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部、臀腿部疼痛的始作俑者:梨狀肌
梨狀肌
的
是
與
非
導
語
這是一個隱藏的殺手,表面看上去沉默寡言,但往往很多的下背部及臀腿部疼痛它都是始作俑者。被大家熟知的梨狀肌綜合征也是這塊肌肉的主要責任,當然,不需多言它就是梨狀肌。
認
識
梨
狀
肌
解剖位置:
梨狀肌起於第2、3、4骶椎前面,分布於小骨盆的內面,經坐骨大孔入臀部,止於股骨大轉子後面。
主要功能:外旋髖關節,外展髖關節。
功能解剖:
梨狀肌是髖關節深部6塊外旋肌中最表淺的一塊。這6塊肌肉類似於肩部的肩袖肌群,能夠穩定髖關節並輔助穩定髖臼內的股骨頭。髖關節深部的其他外旋肌分別是上孖肌、下孖肌、閉孔內肌、閉孔外肌和股方肌。
梨狀肌是唯一與坐骨神經緊密相關的深部髖關節外旋肌。進行負重活動時(例如行走和跑步的初始階段)梨狀肌通常需要抑制大腿有力而快速的內旋。
激痛點與牽涉痛:
梨狀肌激痛點通常會引起複雜的骨盆和髖關節處肌筋膜綜合征。梨狀肌激痛點引起的牽涉痛可放射至骶髂關節區域,並向半邊臀部放射,最終涉及後側髖關節區及大腿後側2/3。
梨狀肌引起的疼痛被描述為坐骨神經放射痛,並引起下腰痛,腹溝股和大轉子處也會出現疼痛。
梨狀肌卡壓綜合征:
造成原因:
①梨狀肌激痛點引起的肌筋膜痛;
②坐骨大孔處梨狀肌卡壓神經血管;
③骶髂關節功能紊亂。
梨狀肌通過坐骨大孔進入骨盆,髂骨的後部將其分成前部和上部,後面是骶結節韌帶,裡面是骶棘韌帶。一旦梨狀肌變大並且充滿整個空間,有可能壓迫到骨盆里的許多血管和神經。
要了解梨狀肌綜合征必須了解骨盆內經過坐骨大孔的神經和血管結構。尤其坐骨神經走行在梨狀肌和坐骨大孔邊緣的中部,支配大腿後側、小腿和足部的皮膚和肌肉。
疼痛和感覺異常可發生於下腰部、腹股溝、會陰區、臀部、髖部、大腿和足後部,排便時還可能出現直腸疼痛。
解
決
方
案
被動松解:
客戶俯卧位,定位於髂後上棘、大轉子和尾骨尖三個連線區域的中心點向外側一點兒。
操作:用手定位後 再用肘發力操作,另一側手支撐身體重量,不可太大力施加。
松解要求操作3min或疼痛減半。
主動松解:
取一顆網球或者按摩球,定位於梨狀肌區域進行滲透式松解,動作幅度不要過大,慢慢進行滾動。
被動伸展:
客戶仰卧位,教練跪姿弓步狀於對側。將客戶腿托起,屈膝屈髖+髖外旋向胸廓方向推進,一手扶其膝內側,一手托其踝置於教練脛骨粗隆處。漸進緩慢發力,保持時間20~30s
主動伸展:
使用瑜伽鴿子式進行主動拉伸,一腿屈膝屈髖+髖外旋,一腿伸展位,軀幹前屈進行伸展。時間20~30s
激活練習-自重臀橋:
在這裡我們使用自重臀橋進行臀部肌肉的激活與訓練,以梨狀肌為代表的深層髖外旋肌屬於穩定肌群,當表層的運動肌(比如臀大肌)無力或做功不良時,梨狀肌會代償臀肌功能發力,從而引發疼痛產生,所以進行臀肌的激活是訓練的關鍵所在。
仰卧位 雙腳分開略大於髖,雙腳跟位於膝蓋正下方,避免動作過程中腘繩肌代償發力。伸髖向上至腹部與大腿平行即可,不可過度頂髖導致腰椎受壓。向上呼氣,向下吸氣。15次每組。
結
語
對於梨狀肌的簡易講解與描述基本如此,關於梨狀肌綜合征建議大家要側重掌握,在臨床中該症患者遠多於椎間盤突出患者的比例,並且女性發病率要高於男性。
往往很多的下腰痛、臀部痛患者是因梨狀肌較為結實,且存在腫脹及壓迫癥狀,這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通過正確的干預處理都能夠很快繼續生活與工作,重獲身體自由。
推薦閱讀: