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宮立江:神話新解(1—3章山海經與龍)

宮立江:神話新解《神話是真實的歷史》

第一章 神話  綜述:神話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源頭,是世界宗教的雛形。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不管是古埃及、古希臘、古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等,都有其各具特性的神話,從神話中可以反映世界各族的民族觀念和民族特性。神話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研究歷史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在學術上,學者們所謂的神話,是指敘述人類原始時期,也就是人類演化的初期所發生的單一事件或故事;而且,承傳者對這些事件、故事必須信以為真,而學者們就是根據這個定義以區別神話與傳說、神話與民間故事之間的不同。  許多民族的原始社會的歷史,都是從神話故事開始的。神話中的人物大多來自原始人類的自身形象。狩獵比較發達的部落,其神話人物大多與狩獵有關;農耕發達的部落其神話人物多與農業有關。不論是世界文明發生最早地區的原始社會民族,還是當今世界上還處在原始社會的民族,他們流傳的許多神話故事都是大同小異的。  分類:神話一般分為四類:創世神話、神祇神話、人神混合神話、仙佛神話。  創世神話,關於天地開闢、人類和萬物起源的神話,也稱開闢神話。創世神話是人類幼年時期用幻想的形式對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釋和描述,反映出古代人對天地宇宙和人類由來的原始觀念。  創世神話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解釋和描述天地開闢,包括世界和萬物的形成;二是說明人類的起源,包括民族的由來等。  關於天地開闢的神話,很多民族的早期幾乎都普遍存在著。其大體可以分為由神來開闢天地、由巨人化生萬物和自然演化而形成世界三大類。  最著名的創世神話有盤古開天闢地神話、聖經創世神話、埃及創世神話、希臘創世神話、印度創世神話等。不過,並不是所有民族的神話都包含有世界起源神話。比如美國印第安人的神話,就是一部以宇宙已經存在為前提的神話。另外還有一些民族的神話,不只世界起源,就連文化的起源也隻字未提。  人類起源神話包括神造和自造兩大類。  在神造人的神話當中,神用泥土造人的神話最多,這其中有上帝造人、普羅米修斯造人、女媧造人、紐西蘭神話的天神滴奇用紅土和自己的血造人、北美洲西部邁都族印第安人的大地開創者用暗紅色泥土摻水造人等。  除了利用泥土造人外,在埃及神話當中,人類是由神呼喚而出的。而在日耳曼神話中,神是用樹造的人。  人類自造神話包括兩種:其一是人類原本就存在神話,印第安人神話中說到神創造天地,然後從地下帶領人類上來,生活在大地上。原來人類也是天地所生的,只是一向藏在黑暗中。另一種是人類由動物轉化而成,澳洲神話中說人是蜥蜴變的,美洲神話說人是山犬、海狸、猿猴等變的,希臘神話也說某族人是天鵝變的、某族人是牛變的。  神祇神話:「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神祇神話指的是純神之間的神話。  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全都是神祇神話,其中最重要的有:古蘇美爾神話、古希臘神話、古印度神話、古中國神話等。這些神話傳說中的神祇天生具有巨大能量,他們能呼風喚雨、排山倒海,甚至能創造世界。雖然神祇擁有無窮的能量,但他們也和人類一樣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  人神混合神話:人類所熟悉的神話大多都是人、神混合神話,在這類神話中,人、神混處,共同書寫了神話的內容。蘇美爾神話、希臘神話、天啟教神話,中國上古帝王神話、瑪雅神話、埃及神話等都是這一類。在這些神話當中,神和人之間的關係大不相同。有的神高高在上,視人類為草芥和玩偶;也有些神尊重人類,努力教給人類各種知識和技能。  世界各地神話傳說中的神祇特點各不一樣,這使神話被分為三個主要的體系:地中海地區神話體系,印度神話體系,中國神話體系。後兩者有些相似,和前者截然不同。  仙佛神話:這些是使人類感覺最強烈的神話。其中的仙人都是人類本身,他們通過修鍊而成佛成仙后,對其他的人進行教化,以使更多的人得道成佛、成仙。這些神話主要集中在中國和印度以及亞洲的其他國家,其中中國擁有數量最多的仙佛神話。   

世界主要神話  中國神話:早在公元前的先秦古籍,如《山海經》、《左傳》、《國語》、《楚辭》以及《呂氏春秋》等書籍中,中國著名的古典神話已得到記載。漢代及三國的《淮南子》、《史記》、《漢書》、《吳越春秋》、《三五曆紀》等,以及魏晉六朝的《搜神記》、《述異記》等書中也有許多古典神話的記錄。這中間,《山海經》保存的神話最為豐富,而且接近古代神話的原貌。諸如女媧、伏羲、夸父、精衛等神話,羿、鯀、禹、黃帝和蚩尤的神話,刑天、帝俊神話,西王母神話,以及關於日月山、崑崙墟、各種自然神和奇異的族國等的記述。在這些記載中,出現了許多英雄神、始祖神、創造神以及自然神、統治神、反抗神等豐富多彩的神話人物形象。他們性格各異,多彩多姿,活動在古代魔幻世界之中。這些不同時期的文獻所記載的古典神話,以部族神話為主體,具有地域性和部族的差異性,各有不同的產生區域和傳承範圍。按地域系統,大體可分為西方崑崙神話、東方蓬萊神話、南方楚神話及中原神話等。按所表現的內容,有關於天地開闢、人類起源的,有關於日月星辰、自然萬物的,有關於洪水和部族戰爭的,還有關於工藝文化的。這些神話在古代人的幻想解釋中多方面地說明了天地宇宙、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及人類、民族的由來。  蘇美爾神話:兩河流域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現代歐美文明和伊朗的古波斯文明都是在兩河流域的深刻影響下發展而來的。兩河文明的開端正是由蘇美爾人發起的,他們的神話和宗教也被後來的阿卡德人、巴比倫人和亞述人等閃米特民族所接受和繼承。這一神話體系還持續深入地影響了古希臘羅馬神話和基督教《聖經》神話,這些馳名全球的神話經典,都能在古代的蘇美爾找到他們的影子。  和古希臘神話一樣,蘇美爾眾神是永生的,但並非全知全能,身上有著極其豐富的人性。他們也可以有妻兒,並形成一個組織完備、等級分明的天堂體系。神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等級的,等級也並非一成不變。蘇美爾的各個城邦都有自己的保護神,眾神的地位高低由他們的信徒所在的城邦政治軍事實力的對比來決定。後來,各城邦走向聯合,眾神開始有了統一固定的神系。在閃米特人統治的時期,蘇美爾的神靈們常常被賦予新的名字,蘇美爾神話和巴比倫神話的關係就如同希臘神話與羅馬神話的關係一樣,是後者繼承了前者,並有所發展。  希臘神話:古希臘神話是成體系的,神與神的關係複雜而且完整,主要見於兩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還有《神譜》、《變形記》等,以及古希臘的悲劇和喜劇。古羅馬的神話多是承襲希臘神話的,只改了人名。如宙斯在羅馬神話中被稱為朱庇特,天后赫拉則為朱諾,雅典娜稱密涅瓦。著名的愛神維納斯,在古希臘神話中原名阿佛洛狄忒。其中表現的神都有和凡人相似的性情,像宙斯的殘暴,很像人間的君王。朱諾(赫拉)的嫉妒,雅典娜的智慧,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聖經》神話:古代希伯來神話來源於《聖經?舊約》,內容都和希伯來人所信仰的上帝耶和華有關。由於基督教的廣泛傳播,上述的神話故事在西方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對西方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埃及神話:埃及神話同時也是古埃及宗教,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傳播以前,古代埃及人所信仰的神體系與宗教。埃及神話與希臘或羅馬神話最大的區別是埃及神話中大部分的神明都是人身獸首。古埃及人的信仰屬多神教類,且多半都以動物來作為其象徵。古埃及人相信他們死後會到死後世界去,他們認為身體是靈魂的容器,靈魂每天晚上會離開自己的身體,早上再回來。他們同樣相信死後靈魂會復活,必須保留身體使靈魂有自己的居所,所以發明了防腐術和製造木乃伊。  印度神話:印度神話以其豐富和繁雜著稱於世。我們可以將印度神話分為三大部分:吠陀時期的神話,兩大史詩時期的神話和《往世書》時期的神話。  吠陀時期的神話保存在幾部吠陀文獻中,雖然不是十分系統,但是記錄了原始先民對自然和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的認識。在吠陀神話中,最突出的是雷雨之神因陀羅,他是天神的首領。此外,火神阿耆尼、水神伐樓那、死神閻摩、太陽神蘇利耶、月神蘇摩和風神伐由那都是這一時期被人們吟詠、歌頌的神。在這一時期與諸神對立的力量被稱為阿修羅,當時阿修羅並不完全是神的敵人,有時他們也是眾神的一類。後來阿修羅成了惡魔的總稱,包括巨魔檀那婆和羅剎。阿修羅也具備強大的智慧和法力。  印度的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是印度人民的驕傲,它們不但在印度而且在世界上都廣為流傳,產生了極其巨大的影響,這兩大史詩實際上也可以看成是極其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往世書》是一類古印度文獻的總稱。這類文獻覆蓋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宇宙論、神譜、帝王世系和宗教活動。它們通常為詩歌體,以問答的形式寫成,其基本內容經常是將不同人物聯繫起來的一些故事。  有許多文獻都被稱為《往世書》。現存的《往世書》非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往世書》和《小往世書》,按照傳統的說法,《大往世書》和《小往世書》都各有18部。 

  中西方神話的區別:中國神話很零散,篇幅都很短小,對神的事迹記載非常簡略,故事性不強。希臘神話有嚴密的體系和長篇巨制以及曲折生動的情節。  中國上古神話有著極為鮮明的道德精神,而西方神話表現出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各種特點。這也使得中西方神話成為兩個完全不同的體系。  中國上古的主要大神,諸如伏羲、女媧、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等等,都是崇高和聖潔的,他們都具有「不食人間煙火,沒有凡人情慾」的特點,他們遵重人類,無私地教化和幫助人類。人類對他們只會頂禮膜拜,不會有絲毫的不恭不敬。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就是由這些神所建立起來的。  相反,在古希臘神話中,眾神都是世俗的,他們恃強凌弱、恣意妄為,相互之間更是勾心鬥角、滿懷妒恨。他們視人類如草芥,把人類當做娛樂的對象和工具,在《聖經》中,耶和華對人類表現得更是極端兇殘。  中印神話的區別:印度神祇和中國神祇的共同特點都是力圖遵行宇宙之法,按天道行事。古印度和古中國都留下了大量深奧的哲學思想,這些思想揭示著宇宙的本質。但這兩者也有明顯的區別。  印度神祇遵行天道的同時,也十分強調人道。自遠古時期起印度人就被分成四大種族:  第一等級的婆羅門,獨攬宗教事務,形成專門的祭司階級,有些婆羅門還參與政事。  第二等級的剎帝利,是掌握軍政大權的武士階級。這兩個等級處於統治地位。  第三等級的吠舍,是雅利安人的平民大眾,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等。  第四等級首陀羅,基本上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但也有貧困的雅利安人。他們是被壓迫、遭奴役、受歧視的無權居民等級,從事手工業和農牧業,他們之中大多數是奴隸。在這些種族之間有絕對的界限也有嚴格的職責要求。  中國神祇展示出一種「全心全意教化人民」的至德思想。對於人類,中國神祇沒有遠近親疏,他們「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人。  

  神話研究:神話學,指關於神話研究的一種科學,英文叫「Mythology」,也是指關於神話故事的科學研究。神話學的主要任務是對大量的神話資料進行理論概括,提出它產生、發展、演變的規律和創作、流傳上的特色。神話學是在神話產生和流傳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最初它與原始宗教有著密切的聯繫。比如原始人的圖騰崇拜意識和「萬物有靈」觀念,就在不自覺地指導著口頭的神話創作。真正自覺地對神話加以系統研究的歷史並不長。18世紀義大利哲學家喬維科雖提出歷史主義神話觀,但更多的學者認為神話是愚昧和欺騙的產物,是純迷信的東西。真正神話學派的創始人是德國的格林兄弟。19世紀中葉,歐洲繼格林兄弟之後,出現了許多神話學派,較有代表性的是「語言學派」和「人類學派」,代表人物分別是英國的馬克斯?繆勒、斯賓塞和蘭格?安德魯蘭、泰勒。中國神話學的研究開始於「五四」運動以後,黃石、林惠祥、茅盾、袁珂較有代表性。目前我國神話學的研究逐漸由典籍記載的資料轉向民間傳承資料。少數民族神話資料的搜集、整理、翻譯與研究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注意。  神話的研究狀況:「神話」這門學問歷史悠久。早在希臘時代就有神話方面的研究。最初期的神話學分成兩派學說:一派視神話為「寓言」,另一派則認為神話是在反映時代的歷史事實,也就是著名的「神話史實說」。由此可見,在希臘時代,人們已經對神話的傳播、散布習以為常了。  之後,神話的研究停滯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18世紀至19世紀前半葉,才出現了幾位近代神話學的先驅。之後到了19世紀後半葉,隨著比較語言學的蓬勃發展,「比較神話學」應運而生。當時最著名的學說是馬克斯?繆勒的自然神話學派。不過這個學派專門以神話中的暴風、太陽等特定對象為研究的目標,並未深入涉及到所有神話研究的範疇。  當時與自然神話學派相抗衡的,則是所謂的人類學派。代表人物是蘇格蘭學者蘭格。蘭格以當時的文化演化論為基礎,研究發現神話是未開化民族野蠻習俗的根源,同時他也首次確認了神話並不是印歐語族特有的產物,而是世界各地都有的文化現象。  進入20世紀後,神話學的研究方法變得更多樣化了。起初神話學界流行所謂的「禮儀說」。許多學者導入了早期的人類學說,假設所有的神話都是禮儀的母體。禮儀說就是神話學者解說這個假設而形成的一個學派理論。在禮儀說的著作中,最著名的是詹姆士?弗萊哲的《金枝》。可是經過後世研究調查的結果證明,這個學說的假設完全錯誤。不過就《金枝》書中所搜集的大量對後世研究頗具價值的神話範例而言,至今禮儀說仍舊有它一定的學術意義。  許多學者至今依然沿用某些方法論的方法來作為神話的研究理論。首先是歷史民族學的研究方法。這個方法是先確定全世界的神話分布,然後再根據所屬的區域尋找出它們在文化史中的定位。這樣的研究方法,顯然需要進行大規模的田野調查,於是對早期的自然神話學派產生了莫大的影響。但是之後的阿道夫?詹森在他初期的對文化世界的整理研究中,已經從文化史的定位轉移到人類文化史的定位了。  其次是所謂功能主義的研究方法。顧名思義,這個研究方法專註在尋找神話的功能,也就是在尋求神話故事對文化、歷史等各方面的最終目的。  英國學者馬林諾夫斯基在他對美拉尼西亞神話所進行的調查中發現,神話的目的是為了給社會制度一個正當性的根據。他舉例指出,決定拉比亞村四個宗族位階的,正是神話中四個宗族祖先從石窟中迸出時所做出的舉動。  另外美國人類學家克拉克弘則引用了納瓦荷印第安人的例子下了這樣的結論:所謂文化,就是教導人們何謂超自然現象的威脅,進而教導大家面對這些超自然現象威脅的方法。而神話與禮儀的功能,與文化本身的意義其實並不一致。雖然納瓦荷印第安人沒有所謂的成文法(法律),也沒有一位具有絕對權威的酋長,但是這個部落卻能長期維持團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所有的成員擁有共同的神話和禮儀。  接著是李維史陀所倡導的結構主義的研究方法。結構主義打破了過去所有的方法論,它不拘泥於神話中那些特定的構成要素,而是做全面的整體研究。  可想而知,結構主義為神話研究帶來了巨大的變革與衝擊。以往的比較神話都將重心放在內容的相似性上,但是自李維史陀以後,即使原本看似不同的地方,也因為綜觀整體而產生了全新的見解。正因如此,神話的研究與分析變得更具深度和廣度了。  有別於李維史陀為神話研究帶來的巨大變革,法國比較神話學家喬志?杜梅吉爾則持續致力於印歐語族的神話比較,提出所謂三元體系的結構模式。喬志?杜梅吉爾認為王者、戰士、生產者三者,是神話最基本的三個意識形態。除此之外,還有從心理學切入的神話研究方法,也就是在精神分析學上大放異彩的弗洛伊德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弗洛伊德有一本神話研究的著作《圖騰與禁忌》,書中的研究結果雖然未被學會所認可,但是他所提出的「無意識」的重要性,卻對後來的神話學家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除了弗洛伊德,另一位心理學家榮格則是透過許多夢境的分析,找出希臘神話中像狄蜜特這類的大地母神與她們所相對的做夢者之間的非常規律性的互動原則。榮格並且將這個原則命名為「原型」。  現在的主體理論認為,神話是遠古人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像的故事。它是人類早期的不自覺的藝術創作。神話並非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由於遠古時代生產力的水平很低,人們不能科學地解釋世界、自然現象和原始社會文化生活的起源和變化,以他們貧乏的生活經驗為基礎,藉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  當一個民族漸漸發展,開始對世界和自己的來源問題感到疑惑並作出各種不同的解答時,這正標誌著文明的產生。這些形形色色的答案在現代人看來,都是些似乎荒誕不經的神話傳說。可是,對初民來說,卻是合理的解釋。他們對這些「神話」不斷地進行不自覺的闡釋和發揮,一代傳一代,他們都堅信這就是宇宙、人類、自然萬物的起源。神話反映了原始人對宇宙、人類本身的思考及解釋。  馬克思對神話的解釋是:「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藉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隨著這些自然力的實際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神話是「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  然而,隨著考古發現,越來越多的神話被證實是真實的歷史。另外,有太多的史前文明顯示出遠古人類的知識和智慧是遠遠高於現代人的。這些事實使得人類的傳統思維方式不斷發生著變化。  神話傳說的真實化現象:在很長的歷史時間裡,中國遠古時期的歷史被看成是神話傳說。其中,對於中國最重要的人物——黃帝來說也是如此看法。隨著近幾十年層出不窮的考古新發現,學界這團迷霧終於得以澄清。1973年,在地下沉睡了整整2142年的《黃帝四經》從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頓時如石破天驚,為證實黃帝傳說並非神話虛構提供了最有說服力的根據。之後,經過海峽兩岸學者多年的研究考證,一致認為,《黃帝四經》不是偽書,黃帝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謝里曼和特洛伊城的故事,是考古史上偉大傳奇中最為動人心弦的一個,曾有史學家評價:特洛伊城的發現,其意義和價值並不遜色於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  德國考古學家亨利?謝里曼從小就深信《荷馬史詩》中描寫的內容是真實的歷史,而非根本不存在的神話傳說。依靠非凡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謝里曼在土耳其的西北部挖掘出了特洛伊城,它和史詩中描寫的一模一樣。這次考古發現被稱為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克諾索斯是克里特島上的一座米諾斯文明遺迹,被認為是傳說中米諾斯王的王宮。它位於克里特島的北面,海岸線的中點,是米諾斯時代最為宏偉壯觀的遺址,可能是整個文明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英國考古學家阿瑟?伊文思於1878年對克諾索斯遺址進行了最早的完整發掘,發現了大批米諾斯遺迹和許多刻有使用線形文字A的文本的泥板,揭示了米諾斯文明的存在。其中最為輝煌的米諾斯王宮始建於約前2100年至前1800年,後幾經擴建,佔地約13000平方米,圍繞著一個1 200平方米的中心院落展開成四個翼,上下五層樓,共有一千多個房間。  幾千年來,如果克諾索斯沒有那個神話傳說,它基本上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邊緣地帶。從《荷馬史詩?奧德賽》描述得知,國王米諾斯統治著這片土地,征伐的勝利沖昏了他的頭腦,他變得暴虐專橫且狂妄自大,不再對諸神頂禮膜拜,宙斯決定對他施以懲罰,讓他的妻子與公牛私通並生下一個牛首人身的怪物,名為米諾陶洛斯。為了遮醜,米諾斯將他關在一座迷宮中。後來,米諾斯的兒子安德洛吉亞斯到雅典參加體育競賽,遭到雅典國王的嫉妒而被殺害。盛怒之下,米諾斯率領艦隊一舉攻下雅典,命令雅典人每九年選送七對童男童女供兇殘的米諾陶洛斯享用。第三次進貢時,雅典王子特修斯自告奮勇前去殺死牛怪。公主阿里亞特(阿麗阿德涅)愛上了英俊勇敢的特修斯,悄悄送給他一把鋒利的寶劍和一個線團。經過一番惡戰,特修斯終於殺死米諾陶洛斯,依靠線團的指引順利走出迷宮,帶著公主啟程回國。  《聖經》是對人類影響最大、最深的書之一,是基督教的正式經典,又稱《新舊約全書》,被奉為教義和神學的根本依據。內容主要包括歷史、傳奇、律法、詩歌、論述、書函等。《聖經》的內容,尤其是舊約,一直被認為是神話傳說。但隨著死海古卷的出現以及《聖經》中所描述的城市不斷被考古發現,人們對《聖經》真實性的看法也不斷發生著變化。  有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證實神話傳說的真實性。這些事實是否應該使人類重新定位神話傳說?也許改變對神話傳說的觀念和研究的角度,是我們認識歷史以及了解宇宙的最佳途徑。  達爾文進化論:19世紀中葉,達爾文創立了生物進化學說,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達爾文進化論,第一次對整個生物界的發生、發展作出了唯物的、規律性的解釋,推翻了特創論等唯心主義形而上學在生物學中的統治地位,使生物學發生了一次革命性變革。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及哲學的發展都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進化論成為當代生物學的核心思想之一。但自從進化論被提出後,對其質疑聲也從未間斷。進化論僅僅是一種理論,它既非事實,也不是科學定律。  在《物種起源》一書里,達爾文使用1100多次的假設詞——我們可以如此想像、假如、假設。從這一點來看,進化理論只是一種猜想,達爾文本人是沒有找到相應的證據來證明他的觀點的。以下列舉眾多質疑中的幾條:  第一,缺少過渡型化石。比如從猿進化到人之間的猿人化石。  第二,世界上有許多低等的古生物,它們已經存在了億萬年,為何它們不遵循進化理論。  第三,物種取決於基因,但基因根本不進化,不同個體的遺傳密碼會有差異,但差異絕對不會超出物種的範圍。  第四,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進化論僅僅解釋了近1億年內可能發生的生物進化問題,完全忽視了在此之前45億年內地球上可能發生的事情,割斷了近代地球與歷史地球的聯繫。  第五,生物進化論忽略了幾千年來地球上存在的關於生命的諸多神秘現象和不解之謎,忽視了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把人類簡單地推上了至高無上的地球主宰的地位。  第六,沒法解釋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炸」現象,那麼多高等生物忽然間一下子就出現了,這難道是進化來的嗎?  第七,進化論違背近親結婚代代劣質、最終導致生物滅絕這個生命發展的基本規律。 

