辨證奇聞》之散偏湯加減川芎、白芍各30g,白芷、柴胡、白芥子各10g,葛根30g,細辛、生甘草各6g。服6劑頭痛止。
5月12日,患者頭痛複發,李氏憶及有資料載重用土茯苓止頭痛,遂於上方加土茯苓120g。服1劑,頭痛即止。又續5劑。此後頭痛仍間有發作,李氏嘗試獨用土茯苓120g煎服,亦可1劑止痛。迄今為止,患者頭痛發作間隔時間延長,4~6個月發作1次,癥狀明顯減輕。且每發輒自取土茯苓120g煎服,均1次止痛。
按語
偏頭痛是臨床多發而難治之症。本例患者病史長,結合舌脈,屬痰濁郁滯,血瘀絡阻,重用土茯苓以除濕滌痰,通絡止痛,切中病機,故可獲效。必要時配川芎、白芷、葛根、細辛以活血溫通,引經昇陽;配白芍、甘草緩急止痛;配白芥子以除頑痰。諸葯合用,對多種病程較長的頭痛、偏頭痛有確切療效。
(9)陳樹森重用馬齒莧治帶狀皰疹
上海名老中醫陳樹森先生創帶狀皰疹方馬齒莧膏。藥物以新鮮馬齒莧100g。製法和用法:
將新採的鮮馬齒莧洗凈、切碎,搗成糊狀塗敷患處,日換1~2次。如已破潰用野菊花煎湯洗凈後再敷藥。適應證:帶狀皰疹灼熱疼痛或化膿者。隨證加減:如已破潰者加黃連粉10g同敷。
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對熱毒瘡瘍內服、外敷均佳,故用以治療本病亦有良效。
醫案
如治韓某,男,37歲。1987年11月15日就診。患者因重症肝炎用激素治療34天,左臂及大腿外側出現成群的斑丘疹及米粒大小之皰疹,呈帶狀分布,基底部發紅,劇痛難忍,診斷為帶狀皰疹。乃停激素予本方外敷,每日1次,當日疼痛明顯減輕。2日後疼痛消失,皰疹變癟。5日斑丘疹消退,皰疹結痂而愈。
(10)李靜重用鴉膽子治痔瘡
當代名醫李靜受張錫純先生的影響,擅用鴉膽子治療熱毒諸證。李氏自己10多年前患外痔,疼痛難忍,外科醫生手術治之。後每遇酒喝多時複發。思之不能再手術了,用消炎藥內服、外用或可治癒。隔年夏突發外痔,大如鴿蛋,站不可,坐亦不可,痛不可忍。
思之鴉膽子乃解毒妙品,且其曾因血脂高間斷服過數月,乃自服鴉膽子膠囊,毎服30粒,日服3次,次日即感疼痛大減,續服至3日外痔全消。此為李老自知之經過。此前亦曾用過此方,唯未敢用此大量。今自服之,一日服至90粒鴉膽子,服至3日痔全消,實出意料之外。但體虛之人萬不可用此大量也。
醫案兩則
又治一朋友朱某之嬸母,醫院診為舌癌3個月,疼痛而致飯食減少來求治。視其舌邊有花生米粒大潰瘍如菜花狀,因其體質尚可,且朋友訴其家庭困難,住院放療、化療治不起,詢之有無偏方、單方治之。用鴉膽子膠囊,每服10粒,日6次,每三餐飯前、飯後服之。同時加服三七粉每日10g,服半月疼痛止,服1個月潰瘍面癒合而愈,又服半月至今未發。
另有陳某,男,患痔出血,近月來出血量多來求治。與其服鴉膽子毎服30粒裝入膠囊內,日3次,3日即大效,1周血全止。
按語
李氏認為,鴉膽子苦寒,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滅原蟲,蝕腐肉,脫贊疣。治熱毒下痢膿血、里急後重等,因其有毒,故外用為多。前賢張錫純曰:「鴉膽子,為涼血解毒之要葯。善治熱性赤痢,二便因熱下血,最能清血分之熱及腸中熱,防腐生肌,誠有捷效······治梅毒及花柳毒淋皆有效驗。搗爛醋調敷疔毒,效驗異常,洵良藥也。」
鴉膽子乃苦參之種子,古人將鴉膽子去皮,用益元散為衣,名曰菩提丹,治二便下血入神,贊其有神靈之功也。其善清血熱,而性非寒涼。善化瘀滯,而力非開破,有祛邪之能,兼有補正之功。前人有詩讚鴉膽子云:「一粒苦參一粒金,天生瑞草起痾沉,從今覓得活人葯,九轉神丹何用尋。」
故在臨床上,凡遇有毒熱之證,每思用鴉膽子治之,且與三七配伍用之。一解毒其性偏涼,一解毒則性平。臨證視其毒熱重則鴉膽子重用之,其熱不重則三七重之。唯其有毒,則方能攻毒,毒去毒消則毒自無。但若體虛之人,始服時需從小量開始,貴在靈活運用也。
I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中藥之王」冬蟲夏草雖好,也要對症下藥,這樣搭配吃蟲草,功效更佳!
※補腎中藥
※中藥並非越濃越好
※中藥---麻黃
※展途貓爪草——農業現代化以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