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思想的哲學理論基礎
07-22
以人為本思想的哲學理論基礎 「以人為本」作為當代中國科學的發展觀和社會經濟管理的基本理念,在各個領域裡 都得到了廣泛的認同,甚至受到衷心的擁護。那麼,哲學又是什麼態度?它是否接受「 以人為本」呢?這個問題現在未必有一致的答案。十年前,筆者曾發表了一篇關於馬克 思的「以人為本」的文章,就曾引起爭論,被認為是對唯物主義哲學的冒犯。(參見《 哲學研究》1994年第2、8、9、12期有關文章)現在雖然理論環境進一步寬鬆,但是哲學 上「本」的問題歷來歧見極深,積重難返,看來今天仍有討論的必要。「以人為本」的 哲學意義主要體現在對「本」的釋義上。比起十年前,筆者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觀察視 角也有進一步的深化和轉換。 一、人是本體論意義上的世界之本 哲學承不承認「以人為本」,這要從「本」的含義說起。哲學上的「本」首先具有本 體論的意義,指的是世界的基礎和本原。在哲學史上,物、心、神都曾被當作「本」, 並由此而演化為唯物、唯心、神學等流派。在馬克思以前,本體論不僅是一種觀點和流 派,而且是一種普遍的思維方式。任何一種哲學都必須回答世界的終極本質問題,把本 體論作為哲學構成的基本板塊。在這個意義上,哲學就是本體論,與形而上學是同義語 。但本體論思維方式具有嚴重的缺陷,它避開人和人的現實生活抽象地追問世界的始基 ,得出的答案既不可證實也不可證偽,只是一種思辨的信念,怎麼說都行,不具有公認 的確定性。因此,馬克思的哲學革命變革的矛頭一開始就指向本體論,把對世界終極本 質的追問回歸到人及其實踐中。 馬克思深刻地意識到,本體論的思維方式是不可取的,但是它所提出的問題是有意義 的。人是智慧動物,從不滿足於對事物的感性直觀;超越感覺經驗,達到對事物本質的 深層理解是人之為人的本性。本體論對世界本質的終極追問恰恰與人的形上訴求相統一 ,在這個意義上,不滿足於既有的生存狀態,追尋世界的理想之「本」,這不僅促進了 人在主觀與客觀、此岸與彼岸、本質與現象、感覺與思想等二元分立領域對立的意識和 覺醒,而且具有批判現實的作用。問題在於怎樣理解和確認世界之「本」。 馬克思以前的一切本體論都是與人無涉的,它們形態各異,內容不同,但有其共同點 ,即不理解世界的屬人性質,都是在人的實踐和創造之外去設定世界的終極原因和構成 。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把對世界之本的追尋置於人的生活實 踐中。馬克思首先確定了世界的存在前提,即我們所說的世界是現實的世界,是人的生 活世界,而不是離開人的虛妄和抽象的世界,討論這種世界之本的問題是沒有意義的。 馬克思曾批評費爾巴哈說:「他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絕不是某種開天闢地以來 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 代代活動的結果。」(《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76頁)至於「先於人類歷史而存 在的那個自然界,不是費爾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現的一些珊瑚 島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的、因而對於費爾巴哈來說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同 上,第77頁)。所以,我們必須把人的生活世界作為討論的基點,去追尋什麼是現實世 界之本。 當我們把視角移向生活世界,人作為世界之本的意識就立即被召喚出來了。人的生活 世界包含三個層面,即自然界、人類社會和精神世界,它們無一不是人類實踐和創造的 結果。馬克思說過,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被抽象地理解的,自為的,被確定為與人分 割開來的自然界,對人來說也是無」(《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5頁)。「在人 類歷史中……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學的自然界」(同上,第307頁)。所以人 是自然界的奧秘所在,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價值、需求重塑了自然界,「作為自然界的 自然界,……是無意義的,或者只具有應被揚棄的外在性的意義」(同上,第336頁), 只有人才是自然界的真正之本。而人類社會本身就是人的集合,社會之本無疑是人自身 ,因為人以生產實踐而生存自立,而「人本身是自己的物質生產的基礎,也是他進行的 其他各種生產的基礎」(同上,第300頁)。在生產中形成的生產關係就是社會關係,「 社會本身即處於社會關係中的人本身」(《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第226頁) 。