  第二章 山海經  簡介:《山海經》被稱為中華第一奇書,是我國現存古籍中疑信參半、問題最多的一部書。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記載了100多邦國,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訊息。最初的《山海經》是附有地圖的。  一般認為《山海經》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有些學者則認為《山海經》是帝禹時代(公元前2200年前)所進行的世界國土資源普查的考察報告,並繪製了世界《山海圖》。  《山海經》一書的作者和成書時間都還未確定,過去認為為禹、伯益所作。現代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山海經》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時間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巴蜀東及齊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漢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其中許多可能來自口頭傳說。  《山經》在記述時,往往以山為綱,以首山敘起,依次敘山名、水名、道里、民族、風俗、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在《海經》中,記載了一些諸如結胸民、羽民國、厭火國、貫胸國、不死民、反舌國、三首國、長臂國、三身國、一臂國、奇肱國、丈夫國、巫咸國、女子國、軒轅國、白民國、長股國、一目國、大人國、君子國、無腸國、夸父國、黑齒國、玄股國等奇異的國家和民族。  《山海經》中描寫了許多奇異的生靈,他們都是人和動物的混合體。在埃及最古老壁畫上也有許多獸首人身、人首鳥身、人首獸身的畫像、雕像,這些形象和《山海經》中的記錄十分相似。  《山海經》現在最早的版本是經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校刊而成的。晉朝郭璞曾為《山海經》作注,考證注釋者還有清朝畢沅的《山海經新校正》和郝懿行的《山海經箋疏》等。  西漢劉秀《上山海經表》曰:其事質明有信。考武皇帝時,嘗有獻異鳥者。食之百物,所不肯食。東方朔見之,言其鳥名,又言其所當食,如朔言。問朔何以知之,即《山海經》所出也。考宣帝時,擊石番石於上郡,陷得石室,其中有反縛盜械人。時臣秀父向為諫議大夫,言此貳負之臣也。詔問何以知之,亦以《山海經》對。其文曰:「貳負殺窫寙,帝乃梏之疏屬之山,桎其右足,反縛兩手。」上大驚。朝士由是多奇《山海經》者,文學大儒皆讀學,以為奇可以考禎祥變怪之物,見遠國異人之謠俗。故《易》曰:「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亂也。」博物之君子其可不惑焉。臣秀昧死謹上。  郭璞《注山海經敘》曰:世之覽山海經者,皆以其閎誕迂誇,多奇怪俶儻之言,莫不疑焉。嘗試論之曰:庄生有云:「人之所知莫若其所不知吾于山海經見之矣。」夫以宇宙之寥廓。群生之紛紜,陰陽之煦蒸,萬殊之區分,精氣渾淆,自相濆薄,遊魂靈怪,觸象而構,流形於山川,麗狀於木石者,惡可勝言乎!然則總其所以乖,鼓之於一響;成其所以變,混之於一象。世之所謂異,未知其所以異世之所謂不異,未知其所以不異。何者?物不自異,待我而後異,異果在我,非物異也。故胡人見布而疑黂,越人見罽而駭毳,夫翫所習見而奇所希聞,此人情之常蔽也。今略舉可以明之者。陽火出於冰水陰鼠生於炎山,而俗之論者,莫之或怪。及談山海經所載,而咸怪之,是不怪所可怪而怪所不可怪也,不怪所可怪,則幾於無怪矣。怪所不可怪,則未始有可怪也。夫能然所不可,不可所不可然則理無不然矣。  巫文化:《山海經》歷來被大多數人認為「荒誕不經」,被定為巫書。連敢於打破《尚書》束縛,將中國上古史推至炎黃二帝的史學家司馬遷都說「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巫文化是上古時期以巫咸為首的「靈山十巫」在今巫溪寧廠古鎮寶源山地區創造的以占星術和占卜術為主要形式,以鹽文化和葯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地域特色文化。《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葯爰在」。  《漢語大字典》對巫的解釋是:「古代從事祈禱、卜筮、星占,併兼用藥物為人求福、卻災、治病的人。」  巫文化是上古時期人類在繁衍生息,推進社會發展過程中創造的一種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原始文化,它也是人們對萬物有靈崇拜時期的文化的通稱,是人類遠古的文化。巫文化融匯了天文地理、人文數理、醫卜星相、五行八卦、祭禮娛樂的總和,它詮釋了中國傳統的道、哲、理、文,並滲透影響了陰陽學說、庄老思想、屈原詩歌、孔丘仁義。它是華夏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地豐富了華夏民族文學藝術寶庫、宗教哲學、科學技術,推動了中華文化的成長。  巫師是最早的知識分子。出於職業需要,巫師大多較一般人掌握了更多的文化技能,古代的大部分官方文書工作均由祝宗卜史系列的官員們來承擔,這類官員稔熟於各種祭祀儀典、天文曆法、史籍譜牒、占卜記錄等,這樣一些人有意無意中憑藉手中所掌握的文化知識成為記錄保留古代文化的中堅力量。  巫師作為鬼神與人之間的中介,在巫術及原始宗教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巫」與「工」相通,原意指人的行為舉止合乎規範,引申為掌握某種技巧的人。「凡善其事曰工」,古代稱醫者分上工、中工、下工,喻高、中、低技術之別。  巫師早期,女巫較多,女子屬陰,鬼魂屬陰。早期巫,多用於祈雨和祭祀之功用,男巫稱「覡」。  巫師作法,巫步,又稱禹步。《道藏.洞神八帝元變經.禹步致靈第四》:「禹步者,蓋是夏禹所術,召役神靈之行步,以為萬術之根源,玄機之要旨。昔大禹治水,不可預測高深,故設黑矩重望,以程其事,或有伏泉,磬石,非眼所及者,必召海若、河宗、山神、地祇,問以決之,然禹屆南海之濱,見鳥禁咒,能令大石翻動,此鳥禁時常作是步,禹遂模寫其行,令之入術,自茲以還,術無不驗,因禹製作,故曰禹步,宋世以來,好道者眾,求者蜂起,推渙百端。」  最早的醫生大多是巫師,最早的醫療手段是巫術儀式,移精變氣,疾病可愈,不用針石、藥物。《山海經》中的醫學史料、藥物知識,對研究祖國早期醫藥學及其演化尤為重要。據統計,《山海經》載錄的藥物數目,動物葯76種(其中獸類19種,鳥類27種,魚龜類30種),植物葯54種(其中木本24種,草本30種),礦物葯及其他7種,共計137種。與《詩經》不同的是,《山海經》所收載的藥物有明確的醫療效能的記述。如《西山經》所載的杜衡,「食之已(抑制)癭」。《中山經》所載的榮草,「食之已風」。山海經還記載了許多具有預防保健作用的藥物,如《中山經》記載的青耕鳥,「可以御疫」。《西山經》記載的水族鮭,「食之無腫疾」。《山海經》還記載說有的藥物具有滋補強壯的作用,如《南山經》所載的祝余「食之不飢」。《西山經》所載的穰木,「食之多力」。此外,《山海經》中還說有些藥物具有美容玉肌的作用。如《中山經》所載的荀草,「服之美人色」。《北山經》所載的天嬰「可以已座」。從用藥理論看,《山海經》所載的藥物功效,一般均一葯治一病,少數兼治兩種疾病。這提醒我們,祖國的中藥文化從單味應用到復方配伍,以至後來系統的配伍理論經歷了漫長的進化歷程。在藥物的用法上,《山海經》記載有食、服、飲、佩、席、養、塗、刺、去垢等,比較簡單,反映了中醫藥用藥途徑的原始風貌。《山海經》記載了包括內科、外科、五官科及預防醫學的50餘種疾病的癥狀,有的被後世中醫典籍所採納。如癘、癰、疸、瘕、痔、癬、痿、蠱、瘧、癭等,已成為中醫學的專用術語。世界醫學現已規定,「痔」這個詞為肛腸病之一的痔瘡的名稱。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中釋癭為「頸瘤也」。即我們今天所說的甲狀腺腫大。釋疫為「發皆疾也」,指種類之間的傳染病。釋癘為「惡疾也」,專指今天的麻風病,這些都反映了傳統文化與中醫的淵源關係。  晉代的郭璞認為巫「皆神醫也」。在醫藥啟蒙的上古時期,巫與醫是集於一身的。《山海經?海內西經》載:「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丕凡、丕相……皆操不死之葯而距之」。唐代詩人李賀《浩歌》中寫道「彭祖巫咸幾回死」,巫咸指的是商朝名巫咸彭。《山海經?大荒西經》上說,咸彭往來靈山采百葯,以祛疾療災。說明巫醫混雜,正是早期醫藥啟蒙階段多元的歷史特點。《黃帝內經》誕生,標誌著巫醫兩者的解體,中醫藥學已具備了獨立分科的必然。但近年來,隨著認識的深化,人們對「祝由」有了新的見解,認為其中包含著心理的治療,也有情志調攝和氣功導引的科學成分。  針灸學是中華民族對世界醫學獨特的創造與貢獻。針灸的起源很早,是從砭石療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山海經?東山經》說:「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所謂箴石,不僅是原始的外科醫療工具,也是我國針灸術的萌芽。從石砭、骨針、竹針到青銅及鐵針,針灸工具的進化反映著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大荒北經》還記載了氣功療法。說:「繼天民,任姓。無骨子,食氣,魚。」文中所說的食氣,指的就是氣功導引,與後世的「辟穀」應當有淵源關係。  古人的壽命:《山海經》中記載了一些壽命很長的人,其中有「軒轅之國在此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風。……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被發。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另外,許多最古老的記載顯示,遠古時帝王的壽命都很長久。  《帝王世紀輯存》:「黃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歲矣,或傳以為仙,或言壽三百歲。」「少昊在位八十四年而崩。」「顓頊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五年,年一百五歲而崩。……子帝摯立,在位九年。」「帝堯即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舜百歲癸卯崩。或雲舜年一百五歲,亦云一百一十二歲。」  《通鑒外紀.黃帝》:「黃帝崩,葬橋山。」原註:「在位一百年,或雲一百一十年。或傳以為仙,或言壽三百歲。」《通鑒外紀?帝堯》:「堯辟位二十八年,凡在位百年而崩,舜即天子位。」《通鑒外紀?帝舜》:「帝舜在位三十三載,命禹攝行天子事。」「禹攝政十七年,舜在位五十載。」原註:「舜為天子五十年,凡壽百一十二歲。或雲舜年一百五歲,亦云一百一十三歲。」  《緯書集成.春秋命歷序》:「黃帝一曰帝軒轅,傳十世,二千五百二十歲。」  《命歷序》曰:「黃帝傳十世,一千五百二十歲。或雲十八代。」「少昊在位八十四年,崩。年一百歲,或雲在位百年,葬雲陽。《命歷序》曰少昊傳八世、五百年,或雲十四世,四百年。」「顓頊在位七十八年崩。年九十八歲,或雲九十一歲,葬濮陽。」「顓頊傳九世,三百五十年,或雲八世五百四十八年。」「嚳在位七十五年崩,或雲六十三年,年一百或雲一百五歲,九十八歲,九十二歲,葬宜陽,或雲濮陽。」「嚳傳十世,四百年。」  孔子的弟子宰予問於孔子曰:「昔者聞諸榮伊,言黃帝三百歲。請問黃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於三百年乎?孔子曰:『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聖經》上記載,在大洪水前人的壽命能達近千歲。其中亞當930歲、挪士撒拉969、風雅列962歲、挪亞950歲。蘇美爾文明記錄的遠古時期人類的壽命更是長得令人難以想像。  距離之謎:《山海經》中關於距離的數據前後矛盾,不符合實際情況,讓人無法理解。按其描述,兩座大山之間的距離遠的有三五百里,近的只有幾十里。按這種描述,大地上應該布滿了奇特的山脈。而我們知道,崑崙山脈長約2500公里,寬300公里,太行山綿延了近400公里。一個普通的大山,其方圓也得有百里。  禹曰: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蓋其餘小山甚眾,不足記雲。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十。(《中山經》)  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豎亥。一曰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海外東經》)  《山海經》中提出了幾個重要的數據: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和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依此數據,當時是足可以確定地球的形狀的,但《山海經》描述的陸地的整體卻是平的。這倒是符合「天圓地方」的說法。  如果硬把二萬八千里和二萬六千里說成是地球的赤道和南北兩極直徑的話,那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又指的是什麼?就算每步是半米,那就是二十五萬公里。這麼大的距離不是當時地球人可以理解的。  《山海經》中的世界地理  很多觀點認為《山海經》是記錄古代中國的地理,也有一些觀點認為《山海經》是記錄古代世界的地理。但《山海經》中描述的大多山脈是無法和現實對應上的。這是為什麼呢?  美國學者墨茲博士研究了《山海經》,根據經上所說《東山經》在中國大海之東日出之處,她在北美按經考察,經過幾次失敗,她一英里一英里地依經上記述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與山間的距離考察,結果成功了。查驗出美國中間和西部的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喀斯喀特山脈、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與《東山經》記載的四條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動植物﹑山與山的距離完全吻合……墨茲歷經艱難險阻,踏勘的結果是:  第一列山脈,起自今美國懷俄明州,至得克薩斯的格蘭德河上,共12座山。將古華里換算為英里,與《東山經》中第一列山的距離完全相符。  第二列山脈,起於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的溫尼泊,止於墨西哥的馬薩特蘭,共17座山。距離與《東山經》第二列山脈相合。  第三列山脈是沿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完全走太平洋海岸航行,起於阿拉斯加的懷爾沃德山,至加州的聖巴巴拉,共9座山。距離也與《東山經》所列第三條山脈相符。  第四列山脈,起於華盛頓州的雷尼爾火山,經俄勒岡州到內華達州北部,共8座山,距離與《東山經》第四列山相合。

 

