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墨客為何喜歡逛青樓喝花酒
在中國五千年的發展史中,封建社會制度下,看重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女性大多沒有受教育的條件與機會,而且一般的女子在社會上也沒有地位,反而那時的青樓女子,外貌自不必說了,另外為了生存,詩詞歌賦,吹拉彈唱樣樣都會,但是卻也擺脫不了供人娛樂的命運。
自從中國成立了科舉制度,窮人就有了晉身仕途的機會,並且科舉內容多為詩書,所以形成了文人的圈子,但是靠科舉出來獲得政治地位的文人實在有限,所以這個圈子就小,空有「致君堯舜上」的報復,可施展才華的空間卻非常有限,過於理想化的心理,卻與現實脫節,心裡難免空虛,悲愁,卻無人訴說,此時就會覺得「知己難求」,自然的,敏感而多情的才子理所當然就和青樓的佳人惺惺相惜,除此之外,在文人眼中,只有滿腹經書,柔美可人的妓女,才是真正的女人,才具有真正的女人味。曾聽一朋友說過:女人的價值就在「顏如玉」,妓女首先從自身條件來說都是不錯的,然後又有詩書與音樂的培養,那不是更有韻味?!怎麼能不讓男人動心呢?!更別說是心理空虛卻得不到安慰的失落文化人了。古代科舉考試期間,尤其是明清兩朝的科舉考試,前來赴考的考生大都常去逛青樓,喝花酒。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最主要的是和當時的考試製度有關。 古代的考試製度規定考試的時間,一般也分為三天,當然因考級別的不同,也有差異,但不是像現在這樣連軸轉著考試。明、清兩朝,鄉試時間在陰曆八月份,會試在陰曆二月份,殿試在陰曆三月份。這樣,從會試到殿試當中要有一個月時間空閑。而鄉、會兩試的時間定在當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三天,其中間也有兩天空閑時間。 但由於考試周期長,有些考生就利用此機會逛青樓、喝花酒,一些著名考場附近一般會妓院包圍。如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考場、位於南京夫子廟附近「江南貢院」,明、清時期四周妓院林立,每到開科取士年份,妓院生意格外興隆,前來應試的考生成了性文化的主要消費者。明末清初著名文人余懷所著的《板橋雜記》記載了當年的盛景:「舊院與貢院遙對,僅隔一河,原為才子佳人而設。逢秋風桂子之年,四方應試者畢集,結駟連騎,選色征歌,轉車子之喉,按陽阿之舞。院本之笙歌合奏,回舟之一水皆香,或邀旬日之歡,或訂百年之約。蒲桃架下,戲擲金錢;芍藥欄邊,閑拋玉馬,此平康之盛事,乃文戰之外篇。」像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侯朝宗、冒辟疆和秦淮名妓李香君、董小宛相戀的故事,都是在他們在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時候發生的。清初作家孔尚任經十餘年苦心經營,三易其稿寫出的一部傳奇劇本《桃花扇》,寫的就是河南考生侯朝宗在秦淮河畔邂逅李香君的故事。 明清兩朝的考生把逛青樓稱作「雅游」,與妓女上床呼「品麗」,這與當時社會風氣和考生在年齡層次上的寬泛不無關係。古代,考生的年齡也是有相應的規定,但只要你有能力有財力有決心,可以一直考到死。在明清兩朝年逾花甲趕考的舉子並不少見。清末吳敬梓著撰的《儒林外史》中所記的范進,五十四歲時才考中秀才,後來得中進士,就是這麼回事情。那時,參加考試的一般都是已婚男子,不少已經是兒女繞膝,對於男女間的性愛並不陌生,也不會迴避。他們飽讀詩書,懷揣風流,往往和妓女們在床上談風月,在床下說風雅,而且認為這是才子佳人的傳世佳話,人間美談。 再者,當時的青樓妓女文化素質較高,引得風流才子無不傾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明清兩朝的青樓妓女經過長期的教養培訓,歌舞彈唱,無所不精;琴棋書畫,瞭然於胸。她們之中許多都是錦心繡口的才女,如歷史上著名的「秦淮八艷」個個就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才女。這些考生們與她們以酒會友,詩文唱和,不僅能放鬆精神,增添樂趣,而且還會開拓思路,增長學識。因此,在考試的空閑時間,考生們逛青樓,喝花酒,便成了他們考試生活上的首選。
推薦閱讀:
※【聖佳四季01期】 淺絳彩瓷——瓷器上的文人書畫
※文人不舍美人兒
※文史佳話十一:文人戒酒
※讀《榮慶日記》:末代文人終無用
※梁實秋:民國最有趣的男人,活得像朵花兒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