所以馬克思又說:「人始終是一切實體性東西的本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第52頁),「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 9頁)。人不僅是自然界之本,而且也是社會之本。而精神和意識本身就是人高度進化的 產物,是人的思維的結晶,它以人的存在為載體,自然也是以人為本的。 這樣,馬克思在哲學史上就實現了一次歷史性的顛覆:他不僅對舊唯物主義的「人是 自然界產物」的歷史傳統補充以「人化自然」和「人化世界」的嶄新結論,從而在歷史 上第一次真正置人於「本」的地位,而且把對人的理解建立在嶄新的實踐基礎上。在馬 克思以前,人本思潮並不乏見,費爾巴哈就是一個著名的人本唯物主義者。但他用生物 學的自然主義眼光來看人,和18世紀舊唯物主義者一樣,把人僅僅看成是自然界長期發 展的產物,不理解人的實踐和感性活動在自然界和人的生成中的決定作用。馬克思批評 費爾巴哈說:「誠然,費爾巴哈比『純粹的』唯物主義者有很大的優點:他承認人也是 『感性對象』。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對象』,而不是『感性活動』……他從來 沒有把感性世界理解為構成這一世界的個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動。」(同上,第77- 78頁) 對於現實世界來說,人是本,而對於人來說,實踐和感性活動是本。沒有實踐就不會 生成人,因而也就不會有現實的世界,正如馬克思所說:「這種活動、這種連續不斷的 感性勞動和創造、這種生產,正是整個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同上,第77頁)所以 ,馬克思不僅為現實世界找到了真正的人本基礎,而且還對人作了科學的解說,指出實 踐是包括人在內的全部世界的根基所在。馬克思的唯物主義不是一般的唯物主義,而是 經過劃時代哲學革命變革而創生的實踐唯物主義。實踐是人的實踐,人是實踐的主體, 沒有作為生命個體和生命需求而存在的人,也就不會有人的實踐。在這個意義上,「以 人為本」是對世界本質的正確認識和如實反映,它對一切時代、一切社會都是天經地義 、至高無上的。社會主義要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對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哲學的首肯 和認同。 二、人是價值論意義上之本 「以人為本」除具有本體論意義還有價值論的意義,即指謂人本身尊貴和重要,要求 本著人的價值和需求來決策和行事,在這個意義上,「以人為本」與人本主義大抵相近 。 人本主義是極其重要的哲學思潮,它像一根紅線一樣貫穿於近現代的哲學發展史中; 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人本主義就是「以人為本」的續文和展開。既然已經確認人是世 界之本,那麼,如何對待人這個「本」呢?這正是人本主義所要研究的課題,具有顯明 的價值意義。所以從邏輯上說,如何對待人本主義是探討「以人為本」哲學意義的題中 應有之義。 人本主義作為人的自我意識的體現,從價值意義上來表徵對人的重視和善待,這種思 潮也相當普遍。任何一個時代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都依賴於民生問題的妥善安排和解決, 沒有對人的起碼的關照,任何統治和管理都維持不了。所以,不需要什麼崇高境界,只 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和社會的長治久安,也會形成和產生價值意義上的「以人為本」 的思想。「以人為本」原本是戰國時代齊國政治家管仲提出的治國術,其意是說,只有 把人的問題解決好了,才能「本理國固」,最後達到稱王稱霸的目的。這裡雖有其明顯 的工具性,但瑕不掩瑜,畢竟是對人的善待和重視其意願的一種表達,中國傳統的民本 思想基本上就是沿著這條思路傳承下來的。因此,儒家倡導的仁者愛人絕不僅僅是一種 簡單的道德說教,同時也具有深厚的人本主義意蘊。但是,比較起來,真正以哲學形態 系統闡發的人本主義思想還是產生於西歐。15、16世紀以來,伴隨著資本主義的產生, 興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人文主義運動,它把鬥爭矛頭直指宗教神學和封建等級制度,反 對神道,尊崇人道,批判愚昧,倡導理性,輕蔑信仰和彼岸,重視塵世和此岸,把人從 「醉醺醺」的天國夢中拉回到實實在在的現實生活中來。這場運動以其理性和人道主義 的內核而成為人本主義思潮的肇始,經過休謨和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的錘鍊和提高, 到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以康德和費爾巴哈為代表,就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近代形態的人本 主義思潮。