  遠古神仙  伏羲、女媧:伏羲,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之一,相傳其人首蛇身,與其妹女媧成婚,生兒育女,成為人類的始祖。在發現的最古老的壁畫或其他畫像中,伏羲、女媧都被描繪成人首蛇身的樣子。  《海外西經》記載,軒轅之國在(此)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在女子國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伏羲被尊為人類的男性始祖,傳說中他的一些功績也記錄於很多文獻。《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詩含神霧》曰:「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宓羲。」《易?繫辭下》曰:「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繹史》卷三引《古史考》:「伏羲制嫁娶以儷皮為禮。」《潛夫論五德志》:「(伏羲)結繩為網以漁。」《楚辭?大招》:「伏羲氏作瑟,造『駕辨』之曲。」《淮南子?天文訓》曰:「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楚辭?離騷》:「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宓妃」,即「洛神」,《文選》卷十九《洛神賦》注引《漢書音義》引如淳云:「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洛水,為神。」《呂氏春秋?孟春紀》曰:「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號,死祀於東方,為木德之帝。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為木官之神。」《漢書?丙吉傳》曰:「東方之神太昊乘震執規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離執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兌執矩司秋,北方之神顓頊乘坎執權司冬,中央之神黃帝乘坤執繩司下土。」《山海經?海內經》曰:「西南有巴國。太皞生咸鳥,咸鳥生乘厘,乘厘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  傳說女媧創造了人類,有關女媧的記載最初見於屈原《楚辭?天問》:「登立為帝,孰道尚之。女媧有體,孰制匠之?」女媧對人類的功績,許慎《說文解字》曰:「女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化」,即孕育,說女媧創造了世間的萬物。《山海經》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粟廣之野。」郭璞註:「女媧古神女帝,人面蛇身,一日七十變,其腸化為此神。」《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風俗通》曰:「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人也。」《淮南子?覽冥訓》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狡蟲死,顓民生。」  古老的伏羲女媧傳說,從最開始就奠定了中華民族獨有的特點和精神,其核心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帝俊:帝俊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一個謎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迹既不為正史所載,也不為諸子所傳,只見於《山海經》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內」兩經之中。  在《山海經》裡面,帝俊可以說是第一顯赫的了。裡面記載他的事,多至十六次。通過這十六項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第一,他東西南北,無所不至;第二,古代重要的大發明,差不多全出於他的子孫;第三,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內許多氏族都由他分出;第四,太陽是他的兒子,月亮是他的女兒,在他之下有「人面、犬耳、獸身,珥兩青蛇,名曰奢比屍」的神人和「五采之鳥」的「下友」。究其神系淵源與脈絡,顯然不屬於炎帝世系,也不隸屬於黃帝世系,是與炎、黃兩大神系並存的第三神系。  關於帝俊在中國古代諸神中的地位,今天眾說紛紜,然一般認為帝俊當是上古時代東方民族的祖先神,這種看法具有普通性,因為《山海經》記載的帝俊活動地及其子孫之國大多在東方。  黃帝:軒轅黃帝被尊為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黃帝(前269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出生、創業和建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他以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是承前啟後的中華文明的先祖。他是傳說中遠古時代中華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關於皇帝的神化傳說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皇帝大戰蚩尤。相傳黃帝即位的時候,有蚩尤兄弟81人,號稱是神的後裔。這81人全都是獸身人面,銅頭鐵額,不吃五穀,只吃河石。他們不服從黃帝的命令,殘害黎庶,誅殺無辜。又製造兵杖刀戟大弩,與黃帝為敵。黃帝遂順民意,徵召各路諸侯兵馬討伐蚩尤。歷經15旬後,也未能打敗蚩尤,只好退兵。為此,黃帝憂心忡忡,日夜盼望能有賢哲輔佐他,以滅蚩尤。有一天晚上,他夢見大風吹走了天下的塵垢。接著又夢見一個人手執千鈞之弩驅羊數萬群。醒來後,心覺奇怪。暗想,風,號令而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難道有姓風名後的人嗎?千鈞之弩,是希望為能致遠,驅羊數萬群,是牧人為善,難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於是便派部下到處訪尋這兩個人。結果在海隅找到了風後,在澤邊找到了力牧。黃帝以風后為相,力牧為將,開始大舉進攻蚩尤。在涿鹿郊野,兩軍擺開陣勢大戰。蚩尤布下百里大霧,三日三夜不散,致使兵士辨不清方向。黃帝便令風后造指南車。與此同時,西王母也派玄女前來,教他三宮秘略五音權謀之本,風后據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後來,他們在冀州重新開戰。蚩尤率領魑魅魍魎,請風伯、雨師縱風下雨,命應龍蓄水以攻黃帝。黃帝請來天下女魃於東荒止雨,而北隅諸山黎士羌兵驅應龍至南極。最後,殺死了蚩尤,但蚩尤有不死之身,所以分屍葬於四處,使之不得完屍。  皇帝與岐伯討論病理,作《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意義重大。  第一,《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人類出現以後,就有了疾病,有了疾病必然要尋求各種醫治的方法,所以醫療技術的形成的確遠遠早於《黃帝內經》。但中醫學作為一個學術體系的形成,卻是從《黃帝內經》開始的,所以《黃帝內經》被公認為中醫學的奠基之作。這部著作第一次系統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為人類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醫學形成以後,一直庇佑著我們中華民族,使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使我們中華兒女能夠戰勝疾患、災難,綿延至今。沒有中醫、沒有《黃帝內經》的中華民族,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養生寶典。《黃帝內經》中講到了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是講怎樣不得病,怎樣使我們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能夠活到一百歲。  第三,《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黃帝內經》以生命為中心,裡面講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還有哲學、歷史等,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我們國學的核心實際上就是生命哲學,《黃帝內經》就是以黃帝的名字命名的、影響最大的國學經典。  現代有無數的人在研究中醫,希望能更大地發揮中醫的巨大作用。但是現代的中醫水平是遠遠低於古代的,這說明了什麼問題?  夸父:傳說在遠古時期,北方有一個巨人,名叫夸父,雙耳掛著兩條黃蛇,手裡拿著兩條黃蛇,住在一個荒涼的山上。夸父生性喜歡探求,有一天,他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想看看太陽究竟是個什麼樣子。他邁開雙腿,像一陣風似的跑起來,眨眼之間就跑出了幾百里。夸父一心要追上太陽,一直追到禹峪(也稱虞淵)。這是太陽落下的地方,落日像一團火球,烤得夸父口乾舌燥。他渴得要死,跑到黃河去喝水,黃河的水不夠喝,他又趕到渭河。渭河的水也喝乾了,還是不解渴。他又往北方的大澤趕。沒有來得及趕到大澤,就在半路上渴死了。夸父死的時候,丟掉了手裡的拐杖,拐杖落下的地方,變成了一片桃林。夸父的屍體變成了一座大山,後人稱為夸父山。  《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根據以上的描述,我們看到了遠古時期的一場戰役。敵對的雙方分別是以黃帝為首的眾仙和以蚩尤為首的眾仙。蚩尤一方最大的武器是「縱大風雨」。夸父是擁有能吸存大量水的法力的大仙,因此他為風伯雨師提供水源。在戰鬥中黃帝用日(景)引夸父至禺谷,使夸父耗盡貯水。最終黃帝一方取得勝利,殺死了蚩尤和夸父,並將夸父的屍體運到南方處理掉。由於夸父的身體有吸水、貯水的功能,所以南方由此多雨。而作為皇帝一方的神仙魃,她的神通與夸父相反,她擁有斥水和避水的法力,因此她「所居不雨」。  《山海經》中對能引起大旱、大水的神物的記載有二十幾處,以下略舉幾例:  東南四百五十里曰長右之山。無草木,多水。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  又東五百里曰雞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魚專」魚,其狀如鮒而彘毛,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南山經》)  又北百八十里曰渾夕之山。無草木,多銅玉。囂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兩身,名曰肥遺,見則其國大旱。(《北山經》)  又南三百里曰犲山。其上無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予予」之魚。其獸焉,其狀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見則天下大水。(《東山經》)  又西三百里曰鮮山。多金玉,無草木。鮮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其中多鳴蛇,其狀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中山經》)  又西三百里曰陽山。多石,無草木。陽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狀人面而豺身,鳥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見則其邑大水。(《中山經》)  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陽多「王雩」琈之玉,其陰多赭、黃金。神熏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狀如菁如舉。有獸焉,其狀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諸,見則其邑大水。(《中次三經》)  西王母:《山海經》中三處提到了西王母。  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山海經.西山經》)  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在崑崙虛北。(《山海經.海內北經》)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山海經.大荒西經》)  傳說:王母娘娘,或稱瑤池金母、西王母、金母、金母元君、九靈大妙龜山金母,簡稱王母或西王母。俗姓侯,或曰楊,名回,字婉姈,或曰太虛。  西王母是彙集西華奇妙真氣、降誕於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陰靈真氣,是洞陰至尊。  西王母居住在昆崙山上的懸圃里,那是一座空中花園,叫做「閬風」的苑中,一共有玉樓九層,左繞瑤池,右環翠水。有五名侍女,名華林、媚蘭、青娥、瑤姬與玉卮。王母有件寶物,是吃了能長生不老的仙桃(又稱蟠桃),此桃三千年開一次花,三千年結一次果,吃了可以增長壽命。王母娘娘每逢蟠桃成熟時,就會召集群仙,大開壽筵,稱為「瑤池集慶」。因此,民間遂以王母娘娘為長生不老的象徵。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不死葯而飛上月亮的。  西王母掌管西方,舉凡天上或地上所有成仙之女子皆由她來治理,並與「東王公」共同統轄東西兩股元氣,化育天地,陶冶萬物。  王母娘娘自稱為天帝的女兒,而天帝是皇天上帝的泛稱,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青帝、赤帝、黃帝、白帝都稱天帝。  相關記載:《西王母傳》中提及金母與木工共理陰陽二氣,養育天地,陶均萬物,三界十方內得道之女仙,名籍皆歸其管轄。  《列仙全傳》記載:「西王母即龜台金母也,系西華至妙洞陰之極尊,育化誕生於神州伊川,俗姓侯或楊,諱回,字婉,一字太虛。」  《史記.大苑傳略》記載:「西王母這古仙人,姓楊,或謂姓侯,名回,一為婉姈,居崑崙。」  《道藏道跡經》記載:「王母上殿東西坐,著黃金褡辱,文采鮮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綬,腰佩分景之劍,頭上太華,戴太真晨纓之冠,履玄鳳文之,觀之,年方三十許,修短得中,天姿掩靄,靈顏絕世,真靈人也。」  《道藏三洞經》記載:「西王母者,太陰之元氣也,姓自然,字君思,下治崑崙,上治北斗。」列西王母為第四神仙,僅次於東王父。  《雲笈七籙》記載:「上聖白玉龜台九靈太真西王母。」  在中國道書古籍中,多次記載西王母顯聖遺使下凡,曾經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幫助黃帝打敗蚩尤,授天下地圖予舜帝整治國家,遺二十三女雲華夫人下凡助大禹治水。而幸睹聖顏者,則有以孝聞名鄉里的舜帝、游瑤池拜金母的周穆王以及好神仙之術的漢武帝等人。  大禹:禹,西周文獻《詩》、《書》中的古代天神。相傳商、周族人都居住生息在他所敷布的土地上。據《楚辭?天問》記載,禹和其父鯀均為神。鯀治水失敗被刑後從腹中育出了禹。禹治水成功,娶塗山氏女,生子啟。後來啟代益為君主,建立了夏王朝,禹遂為夏宗神。《國語.周語下》則說因禹治水有功,上帝嘉獎他使有天下,並賜姓姒,稱有夏氏,故《鄭語》稱之為「夏禹」。  大禹是如何治水的:按照公認的理解來說,遠古時期的人類是愚昧無知、生產力水平低下的,人類就是為了吃上飯也要花費大量的精力。  就算是大禹帶領所有的人專門從事開山、挖渠的治水工程,這項全國性的巨大工程也是無法完成的。除非是大禹具備神仙般的能力,利用傳說中的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避水劍才能完成此項工程。另外,當時的情況是洪水滔天,到處是水,幾乎沒有了陸地。《尚書.堯典》,帝曰:「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尚書?皋陶謨》,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  如果要治水也許只能採取「息壤以湮洪水」這種神話中的辦法了。在《山海經.大荒北經十七》中: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其所「烏欠」所尼,即為源澤,不辛乃苦,百獸莫能處。禹湮洪水,殺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為池,群帝因是以為台,在崑崙之北。  《山海經.海內經》中的描述: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帝俊生晏龍,晏龍是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三身生義均,義均是始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穀。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陰,是始為國。禹、鯀是始布土,定九州。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壤,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以上是《山海經》中的最後一段,清楚地講明了兩個空間的情況,一是帝俊、炎帝、禹、鯀等神所在空間,以及下國、下地、下民所在空間。在下層空間的人類處於愚昧無知的原始階段,是上層空間的神仙教給他們各種知識的。洪水發生在下層空間,神仙採用不為下層空間的人類所能想像的辦法來治理洪水和平定九州。鯀的被殺是由於他沒有得到命令,就偷用天帝的「息壤」去填埋洪水。  少昊生倍伐降處緡淵。有水四方,名曰俊壇。

有臷民之國。帝舜生無淫,降臷處,是謂巫臷民。巫臷民盼姓,食谷,不績不經,服也;不稼不穡,食也。愛歌舞之鳥,鸞鳥自歌,鳳鳥自舞。爰有百獸,相群爰處。百穀所聚。(《大荒南經》)

  有西周之國,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曰台璽,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始作耕。(《大荒西經》)  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葯爰在。(《大荒西經》)  故成湯伐夏桀於章山,克之,斬耕厥前。耕既立,無首,走厥咎,乃降於巫山。(《大荒西經》)  有互人之國。炎帝之孫名曰靈恝生百互人,是能上下於天。(《大荒西經》)  ……  在《山海經》中多次提到一些帝王「降」到某處,大多譯文都將「降」字翻譯成從天界降到凡間的意思。而「上下」更是明確地表達了穿越兩層空間的意思。  《禹貢》:《禹貢》是《尚書》中的一篇,其內容是描述大禹治水及治理疆土的詳細內容。這是一項幅員廣袤、工程浩大的工程,在那個時代進行這樣一項工程是現代人無法想像的。  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冀州: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於岳陽;覃懷厎績,至於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賦惟上上錯,厥田惟中中。恆、衛既従,大陸既作。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  濟河惟兗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澤,澭、沮會同。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墳,厥草惟繇,厥木惟條。厥田惟中下,厥賦貞,作十有三載乃同。厥貢漆絲,厥篚織文。浮於濟、漯,達於河。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厥土白墳,海濱廣斥。厥田惟上下,厥賦中上。厥貢鹽,海物惟錯。岱畎絲、枲、鉛、松、怪石。菜夷作牧。厥篚檿絲。浮於汶,達於濟。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藝,大野既豬,東原厎平。厥土赤埴墳,草木漸包。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厥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珠暨魚。厥篚玄纖、縞。浮於淮、泗,達於河。  淮海惟揚州。彭蠡既豬,陽鳥攸居。三江既入,震澤厎定。筱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喬。厥土惟塗泥。厥田唯下下,厥賦下上,上錯。厥貢惟金三品,瑤、琨筱、、齒、革、羽、毛惟木。島夷卉服。厥篚織貝,厥包桔柚,錫貢。沿於江、海,達於淮、泗。  荊及衡陽惟荊州。江、漢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潛既道,雲土、夢作乂。厥土惟塗泥,厥田惟下中,厥賦上下。厥貢羽、毛、齒、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礪、砥、砮、丹惟菌、楛,三邦底貢厥名。包匭菁茅,厥篚玄璣組,九江納錫大龜。浮於江、沱、潛、漢,逾於洛,至於南河。  荊河惟豫州。伊、洛、瀍、澗既入於河,滎波既豬。導菏澤,被孟豬。厥土惟壤,下土墳壚。厥田惟中上,厥賦錯上中。厥貢漆、枲,、紵,厥篚纖、纊,錫貢磬錯。浮於洛,達於河。  華陽、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藝,沱、潛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績。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賦下中,三錯。厥貢璆、鐵、銀、鏤、砮磬、熊、羆、狐、狸、織皮,西傾因桓是來,浮於潛,逾於沔,入於渭,亂於河。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涇屬渭汭,漆沮既従,灃水攸同。荊、岐既旅,終南、惇物,至於鳥鼠。原隰厎績,至於豬野。三危既宅,三苗丕敘。厥土惟黃壤,厥田惟上上,厥賦中下。厥貢惟球、琳、琅玕。浮於積石,至於龍門、西河,會於渭汭。織皮崑崙、析支、渠搜,西戎即敘。  導岍及岐,至於荊山,逾於河;壺口、雷首至於太岳;厎柱、析城至於王屋;太行、恆山至於碣石,入于海。  西傾、朱圉、鳥鼠至於太華;熊耳、外方、桐柏至於陪尾。  導嶓冢,至於荊山;內方,至於大別。  岷山之陽,至於衡山,過九江,至於敷淺原。  導弱水,至於合黎,餘波入於流沙。  導黑水,至於三危,入於南海。  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於厎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  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於大別,南入於江。東,匯澤為彭蠡,東,為北江,入于海。  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澧;過九江,至於東陵,東迆北,會於匯;東為不江,入于海。  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于海。  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于海。  導渭自鳥鼠同穴,東會於灃,又東會於涇,又東過漆沮,入於河。  導洛自熊耳,東北,會於澗、瀍;又東,會於伊,又東北,入於河。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滌源,九澤既陂,四海會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財賦,咸則三壤成賦。中邦錫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諸侯。  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二百里流。  東漸于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禹錫玄圭,告厥成功。

  地球之水  史前大洪水:地球北半球突然被來歷不明的洪水包圍,近千米高的洪峰,以雷霆萬鈞之勢,咆哮著沖向陸地,吞沒了平原谷地,吞沒了這些地方的所有生靈。高山在波濤中顫抖,陸地在巨變中呻吟……這是上古神話傳說和早期宗教里的記載。有人認為它是人類傳訛附會的記憶,也有人認為它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孰是孰非,千百年無定論。讓我們拋開所有的爭議,實事求是地面對這些人類早期的記憶吧!各國古籍中都有對大洪水的描述。  古巴比倫:「洪水伴隨著風暴,幾乎在一夜之間淹沒了大陸上所有的高山,只有居住在山上和逃到山上的人才得以生存」。(《吉爾伽美什史詩》)  中國:「洪水滔天,鯀竊息壤以湮洪水。」(《山海經.海內篇》)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水逆行,泛濫於中國。」(《孟子.滕文公》)  「望古之際,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泱泱而不息。」(《淮南子.覽冥訓》)  「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尚書.堯典》)  「洪泉極深,何以填之?地方九則,何以墳之?」(《楚辭.天問》)  古代墨西哥:「天接近了地,一天之內,所有的人都滅絕了,山也隱沒在了洪水之中……」(《奇馬爾波波卡繪圖文字書》)印第安地區:「發生了大洪水……周圍變得一片漆黑,開始下起了黑色的雨。傾盆大雨晝夜不停地下……人們拚命地逃跑……他們爬上了房頂,但房子塌毀了,將他們摔在地上。於是,他們又爬到了樹頂,但樹又把他們搖落下來。人們在洞穴里找到了避難的地點,但因洞窟塌毀而奪去了人們的生命。人類就這樣徹底滅絕了。」(《波波爾一烏夫》)  瑪雅地區:「這是毀滅性的大破壞……一場大洪災……人們都淹死在從天而降的黏糊糊的大雨中。」(《瑪雅聖書》)  聖經:有關那次大洪水的過程,《聖經》中有所描述。雖然《聖經》是一本宗教書籍,但很多學者認為《聖經》描述的是真實的人類歷史。以下為《聖經》中關於那次大洪水的摘要:「洪水泛濫地上40晝夜,水往上漲,把方舟從地上漂起」;「水勢在地上極其浩大,山嶺都淹了」;「5個月後,方舟停在拉臘山上;又過4個月後,挪亞離開了方舟,地已全乾了。」那次洪水同時伴隨著大陸的變遷完全摧毀了當時整個地球的人類文明,只有極少數人活了下來。近來考古學家發現的許多史前遺迹,如亞特蘭蒂斯大陸、希臘文明及海底建築物等等均可能因那次洪水而消失。  英國的民族學家弗雷澤曾指出:在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的130多個印第安種族中,沒有一個種族沒有以大洪水為主題的神話。事實上,記錄大洪水的並不限於美洲的印第安人,在世界各大陸上生活的民族中幾乎都有關於大洪水的記載。  大約10000年前左右,上一期人類文明曾遭受一次特大洪水的襲擊,那次洪水也導致大陸的下沉。考古學家陸續發現了許多那次大洪水的直接和間接證據。人類文化學家也通過研究世界各地不同民族關於本民族文明起源的傳說發現: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古老傳說都普遍述及人類曾經歷過多次毀滅性大災難,並且如此一致地記述了在我們本次人類文明出現之前的某一遠古時期,地球上曾發生過一次造成全人類文明毀滅的大洪水,而只有極少數人得以存活下來。  全世界已知的關於大洪水的傳說有600多則。例如中國、日本、馬來西亞、寮國、泰國、印度、澳大利亞、希臘、埃及及非洲、南美、北美土著等各個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傳說中都保留著對一場大洪水的記憶。雖然這些傳說產生於各個不同的民族、文化,卻擁有極其相似的故事情節和典型人物。對於這一切證據和現象,用偶然或巧合是根本無法解釋的。

  地球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  人類目前發現的海底遺迹有:  日本與那國島海域遺迹:半個世紀前,在日本琉球群島的與那國島南端,潛水員們在海底潛水時發現了人造建築物的遺迹,包含被珊瑚覆蓋的方形結構物、巨大帶稜角的平台以及如街道、樓梯及拱門狀的建築等。這可說是一座像是祭壇之類的古城遺迹,其範圍東西長約200公尺,南北寬約140公尺,最高處約達26公尺。  1990年潛水人員在西崎海域海底,發現了一個以岩石堆砌的龐大金字塔。這個金字塔型結構寬183公尺、高2743公尺,由長方形的巨石構成,總共有五層。而大金字塔附近還發現幾座小的石墩,形狀類似於大金字塔,是由石板拼成階梯狀的袖珍金字塔,寬約10公尺、高2公尺。  海底延伸出的古城牆:據台灣古籍《澎湖縣誌》中的描述,從虎井高處俯視可以看到海底有一片綿延的城牆,當時文人稱之為「虎井澄淵」。1982年,國內資深潛水人謝新曦找到了澎湖虎井古沉城正確的位置,引起考古人士的關切。  這座古牆遺址呈十字形形狀,以指北針測量呈九十度,為不偏不倚的南北、東西走向。主體為玄武岩構成,表面長滿海草,東西向總長約160公尺、南北向總長約180公尺,城牆厚度上端約1.5公尺,底部約2.5公尺,有些部分被侵蝕而呈凹凸不平狀,但搭建城牆的岩石塊接縫極為平整。在北部另有呈圓盤形的構造物,外牆直徑約20公尺,內牆則約15公尺。  印度外海發現近萬年古城遺址:2001年,印度國家海洋科技研究所的海洋學者,在印度西部外海坎貝灣進行檢測水質污染程度研究時,意外在水下120英尺處,發現兩座距今至少9500年的古城遺址。  這兩座遺址位於印度西部古傑拉特外海40公里處,從其地質結構推斷,古城為範圍廣達9公里的大型聚落遺址,其中包括一座防禦碉堡,以及一處和現代奧運比賽規格游泳池大小差不多的公共浴池。經過對其中發掘到的陶器、木雕、骨骼及骷髏的殘片進行的初步測試,推定其中兩件殘片的年代為公元前7500年。另外從遺址中還發掘出類似建材的物品。出土古物中有一片布滿銘刻的大石板,學者在研究其銘刻是否為迄今發現的最古老書寫形式。  巴哈馬海底遺迹:1958年,美國動物學家范倫坦博士在大西洋巴哈馬群島進行海底觀測研究時,意外發現群島附近的海底有一些奇特的建築。這些建築呈特殊的幾何圖形,也有的為筆直線條綿延數海里。1968年,范倫坦博士在巴哈馬群島的北比密尼群島附近海域又發現了巨大的丁字形結構石牆,長達450公尺,並有兩個分支與主牆形成直角,並且石牆是由每塊超過1立方公尺的巨大石塊砌成的。隨後又發現結構更複雜的平台、道路及類似碼頭的建築結構,還有一座雙翼的棧橋,整個建築遺址呈現出類似港口的分布。  古巴水域發現的古城遺址:據2001年12月7日BBC報導,加拿大ADC探測公司在古巴西海岸作業時,利用複雜的聲納設備,在水下650公尺深處,發現了一座可能被大海淹沒了幾千年的古代城市遺址。  探勘人員是在2000年第一次發現了這座水下城市的。當時,他們使用掃描設備掃描出了一些具有對稱排列的石頭結構,很像一個城市的規劃。  7月時研究人員帶著先進的能進行攝影的水下探測裝備重新來到這一地點。水下攝影得到的圖像證實了這一海域的確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平滑石頭群。從外表看來,這些石頭像是經過切割的花崗岩,呈現金字塔狀及環狀等造型。  百慕大海域的特殊發現:此外,歐洲科學家在著名的百慕大三角洲海底探測時,也發現百慕大海底聳立著一座無人知曉的巨型金字塔,金字塔邊長300公尺、高200公尺。塔上有兩個明顯為人工建造的巨洞,海水急速從這兩個巨洞流過,形成巨大漩渦,使四周一帶水域波濤洶湧,海面霧氣騰騰。而要推算這座海底金字塔建造的時間相當困難,但已知這一帶陸地沉入海底的時間至少在數萬年前。  被稱為「泥沙之城」的埃及赫拉克利翁古城和東坎諾帕斯古城:在埃及北海岸尼羅河入海口,那裡曾經存在兩大聞名於世的古城,它們以繁華富有和規模宏大而著稱。它們分別是赫拉克利翁古城和東坎諾帕斯古城。如今,它們都已被淹沒于海水之中。  傳說中的姆(Mu)大陸文明:19世紀末,英國上校JamesChurchward於駐防印度期間,在一個極特殊的機緣下,由一位印度教古寺院的住持手中得到一塊Naccal碑文,這是一種極為艱澀難懂的文字,上校費盡艱難終於在一位印度高僧的指點下,讀出了一個偉大古文明的興衰史。1926年上校出版了關於Mu大陸文明的著作《遺失的大陸》,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Mu大陸」的傳奇故事。 Mu大陸的位置根據碑文上的記載位於現今的太平洋海域上,人類在Mu大陸上曾經發展出一個偉大繁榮的文明,創造出高度的文學、藝術、工藝、製造等文化。當時居民擁有高度的建築技術,能夠建造大型建築物、金字塔、石碑及城堡、道路等。據說Mu大陸的首都和各都市中都鋪有整齊的石板道路和運河,都城中的牆壁裝飾著閃亮的金飾,所有人都過著奢華的生活。Mu大陸居民也十分精於航海技術,航海足跡遍布各大洋,甚至發展出強大的殖民帝國,當時Mu大陸被稱為「世界文化的屋頂」。  然而繁華的Mu大陸,卻在突如其來的大災難中瞬間消失於水平面下。觸目驚心的慘劇首先來自於猛烈的火山爆發,引發了強烈的地震及狂暴的海嘯,並不斷引出新的火山爆裂。最後在火山熔漿狂噴及地動山搖的地震下,地面像海浪般地跳動、火柱濃煙遮蓋了天空,大地上的一切如倒塌的積木般往下陷落,火山熔岩及鋪天蓋地的海嘯穿過其上,就在一瞬間,Mu大陸完全消失在太平洋下。  那麼多海底人類文明遺迹的發現,充分說明在遠古時期,地球上是沒有那麼多水的。那麼最初的水以及後來增加的水是從何而來的,目前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

  山泉之謎  中國有句俗話說: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很多河流的源頭都是山泉,這些山泉水是從哪裡來的呢?目前對山泉的科學解釋:  一是天空中的雨水、霧氣通過土壤滲透出來(這種山泉時斷時續)。  二是地下水反涌的自流泉,一般在地勢低洼處可見(這種泉水持續時間長,會不停地流)。  三是高山冰川融水,一般在氣溫升高時山泉流量會加大(斷不斷流取決于山體高度、形態及周圍環境變化)。  這些解釋對於連續流淌了千年的高山泉水是無法解釋通的。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是李白寫的《望廬山瀑布》,它為每一個中國人所熟悉。  廬山上的山泉流淌了至少一千多年,按照科學解釋,其泉水的來源只能是地下水。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山下內部的水將有很大的壓力,這樣才能將水打到山上。泉眼在山上和山下都有,然而,沒有人發現山泉水是帶有壓力從泉眼噴射而出的。另外,水的流動遵守趨向阻力最小的途徑的原理,也就是說,山下有泉眼的話,泉水就不會再向山上流去。  山上的泉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奇異文獻  《十洲記》:《十洲記》又名《海內十洲記》或《十洲三島記》,原題「東方朔集」。《隋書?經籍志》始著錄一卷。後世傳本甚多,《道藏》收入洞玄部記傳類。《雲笈七籙》卷二六亦錄其全文。書內記敘十洲三島之方位、幅員、物產及奇聞軼事。卷首小序稱:漢武帝聞西王母說八方巨海之中有十洲,皆人跡罕至之境,乃招東方朔於曲室,親問十洲方位名物。朔遂對答之,極言神州仙島之富麗奇異,其辭鋪金措彩,誇大離奇。篇末稱漢武懷塵世之欲,不能盡朔之術,故不得長生。後世文人詩詞文章多徵引此書,影響甚廣。  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北接崑崙二十六萬里,去東岸二十四萬里。上多真仙靈官,宮第比門,不可勝數。及有獅子辟邪,鑿齒天鹿,長牙銅頭,鐵額之獸。洲上有大山,形似人鳥之象,因名之為神鳥山。山多大樹,與楓木相類,而花葉香聞數百里,名為反魂樹。扣其樹,亦能自作聲,聲如群牛吼,聞之者,皆心震神駭。伐其木根心,於玉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餳狀,令可丸之。名曰驚精香,或名之為震靈丸,或名之為反生香,或名之為震檀香,或名之為人鳥精,或名之為卻死香。一種六名,斯靈物也。香氣聞數百里,死者在地,聞香氣乃卻活,不復亡也。以香熏死人,更加神驗。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支國王遣使獻香四兩,大如雀卵,黑如桑椹。帝以香非中國所有,以付外庫。又獻猛獸一頭,形如五六十日犬子,大似狸,而色黃。命國使將入呈帝見之,使者抱之,似犬,羸細禿悴,尤怪其之非也。問使者:「此小物可弄,何謂猛獸?」使者對曰:「夫威加百禽者,不必系之以大小。是以神麟故為巨象之王,鸞鳳必為大鵬之宗。百足之蟲,制於螣蛇。亦不在於巨細也。臣國去此三十萬里,國有常佔東風入律,百旬不休,青雲干呂,連月不散者。當知中國時有好道之君,我王固將賤百家而貴道儒,薄金玉而厚靈物也。故搜奇蘊而貢神香,步天林而請猛獸,乘毳車而濟弱淵,策驥足以度飛沙。契闊途遙,辛苦蹊路,於今已十三年矣。神香起夭殘之死疾,猛獸卻百邪之魅鬼。夫此二物,實濟眾生之至要,助政化之昇平。豈圖陛下反不知真乎?是臣國占風之謬矣。今日仰鑒天姿,亦乃非有道之君也。眼多視則貪色,口多言則犯難,身多動則淫賊,心多飾則奢侈。未有用此四者而成天下之治也。」武帝恧然不平。又問使者:「猛獸何方而伏百禽?食啖何物?膂力何比?其所生何鄉耶?」使者曰:「猛獸所出,或生崑崙,或生玄圃,或生聚窟,或生天路。其壽不竊,食氣飲露,解人言語,仁慧忠恕。當其仁也,愛護蠢動不犯虎豹;當其威也,一聲叫發千人伏息。牛馬百物,驚斷系,武士奄忽,失其勢力。當其神也,立興風雲,吐嗽雨露,百邪迸走,蛟龍騰騖。處於太上之廄,役御獅子,名曰猛獸。蓋神光無常,能為大禽之宗主,乃玃天之元王,辟邪之長帥者也。靈香雖少,斯更生之神丸也。疫病災死者,將能起之。及聞氣者,即活也。芳又特甚,故難歇也。」於是帝使使者令猛獸發聲,試聽之。使者乃指獸,命喚一聲。獸舐唇良久,忽叫,如天大雷霹靂。又兩目如磹之交光,光朗衝天,良久乃止。帝登時顛蹶,掩耳震動,不能自止。侍者及武士虎賁,皆失仗伏地,諸內外牛馬豕犬之屬,皆絕絆離系,驚駭放蕩,久許,咸定。帝忌之,因以此獸付上林苑,令虎食之。於是虎聞獸來,乃相聚屈積如死虎伏。獸入苑,徑上虎頭,溺虎口,去十步已來,顧視虎,虎輒閉目。帝恨使者言不遜,欲收之。明日失使者及猛獸所在,遣四齣尋討,不知所止。到後元元年,長安城內病者數百,亡者太半。帝試取月支神香燒之於城內,其死未三月者,皆活。芳氣經三月不歇,於是信知其神物也。乃更秘錄余香,後一旦又失之,檢函,封印如故,無復香也。帝愈懊恨,恨不禮待於使者。益貴方朔之遺語,自愧求李君之不勤,慚衛叔卿於階庭矣。明年,帝崩於五柞宮。已亡月支國人鳥山震檀卻死等香也。向使厚待使者,帝崩之時,何緣不得靈香之用耶?自合命殞矣。  崑崙,號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萬里。又有弱水周迴繞匝。山東南接積石圃,西北接北戶之室。東北臨大活之井,西南至承淵之谷。此四角大山,實崑崙之支輔也。積石圃南頭,是王母告周穆王云:咸陽去此四十六萬里,山高,平地三萬六千里。上有三角,方廣萬里,形似偃盆,下狹上廣,故名曰昆崙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輝,名曰閬風巔;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堂;其一角正東,名曰崑崙宮;其一角有積金,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樓十二所。其北戶山、承淵山,又有墉城。金台、玉樓,相鮮如流,精之闕光,碧玉之堂,瓊華之室,紫翠丹房,錦雲燭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也,真官仙靈之所宗。

《穆天子傳》: 《穆天子傳》,又名《周穆王遊行記》,是西周的歷史神話典籍之一。西晉初年(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縣發現一座戰國時期魏國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簡,均為重要文化典籍,通稱「汲冢竹書」,竹簡長二尺四寸(古尺),每簡四十字,用墨書寫。其中有《穆天子傳》﹑《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後合併為至今流傳的《穆天子傳》。由荀勖校訂全書六卷。  《穆天子傳》主要記載周穆王率領七萃之士,駕上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等駿馬,由造父趕車,伯夭作嚮導,從宗周出發,越過漳水,經由河宗﹑陽紆之山﹑群玉山等地,西至於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飲酬酢的神話故事。  《穆天子傳》比較詳細記載著周穆王從洛陽出發,沿著晉、陝、甘、青進入新疆,到西王母之邦,與該邦女首領西王母相見的情景。西王母與周穆王互贈禮品,在瑤池的筵宴上相互對歌述志。穆天子傳中的西王母彬彬有禮,對穆天子應酬自如,是一位具有君王氣象的婦人。在神格上,她自稱是「嘉命不遷」的「帝女」(即上帝的女兒)。  「穆王十七年,西征,至崑崙丘,見西王母。其年來見,賓於昭宮。」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好獻錦組百純,……《周禮》曰「純帛不過五兩」。組,綬屬。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西王母又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嘉命不遷,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將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歷代許多學者對於《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的遠遊行程抱懷疑態度,對《穆天子傳》的可靠性提出質疑。清代學者姚際恆是力主《穆天子傳》為偽書的代表。經過考證,他認為《穆天子傳》源出《左傳》、《史記》,多用《山海經》語,體例則類似起居注,應當是漢朝以後好事者的偽作。一些疑古派文獻學者,則進一步斷定其為晉人的偽造。法國學者沙畹,甚至以為穆天子並非指周穆王,而是指秦穆公,故《穆天子傳》與《山海經》一樣,屬於荒誕之書,毫無史料價值。  今學者常征曾讀過洪頤煊氏校注本《穆天子傳》,竟發現書中所記山川村落都可一一考出。他又與《水經注》對照,有酈道元據《穆天子傳》注釋有關山川的明顯痕迹。驚訝之餘,他用力研究,逐條加以排比訓釋,終於在1977年完成《穆天子傳新注》一書,力證其書不偽,並且明確指出,「《穆天子傳》者,西晉所出汲冢周書也,非晉人偽造,非漢人偽文,亦非戰國時人作」,而是「身隨周穆王征巡四海的周史官作的先秦古籍之一」。  《竹書紀年》:《竹書紀年》,亦稱《汲冢紀年》,西晉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竹簡的一部分,體例屬於編年體,稱為《紀年》,一般就稱《竹書紀年》。《竹書紀年》是一部於西晉太康二年(281年)被盜墓者發現的古代史書,是一本編年體的史書。由於它當時被埋藏於魏安釐王(一說應為魏襄王)的墓里,所以能夠避過秦始皇挾書令導致的焚書運動。它記錄了從傳說時代的夏朝到魏襄王(一說應為魏哀王)之間的重要歷史事件。  《竹書紀年》有不少地方與傳統記載大異,比較接近史實,如「太甲殺伊尹」、「文丁殺季歷」、「共伯和干王位」等。此外,有的還與甲骨文、金文符合。《紀年》記「(殷)祖乙勝即位,是為中宗」,與《史記?殷本紀》等以中宗為太戊不同,但與甲骨文「中宗祖乙」的稱謂卻完全相合。《史記》所記戰國年代往往混亂矛盾,如齊國的桓公陳午,《六國年表》、《田敬仲完世家》兩處都說在位六年,《紀年》作十八年,金文陳侯午敦記載有陳午十四年事,足證《紀年》為史料可信。  《竹書紀年》相對於漢儒經典太異類了。實際情況是,《竹書紀年》衝破了儒家古代歷史體系。讓我們以禪讓為例來說明這一點。禪讓在儒家倫理道德治國體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以禮以仁治國的典範。《竹書紀年》上說:「昔堯德衰,為舜所囚」,還說「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后稷就是舜,顯然是舜監禁了堯,流放了堯的兒子才登上王位的,哪裡有什麼禪讓?《韓非子?說疑》一言以蔽之:「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  關於商王朝重要輔臣伊尹,根據《竹書紀年》記載,伊尹放逐了商湯的長孫「太甲」自立,太甲在桐宮被關了兩年多,後來伺機從桐宮逃回王都,殺了伊尹,恢復了王位,還寬宏大量地對待伊尹的兩個兒子,讓他們分了伊尹的田宅。原文是:「伊尹放太甲於桐,尹乃自立,暨及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潛出自桐,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但在儒家的史料中,故事變成了這樣:太甲繼承王位後不聽伊尹的勸告,胡作非為起來,太甲被伊尹關在桐宮,深為悔恨,終於改邪歸正,有了良好的表現,於是伊尹又把他迎回都城。伊尹稱讚太甲悔過自新。太甲則回答:「過去我曾經違背您的教導,將來希望您繼續指導我走正路。上天製造的災禍,還可以躲避;我自己製造的災禍,就沒有辦法逃脫了。」由是,發動宮廷政變篡奪王位的伊尹一下子成了大公無私的聖人。以上觀點,和正統是完全不同的。  作為戰國的古代史書,《竹書紀年》是最可珍貴的資料。為什麼知名度低呢?有人認為,上古時代根本不是儒家說的那麼淳樸,而是與後世宮廷政治一樣的血腥,但是儒家根據自己的見解,孔子為了宣傳古世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與今世的「禮崩樂壞」相比較,不惜篡改古史,搞什麼「一字褒貶」、「為尊者諱」等等,孔子因此就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筆法誤人,一至於斯。儒家所謂「為聖者諱」,「為尊者諱」,「一字褒貶」等等手法為後世史學家所法,歷史的真相在這些史學家橡皮泥式的筆法中變得面目全非,信史需要後世的史學家花費大力氣去考證,這是儒家史學觀給傳統史學帶來的後果之一。  在思想和文化的傳承過程中,中國古代的統治階級為了政治目的,將一些聖賢的見解和思想的影響擴大了,以致使其成為了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但是其中的一些思想對中華民族的科技進步起到了禁錮作用。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獎項,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1901年首次頒發。  諾貝爾獎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標誌。1901年以來,共有700多人或組織獲得諾貝爾獎,201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一位美籍日本人和兩位本土日本人獲得。算起來已經有13位日本本土的科學家獲得科學類諾貝爾獎,但至今無一中國人獲得該獎,這種事實無不讓中國人感到遺憾和迷惑。  《漢武帝內傳》:《漢武帝內傳》,又作《漢武內傳》、《漢武帝傳》,共一卷。明清人有云為漢班固或晉葛洪撰者,皆無確據,實為後人偽托。《四庫全書總目》雲當為魏晉間士人所為,《守山閣叢書》集輯者清錢熙祚推測是東晉後文士造作,二說大致不差。 《漢武帝內傳》載:七月初七,王母降,自設天廚,以玉盤盛仙桃七顆,像鵝卵般大,圓形色青,王母贈帝四顆,自食三顆,帝食後留核準備種植,王母說這種桃三千年才能結果,中國地薄,無法種植。這時的西王母已是一身帝後打扮的絕色佳人,她上殿接見數千神仙,儼若女仙領袖。  《漢武帝內傳》自漢武帝出生時寫起,直至死後殯葬。其中略于軍政大事,而詳於求仙問道。特別對西王母下降會武帝之事,描敘詳盡。本書道教意味濃郁,被收入《道藏》。  王母曰:「夫欲修身,當營其氣,《太仙真經》所謂行『益、易之道』。『益』者益精;『易』者易形。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離死厄。行益易者,謂常思『靈寶』也。『靈』者神也;『寶』者精也。子但愛精握固,閉氣吞液,氣化為血,血化為精,精化為神,神化為液,液化為骨。行之不倦,神精充溢。為之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脈,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發,九年易形。『形易』則變化,變化則成道,成道則為仙人。吐納六氣,口中甘香。欲食靈芝,存得其味,微息揖吞,從心所適。氣者水也,無所不成,至柔之物,通至神精矣。此元始天王在丹房之中所說微言,今敕侍笈玉女李慶孫,書錄之以相付。子善錄而修焉。」  王母乃遣侍女郭密香與上元夫人相問云:「王九光之母敬謝。比(比原作但,據明抄本、陳校本改)不相見,四千餘年矣。天事勞我,致以愆面。劉徹好道,適來視之,見徹了了,似可成進。然形漫神穢,腦血淫漏,五臟不淳,關胃彭孛,骨無津液,脈浮反升,肉多精少,瞳子不夷,『三屍』絞亂,玄白失時。雖當語之以至道,殆恐非仙才也。」  帝既見王母及上元夫人,乃信天下有神仙之事。其後帝以王母所授《五真圖》、《靈光經》,及上元夫人所授《六甲靈飛》十二事,自撰集為一卷,及諸經圖,皆奉以黃金之箱,封以白玉之函,以珊瑚為軸,紫錦為囊,安著柏梁台上。數自齋潔朝拜,燒香洒掃,然後乃執省焉。帝自受法,出入六年,意旨清暢,高韻自許,為神真見降,必當度世。恃此不修至德,更興起台館,勞弊萬民,坑降殺服,遠征夷狄,路盈怨嘆,流血膏城,每事不從。至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天火燒柏梁台,《真形圖》、《靈飛經》、錄十二事《靈光經》,及自撰所受,凡十四卷,並函並失。王母當知武帝既不從訓,故火災耳。其後東方朔一旦乘龍飛去。同時眾人,見從西北上冉冉,仰望良久,大霧覆之,不知所適。至元狩二年二月,帝病,行周至西,憩五柞宮。丁卯,帝崩,入殯未央宮前殿;三月,葬茂陵。  西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字通,是漢朝的第七位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子、漢文帝劉恆孫、漢高祖劉邦曾孫,其母是皇后王氏。四歲封為膠東王,七歲時冊立為太子,十六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在位時期,漢朝盛極,《謚法》說「威武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漢武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然而史學家亦常批評他過分迷信及暴虐。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漢武帝記述的《孝武本紀》,可概述為漢武帝迷信求仙的一生。《漢書.舊儀注》:「司馬遷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過,武帝怒而削去之,後坐舉李陵,陵降匈奴,故下遷蠶室,有怨言,下獄死。」  東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原本姓張,平原羌次(今陵縣神頭鎮,另說山東惠民縣)人,西漢辭賦家。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東方朔上書自薦,詔拜為郎。後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他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然時觀察顏色,直言切諫。」(《漢書.東方朔傳》)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東方朔直言進諫,認為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國家之用,下奪農桑之業,棄成功,就敗事。」(《漢書?東方朔傳》)他曾言政治得失,陳農戰強國之計,但武帝始終把他當俳優看待,不得重用,於是寫《答客難》、《非有先生論》,以陳志向和抒發自己的不滿。東方朔原有集2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東方太中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東方朔一生著述甚豐,寫有《答客難》、《非有先生論》、《封泰山》、《責和氏璧》、《試子詩》等,後人匯為《東方太中集》。司馬遷在《史記》中稱他為「滑稽之雄」,晉人夏侯湛寫有《東方朔畫贊》,對東方朔的高風亮節以及他的睿智詼諧倍加稱頌,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將此文書寫刻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在陵縣。  在道教中,東方朔為漢代仙人。《洞冥記》記載,東方朔小名曼倩,年三歲,天下秘讖一覽,暗誦於口。元封中游檬鴻之澤,忽見西王母採桑於白海東方朔之濱。相傳其為太白星之精。《獨異志》卷上曰:「漢東方朔,歲星精也,自入仕漢武帝,天上歲星不見。至其死後,星乃出。」《太平廣記》卷六稱有黃眉翁指母以語朔曰:「昔為我妻,托形為太白之精,今汝亦此星之精也。」另據《列仙全傳》記載,其後仕漢武帝為太中大夫,武帝晚年好仙術,東方朔博聞強識,常以神仙靈怪、方外異事說漢武帝,頗善星曆。據《漢武帝內傳》記載,東方朔乘龍飛去,不知所終。又據《洞仙傳》記載,東方朔師太上真宮谷希子,得受閬、鐘山和神州真形圖,後為西王母之侍臣。  此外,《通惜篇》還講述了東方朔與漢武帝的兩則故事。其一稱西王母七夕降於九華殿,以五桃賜予漢武帝,東方朔從殿東廂朱烏牖中暗視之。王母說,這個小兒曾經三次來吾處求此仙桃。其二稱武帝得到了不死之酒,給東方朔看,東方朔接手後,一飲而盡,漢武帝大怒,想要對東方朔實施處罰,東方朔曰:「殺朔若死,此為不驗,以為有驗,殺亦不死。」漢武帝對此十分佩服。  《淮南子》:《淮南子》又被稱為《淮南鴻烈》或《鴻烈》,是劉安在做淮南王時「招致賓客方士數千人」撰寫而成的。此書雖為多人合作完成,但「為人好書」、「善為文辭」的劉安,則被公認為是名副其實的「主編」,《淮南子》中必定有他親自撰寫的文章,這本書也大體上反映出了他本人的思想。  公元前122年(漢元狩元年),漢武帝以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進入淮南,從劉安家中搜出了準備用於謀反的攻戰器械和用來行詐而偽造的玉璽金印,自知罪無可赦的劉安被迫自殺。  《淮南子》原為鴻篇巨製,共有「內書」21篇、「外書」33篇和「中書」8卷,全書以道家思想為主軸,內容包羅萬象,涉及到政治學、哲學、倫理學、史學、文學、經濟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農業水利、醫學養生等多個領域,是漢代道家學說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流傳至今的《淮南子》僅僅只剩下「內書」21篇了。  《淮南子》吸取了《老子》、《莊子》,特別是《黃老帛書》的思想,成為集黃老學說之大成的理論著作,它不僅對「道」、「天人」、「形神」等問題提出了獨特見解,同時又在繼承春秋時的「氣」說與戰國中期稷下黃老之學的「精氣」說的基礎上,提出了「元氣論」的概念和系統的宇宙生成論。「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傳說:漢武帝時,淮南王劉安篤信修道煉丹,一次遇到八個鶴髮童顏的老翁,拜他們為師,學習修道煉丹,丹藥煉成後,漢武帝派人來抓他,他情急之下喝了丹藥,成仙升天。他的親友也趕緊喝葯成仙。劉家的雞狗因吃了煉丹鍋里的丹藥也成仙了。傳說漢武帝聽到淮南王成仙的彙報後更加相信神仙的存在,併到處去尋訪。

