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擊心理亞健康

阻擊心理亞健康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心理疾病的風險正在世界各地上升,其中,最常見的焦慮、抑鬱正困擾著全球約一億二千萬人。在我國,公眾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樂觀,超過260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200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職業人群中,超過50%人群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焦慮癥狀。

簡單說來,抑鬱是心境的短暫或長期改變,它可以作為一類無特異性的癥狀出現在多種疾病里,也可以作為一種障礙獨立存在,我們稱之為抑鬱發作,即抑鬱症。

90%患者沒有意識到患病

據2011年的一項持續兩周、覆蓋32個省,約1800名職業人群和在校學生參與的隨機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有超過50%的受訪者疑似或肯定存在焦慮或抑鬱癥狀。

抑鬱症是嚴重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常見精神疾病。研究證明,在普通人群中,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5%—18%,到2020年,有可能成為第二大嚴重致死和致殘的疾病。數據顯示,在我國有260萬—390萬人會因抑鬱症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與高發病率和自殺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眾和患者對抑鬱症的危害性都缺乏足夠的認知,90%的抑鬱症患者都意識不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鬱症。

「放寬心」不能治療抑鬱症

對於抑鬱症,很多人都會不以為然,片面地認為只要「放寬心」、「想開些」,過段時間自然會好。其實,抑鬱症是嚴重的心理疾病,與一般的悲傷、自責或鬱悶等單一的負面情緒不同,抑鬱症會給人帶來影響更深重、持續時間更久的心理創傷。因此,簡單、空洞的「振作」口號並不能治療抑鬱症,及時、積極、系統的疾病管理是治療抑鬱症的關鍵。

如患者對抑鬱症早期癥狀不重視,往往會導致病情加重,降低工作和學習效率,同時影響家庭生活和人際交往,嚴重時還可能威脅到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白領、學生應警惕心理亞健康

當前,由於日常生活中壓力增加,越來越多職場白領和在校大學生出現心理亞健康問題,為此,努力尋求適當的解決方案,積極對待壓力至關重要,同時要警惕心理亞健康,必要時應積極就診,尋求專業幫助。

此外,焦慮是抑鬱症前期的主要癥狀之一,70%的抑鬱症患者都伴有焦慮癥狀,因此在關注抑鬱癥狀的同時,也要關注焦慮癥狀。當出現突然的失眠、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等持續性抑鬱癥狀,或者莫名的頭暈、心慌、易怒等持續性焦慮狀態,特別是癥狀持續兩周以上,其嚴重程度影響到患者的社會功能時,就應提高警惕,儘早並主動前往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的心理科、精神科就醫,必要時需接受藥物治療。

「心晴環保」——

為高危人群帶去「陽光」

面對我國公眾心理健康問題的嚴峻形勢,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公眾對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的重視,並加強防範意識和診療觀念,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中國醫療手牽手工程委員會、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中國醫學論壇報社共同倡導,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支持的「心晴環保」大型公益巡迴講座日前在全國全面開展。

據介紹,活動計劃全年舉辦200場健康講座,組織心理健康領域的專家和學者深入高校、企業,為兩萬多名職場人士和在校大學生普及抑鬱焦慮方面的健康知識,為抑鬱焦慮高危人群帶去「陽光」,同時倡導全社會共同關注心理健康問題,構築良好的社會心理支持體系。

(任可可)

延伸閱讀

抑鬱症的臨床表現

抑鬱發作的表現可分為三個方面:

一、核心癥狀群

抑鬱的核心癥狀包括心境或情緒低落。即病人主觀體驗到或他人觀察到有情緒低落(悲傷、感到絕望、無助與無用)、持續疲乏和內在動力缺乏。這三項是抑鬱的關鍵癥狀,診斷抑鬱狀態時必須具有其中之一。

二、心理癥狀群

◆焦慮:抑鬱常常伴發焦慮情緒,如坐立不安、煩躁等。需要注意的是主觀的焦慮情緒有時表現為軀體主訴,如胸悶、心跳加快、尿頻、出汗等。

◆自責自罪:病人往往回憶自己以前犯過的小錯誤,認為自己對不起家人和社會,同時認為自己拖累了家人,嚴重時可達妄想的程度。

◆精神病性癥狀:主要指幻覺或妄想。

◆認知癥狀:可逆的注意力及記憶力下降,嚴重時可達假性痴呆的程度。

◆自殺觀念和行為。

◆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遲滯的病人言語行為均減少且緩慢,思維也緩慢;激越的病人言語行為增多而沒有明顯的目的,反覆思考一些雜亂的事情,顯得煩躁不安。

◆自知力:不完全喪失,有的病人自知力完整。

三、軀體癥狀群

包括睡眠障礙(失眠、早醒)、疲乏、體重減輕、性功能減退、精力喪失和非特異性軀體癥狀如疼痛、周身不適、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

某些病人,尤其是更年期和老年病人,軀體不適癥狀與主訴繁多,可涉及到全身各組織器官。有時,病人的抑鬱情緒完全被主觀軀體不適癥狀所掩蓋。這類病人長期在綜合醫院各科就診,雖大多無陽性發現,但也易造成誤診。

《光明日報》(2012年04月08日 06 版)


推薦閱讀:

不敢努力怎麼辦?
? 勒龐《烏合之眾》的核心理論
如何以合適的方式最大程度搞清楚上司的意圖和要求?
心情浮躁,急功近利怎麼辦?
現如今部分中國女性的身材追求是否過激?

TAG:健康 | 心理 | 亞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