康德重視人的生存和價值,強調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並要人為自然立法, 這在他那個時代是難能可貴的。費爾巴哈雖然不理解人和自然的真實關係,但他推崇人 ,把人看成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和哲學的最高對象,代表了那個時代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 。尤其是費爾巴哈和他同時代人對宗教的批判,揭示了宗教是人的本質自我異化的實質 ,不僅把人從宗教那裡奪了回來,而且確立了人的主導地位,這就使人堂堂正正地站立 起來,有資格和自信為爭取自己的尊嚴和權益而鬥爭。 到了現代,人本主義思潮在形態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面對著資本主義科技理性過度 張揚而造成的人高度異化的事實,人本主義開始與理性主義分道揚鑣,採取了非理性主 義形態。從19世紀中葉起,以叔本華和克爾凱郭爾為代表的一些哲學家們就開始向傳統 的理性主義公開挑戰。他們不滿於對普遍人性和自由、平等、博愛的一般頌揚,要求轉 向人的個體生命、本性和本能,認為這是人的本真存在。他們強調人是包括肉體、活動 、意志、情感在內的完整的存在,傳統哲學的弊病就在於忘記了人,必須使哲學向人和 人的交往及全面性回歸。20世紀後在德、法等國出現的一批人本主義思想家繼承了先輩 們的思想,並在資本主義社會人的異化急劇加深的背景下,把人本主義思潮進一步推向 系統化和完整化。特別是以西方馬克思主義命名的人本主義馬克思主義者,見解深刻, 著作眾多,影響巨大。無論是以霍克海默、馬爾庫塞為代表的法蘭克福學派,還是以薩 特為代表的存在主義等學派,他們之間雖有分歧,但都表現了對人的命運的關切和對人 的自由、尊嚴的追求。他們與其前輩不同,不再簡單地拒斥科學和理性,而是企圖將理 性和非理性結合起來,給人以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值得注意的是,人本主義馬克思 主義者把馬克思的思想資源運用其學說中,使其人本主義思想更具先進性和深刻性。他 們批判自然辯證法是為了突出人的中心和主體地位;他們強調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是為了 揭露資本主義全面異化的事實,從而為消除異化、實現人的解放提供思想武器;他們超 越社會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是為了避免革命的簡單化,把人的解放看作既是政治經 濟上的革命,又是包括意識、心理、需要、本能、文化等方面在內的「總體革命」。這 樣,現代西方哲學,特別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人本主義就站在時代的高度,在歷史上第 一次全面地整合了既有的人學思想,與科學主義思潮共同成為現時代的哲學主流派別之 一。 怎樣看待現代人本主義思潮?這在中國一直是存有重大爭議的問題之一。長期以來由於 「左」的思潮的影響,只講階級不講人,談人尚且變色,自然也就不敢把人和「本」聯 系在一起了。因此,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對一切人本思潮概加拒斥是不可避免的 。那時就連費爾巴哈的人本學唯物主義也受到批判,被指責為資產階級人性論的體現。 改革開放以後,人們開闊視野,正本清源,不僅認真研讀了馬克思的哲學文本,從過去 被扭曲的理解中解放出來,而且對西方人本主義思潮也逐漸轉向客觀公正的態度,開始 從理論和現實兩個向度來檢驗其意義和價值。人作為世界之本,其尊嚴和價值應不應該 受到尊重?人本主義在這方面的訴求應該說是順情達理的,這也是馬克思和社會主義所 追求的。但是,也存在一些理論干擾影響對人本主義哲學的認同,所謂的代價論就是一 例。馬克思當年面對英國對印度殖民侵略所造成的人道主義災難後果,曾說過:「的確 ,英國在印度斯坦造成的社會革命完全是受極卑鄙的利益所驅使,而且謀取這些利益的 方式也很愚蠢。但是問題不在這裡。問題在於,如果亞洲的社會狀態沒有一個根本的革 命,人類能不能實現自己的命運?如果不能,那麼,英國不管幹了多少罪行,它造成這 個革命畢竟是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從歷史的觀點來看,我們有權同歌德一 起高唱:我們何必因這痛苦而傷心,既然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歡樂?」(《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1卷,第766頁)像這種情況,即社會進步伴之以人的價值貶損,這幾乎成了歷史 的常例。馬克思曾問道:「難道資產階級做過更多的事情嗎?難道它不使個人和整個民 族遭受流血與污穢、蒙受苦難與屈辱就實現過什麼進步嗎?」(同上,第771頁)馬克思的 這些話語似乎可以為代價論提供論據,但仔細品味也不難看出,這種代價規律只適用於 私有制社會,而在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過程和社會主義社會中,這種規律並不適用,馬克 思晚年的跨越「卡夫丁峽谷」設想就證實了這一點。1881年馬克思在給俄國女革命家查 蘇利奇的通信及其它手稿中指出,當年為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還可以付出人的 價值的代價,現在,當資本主義的「歷史今後只是對抗、危機、衝突和災難的歷史」的 時候,為了「不經受資本主義制度的一切苦難」,「避免資本主義生產的一切可怕的波 折」(《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43、129、431頁),充分體現和高揚人的價值 ,東方國家可以跨越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直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馬克思的這個設想揭 示了代價論的局限和相對意義,把人的生存價值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為此才斷然否定 「一切民族,不管他們所處的歷史環境如何」都必須經歷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的構想,體 現了對人本主義的認同。 人本主義的核心是強調人是哲學的出發點和歸宿,要求尊重人的生命、情感、意志、 本能的意義和價值,把人當作世界的本真和最高的存在。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改革開放 以來的實踐在基本目標上一直與人本主義相契合。鄧小平首先舉起人學批判的旗幟,平 反冤假錯案,恢復人的價值和尊嚴,從思想上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對人的侮辱和摧殘。 緊接著鄧小平發動了對「四人幫」散布的貧窮社會主義理論的批判,指出:「貧窮不是 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 合社會主義的。」(《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312頁)中國用改革開放和使人民富裕起來 的事實體現了人本主義的訴求,證實了人本主義理論雖然重要,但是生活之樹常青,實 踐比理論更重要。說到底,人本主義也不過是追求人的生存意義而已。由鄧小平開創的 旨在重視和高揚人的生存和價值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繼續拓展。不管人們怎樣 認識和評說,人本主義作為人的理想和發展目標在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實踐中不斷地被 實現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與代表先進的生產力 和先進的文化結合起來,站在時代高度去把握和代表人民的利益,這是對人和人的權益 理解的細化和深化。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以人為本」作為當代中國新的科學 發展觀,並在「三農」、「低保」和下崗工人再就業等民生問題上採取一系列切實措施 ,以嶄新的面貌和氣勢確保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把人本主義有 價值的思想融入到「以人為本」中,從而使「以人為本」的理念能夠承前啟後,集中一 切人學思想的精華,實現了人學學說的一次歷史性的整合。 三、人是終極追求意義上之本 「本」還有終極追求之意,就這一點來說,「以人為本」與人的全面發展的理想目標 相吻合。人的全面發展和自由個性是馬克思人學思想追求的最高殿堂,如果我們把共產 主義理解為可以躍上的平台,那麼,這就是最基本的實現條件。過去雖然也熟知馬克思 的一些著名話語,如《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中的「自由人聯合體」;《資本論》 手稿中的「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的共同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基礎上 的自由個性」(《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第104頁)是人自身發展的第三階段 ;《哥達綱領批判》中的「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 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07頁)等等,但總是覺得這些論述都是關涉遙遠未來 的事情,沒有現實意義,所以一直沒有引起應有的關注。當代世界經濟、政治、科技發 展的事實證明,人是一切發展的關鍵,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沒 有現代化素質的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現代化。