  地理之謎  夏商周斷代工程:「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中國的一項文化工程,是一個以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中國歷史上夏、商、周三個歷史時期的年代學的科學研究項目,是一個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的系統工程。該工程作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於1996年5月16日正式啟動,到2000年9月15日通過國家驗收。  「夏商周斷代工程」背景:中華文明具有悠久的歷史,然而真正有文獻記載年代的「信史」卻開始於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見於《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此前的歷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的。司馬遷在《史記》里說過,他看過有關黃帝以來的許多文獻,雖然其中也有年代記載,但這些年代比較模糊且不一致,所以他便棄而不用,在《史記?三代世表》中僅記錄了夏商周各王的世系而無具體在位年代。因此共和元年以前的中國歷史一直沒有一個公認的年表。  「夏商周斷代工程」目標:一是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較準確的年代。二是商代後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較準確的年代。三是商代前期,提出比較詳細的年代框架。四是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工程完成後所提出的結論引起多方的批評和爭議。關於夏、商、周年代的確定仍沒有一個被廣泛接受的結論。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至今沒有找到過夏、商、西周的王陵,這也使得夏、商、西周朝代的存在無法被確定。  在《山海經》中有多處提到了遠古時期帝王的埋葬地,其中有:  狄山,帝堯葬於陽,帝嚳葬於陰。爰有熊、羆、文虎、蜼、豹、離朱、視肉;吁咽、文王皆葬其所。一曰湯山。(《海外南經》)  務隅之山,帝顓頊葬於陽,九嬪葬於陰。(《海外北經》)  蒼梧之山,帝舜葬於陽,帝丹朱葬於陰。(《海內南經》)  后稷之葬,山水環之。在氐國西。(《海內西經》)  帝堯、帝嚳、帝舜葬於岳山。(《大荒南經》)  ……  埃及是被公認的文明古國,它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埃及的歷史之所以被認可,是因為埃及歷史上所記載的法老的陵墓幾乎全部被挖掘、認證過。而中國歷史中所記載的西周之前君王的陵墓為何一個也沒有被找到?  昆崙山:昆崙山在神話中有崇高的地位,在中國道教文化里,昆崙山被譽為「萬山之祖」,也是「萬神之鄉」。《山海經?海內西經》說,它是海內最高的山,在西北方,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昆崙山方圓800里,高達七八千丈。上面長著一種木禾,高四丈,粗夠五個人合抱的。山的每一面有九口井,每口井都用玉石(按:古人所說玉石,並不是現代指的真正的玉,即優質石)作欄杆。每一面又有九道門,每道門都有開明獸在那裡看守著。開明獸是位半人半獸的神,身軀有一隻虎那麼大,九個頭,長的都是人面,向著東方,立在昆崙山上。昆崙山是百神所在的地方。  昆崙山與古代的夏、周、羌幾個民族的活動都有聯繫,在古代神話中的地位,類似於希臘神話的奧林匹斯山。《山海經》提到過幾十座山,昆崙山雄踞為冠。它作為天帝的都城,自然為天帝所統治。據說,這位天帝便是黃帝。黃帝派去管理昆崙山的神叫陸吾,也是半人半獸形,人的面孔,虎身虎爪,長了九條尾巴。(見《西山經》)民間神話中昆崙山上的主角是穆王,他乘坐八匹馬拉的車子與西王母為愛而相會。周代穆王繼位時已經50歲了,在位55年而崩,是古代的長壽帝王。也許因為他長壽,後世便有周穆王遊行四海,見到了帝台的西王母;有的說穆王西巡,有偃師求見,有的說他與西王母一同成仙而去等等。  崑崙神話是中國神話的主體部分。昆崙山傳說有一至九重天,能上至九重天者,是大佛、大神、大聖。西王母、九天玄女均是九重天的大神。典籍記載,西王母在昆崙山的宮闕十分富麗壯觀,如「閬風巔、天墉城、碧玉堂、瓊華宮、紫翠丹房、懸圃宮、崑崙宮」等。  中國上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很多都與昆崙山有關,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其具體位置在哪裡?很多人認為是在青藏高原的山脈,如昆崙山(現在的昆崙山)、巴顏喀拉山、阿尼瑪卿山、岡底斯山、喀喇昆崙山等種種說法,問題是青藏高原的山脈平均海拔5000-6 000米,氣候寒冷潮濕,空氣稀薄,終年有不化的高原凍土層,不適合發展農業。  文獻記載:  《山海經.大荒西經》: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  《山海經.西次三經》: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  《山海經.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  《水經注》:「崑崙墟在西北,三成為崑崙丘。  《崑崙記》曰:崑崙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閬風;上曰層城,一名天庭,是謂太帝之居。去嵩高五萬里,地之中也。  《禹本紀》與此同。高誘稱:河出崑山,伏流地中萬三千里,禹導而通之,出積石山。按《山海經》,自崑崙至積石一千七百四十里,自積石出隴西郡至洛,准地誌可五千餘里。  又按《穆天子傳》,天子自昆崙山入於宗周,乃里西土之數。  自宗周瀍水以西,北至於河宗之邦、陽紆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陽紆西至河首,四千里,合七千四百里。  《外國圖》又云:從大晉國正西七萬里,得崑崙之墟,諸仙居之。數說不同。道阻且長,經記綿褫,水陸路殊,徑復不同,淺見末聞,非所詳究,不能不聊述聞見,以志差違也。  昆崙山到底在哪裡呢?  香巴拉(香格里拉)王國:香巴拉王國是梵語「極樂世界」的音譯。香巴拉是佛教中所說的理想聖土,相當於基督教中的天堂,一說與藏語中「香格里拉」(意:心中的日月)所指相同。  在藏傳佛教中,香巴拉王國的所在始終是個謎。數百年來,西藏的喇嘛故意將此王國隱藏在迷霧裡。香巴拉王國到底存在與否,喇嘛對外界的說法是一會兒有,一會兒沒有。按照藏傳佛教的教義,香巴拉首先是一個精神領域的王國,只有受過《時輪經》灌頂的人才能到達那裡。香巴拉的準確地址只有一個:在Sitha河的那邊。但此河在任何地圖上都找不到。幾百年來尋找香巴拉的人幾乎把克什米爾和北極之間的所有地方都尋找遍了。從圖上看,香巴拉的地形就像一個壇城,呈輪狀或有八瓣的蓮花狀,每一瓣都是一個由總督治理的行政區,每個行政區有一億兩千萬個村莊,整個香巴拉的邊緣是無法逾越的雪山。香巴拉的中心是它的首都,此城即使在夜晚也亮如白晝,國王居住在一座由金剛石做成的宮殿里。城裡有一個太陽神殿和一個月亮神殿。王宮的南邊有一個美麗的花園,花園裡有時間之神與時間女神的神殿,它是由五種珍貴物質——金、銀、松綠石、珊瑚、珍珠建成的。幾乎所有的成熟宗教,都有其「彼岸世界」。作為藏傳佛教大乘佛教的「彼岸世界」就是「香巴拉王國」。香巴拉王國無論是信仰上的存在,還是事實上的存在,或者說無論是神性的香巴拉王國還是世俗的香巴拉王國,其存在都是與「濁國」相對立而言的。  在藏傳佛教發展的歷史上,無論香巴拉王國的存在具有多大的神秘性,它在藏傳佛教的發展和繼承上,一直是作為「凈土」的最高理想被提到的。因而,在藏傳佛教的傳說、記載和信仰中,其歷史便顯得格外的隱秘和神奇。  關於香巴拉的一切只記載在釋迦牟尼所寫的《時輪恆特羅》中(又稱《時輪密法》)。現在的考古及經文發現,證實《時輪密法》在公元10世紀曾出現於印度。而且是從西藏傳來的。時輪密教本身具有全球宗教的包容性。所以,時輪密教發源之地可能就是香巴拉的雛形,是世界宗教的發源地,這從一個側面說明,香巴拉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公元1775年,六世班禪大師根據佛經寫了一部通俗的《香巴拉王國指南》:行者可由印度、中國西藏、蒙古等很多地方出發,都要經過不毛荒地和危險四伏的神秘地區,克服無窮困難險阻。除此之外,還必須得到香巴拉保護神的認同和幫助。要進入香巴拉必須首先修鍊自己的精神,使身心得到佛性的變幻,才有可能找到香巴拉王國。到達香巴拉王國後,立刻會看到美麗的公園和城堡所構成的理想國度。香巴拉四周有雙重的雪峰環抱,中央是座大宮殿,周圍的八個區呈蓮花瓣狀環繞著宮殿。香巴拉的居民,無比富裕,物質充足,安居樂業。香巴拉王國內平等地容納各種宗教,各教徒都生活安定,沒人犯罪,沒有無聊的爭鬥。居民們從自己的信仰出發,依照最高智慧對待生活,都達到了佛陀(或各宗教之神)的最高境界,達成了互通的境界。  在印度,很久以前,就已流傳著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北邊,也即在西藏附近的崑崙山脈,有一個聖人居住的神秘王國。有一部印度佛教的典籍是這樣記載的:「香格里拉在一個會湧出美酒的湖中央的浮島上,那兒建有被神聖森林圍繞著的王宮,要前去該島必須乘坐『金鳥』才行。」  中甸的仲巴活佛講過一個故事:康巴地區曾有一個孩子到過香巴拉王國,他看見了車輪大小的蓮花,因為走路走累了,他便在那朵碩大的蓮花瓣上打了個盹,醒來後卻滿身清香。他回到家裡,他的父母已經過世,圍著他的竟是一群老頭,他仔細辨認,才看出圍著他的那些老頭全是孩提時的夥伴。  對藏傳佛教的虔誠信仰者來說,他們相信香巴拉王國至今仍然存在著,它是作為人間的唯一一塊凈土而保存著的。那些富有探險精神的西方人卻不相信香巴拉僅僅是一個理想王國,他們為找出現實中的香巴拉而進行了孜孜不倦的探求:1924年—1927年,蘇俄人尼古拉?雷里西經過艱苦搜尋,據說他在印藏邊境一帶遇上了來自香巴拉王國的僧侶,僧侶告訴他,香巴拉王國居住在地下之國,他們有著超人的能力,掌握著某種地下的隧道,這些隧道向世界的四面八方延伸。在香巴拉王國有一個巨大的魔鏡,他們將其用來觀察人類的生活和行蹤,魔鏡可以旋轉,用於看清不同地方的景象。後雷里西神秘失蹤,據說是被香巴拉人接走……  根據藏經記載的《香巴拉王國指南》,很多探險家和考古學家在西藏境外進行了探尋。於是,有的香巴拉被發現了:已有考古學者在撒馬爾罕東邊的帕米爾高原找到香巴拉遺迹,有人稱在塔里木盆地找到了香巴拉,也有人稱在吐魯番盆地,還有人稱在西伯利亞,有人說通往香巴拉地下王國的通道就在布達拉宮的下面……  藏傳佛教的各派大德高僧們都認為:在岡底斯山主峰附近的某個地方,有個叫「香巴拉」的神秘所在地,那裡的首領是金剛手恰那多吉化身——繞登?芒果巴,教主為無量光佛亦稱阿彌陀佛。香巴拉共有七代法王,即月賢、天自在、威嚴、月施、天大自在、眾色和天具自在,七代法王均傳授「時輪根本經」;他們掌管著960萬個城邦組成的幸福王國,這裡沒有貧窮和困苦,沒有疾病和死亡,也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更沒有嫉恨和仇殺……這裡花常開,水常清,莊稼總是在等著收割,甜蜜的果子總是掛在枝頭,這裡遍地是黃金,滿山是寶石,隨意撿上一塊都很珍貴,當然這裡不用錢,因為錢沒有用。這裡的人用意念支配外界的一切,覺得冷,衣衫就會自動增厚,熱了又會自然減薄;想吃什麼,美食就會飛到面前,飽了,食品便會自動離去。香巴拉人的壽命以千年來計算,想活多久就可以活多久,只有活膩了,感到長壽之苦,想嘗嘗死的味道,才會快快活活地死去……  香巴拉的傳說流傳於整個西藏地區,直到1933年,這個被稱為「地之肚臍」的理想國才因一部烏托邦作品的出版而廣為人知。  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記敘了康韋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戰時從南亞次大陸一個叫巴司庫(作者虛構的某國城市名字)的地方,在乘機轉移去白沙瓦時,被一個神秘的東方劫機者劫往香格里拉藍月山谷的神奇經歷。在小說中所描寫的整個香格里拉,各種信仰和平共存,四處遍布著基督教堂、佛教寺廟、道觀和儒教祠堂。人們奉行適度的原則,對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種適度的原則,即使對待歡樂也不例外。香格里拉就是一個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峽谷、森林、草甸、湖泊,財富——那裡是富含金礦和純凈空氣的薈萃地,是美麗、明朗、安然、閑逸、悠遠、知足、寧靜、和諧等一切人類美好理想的歸宿。在這裡,其實香格里拉已經成為一個理想中的國度了,一種和諧、寧靜充斥其間。  海市蜃樓:目前的科學解釋為:海市蜃樓是一種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它也簡稱蜃景,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平靜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爾會在空中或「地下」出現高大樓台、城廓、樹木等幻景,稱海市蜃樓。  蜃景常在海上、沙漠中產生。海市蜃樓是光線在鉛直方向密度不同的氣層中,經過折射造成的結果。蜃景的種類很多,根據它出現的位置相對於原物的方位,可以分為上蜃、下蜃和側蜃;根據它與原物的對稱關係,可以分為正蜃、側蜃、順蜃和反蜃;根據顏色可以分為彩色蜃景和非彩色蜃景等等。然而,這種解釋存在著嚴重的缺陷。  一是光的折射是離不開原始景物的。如果是光的折射形成了海市蜃樓景觀,那麼,在景觀的前方,就應當有與海市蜃樓所呈現的景觀基本一致的真實景觀存在。如今所看到的海市蜃樓現象,多數都發生在海上。沿著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海市蜃樓景觀向前,往往在幾十里、上百里的範圍內都是大海,沒有地方可以找到與海市蜃樓所呈現的景觀相一致的真實景觀(還沒有見到有關於海市蜃樓景觀原型所在位置的報道)。  二是折射後的映像應該是正像還是倒像?如果是倒像,為什麼天空中看到的映像卻是正像?如果折射後的映像是正像,為什麼有些海市蜃樓是倒立的?  三是被反射的光線是從疏介質進入密介質還是從密介質進入疏介質?也就是說,光線是從天空向下折射的還是從地上向天空折射的?地球上的物體向天空反射光線只能是從下向上,怎麼會出現從上向下的反射呢?當然我們可以說光線經過大氣N次方折射會出現從上向下的情況,但這只是理論,實際上行不通,若行得通的話,我們天天都可以看到海市蜃樓了。四是景物的呈現,實際是太陽光照射在景物上,景物表面漫反射而被觀察到的結果。觀察者的眼睛或觀察儀器單位面積所接收到的漫反射光線的強度,是與景物實體和觀察點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景物在觀察者眼中或觀察儀器中所形成的視角大小,也是與景物實體和觀察者之間的距離成反比的。如果是由於大氣密度的不均而形成光的折射,使得很遠(百里之外)的景物能夠被投射到眼前,那麼,這個大自然的「望遠鏡」不僅應當具有很好的放大成像能力,還應當具有相當大的光強倍增能力,否則,即使能夠把很遠的景物移到眼前,也已經變得形象很小或變得光線很弱而無法看見了。這些都是不會形成海市蜃樓的。  天象圖:天空中出現風格各異的建築物、清晰的人面像、人物圖像、城市景象,這些現象有別于海市蜃樓,人們叫它「天象圖」。美國天體物理學家文達爾克博士認真地研究過多幅「天象圖」的照片,他一直確信有「地外文明」存在。如今,大自然中有許多令科學家們難以解釋的神秘現象,令人目瞪口呆的「天象圖」就是其中之一。  1990年6月30日20時多,在前蘇聯的敖得薩地區,寧靜的天空,月光照耀著大地。  謝爾蓋一家正坐在自己花園的安樂椅上納涼,突然一陣風吹過,天空出現了一幅巨大的圖像,那是一張巨大的俄羅斯古典式的安樂椅,椅子上慢慢出現一位頭戴王冠、身穿金色的歐洲中世紀皇宮中的長袍、如女皇一般的中年婦女。全家人驚呆了,謝爾蓋的妻子丘麗娜姬馬上拿出照相機,對準天空拍出了10多張圖像清晰的照片,登在當時蘇聯的各報刊上,看到這一奇觀的還有不少人。蘇聯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無法解釋這一天空奇觀是怎樣形成的。  接著,同年10月初的一天,在前蘇聯的雪比察市,市民們突然看到,晴朗的天空中出現一幅美麗的橙色婦女全身像,佔據了半個天空,她仰靠在一張巨大的躺椅上,長長的金髮披散下來,一雙動人的眼睛在不停地轉動著,像在回眸看著觀望她的眾多市民。她是那麼華美、飄逸,如同「天仙下凡」。當地的電視台、報刊記者們均把錄像機、攝影機的鏡頭對準了天空,拍下了出現在天空中的「仙女」。這個天空中的奇觀歷時半小時,才逐漸變成一塊塊不規則的金黃色雲塊,慢慢地消失在蒼穹之中。  據《中國氣象報》1999年2月8日報道,1月18日上午,在幾場大雪過後,新疆昭蘇高原上空出現了一幅巨大、清晰的生動圖像:像江河,也像湖泊,粼粼波光在天空閃爍。水域的旁邊,有造型別緻、風格各異的建築物矗立在寬闊的馬路兩邊。尖頂方體的歐式小洋樓和現代化高樓大廈交相輝映,錯落有致,清晰可見。馬路上各種貨車、小客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路兩旁還有手持文明棍、頭戴高禮帽、腳著長筒靴很像英國人的紳士們在走動,色彩鮮明令人注目。這一切被眾多人親眼目睹,令人目瞪口呆。  天地分離:盤古是中國古代傳說中開天闢地的神。在天地還沒有開闢以前,宇宙就像是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有個叫做盤古的巨人在這個「大雞蛋」中一直酣睡了約18000年後醒來,盤古憑藉著自己的神力把天地開闢出來了。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頭髮和鬍鬚變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體變成了東、西、南、北四極和雄偉的三山五嶽;血液變成了江河;牙齒、骨骼和骨髓變成了地下礦藏;皮膚和汗毛變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變成了雨露;盤古的精靈魂魄也在他死後變成了人類。所以,都說人類是世上的萬物之靈。  幾乎所有的神話都提到了在天地分離之前,籠罩於整個世界之上的黑暗。第一類神話講到了這種原始黑暗;其他幾類神話則講述了天地分離前籠罩大地的黑暗,如何影響莊稼的生長並造成其他危害。因此,大地上的萬物都渴望得到陽光。  在許多神話中,都是由於天地分離,陽光才出現在大地上的。不過,也有些其他神話說,是太陽或者火把天地分開的。生活在新墨西哥州和亞利桑那州的希拉姆人、迪雅克人和納瓦霍人的神話認為,是太陽把天地分開的。在古巴比倫人的創世記中,分離天地者是馬杜克,他是正在升起的太陽的象徵。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太陽神毗濕奴,也扮演了天地分離者的角色。同樣,阿迪亞既是太陽神,又是太陽本身,也是天地的分離者。  在非洲的約魯巴人和波利尼西亞的茂伊島人的神話中,奧蘭甘也是分離天地的太陽神;在希臘神話中,克洛諾斯光芒四射;在非洲阿黛爾、尤和茂西人神話中,是煙把天從地的身邊趕走的;在瑤、文頓和羅蒂人看來,則是火把天地分開的;一個蘭吉帕帕的神話講,森林之神坦恩把天地分開了,坦恩象徵著一棵把天地結合在一起又把它們分開的參天大樹。在印度支那人的許多神話中,例如卡西人的神話中,大樹或是藤蘿把天地連接在一起,又把天地分離開來。在某些神話中,由於這樣的參天大樹覆蓋著大地,陽光無法普照萬物,妨礙了莊稼的生長。根據這種類型的神話,天是籠罩在大樹頂上的雨雲,把大樹砍倒,天地也就分離了。而雨雲離開大地,陽光也就能夠照耀大地了。  宇宙大爆炸理論已被科學界所接受,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宇宙是在不斷膨脹的,這種膨脹肯定會對宇宙中的所有物質產生影響。  《山海經》中對地理的描述和《穆天子傳》、《海內十洲記》中的內容是一致的。它和《摩訶婆羅多》以及佛經、道經中描述的世界也是很相似的。它記錄的地理不全是我們人類所處的地球的地理,而主要是更高層空間的世界地理。在那個時代,各層空間是相連的,上層空間的人可以直接來到下層空間,而不需要交通工具。隨著宇宙的擴大和變化,各層空間發生了分離。上層空間的人要來到地球就變得困難了,對於大多數的天人,他們要來地球就需乘坐交通工具,這種飛行器的速度能遠遠地超過光速從而穿越時空,這也就是人類所說的UFO。 

  第三章 龍  龍的傳說  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龍是一種神異的動物,是一種蛇身、蜥腿、鳳爪、鹿角、魚鱗、魚尾、口角有虎鬚、額下有珠的動物。《山海經》記載,夏後啟、蓐收、句芒等都曾「乘雨龍」。另有書記「顓頊乘龍至四海」、「帝嚳春夏乘龍」。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者稱虯龍,無角者稱螭龍。  《說文》:龍,鱗蟲之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從歷史記載、故事傳說中可見,最初的「龍」並非虛擬的動物,而是行動迅速、能夠作為人們乘坐的交通工具的動物。  關於龍的起源,在經歷了長期的研究和考證後,人們終於得到一個較為一致的共識:龍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圖騰崇拜的標誌。  現代人認為,在早期,古人對大多數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解釋,於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圖騰具備風雨雷電那樣的力量,群山那樣的雄姿,像魚一樣能在水中游弋,像鳥一樣可以在天空飛翔。因此許多動物的特點都集中在龍身上,龍漸漸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種動物的特徵)的樣子,這種複合結構,意味著龍是萬獸之首,萬能之神。  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龍形圖案來自於8000年前的興隆窪文化查海遺址(興隆窪文化因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的發掘而得名,敖漢旗緊鄰遼寧省,查海遺址在遼寧阜新縣)發現了一條長約19.7米、用紅褐色石塊堆砌、擺放的龍。興隆窪文化中這條龍的發現,把中國人崇龍的歷史上推到了8000年前。《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建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下旨將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西方的龍是一種傳說生物,擁有強大的力量及能力,種類很多,其家族的龐大比起東方的龍來毫不遜色。中國的龍是「龍生九子,每子不同」,而西方的龍則是「龍生百子,每子不同」。有居住於深海的水龍,有沉睡於火山的火龍,有蟄伏於沼澤的毒龍以及無數奇形怪狀的龍,還有九頭龍、龍獸、亞龍、雙足飛龍等等。  西方的龍擁有強壯的身軀,又長又粗的頸,有角或褶邊的頭,尖銳的牙齒和一條長長的尾。它用四隻強而有力的腳步行,用一對像蝙蝠翼的巨翼飛行,它全身覆蓋著鱗片,保護著身體。它的眼睛有四層眼瞼,其中內三層是透明的,可保護眼睛免受傷害,耳朵可以開合,但不是所有龍都有外耳。牙齒尖而利,通常會向內彎,以便撕開獵物。  西方的龍多居于山洞,喜好財寶,通常洞中都會收藏大量的財寶。它可以作出噴吐攻擊,具體情況視該種龍的類別而有所不同,如紅龍會噴火,藍龍會噴電等,而它們亦會對同類的能量攻擊免疫。龍是一種可怕的生物,會有一種令人驚慌的氣勢,它亦可以使用一些魔法的效果,視乎種類。  西方的龍擁有強烈的領土觀念,一般在一片區域里只會存在一條龍並且不會有其他生物。並且西方的龍大多都是單獨行動,且常年沉睡。只有它們的財寶或者領土遭遇侵犯的時候,它們才會從沉睡中蘇醒,捍衛自己的財寶和領土。

  宗教與龍  道教自形成之初,便與龍崇拜有不解之緣。先秦時代的乘龍周遊四海、乘龍升天,以及以龍溝通天人的信仰被道教全盤繼承下來。  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的子孫都繼承其業,均稱「天師」,均說與龍有緣。傳說第三代天師名魯,他有十個兒子,號「張氏十龍」。另有一則傳說稱,張魯的女兒在山下洗衣,忽有白霧繞身,因此竟未婚而孕,感到羞恥,便自殺身亡。死前留下遺言,務必剖屍看腹中為何物。結果,腹中有兩條雙胞胎小龍,婢女把它們放進漢水。其後的許多道教代表人物都被說成與龍有神秘的關係,如南朝時的道教代表人物陶弘景,傳說其母夢龍而生,他是一個龍種。  龍在道教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助道士上天入地,溝通鬼神。龍被認為是「三轎」之一。這裡所指的「三轎」,一曰龍轎,二曰虎轎,三曰鹿轎。道教的三轎主要是作為其上天入地的乘騎工具。張光直先生認為:「濮陽第45號墓的墓主是個仰韶文化社會中的原始道士或是巫師,而用蚌殼擺塑的龍、虎、鹿乃是他能召喚使用的三轎的藝術形象。」他把蚌殼龍、虎、鹿與古代原始道教的三轎相聯繫,認為二者有淵源。  傳說有法力道行的天師、真君還能召龍、驅龍。《酉陽雜俎?怪術》稱,在一個名叫雲安的地方,江邊有十五里險灘,舟楫若不靠人拉縴,無法通過。天師翟干佑念商旅之勞,結壇作法,召來群龍,共14條,均化作老人。翟天師讓它們夷平險灘,以利舟行,群龍領命而去。一夜之間,風雷震擊,十四里險灘都變成平潭,唯獨剩一里依舊如故。翟天師一看便知是一條龍昨日未到,於是再次登壇作法,嚴敕神吏召它前來。三日之後,方有一女子來到,原來是一條雌龍。她申辯說,乘船過這條江的,都是富商大賈,給他們拉縴的,都是雲安的貧窮百姓,他們一向靠拉縴過活,倘若險灘沒了,舟船通行無阻,他們靠什麼吃穿呢?寧可要險灘以贍縴夫,不願利舟楫以安富商。翟天師聽後連連點頭,於是又召諸龍一切恢復原樣。  在佛經中,龍王名目繁多,如《妙法蓮華經》稱,龍王有八,一為難陀龍王,二為跋難陀龍王,三為娑伽羅龍王,四為和修吉龍王,五為德義迦龍王,六為阿那婆達多龍王,七為摩那斯龍王,八為伏缽羅龍王。有許多佛經傳說是由龍宮傳入人間的。  佛教中的龍與中國龍也存在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其一,中國龍與印度龍之間的最大差異是在社會中的地位不同。在中國,龍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特別是龍崇拜與政治結合起來之後,龍成為帝王的象徵。在印度,龍是一般的神靈,如佛經中的天龍八部之「龍」,不過是普通的護法神而已,無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印度的動物崇拜中,金翅鳥受到最高的崇拜,而龍經常是金翅鳥的獵物。在佛典中,龍的「三患」之一便是金翅鳥。傳說金翅鳥每天以龍為食,一天需要一條大龍王,五百條小龍。這說明龍的地位遠在金翅鳥之下,而中國則相反,龍的地位遠在鳳鳥之上。  其二,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龍,能夠升天入地,溝通天人;能為神仙乘馭,來往於天地之間。如黃帝乘龍升天,顓頊、帝嚳、啟亦乘龍往來。而印度佛教中的龍則沒有這種神性。大神乘騎的是金翅鳥,如古印度人的天神毗濕奴常騎在金翅鳥上飛行。佛教中的文殊菩薩乘的是獅子或坐白蓮台,普賢菩薩乘的是六牙白象或坐青蓮台。  其三,在佛教中的龍王崇拜傳入之前,中國的龍沒有地域性,龍被奉為主宰雨水之神,受到各地各民族的普遍崇拜,龍的形象基本上也相同,只有顏色的區別,分為青、赤、白、黑、黃五種。印度人雖然封龍為「王」,給龍造「宮」,但印度龍的地方神特性較明顯,龍王的種類繁多,各水域都有龍王、龍宮,說明龍只不過是某一水域的主宰神。  其四,在印度,龍王是佛的信徒、供養者或守護神,而中國因受道教和儒教的影響,龍王信仰也發生了種種變化。在道教的影響下,中國的龍王成為玉皇大帝的部下;在儒教的影響下,中國的龍王傳說強調仁、信、義,強調夫婦、弟兄、父女之情,並有善惡之分。此外,中原各地的龍王一般有姓、名和封號,這也是中國特有的。

東西方龍的區別:東方的龍代表著一種吉祥物,也是東方人認為的很神聖的生物。古時候,龍在東方更代表皇帝,是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徵,因為人們認為龍應該生活在人們無法到達的高山上。這也代表皇權的神秘和至上的特性。龍也給人一種權威和威嚴的感覺,也代表皇帝所下的聖旨不能違抗,所以在東方能夠裝飾皇帝的只有龍。而在西方,龍代表的是一種邪惡的怪獸,龍是地獄的使者、地獄之門的守護者。《聖經》將龍視為魔鬼、撒旦、魔獸的同義詞,對將基督教思想視為唯一正論的歐洲而言,龍變成了讓人類遭受磨難的怪物,深為一般人所畏懼。