嚴酷的事實迫使各國不得不實施人才發 展戰略,對於發展中的中國人才問題尤為迫切。 解決人才問題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人才觀。馬克思針對資本主義社會人被高度異化和 肢解的事實,提出了消滅強制性的社會分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問題。本來分工是生產力 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條件,沒有分工的社會是不可想像的。但是如果分工不是自願而是強 制的,那麼分工本身就是對人的自由的剝奪和對興趣與才能的壓抑,這種分工對人當然 是一種異化,是只有私有制社會才會產生和出現的。馬克思說:「其實,分工和私有制 是相等的表達方式,對同一件事情,一個是就活動而言,另一個是就獲得產品而言。」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84頁)所以,馬克思對分工的批評並不只是針對分工 本身,而是主要著眼於人在分工中所受到的強制和異化。如馬克思所說:「只要分工還 不是出於自願,而是自然形成的,那麼人本身的活動對人來說就成為一種異己的、同他 對立的力量,這種力量壓迫著人,而不是人駕馭這種力量。」(同上,第85頁)處於這種 分工中的人是異化的人,是不自由的人,共產主義要消除異化當然要消滅這種強制性的 分工,由此馬克思才轉向人的全面發展問題。 人的全面發展有雙重含義,一是就個人而言,涉及個人的全面素質,即人人都應該有 健康的體魄、廣博的知識、專業的技能、道德的涵養和善良的品格,在德智體美等基本 方面具備較高的素質。只有這樣的人才能體現自身的意義和價值,同時又為社會所需求 和接受。二是指全社會對所需人才的整體布局,全面、協調地培養和配置社會所需要的 各方面的人才。只有這兩方面的有機配合才體現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全部要義。 中國由於歷史和現實等多方面原因,人的全面發展的舉措才剛剛起步。「以人為本」 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基礎,只有以此為原點才能邁出人的全面發展的堅實步伐。因為 人的全面發展首先面臨一個合法性的問題,即人為什麼要全面發展,有什麼資格全面發 展。這就涉及到「以人為本」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合法性奠基的問題。按照馬克思的觀 點,人的全面發展是人消除異化和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本性要求與不可剝奪的權利;這種 權利不僅基於人是世界之本,而且還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相互平等的關係,個體全面 發展的理由就是全體人普遍發展的根據。馬克思說:「平等是人在實踐領域中對自身的 意識,也就是人意識到別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人把別人當做和自己平等的人來對待。 平等……表明人的本質的統一、人的類意識和類行為、人和人的實際的同一」。(《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8頁)所以,人的全面發展是普遍的權利和總體性概念,「 以人為本」就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底線和基石。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以人為本」的 發展理念,把人的全面發展的問題真正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貫徹「以人為本」是個巨大 的實踐工程,當前我國正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解決民生問題上,這個問題解決好了,就為 人的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以人為本」的發展觀的深入實踐和 具體落實,我國人民的全面素質必將大大提高,我國的社會發展也必將出現新的騰飛局 面。【參考文獻】 1 《鄧小平文選》,1983年,人民出版社。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963年、1972年、1980年,人民出版社。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翻譯基礎|這科該如何提高?
※真功須要真基礎
※報喜鳥 公司品牌定位清晰、基礎優良
※六爻預測實戰寶典_總論篇-第一章、基礎篇12
※誰能一口吃個「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