  現實中的龍  「天下第一龍」:位於古都邯鄲市西北十公里處的姜窯村,龍體總長369米,首高6米,寬4米,可謂天下第一龍,自1988年被當地村民建房挖土燒磚發現後,眾多專家前去考察,對其成因專家眾說不一。  據了解,「天下第一龍」1988現世於河北邯鄲市姜窯村西卧龍坡,主龍與左四右五之九條小石龍構成石龍群,首向東北,尾藏山坡,卧於磐石之上,主龍蜿蜒逶迤,骨節分明,每節長1米左右,中空,骨節之間可見石縫,縫內之物與龍體之石相異。距龍首20餘米處,左有一龍爪,龍趾張開,爪趾抓地,其首高昂,神采飛揚,氣勢恢弘,大有一飛衝天之勢。主龍兩側九條小龍,怒顏勃發,惟妙惟肖,天然成趣,正應「神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之說,頗有研究價值。古石龍現世,其成因四方專家們眾說紛紜,或曰海底文化,史前文化;或曰天造地設,自然成就;或曰人工堆砌,鬼斧神工,乃趙王陵寢護駕鎮邪之物,其成因確乎難考。然其體形之碩大,神韻之奇特,氣勢之宏偉,盡觀天下之石龍,無出其右者,觀瞻古石龍,解讀其成因,已成為國內外專家研究和遊客們觀賞的重點。  2009年4月6日至23日,中央電視台第九套英文國際頻道《自然與科學》欄目對古石龍《巨龍陣》進行14集連播,通過現代科學視角對古石龍龍址、龍宮、龍首、龍脈、龍池及王陵等背後的玄機進行詳細解說,層層揭開邯鄲縣古石龍的神秘面紗。在對各種說法進行逐一分析推理後,展示給觀眾種種「謎團」,肯定了石龍群對研究我國古代地質狀況和研究龍文化、龍起源,特別是新舊石器前期先民的生活和思想等,均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並為之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有關考古學家、地質學家、人文學家經研究後,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海底文明說。在石龍所處的五龍崗及附近周圍地區,採集到大量的都樂石岩塊,以及海蠣子、貝殼等化石。距此1.5公里的趙王陵附近,也採集到許多古海底藻類、蕨類等植物的化石。由此可以證明,數萬年前,邯鄲姜窯一帶曾是汪洋大海。隨著時間推移,地層變遷,滄海桑田,因而推斷石龍可能是「海底文明」的產物。其科技含量不亞於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  二、自然化石說。在數萬年前,石龍曾是一種巨型的爬行類脊椎動物,形似恐龍,軀體比恐龍大得多,數量較少,活動於太行山東麓一帶。跌伏泥沙之中,隨自然逐漸變為化石。  三、人為製造說。從龍體的正截面看,結構複雜,銜接機關巧妙,有溝、槽,每節龍骨厚、長、寬大體上一致,龍骨表面還有保護層痕迹。尤其是龍骨、龍節之間,有明顯的粘接材料,酷似現在的水泥材料,很堅硬。特別是在大龍的兩側,左右各有兩條小龍相伴,小龍的石質與大龍的完全相同,龍骨直徑約150厘米。四條小龍與大龍的龍頭一致朝東北方向,布成了有規則的「五龍陣型」。但石龍何人所造?布「龍陣」有何用?巨大的龍體伏在黃沙之上,為何萬年不下沉?這些謎團很難解釋清楚。  四、天人合一說。有關專家對石龍的年代、體型、材質、靈性及其科技含量進行了研究,認為石龍是由天然石料和人為材料合成的,歷史久遠,乃天人合一所造。有人推測此石龍可能是崑崙神話傳說中玄龍大帝(伏羲氏)的化身,在爭鬥中,龍首被南夷王(可能是蚩尤)所創而受傷。  關於龍出現的記載  古代正史及野史素有大量群眾乃至達官貴人奔走數百十里、競相圍觀一種巨型罕見生物的記載,那是一種腥味極重、滿身魚鱗、長著四隻腳爪、嘴邊有觸鬚、頭上有雙角或獨角、困蜿於地的生物。古代人民常會為這種生物搭棚、澆水以緩解其痛苦,直到它藉滂沱大雨騰飛而去。因為罕見,人們才會「奔走百里,競往觀之」,古代文獻不曾出現這種生物張牙舞爪地傷害圍觀群眾的記載,它不但不傷害人,在陸地上甚至連移動也有困難,像只喪家犬似的垂頭喪氣,當人們一桶桶地往其身上澆水時,它身上的鱗片也會為之開合,甚至能夾住圍繞其身的蠅蟻。這與「見之百米外,唯恐避之不及」的鱷魚大不相同,鱷魚在古代中國並非罕見,而且在陸地上也兇猛異常,能追趕牛羊。這種被稱為墜龍的現象並非為古代獨有,在近代歷史上也曾出現過。  1934年8月8日,營口發現了一具與傳說中的龍十分相似的生物骨骼,而在這生物未死前,當地居民曾經兩次見到過它,並為其搭棚澆水。據《營口市志》記載:「8月8日午後,遼河北岸東小街一農民在附近葦塘發現一巨型動物白骨,長約10米,頭部左右各有一角,長約1米余,脊骨共29節。偽營口第六警察署將其運至西海關碼頭附近空地陳列數日,前去參觀者絡繹不絕。」當時也曾邀遍老漁民辨認,但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後經營口市水產高級中學教授前往辨認,判定為蛟類,老百姓議論紛紛,普遍認為是龍。當時的《盛京時報》派人採訪,前後刊載過五篇報道,並配發照片。中國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探索?發現》等欄目曾就此營口墜龍事件拍攝過專題片《迷團》及《龍影遺骨》。  2004年6月16日這一天,家住遼寧營口81歲高齡的孫正仁老人,帶著一件神秘的東西來到了營口市史志辦公室。匣盒被打開了,裡面呈現出五塊不起眼的骨片,然而,它一經披露,便在營口引起巨大轟動。據老人講,這是龍骨,自己珍藏多年。難道它們真是龍身上的骨頭?難道這世界上真的有龍嗎?周從一(營口市史志辦主任)說:「經過媒體報道之後,市民對這個問題都很關注。有的見證人給咱們掛電話,給咱們提供情況和咱們聯繫,提供線索。」  為什麼這五塊骨片在營口會引起如此軒然大波?市民竟會有如此高的熱情,難道營口真的有龍降臨過?  韓曉東(營口市史志辦副主任)說:「因為這龍在世上可以說都是傳說中的東西,忽然間出了龍骨了,大夥都覺得非常新奇。所以都想一飽眼福,看一下龍骨到底是什麼樣。」  營口人對龍的青睞並不是僅僅由這幾塊骨片而來,實際上他們對龍所保持的特殊熱情已經維繫了70年。原來早在70年前,營口在歷史上確實曾經發生過一次「天降巨龍」的傳聞。  韓曉東說:「我們單位這幾個同志到省檔案館翻閱《盛京時報》的時候,打開這個報紙,看到這條消息時我們首先是驚訝。」  這是1934年營口當地的一家非常有名的報紙《盛京時報》,在版面的中間,可以看到一篇配發照片的報道,題目為《蛟類涸斃》。文中提到「本埠河北葦塘內日前發現龍骨,旋經第六警察分署,載往河北西海關前陳列供眾觀覽,一時引為奇談,以其肌肉腐爛,僅遺骨骸,究是龍骨否,議論紛紜,莫衷一是。」  緊接著連續數日,當地報紙又發表了相關的連續報道,當時的營口水產專家判定此物為龍的一種——蛟類。  1934年的夏天,營口陰雨連綿,持續下了40多天的大雨,遼河水暴漲,遼河北岸的蘆葦塘變成了一片汪洋,魚蝦漂浮在水面上,空氣中飄散著一股強烈的腥臭味道。大雨過後,當時生活在遼河北岸的人們都能聞到葦塘內的腐臭氣味,但卻始終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一天,一個看管葦塘的人順著味道走去,在他扒開蘆葦時,驚奇地發現在蘆葦塘中竟然有一巨大怪物的屍骸。看葦塘人惶恐不安,慌慌慌張張地拔腿就往家跑,據說到家後他一頭扎到炕上,從此一病不起。當地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回憶說,這個怪物曾經出現過兩次,第一次出現在距離入海口20公里處。  肖素芹說:「我9歲那年看到的,我在馬身上站起來,我爸扶著我,我站著看的。看到龍眼睛半睜不睜,它尾巴回過來蜷著,兩爪子在前邊,你看兩爪子就和龍爪一樣一樣的。龍離開水不行,乾巴。龍都要生蛆的架勢。」  當時,老百姓認為天降巨龍是吉祥之物,為了使困龍儘快上天,人們有的用葦席給怪獸搭涼棚,有的挑水往怪獸身上澆,為的是避免怪物身體發乾。據說,人們都非常積極,即便是平日里比較懶惰的人也都紛紛去挑水、澆水。而在寺廟裡許多百姓、僧侶每天都要為其作法、超度,此舉一直持續到又一次的數日暴雨過後,這隻怪物神秘地消失了為止。然而,20多天以後,這個怪物第二次又奇異地出現了,這次出現是在距遼河入海口10公里處的蘆葦叢中,此時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難聞的屍骸。骨片的捐獻者——孫正仁老人在當年親眼目睹這個怪物骨骸時只有十一歲。  孫正仁說:「光骨頭不是原來的龍型,畫的那個、描得那個不是那個型,就是挺長的,挺大的頭,兩個大角一米多長,不止一米三四尺,長兩根。趴在地上,身上彎彎曲曲的,能有十幾米這麼長。」  另一位見證人,80歲的楊順義老人在童年時也曾親眼目睹當時的情形,他帶著史志辦的工作人員來到了當年怪獸最後擱淺的地方。  楊順義說:「當時看到擺放的地方都是三角骨頭,一百多塊,有一或兩個角記不清了,就在這裡。人們說是天上掉下來的龍,龍身上都是螞蟻那麼大的小蛆,會蹦,一蹦多高。它順溝上來了,上來以後連續下雨,潮水再大,它進了葦塘了。進了葦塘以後,趕上沒有大潮沒有水,它就落那了,落了以後,太陽這麼一曬,雨不下了,它受不了了,硬曬,曬一個來月。」  據幾位老人講,當年有關方面曾邀遍老漁民辨認,但沒一個人認識怪物屍體。為此百姓議論紛紛,普遍認為是「龍骨」,並推斷是「遭了天譴而被雷擊」後落入葦塘。當時的《盛京時報》記者也前來採訪,並稱其為「天龍降」、「巨龍」等等,同時還配發照片。由此,1934年那個夏天,東北三省的好奇者紛紛乘火車到營口觀看所謂的龍骨,一飽眼福。從而造成當年往返營口的火車票異常緊張,票價竟然由此上浮。  北京的漫畫家李濱生老先生兄妹三人在少年時都目睹過所謂的「龍骨」展覽,80年代中期,根據李先生的記憶,他在《營口日報》寫下了當年的所見所聞,並勾勒了一幅漫畫,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當時的盛況。  李濱生說:「記得那一年我十歲,在70年前,在西海關露天展覽圍的一圈是錨,舢板下固定船的錨用那個間斷著圍起一個圈,用繩子攔著,地下撒著白灰,因為人很多也擠不進去。隨著人流的移動才能到前邊看,人都有一個好奇心理去看,只是傳說中有龍,實際生活中沒有見的機會,都很好奇,去看。重點都看頭,它很長,有兩三丈長,十米左右,立著。脊梁骨朝上不像魚。奇怪的是頭上有角,任何水族都沒有角。」  而此時,工作人員們困惑了,他們無法斷定這個怪物骨骸究竟是龍還是其他別的動物,儘管從翻閱的歷史資料和眾多健在的目擊者證實,認定它是龍,但這一切都需要科學作為佐證,然而這個佐證到哪裡去找?如此的龐然巨物為什麼只剩下幾個碎片,它的主體又在哪裡呢?  韓曉東說:「我們在查閱1934年8月12號《盛京時報》時,驚奇地發現一個問題,這個動物不但頭上長兩隻角,而且腹部還長四隻爪子。在它擱淺的位置自己還挖了一個長十七八米,寬七八米的一個坑,而且在坑邊上還清晰可見它當時用爪子撓的印。在《營口市志》和《營口史話》中有著同樣類似的文字記載,它給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個新的線索:原來這個怪物的屍骸在展覽後被做成動物標本交給了營口高級水產中學進行收藏。」  韓曉東還說:「它的下落有兩種傳說:一種傳說,因為當時屬於日偽統治時期,日本人在營口占統治地位,而且日本人對生物,尤其是像這一類在歷史上都沒有發現的動物,我想他會非常重視。所以老百姓說,當時龍骨的骨骸被拉到長春,當時的新京。拉到那兒去了,最後運到日本去了。但這個事到底屬不屬實?這只是一種傳說。另一種傳說,這個龍骨在當時的營口高級水產中學,有三位老人認定曾親眼見過龍。」  營口市三位當年曾經親眼見過「龍」的老人對記者談了他們的看法,他們認為,中央電視台的結論下得為時過早,也太草率,並提出質疑。  三位老人分別是蔡壽康、黃振福、張順喜。蔡壽康老人告訴記者,七十年前,他9歲,當年他住在營口市河北中小街,也就是當年人們在葦塘中發現「龍」的地方附近。但他當年看到的「龍」,比葦塘中的更「活龍活現」。  七十年前的一個夏季,一天下午大約5時左右,蔡壽康和黃振福、張順喜以及曹玉文(78歲)等幾個孩子一起在外面玩兒,蔡壽康突然發現在營口市造紙廠方向的天空有一條「龍」,他立刻告訴黃振福、張順喜和曹玉文,小夥伴們同時抬頭往天上看,同時看到了「龍」。  「是否是當時一種幻覺,或者是雲彩像龍?」記者再三提出疑問。蔡壽康老人說:「絕對不是,我們當時看得非常清楚,絕對看到的是『真龍。』」三位老人做了這樣的描述:也就是15秒左右的時間,當時是陰天,那條「龍」是灰色,在雲中動彈,動作和蛇一樣,和現在畫上畫的一樣,頭如牛頭,頭上兩隻角,是直的,嘴上有鬍鬚,兩個長須,大眼睛凸出,身長大約10多米,身上有鱗,四隻爪,和現在的鱷魚爪一樣,尾巴像鯉魚尾巴。  蔡壽康老人告訴記者,2002年,他曾經給北京動物館寫過信,今年三四月份,他給中央電視台10頻道也寫過信,全都反映當年他和小夥伴們看到「真龍」的經過,但北京動物館和中央電視台都沒有給他回信。  三位老人表示:「中央電視台10頻道播出的《破解七十年謎團》之後,我們感到很遺憾,因為把當年營口出現過的『龍』,說成是鯨魚太草率,輕易下結論太早,中央電視台沒有任何根據說明世界上沒有『龍』,因為我們不是一個人親眼看到過『龍』。再說,當年給『龍』蓋席子的還有那麼多人,當年曾親眼見過『龍』的肖素琴老人也健在,中央電視台也採訪她了,片子里也有,如果當年出現在營口遼河北岸的『龍』是鯨魚的話,肖素琴老人不用站在馬背上看,因為鯨魚的高度和馬差不多,實際上『龍』並沒什麼奇怪的,就是一種稀少罕見的動物。」  蔡壽康老人大膽提出:十二屬相里為什麼有「龍」?為什麼其他屬相都存在,而「龍」沒有了?難道我們的祖先在十二屬相里唯獨瞎編了一個不存在的「龍」嗎?以科學的角度看待事物是對的,中央電視台不是說現在世界上有許多自然之謎是不解之謎嗎?但不能說我們看見過「龍」就是不科學,就是封建迷信,我們這麼大歲數了,沒有必要撒謊,也不可能有這麼多人撒謊。  1994年,由華夏出版社出版,馬小星所著的《龍:一種未明的動物》也研究了發生在近代黑龍江的另一起墜龍事件,既由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博物館任青春根據其父親任殿元於1944年在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目擊」的「龍」之口述所整理撰寫的《我所看到的黑龍》一文,刊載於1989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的《中外書摘》第三卷第四期上。馬小星對此松花江墜龍事件極度重視,花費數年時間查閱大量古代文獻,並數次委託及親身前往松花江(黑龍江省肇源縣與吉林省扶余市之天然界限)流域調查。《龍:一種未明的動物》搜集了大量記載和目擊者的證詞,試圖證明龍是一種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生物。  古籍中記載的龍  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對龍的描述不計其數。龍不僅被廣泛地記載在民間的各種書籍中,還被大量地記錄在國家的正史中。  《左傳.昭十九年》:鄭大水,龍斗於時門之外洧淵。國人請為禜焉,子產弗許,曰:「我斗,龍不我覿也。龍斗,我獨何覿焉?禳之,則彼其室也。吾無求於龍,龍亦無求於我。」乃止也。《左傳.昭二十九年》:秋,龍見於絳郊。魏獻子問於蔡墨曰:「吾聞之,蟲莫知於龍,以其不生得也。謂之知,信乎?」對曰:「人實不知,非龍實知。古者畜龍,故國有豢龍氏,有御龍氏。」獻子曰:「是二氏者,吾亦聞之,而知其故,是何謂也?」對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鬷川,鬷夷氏其後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夏後饗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范氏其後也。」獻子曰:「今何故無之?」對曰:「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職,則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業,其物乃至。若泯棄之,物乃坻伏,郁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實列受氏姓,封為上公,祀為貴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龍,水物也。水官棄矣,故龍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潛龍勿用。』其《同人》曰:『見龍在田。』其《大有》曰:『飛龍在天。』其《夬》曰:『亢龍有悔。』其《坤》曰:『見群龍無首,吉。』《坤》之《剝》曰:『龍戰於野。』若不朝夕見,誰能物之?」  《史記.夏本紀》: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後氏德衰,諸侯釁之。天降二龍,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受豕韋之後。龍一雌死,以食夏後。夏後使求,懼而遷去。  《漢書.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正月癸酉,旦有兩龍,見於蘭陵廷東里溫陵井中。  《後漢書.五行志五》:靈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氣墮北宮溫明殿東庭中,黑如車蓋,起奮迅,身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形貌似龍。  靈帝即東漢皇帝劉宏,光和是他在位時所用的年號之一,光和元年六月丁丑,即公元一七八年七月一日。東漢都城在今河南洛陽市近郊,溫明殿或許就是皇帝陛下的寢宮吧。在溫明殿的東院,從空中墜下一個巨大的黑色物體,像圓形的車傘一樣,身子在快速的旋轉中顯露出五色光芒,雖有頭,但無足,不見尾,似龍非龍,長達二十餘米。  《華陽國志》卷三,蜀志:二十四年,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蜀以劉氏瑞應。  《晉書.載記第九》講述在龍山出現了黑龍與白龍各一隻,當時的前燕國皇帝慕容皝聽到了這個消息,遂率領眾臣前往龍山,站在距離龍約二百餘步的近距離觀看。兩隻龍在天空中身體交纏,互相在天空中遊戲飛翔了一陣子之後才飛去。慕容皝觀賞之後心情非常愉快,回宮後隨即頒令大赦其國內,將新建的宮殿命名為和龍宮,並在龍山上建了一間龍翔佛寺。(原文:時有黑龍、白龍各一,見於龍山,皝親率群僚觀之,去龍二百餘步,祭以太宰。二龍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悅,還宮,赦其境內,號新宮曰和龍,立龍翔佛寺于山上。)  古時候也不是隨時都可見到龍,龍的出現一般被視為大吉祥瑞之兆。當時的前燕皇帝慕容皝親自觀看二龍飛翔嬉遊後,認為這是天示祥瑞之兆,隨即實施大赦。「大赦」這種國家大事應該不是草率或貿然決定的事,因此這個記載應該有相當的可信度。  《南齊書.卷十八.祥瑞志》:元徽三年太祖在青溪宅,齋前池中忽揚波起浪,涌水如山,有金石響,須臾有青龍從池中出,左右皆見之。  《魏書.志第十七》:真君六年二月丙辰,有白龍見於京師家人井中;肅宗正光元年八月,有黑龍如狗,南走至宣陽門,躍而上,穿門樓下而出;庄帝永安二年,晉陽龍見於井中,久不去。  《宋書.志第十八》:晉武帝太康元年八月,白龍三見於永昌。太康三年閏四月己丑,白龍二見濟南歷城。太康五年正月癸卯,青龍二見武庫井中,帝親往觀之。太康六年九月,白龍見京兆陰盤。太康九年十二月戊申,青龍一見魯國公丘居民井中。晉惠帝元康七年三月己酉朔,成皋縣獄有龍升天。  《隋書.志第十八》:普通五年六月,龍斗於曲阿王陂,因西行,至建陵城,所經之處,樹木皆折開數十丈……至太清元年,黎州水中又有龍斗。波浪湧起,雲霧四合,而見白龍南走,黑龍隨之;後齊天保九年,有龍長七八丈,見齊州大堂;武平三年,龍見邯鄲井中,其氣五色屬天。又見汲郡佛寺涸井中。  《舊唐書.志第十七》:乾元二年九月,通州三岡縣放生池中,日氣下照,水騰波湧上,有黃龍躍出,高丈餘,又於龍旁數處,浮出明珠。元和七年四月,舒州桐城縣有黃、青、白三龍各一,翼風雷自梅天陂起,約高二百尺,凡六里,降於浮塘坡。九年四月,道州二青龍見於江中。大和二年六月七日,密州卑產山北面有龍見。初,赤龍從西來,續有青龍、黃龍從南來,後有白龍、黑龍從山北來,並形狀分明。自申至戌,方散去。  《新唐書.志第二十六》:貞觀八年七月,汾州青龍見,吐物在空中,光明如火,墮地地陷,掘之得玄金,廣尺,長七寸;顯慶二年五月庚寅,有五龍見於岐州之皇后泉;貞元末,資州得龍丈余,西川節度使韋皋匣而獻之,百姓縱觀,三日,為煙所薰而死;光化三年九月,杭州有龍斗於浙江,水溢,壞民廬舍。  《唐年補錄》:唐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進龍骨一具,因有表錄其事狀云:州之桐城具善政鄉百姓胡舉,有青龍斗死於庭中。時四月,尚有繭箔在庭。忽雲雷暴起,聞雲中擊觸聲,血如釃雨,灑繭箔上,血不氵於箔,漸旋結聚,可拾置掌上。須臾,令人冷痛入骨。初龍拖尾及地,繞一泔桶,即騰身入雲。及雨,悉是泔也。龍既死,剖之,喉中有大瘡。凡長十餘尺。身尾相半。尾本褊薄。鱗鬣皆魚。唯有須長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雙角各長二丈。其腹相(明抄本「相」作「光」)自齟齬。時遣大雲倉使督而送州。以肉重不能全舉,乃剸之為數十段,載之赴官。  【譯文】:唐咸通年末,舒州刺史孔威進獻龍骨一具,並且有表奏描述這件事說:舒州所屬的桐城縣善政鄉有一個百姓叫胡舉,有青龍斗死在他家的院子里。當時是四月,院子里還有養蠶用的竹篩子。忽然間雲雷暴起,聽到雲中有打鬥觸碰的聲音,血就像下雨,灑到養蠶用的竹篩子上。那血不污染篩子,漸漸集中凝結,可以拾起來放到手掌上。不一會兒就讓人感到刺骨般冷痛。一開始,一條龍尾巴拖在地上,圍繞著一桶泔水。然後又騰飛鑽進雲里。等到下雨,下的全是泔水。龍死了之後,把它剖開,發現它的咽喉里有一個大瘡。龍共長十多尺。龍的身和尾巴各佔一半。尾巴又細又薄。鱗鬣就像魚鱗。只有須子有兩丈長。它的腳有紅色的角膜蒙著。兩隻角都有兩丈長。它的肚子自相抵觸。當時派大雲倉使指揮人馬把死龍送往舒州。因為龍肉很重,不能整個搬運,就把它割成幾十段,載運到州府。  《宋史.志第十五》:開寶六年四月,單父縣民王美家龍起井中,暴雨飄廬舍,失族屬,及壞舊鎮廨舍三百五十餘區,大木皆折。七年六月,棣州有火自空墮於城北門樓,有物抱東柱,龍形金色,足三尺許,其氣甚腥。旦視之,壁上有煙痕,爪跡三十六;乾道五年七月乙亥,武寧縣龍斗於復塘村,大雷雨,二龍奔逃,珠墜,大如車輪,牧童得之。自是連歲有水災。  《金史.志第四》:天眷元年夏,有龍見於熙州野水,凡三日。初,於水面見一蒼龍,良久而沒。次日,見金龍一,爪承一嬰兒,兒為龍所戲,略無懼色,三日如故。又見一人,乘白馬,紅袍玉帶,如少年官狀,馬前有六蟾蜍,凡三時乃沒,郡人競往觀之。  《元史.志第三下》:至元五年六月庚戌,汀州長汀縣山蛟出,大雨驟至,平地涌水,深三丈余,漂沒民居八百餘家,壞田二百餘頃。至正十七年六月癸酉,溫州有龍斗於樂清江中,颶風大作,所至有光如球,死者萬餘人。八月癸丑,祥符縣西北有青白二龍見,若相鬥之勢,良久而散。  《明史.志第四》:十二年六月癸亥,山陽見黑龍,一龍吸水,聲聞數里,攝舟及舟女至空而墜。十三年五月癸丑,常熟俞野村迅雷震電,有白龍一、黑龍二乘雲並下,口中吐火,目睛若炬,撤去民居三百餘家,吸二十餘舟於空中。舟人墜地,多怖死者。是夜紅雨如注,五日乃息。十四年四月,鄱陽湖蛟龍斗。嘉靖四十年五月癸酉,青浦佘山九蛟並起,涌水成河。萬曆十四年七月戊申,舒城大雷雨,起蛟百五十八,跡如斧劈,山崩田陷,民溺死無算。《清史稿.志十五》:順治六年十一月,儀徵有四龍見於西南;康熙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嘉興二龍起海中,赤龍在前,青龍在後,鱗甲發火,過紫家埭,倒屋百餘間,傷一人。三年五月二十一日,京山龍見,鱗甲俱現。七月朔,鎮洋大風海溢,有龍下麋場,傷數人。八月初四日,天晴無雲,黃龍見於東南。七年七月,咸寧有龍游於縣署前,雨霽,不能升躍,市人系其頸以游於市;乾隆九年六月十二日,浮山有龍飛入民間樓舍,須臾煙起,樓盡焚。二十年五月二十日,澄海狂風驟雨,有雙龍自東而來,由蓬州所東門經過,倒城垣五十七丈,民房三百餘間,有壓斃者;嘉慶二十年六月,黃岡柳子巷蛟起,傷一百四十餘人,沖沒田宅無算;道光六年六月初五日,宜都蛟起,壞民居,溺人無算。七年五月初十日,房縣汪家河水溢,蛟起,壞民田無算;咸豐五年七月二十三日,石首風雷大作,頃之二龍接尾而上;同治十年三月二十二日,湖州有龍,狂風驟雨,拔木覆舟。  《太平廣記》四百一十八至四百二十五卷收錄了大量關於龍的記載。列舉兩例:  北庭西北沙州有黑河。深可駕舟,其水往往泛濫,盪室廬,瀦原野。由是西北之禾稼盡去,地荒而不可治,居人亦遠徙,用逃墊溺之患。其吏於北庭沙洲者,皆先備牲酎,望祀於河滸,然後敢視政。否即淫雨連月,或大水激射,圮城邑,則里中民盡魚其族也。唐開元中,南陽張嵩奉詔都護於北庭,挈符印至境上,且召郊迎吏訊其事。或曰:「黑河中有巨龍,嗜羔特犬彘,故往往漂浪騰水,以凱郡人望祀河滸。我知之久矣。」即命致牢醴,布筵席,密召左右,執弓矢以俟於側。嵩率僚吏,班於河上,峨冠斂板,罄折肅躬。俄頃,有龍長百尺自波中躍而出。俄然升岸,目有火光射人。離人約有數十步,嵩即命彀矢引滿以伺焉。既而果及於几筵,身漸短而長數尺。方將食,未及,而嵩發矢。一時眾矢共發,而龍勢不能施而摧。龍既死,里中俱來觀之,嘩然若市。嵩喜已除民害,遂以獻上。上壯其果斷,詔斷其舌,函以賜嵩。且子孫承襲在沙州為刺史,至今號為龍舌張氏。《太平廣記?第四百二十?龍三》  【譯文】北庭西北的沙州,有一條河叫黑河。這河深可以擺船,河水常泛濫,沖毀房舍,淹沒原野。因此西北的莊稼全都沒了,田地荒廢,不能耕種。當地的居民也都遠走他鄉,以逃避被淹的禍患。那些在北庭沙州做官的,都要先準備供品,到河邊認真祭祀禱告一番,然後才能審理政事。不然就會淫雨連連,一下就是幾個月,或者大水猛漲,沖淹城邑,那麼廣大百姓就要餵魚了。唐開元年中,南陽張嵩奉詔到北庭做都護。他拿著符印來到北庭境內,並且召集到郊外迎接他的官吏們詢問此事。有的說:「黑河裡有一條大龍,專愛吃羊、牛、狗、豬什麼的,所以它往往興風作浪漂在水上,眼睜睜地看著人們是怎樣在河邊祭祀。我知道已經很久了。」張嵩於是就命令準備祭祀用的牛羊豬狗及飲料,在河邊布置宴席,秘密召集左右人等,手執弓箭埋伏在兩側。張嵩率領著僚屬們排列在河岸上,恭恭敬敬,嚴肅認真地等著。不多時,有一條一百尺左右的龍從水中躍出水面,又迅速地來到河岸上。它的目光像火,射向岸上的人們。離人還有大約幾十步遠的時候,張嵩就命令弓箭手們把弓拉滿等候在那裡。然後,那龍果然來到宴席前,它的身體漸漸變短,身長只有幾尺。它正要吃還未來得及吃的時候,張嵩命令開弓放箭。一時間萬箭齊發,而龍無法抵禦,中箭而死。龍死後,眾人都來觀看,嘩然若市。張嵩為自己為民除害而高興,就把死龍獻給了皇上。皇上表揚他做事果斷,讓人把龍的舌頭割下來,裝進小匣子里,賜給他。而且,他的子孫世襲為沙州的刺史,至今被稱為「龍舌張氏」。  劉禹錫唐連州刺史劉禹錫,貞元中,寓居滎澤。首夏獨坐林亭,忽然間大雨,天地昏黑,久方開霽。獨亭中杏樹,雲氣不散。禹錫就視樹下,有一物形如龜鱉,腥穢頗甚,大五斗釜。禹錫因以瓦礫投之,其物即緩緩登階,止於檐柱。禹錫乃退立於床下,支策以觀之。其物仰視柱杪,款以前趾,抉去半柱。因大震一聲,屋瓦飛紛亂下,亭內東壁,上下罅裂丈許。先是亭東紫花苜蓿數畝,禹錫時於裂處,分明遙見。雷既收聲,其物亦失,而東壁之裂,亦已自吻合矣。禹錫亟視之,苜蓿如故,壁曾無動處。(出《集異記》)《太平廣記?二十二?龍五》  【譯文】唐朝連州刺史劉禹錫,貞元年中,寓居在滎澤。四月的一天,他獨自坐在林亭中,忽然間下起大雨,天地一片昏黑,很久才開晴。只有亭中的一棵杏樹雲氣不散。劉禹錫走近杏樹細看,看到一物形狀像龜鱉,特別污穢腥臭,有五斗大鍋那麼大的東西。他就扔瓦礫打它。那東西就緩緩地登上台階,在檐柱下停住了。劉禹錫就退到床下,把書箱摞起來墊腳,觀察那東西。那東西仰視著柱子的頂端,慢慢用前爪子挖去半根柱子,於是大震一聲,屋上的瓦紛飛亂下。亭內東壁上,從上到下裂了一個一丈來長的口子。原先這亭東有幾畝紫花苜蓿,劉禹錫這時從裂口可以分明地看到遠處這些苜蓿。雷震聲過後,那東西也沒有了。而東壁上的裂口,也自己吻合了。劉禹錫多次去看,苜蓿如舊,牆壁竟然沒有變化之處。  《宣室志》中關於龍的記載:  故唐太守盧元裕未仕時,嘗以中元設幡幢像,置盂蘭於其間。俄聞盆中有唧唧之音。元裕視,見一小龍才寸許,逸狀奇姿,婉然可愛。於是以水沃之,其龍伸足振鬣已長數尺矣。元裕大恐。有白雲自盆中而起,其龍亦逐雲而去。元裕即翰之父也。《宣室志》  【譯文】從前唐太守盧元裕還沒做官時,曾經在七月二十五這天設置幡幢像,又把盂蘭盆放在其間,不一會兒就聽到盆中有「唧唧」的聲音。盧元裕過去一看,見盆里有一條才一寸來長的小龍,形狀超逸,姿態奇麗,婉然可愛。於是他就用水澆它。這時候,只見那小東西伸足振鬣,轉瞬間長到幾尺長了。盧元裕很害怕,有白雲從盆中升起,那龍也追趕著白雲而飛去。盧元裕就是盧翰的父親。  興慶池龍唐玄宗嘗潛龍於興慶宮。及即位,其興慶池嘗有一小龍出遊宮外御溝水中。奇狀蜿蜒,負騰逸之狀。宮嬪內豎,靡不具瞻。後玄宗幸蜀,鑾輿將發,前一夕,其龍自池中御素雲,躍然亘空,望西南而去。環列之士,率共觀之。及上行至嘉陵江,乘舟將渡,見小龍翼舟而進。侍臣咸睹之。上泫然泣下,顧謂左右曰:「此吾興慶池中龍也。」命以酒沃酹,上親自祝之,龍乃自水中振鬣而去。《宣室志》  【譯文】唐玄宗曾經在興慶宮的池中放養了一條龍。等到他即位,興慶宮池中有一條小龍游到宮外的御溝水中,騰躍賓士。蜿蜒多姿,宮中的男男女女,沒有不出來看的。後來唐玄宗幸游西蜀,出發前夕,那條龍從池中駕著白雲,躍然升空,橫亘千里,朝西南方向飛去。周圍的文臣武士,大都看到了。等到皇上走到嘉陵江,登上船將要過江的時候,看見那條小龍緊靠在船的一側前進,侍臣們全都看到了。皇上感動得落下熱淚,看著左右的侍臣們說:「這是我興慶池裡的那條龍啊!」他命人把酒澆灑到江中,自己親自禱告,龍才從水中奮鱗振鬣而去。  《夷堅志》是宋朝著名的志怪小說集。作者洪邁(公元1123——1202年),字景廬,別號野處,南宋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曾任知州、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士院、端明殿學士等官職,併兼修國史。據《宋史》本傳載,洪邁幼而強記,博極羣書,自經史百家,乃至稗官小說,靡不涉獵,因而知識淵博,著作甚豐,除《夷堅志》外,還著有《史記法語》《南朝史精語》、《經子法語》《容齋隨筆》等書。  《夷堅志》中記錄了大量關於龍的內容,列舉一些:  冷山去燕山幾三千里。去金國所都五百里。皆不毛之地。紹興乙卯歲。有二龍不辨名色。身高丈余,相去數步而死,冷氣腥焰襲人,不可近,一已無角,如被截去,一額有竅,大如當三錢,類斧鑿痕。陳王悟室欲遣人截其角,或以為不祥,乃止。先君所居,亦曰冷山,又去此四百里。夷堅甲志卷一冷山龍阿保機嘗居西樓。夜宿氊帳中,晨起見黑龍長千餘丈,蜿蜒其上。引弓射之,即騰空夭矯而逝。墜於黃龍府之西,相去已千五百里,才長數尺。其骸今見置金國內庫。蕃相陳王悟室長子源嘗見之,尾鬣支體,皆具雙角,已為人截去。雲與吾家所藏董羽畫出水龍絕相似。謂其背上鬣不作魚鬣也。《夷堅甲志卷一阿保機射龍》  宣和元年五月,京師大雨連日,及霽。開封縣前茶肆家,未明。起拂拭案榻,見若犬蹲其旁。至旦視之,龍也。有聲如牛,驚而仆。茶肆與軍器作坊鄰,諸卒適赴役,見之殺而分其肉。街吏懼不敢奏。都人圖玩其形,長六七尺,鱗色蒼黑,首如牛,兩頰如魚頭,色正綠,頂有角,坐極長,於其際始分兩歧,與世間所繪龍相類。後十餘日,忽大水犯都城,高出十丈,自西北牟駝岡,至萬勝門外馬監,民居盡沒。時以為大河決溢,然水色清澄,河又未嘗決,終莫知所從來。居數日,水已入汴渠,逮曉將溢。朝廷募人乘風水之勢,決其下流,乃由城北入五丈河,下注梁山濼。首尾幾月乃已。故俗傳為龍復仇雲。見蔡絛後史補。《夷堅丙志卷九宣和龍》  陳晦叔輝為江西漕。出按部,舟行過吳城廟下,登岸謁禮不敬。至晚有風濤之變,雙桅皆折,百計救護,僅能達岸。明日發南康,舩人白當以豬賽廟。晦叔曰,觀昨日如此,敢愛一豕乎。使如其請以祀,而心殊不平。舩才離岸,則風引之回,開闔四五,自旦至日中乃能行。又明日抵大孤山,舩人復有請,晦叔怒曰,連日食吾豬,龍亦合飽,鼓桌北行不顧。才數里,天地斗暗,雷電風雨總至,對面不辨色,白波連空。巨龍出水上,高與檣齊。其大塞江,口吐猛火,赫然照人,百靈秘怪,奇形異狀,環繞前後,不可勝數。舟中人知命在頃刻,各以衣帶相纏結。冀溺死後,屍易尋覓。殿前司揀兵將官牛信,從吏在別舫,最懼俯伏板上。見一人白髮不巾,當頂櫛小髻。謂曰無恐,不幹汝事,晦叔具衣冠拜伏請罪,多以佛經許之,龍稍稍相遠,遂沒不見。暝色亦開,篙工怖定再理楫,覺其處非是,蓋逆流而上,在大孤之南四十里矣。初未嘗覺也。南昌宰馮羲叔說。《夷堅乙志卷十五大孤山龍》  《拾遺記》,又名《拾遺錄》、《王子年拾遺記》。中國古代志怪小說集。作者東晉王嘉(?~約390),字子年,方士。初隱東陽谷,後居終南山。《晉書》第95卷有傳。《拾遺記》共10卷。前9卷記載了自上古庖犧氏、神農氏至東晉各代的奇聞軼事。其中上古部分保存了不少神話傳說。第10卷是記崑崙、蓬萊等9座仙山。《拾遺記》的內容重在宣傳神仙方術,多荒誕不經。  炎帝神農炎帝始教民耒耜,躬勤畎畝之事,百穀滋阜。聖德所感,無不著焉。神芝發其異色,靈苗擢其嘉穎,陸地丹蕖,駢生如蓋,香露滴瀝,下流成池,因為豢龍之圃……自非道真俗朴,理會冥旨,與四時齊其契,精靈協其德,禎祥之異,胡可致哉!故使跡感誠著,幽只不藏其寶,只心剪害,殊性之類必馴也。以降露成池,蓄龍為圃。及乎夏代,世載綿絕,時有豢龍之官。(卷一)  帝使風后負書,常伯荷劍,旦游洹流,夕歸陰浦,行萬里而一息。洹流如沙塵,足踐則陷,其深難測。大風吹沙如霧,中多神龍魚鱉,皆能飛翔。(卷一)  今善別馬者,死則破其腦視之。其色如血者,則日行萬里,能騰空飛;腦色黃者,日行千里;腦色青者,嘶聞數百里;腦色黑者,入水毛鬣不濡,日行五百里;腦色白者,多力而怒。今為器多用赤色,若是人工所制者,多不成器,亦殊樸拙。其國人聽馬鳴則別其腦色。冀州之西二萬里,有孝養之國。其俗人年三百歲,而織茅為衣,即《尚書》「島夷卉服」之類也。死,葬之中野,百鳥銜土為墳,群獸為之掘穴,不封不樹。有親死者,克木為影,事之如生。其俗驍勇,能嚙金石,其舌杪方而本小。手搏千鈞,以爪畫地,則洪泉涌流。善養禽獸,入海取虯龍,育於圜室,以充祭祀。(卷一)  南潯之國,有洞穴陰源,其下通地脈。中有毛龍、毛魚,時蛻骨於曠澤之中。魚、龍同穴而處。其國獻毛龍,一雌一雄,故置豢龍之官。至夏代養龍不絕,因以命族。至禹導川,乘此龍。及四海攸同,乃放河汭。(卷一)  以上的這些描述說明了夏朝盛行著飼養龍和以龍作氏族集團的族名的習俗。被中國人經常使用的成語「龍馬精神」真正來源更應來自於上述的事實。  成王即政三年,有泥離之國來朝。其人稱:自發其國,常從雲里而行,聞雷霆之聲在下;或入潛穴,又聞波濤之聲在上。視日月以知方國所向,計寒暑以知年月。考國之正朔,則序歷與中國相符。王接以外賓禮也。(卷二)  南陲之南,有扶婁之國。其人善能機巧變化,易形改服,大則興雲起霧,小則入於纖毫之中。綴金玉毛羽為衣裳。能吐雲噴火,鼓腹則如雷霆之聲。或化為犀、象、獅子、龍、蛇、犬、馬之狀。或變為虎、兕,口中生人,備百戲之樂,宛轉屈曲於指掌間。人形或長數分,或複數寸,神怪欻忽,衒麗於時。樂府皆傳此伎,至末代猶學焉,得粗亡精,代代不絕,故俗謂之婆候伎,則扶婁之音,訛替至今。(卷二)  周穆王穆王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馭黃金碧玉之車,傍氣乘風,起朝陽之岳,自明及晦,窮?禹縣之表。有書史十人,記其所行之地。又副以瑤華之輪十乘,隨王之後,以載其書也。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霄,夜行萬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騰霧,乘雲而奔;八名挾翼,身有肉翅。遞而駕焉,按轡徐行,以匝天地之域。王神智遠謀,使跡轂遍於四海,故絕異之物,不期而自服焉。錄曰:夫因氣含生,罕不以形相別。至於比德方事,龍馬則同類焉。(卷十)  非神徹幽遐,體照冥遠,驅駕群龍,窮觀天域,詳搜迥古,靡得儔焉。三十六年,王東巡大騎之谷。指春宵宮,集諸方士仙術之要,而螭、鵠、龍、蛇之類,奇種憑空而出。  諸名山昆崙山昆崙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層,每層相去萬里。有雲色,從下望之,如城闕之象。四面有風,群仙常駕龍乘鶴,遊戲其間……最下層有流精霄闕,直上四十丈。東有風雲雨師闕。南有丹密雲,望之如丹色,丹雲四垂周密。西有螭潭,多龍螭,皆白色,千歲一蛻其五臟。(卷十)  方丈山方丈之山,一名巒雉。東有龍場,地方千里,玉瑤為林,雲色皆紫。有龍,皮骨如山阜,散百頃,遇其蛻骨之時,如生龍。或云:「龍常斗此處,膏血如水流。膏色黑者,著草木及諸物如淳漆也。膏色紫光,著地凝堅,可為寶器。」燕昭王二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壺盛數斗膏,以獻昭王。王坐通雲之台,亦曰通霞台,以龍膏為燈,光耀百里,煙色丹紫,國人望之,咸言瑞光,世人遙拜之。燈以火浣布為纏。(卷十)  越是古老的記載越是顯示出龍和人類關係的密切,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關係逐漸地發生著變化。從最初的豢養龍、御龍是一種職業到屠龍成為一種職業最終發展到了龍僅是一種想像出的動物的公認。  在遠古時期龍和人類合平共存,龍甚至作為座騎被人類豢養和使用。隨著人類超自然能力的減少以及對龍的恐懼,人類開始屠殺龍,這也使龍大量減少,而剩下的龍則隱藏在地下河和湖泊里不敢露頭。  龍的傳人龍是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傳說能隱能顯,春分時登天,秋分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白虎、玄武)之首,後成為皇權的象徵,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此,「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龍是華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國的象徵。  龍雖然具有許多神通,但在傳說當中,龍更多地被描述為一種被神仙役使的動物。龍是眾鱗蟲之長,而人是萬物之靈。那中國人為何被稱為龍的傳人呢?  封禪是指中國古代帝王為祭拜天地而舉行的活動。封禪,封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築壇祭天),禪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封禪,最早出現於《管子?封禪篇》,後太史公在《史記?封禪書》中曾引用《管子?封禪》中的內容,並對其內容加以演繹,唐代張守節解釋《史記》時曾對「封禪」進行了釋義,並指出了封禪的目的,大意是說,在泰山頂上築圓壇以報天之功,在泰山腳下的小丘之上築方壇以報地之功,即《史記?封禪書》中的「登封報天,降禪除地」。  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云云;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管子?封禪篇》)  古代帝王無不說自己是「受命於天」,封禪是帝王表示自己與天溝通的方式。古代封禪泰山需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天下太平,國家興盛;二是天降「祥瑞」。國家興盛說明帝王功高德顯,天降「祥瑞」說明上天對帝王的表彰,這時帝王要用一種方式回告上天,就是封禪大典。  戰國時齊魯有些儒士認為五嶽中泰山為最高,帝王應到泰山祭祀。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曾舉行過封禪大典。《五經通義》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所以封禪活動實質上是強調君權神授的手段。  黃帝封禪成仙的傳說和記載對後人尤其是帝王影響很大。每個帝王都希望能封禪。「師皇乘此龍仙去。黃帝聞之,自擇日卜雲,還宅升仙之日,得戊午,果有龍來。垂鬍髯下迎,黃帝乃乘龍與友人無為子及臣僚等從上,七十二人同去。小臣不得上者,將龍髯拔墜髯及帝之弓,小臣抱其弓與龍髯而號泣,弓因曰烏號,鑄鼎之地後曰鼎湖。」(《軒轅本記》)  封禪的真實意義  中國古代的皇帝被稱為「天子」,很多皇帝都深信他們是天神到凡界投胎而來的,當他們功德圓滿後是可以返回天界的。因此,能夠長生不死而成仙是每一個皇帝的渴望。「泰山」在封禪中,是代表天宮的意思,就像奧林匹斯山、昆崙山一樣,而不是具體的山東泰山。封禪的目的就是成仙。  在最初的「封禪」中,「封」指的是皇帝的功績被天界認可並准許返回天界,「禪」指的是皇帝將凡界的帝位禪讓給他人,從而為「升仙」做好準備。  龍不僅生存在我們人類所處在的地球空間里,它們也生存在更高的多層空間中,在那些空間,龍被天人(神仙)馴服,成為天人的坐騎。由於龍有很高的智力,他們也能獨立為天人們辦事。當遠古時期的一些功德圓滿的皇帝封禪後升天時,往往是由天龍下凡來接走他們的。  遠古時期,由於各層空間相連,高層空間的人可以很容易地來到下層空間。下層空間的帝王和一些突出人物是由上層空間的人投胎而來的。  炎帝:相傳其母名女登,一日游華陽,被神龍繞身,感應而孕,生下炎帝。  黃帝:附寶與少典成婚後,某夜在郊外田間散步,抬頭仰望星空,突然天空發出一道萬丈光芒,如閃電,似銀蛇。圍繞北斗七星旋轉不停。最後這道光芒從天而降,竟然落在附寶身上,附寶只感到腹中有動,自此就有了身孕,生下軒轅黃帝。  帝嚳:《帝王世紀》載「帝嚳生而神異,自言其名曰俊。」  后稷:其母姜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足跡,踏之,踐之而動如孕。生一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從他旁邊過都不踩他;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  這些從高層空間投胎下凡的神為下層空間的人類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其中包括農業、醫藥、天文、卜祀、冶金、音樂以及文字等。當這些神完成教化百姓的使命後就會返回天界,而龍就是天界的使者。  在道教中,龍被認為是「三轎」之一。道教的三轎主要是某種上天入地的乘騎工具。  中國人被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而不被說成是龍的後代,說明了龍是起迎接使者作用的。  中國古人對龍的崇拜其實就是對神仙和天宮的崇拜。


推薦閱讀:

《山海經》
不可思議的《山海經》
《山海經》稱「經」考論
《山海經》的秘密(下)
日式《山海經》(下) | 「怪奇鳥獸圖卷」中的「狗」

TAG:神話 | 山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